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百萬量級的新能源車市場指日可待,為何中國版特斯拉尚需時日?

據粗略統計, 目前已經有60多家初創電動車企業, 從創業背景上分為五大派系。 行業發展初期, 難免魚龍混雜, 有成功者也難免有陪跑的失敗者, 誰將成為攪動行業的“鯰魚”?是否會給傳統車企帶來壓力?看起來, 百萬量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指日可待, 但“中國版特斯拉”還需時日。

經濟觀察網記者 耿慧麗 上週六, 蔚來汽車高性能智慧電動7座SUV蔚來ES8正式上市。 同一周內的12月11日晚, 威馬汽車在上海舉行品牌發佈會, 其首款車型EX5也亮相並宣佈將於2018年4月上市。

時間再往前一點, 11月內也有兩家新造車公司產品上市, 一是11月16日電咖汽車的首款產品EV10正式上市, 二是零跑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零跑S01兩門四座轎跑亮相。 前兩年還都處於“PPT”造車階段的造車新勢力, 今年年底紛紛進入產品落地階段。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也吸引了眾多中外新玩家加入。 據粗略統計, 目前已經有60多家初創電動車企業, 從創業背景上分為五大派系。 行業發展初期, 難免魚龍混雜, 有成功者也難免有陪跑的失敗者, 誰將成為攪動行業的“鯰魚”?是否會給傳統車企帶來壓力?

12月7日, 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16-2017年度第四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上,

北京新能源汽車行銷公司黨委副書記、首席品牌官胡恩平表示, 市場需要更多得人來捂熱, 北汽作為率先發展新能源的傳統車企, 歡迎更多新夥伴加入, 也無懼競爭。 “第一,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足夠大, 今天100萬輛和接近3000萬輛的燃油車(體量)相比還是太小的, 市場足夠大, 更多的人進來能夠把蛋糕做大。 第二, 作為北汽來說, 走好自己的路, 要麼讓別人不夠走, 要麼讓別人跟著走。 ”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認為, 傳統車企不能固守老模式, 但也無需過多擔心新競爭對手。 “新能源汽車從銷售到維修, 都會和傳統汽車有很大不同, 再加上智慧出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快速應用, 傳統車企應該在產業鏈上做出調整,

大膽創新, 不能再沿襲傳統4S店模式來發展新能源汽車。 拋開包袱大膽創新, 積極擁抱新技術, 傳統企業一樣有很多機會。 ”

作為不在政府補貼照顧的範圍內, 身份不夠明朗, 還不斷受到限制打壓的小型電動車企業代表, 雷丁汽車品牌管理部部長辛彩寶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雷丁的車本身就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可能很多人認為雷丁這樣的品牌就是老年代步車, 但實際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 四五線城市, 雷丁汽車已經成為年輕人交通, 上下班通勤的選擇之一。

“我們做車是為了什麼, 是做給政策的, 還是做給市場的?如果說我們要從政策市場向消費市場轉變, 應該更多地考慮一下, 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場景是什麼, 和傳統的燃油車場景有什麼不同, 基於消費者的洞察和使用場景來打造適合消費者的汽車。 ”辛彩寶表示。

浙江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表示, 現在大家對於電動車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樣, 在電動車的基礎上加了智慧, 也就是智慧電動汽車,從動力電池到電機乃至智慧駕駛、車聯網,都是電子的,對於這樣一個高度依賴電子資訊技術的新物種,不一定完全由傳統汽車企業來做,做電子資訊技術有優勢的IT企業,也有機會。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真正成功的企業,不再是簡單的去製造汽車的企業,而是利用汽車服務創造新的應用,創造新價值的企業。造車企業可以從手機行業的發展軌跡中吸取經驗,如今如日中天的蘋果、華為、小米、三星,都不是原來做手機的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創新,跨界創新,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

朱江明也表示,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動的生活空間,就像蘋果等智慧手機之於諾基亞等傳統手機的革新,做到這一點的企業才有機會勝出。

原上汽集團CFO、上汽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谷峰,在今年年初正式加盟愛馳億維,並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和CEO。穀峰此前在論壇上表示,新造車企業目前蜂擁而至,但最終淘汰率可能非常驚人。“新造車企業最終不是死於資金問題,而是死於產品。我認為,未來能夠活下來的新造車企業可能僅有3-4家。”穀峰表示。

