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論壇|國補退坡地補取消?車企淡定應對新能源汽車補貼變化

距離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還有兩年時間, 未來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甚至完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 新能源汽車怎麼玩?與外界的擔心不同, 在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16-2017年度第四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上, 新能源企業表示並沒有覺得“亞歷山大”甚至玩不下去。

經濟觀察網記者 耿慧麗 臨近年底,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或將再度發生劇變。 目前, 關於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有草案流出。 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的一份補貼方案手稿顯示,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加速退坡, 其中重要的一點則是, 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產品補貼或將為零。 另外, 有媒體報導稱, 未來地方補貼將要取消, 而北京將會是第一個實行的城市。

距離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還有兩年時間, 未來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甚至完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 新能源汽車怎麼玩?與外界的擔心不同,

新能源企業並沒有覺得“亞歷山大”甚至玩不下去。

“以前新能源車是在特定市場環境下的消費, 是大市場中跳獨舞, 但最終肯定是要融入市場跳群舞的。 補貼政策退坡就是讓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 融入到大市場中去跳群舞, 甚至是跳領舞。

”12月7日, 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16-2017年度第四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上,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表示。

“我們瞭解到的2018年補貼整車是對技術落後的部分進行退坡, 比如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以上的不退坡, 還會額外增加補貼, 300公里以下的才會做退坡。 還有節油率, 40%以上的鼓勵, 40%以下的就會慢慢退坡。 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往高品質發展, 逼迫新能源汽車企業在2020年補貼全部退坡後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 能夠參與到大市場的競爭中去。 ”席忠民的一席話, 表明整車企業十分明瞭政府補貼政策退坡的“良苦用心”。

北京新能源汽車行銷公司黨委副書記、首席品牌官胡恩平表示, 北汽新能源從2014年就開始做好了補貼退坡和退出的準備。

而且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在很多企業的預料之中, 因為過去五年, 中國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很快的進步, 整個產業鏈的基礎基本已經建成。 這個時候國家提出補貼退坡, 讓新能源產業自己發展能力, 方向上沒有問題。 從2017年開始, 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普及和全民消費的時代, 目前也有很多沒有補貼的城市開始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車推廣。

從兩位整車企業代表的發言來看, 應對後補貼時代的辦法其實無他, 無非就是把產品做好, 把服務做好, 把成本控制好。

席忠民認為, 新能源汽車從銷售到維修, 都會和傳統汽車有很大不同, 再加上智慧出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快速應用, 傳統車企應該在產業鏈上做出調整, 大膽創新, 不能再沿襲傳統4S店模式來發展新能源汽車。 因此廣汽新能源還在佈局未來移動出行, 做全生態的服務, 從銷售到售後都做了很大的改變。

胡恩平則表示, 北汽新能源是繼承創新, 還是沿用過去4S店的模式, 因為消費者買車的習慣沒有改變,還是習慣於到4S店,而且消費者對於電動車並不瞭解,需要深度體驗,4S店比較方便提供這些服務。但是新的銷售管道和模式北汽新能源也在積極嘗試,比如電商管道已經在做,利用互聯網推出定制化服務等,會從2018年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佈局。

作為動力電池企業的代表,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副總裁鐘孟光表示,降成本其實一直是電池企業的一大重點。沃特瑪電池和整車廠做車輛設計的時候,2015年之前電池占整車的成本為50%以上,到目前2017年,電池所占的成本是控制在30-40%之間,最高沒有超過40%。

但即便如此,在整車企業看來還是不夠的。席忠民表示,現在新能源車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廣汽做過一個測算,如果電池成本2020年降到0.7-0.8元/瓦時,就能跟傳統車競爭,因為面臨更嚴格的技術與環保標準,傳統車也要技術升級,到時候新能源車與傳統車的價格差能減少至1萬元左右,達到這種水準,電動車和傳統車競爭的分水嶺也就會出現。

但這樣成本下降目標,顯然高於電池企業的預期。鐘孟光表示,沃特瑪的目標是2020年每瓦時降到1元到1.5元。因為近年隨著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原材料價格也不斷上漲。上游不斷漲價,下游要求降價,政府要求技術不斷進步,動力電池企業也比較難辦。

但整車企業也有自己的緊迫感,席忠民表示,隨著大眾、福特等國際汽車巨頭不斷通過設立新能源合資公司等多種方式佈局,他們的發力點到2019年甚至是2020年,這就意味著給中國企業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現在開始就是三年,2020年絕對是全面競爭的年代。

因為消費者買車的習慣沒有改變,還是習慣於到4S店,而且消費者對於電動車並不瞭解,需要深度體驗,4S店比較方便提供這些服務。但是新的銷售管道和模式北汽新能源也在積極嘗試,比如電商管道已經在做,利用互聯網推出定制化服務等,會從2018年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佈局。

作為動力電池企業的代表,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副總裁鐘孟光表示,降成本其實一直是電池企業的一大重點。沃特瑪電池和整車廠做車輛設計的時候,2015年之前電池占整車的成本為50%以上,到目前2017年,電池所占的成本是控制在30-40%之間,最高沒有超過40%。

但即便如此,在整車企業看來還是不夠的。席忠民表示,現在新能源車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廣汽做過一個測算,如果電池成本2020年降到0.7-0.8元/瓦時,就能跟傳統車競爭,因為面臨更嚴格的技術與環保標準,傳統車也要技術升級,到時候新能源車與傳統車的價格差能減少至1萬元左右,達到這種水準,電動車和傳統車競爭的分水嶺也就會出現。

但這樣成本下降目標,顯然高於電池企業的預期。鐘孟光表示,沃特瑪的目標是2020年每瓦時降到1元到1.5元。因為近年隨著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原材料價格也不斷上漲。上游不斷漲價,下游要求降價,政府要求技術不斷進步,動力電池企業也比較難辦。

但整車企業也有自己的緊迫感,席忠民表示,隨著大眾、福特等國際汽車巨頭不斷通過設立新能源合資公司等多種方式佈局,他們的發力點到2019年甚至是2020年,這就意味著給中國企業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現在開始就是三年,2020年絕對是全面競爭的年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