“一開始的時候智慧手機行業也有五百上千家的智慧手機企業,到現在為止就剩下十家以內。我們不要害怕這個行業人太多了,或者沒有這個承受能力,只有大浪淘沙,才能形成真正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這是新產業難以避免的發展過程。”朱江明認為,無需對新能源造車蜂擁而上過於擔心。

截至目前,共有15家新造車企業獲取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其中有原傳統動力整車廠8家,零部件廠商3家,低速電動車轉型企業、車輛設計、能源供應商各1家。有關統計顯示,拿到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產能共約為117萬輛。

以互聯網企業為背景的新造車勢力,暫無人入局。實際上,拿到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也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如上企業還需要通過工信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考核,讓產品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才能實現車輛銷售、上牌上路。

今年6月,中國開始暫停新能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據媒體報導稱,審批至少會暫停3-6個月,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恢復的跡象。國家發改委將對資質的審批進行重新審視,並對相關的技術條件進行升級。目前,諸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都已經選擇了代工模式生產。新造車者們未來的發展,或許2018年產品逐步落地之後算起才能看出趨勢。

相對于新造車企業的加入,在各方專家的討論中認為,零部件的發展更值得關注。國家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佔據全球尖端科技的領先陣地,非常關鍵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和博世、大陸等國際零部件巨頭競爭。

此外,專家還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面臨諸多挑戰,產業鏈合作不夠緊密、上下游企業各自為戰、行業格局不定的弱小產業——簡而言之,做大這一產業,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從政府到產學研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

1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的產銷資料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9.7%和51.4%。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前11個月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基本符合中汽協年初的預期,照此趨勢,70萬輛的新能源汽銷量目標肯定能夠完成,明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在100萬輛以上。

百萬量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指日可待,但“中國版特斯拉”還需時日。

也就是智慧電動汽車,從動力電池到電機乃至智慧駕駛、車聯網,都是電子的,對於這樣一個高度依賴電子資訊技術的新物種,不一定完全由傳統汽車企業來做,做電子資訊技術有優勢的IT企業,也有機會。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真正成功的企業,不再是簡單的去製造汽車的企業,而是利用汽車服務創造新的應用,創造新價值的企業。造車企業可以從手機行業的發展軌跡中吸取經驗,如今如日中天的蘋果、華為、小米、三星,都不是原來做手機的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創新,跨界創新,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

朱江明也表示,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動的生活空間,就像蘋果等智慧手機之於諾基亞等傳統手機的革新,做到這一點的企業才有機會勝出。

原上汽集團CFO、上汽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谷峰,在今年年初正式加盟愛馳億維,並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和CEO。穀峰此前在論壇上表示,新造車企業目前蜂擁而至,但最終淘汰率可能非常驚人。“新造車企業最終不是死於資金問題,而是死於產品。我認為,未來能夠活下來的新造車企業可能僅有3-4家。”穀峰表示。

“一開始的時候智慧手機行業也有五百上千家的智慧手機企業,到現在為止就剩下十家以內。我們不要害怕這個行業人太多了,或者沒有這個承受能力,只有大浪淘沙,才能形成真正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這是新產業難以避免的發展過程。”朱江明認為,無需對新能源造車蜂擁而上過於擔心。

截至目前,共有15家新造車企業獲取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其中有原傳統動力整車廠8家,零部件廠商3家,低速電動車轉型企業、車輛設計、能源供應商各1家。有關統計顯示,拿到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產能共約為117萬輛。

以互聯網企業為背景的新造車勢力,暫無人入局。實際上,拿到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也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如上企業還需要通過工信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考核,讓產品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才能實現車輛銷售、上牌上路。

今年6月,中國開始暫停新能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據媒體報導稱,審批至少會暫停3-6個月,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恢復的跡象。國家發改委將對資質的審批進行重新審視,並對相關的技術條件進行升級。目前,諸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都已經選擇了代工模式生產。新造車者們未來的發展,或許2018年產品逐步落地之後算起才能看出趨勢。

相對于新造車企業的加入,在各方專家的討論中認為,零部件的發展更值得關注。國家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佔據全球尖端科技的領先陣地,非常關鍵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和博世、大陸等國際零部件巨頭競爭。

此外,專家還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面臨諸多挑戰,產業鏈合作不夠緊密、上下游企業各自為戰、行業格局不定的弱小產業——簡而言之,做大這一產業,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從政府到產學研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

1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的產銷資料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9.7%和51.4%。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前11個月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基本符合中汽協年初的預期,照此趨勢,70萬輛的新能源汽銷量目標肯定能夠完成,明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在100萬輛以上。

百萬量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指日可待,但“中國版特斯拉”還需時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