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心懷赤誠的《演員的誕生》——難,也不難

2017年第四季度, 浙江衛視一檔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演員的誕生》橫空出世, 開播後迅速引發全網討論, 加冕為現象級綜藝。

這檔以挖掘演員演技為宗旨的節目打破“題材小眾”的桎梏, 截止第8期, 在騰訊視頻的點擊量已經突破14億, 在社交平臺上也頻繁的登榜熱搜。 節目的火熱讓業界重新審視起演員這個行業, 就像節目中的選手翟天臨說的那樣“社會終於開始尊重表演藝術本身, 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 認真演員的人的春天好像就要來了。 ”

浮躁市場環境下, 啃下演技這塊“硬骨頭”

近幾年來, 影視市場出現了一些畸形發展的態勢, “唯流量、唯人氣”、“摳圖”、“天價片酬”等負面消息不絕於耳。 在這樣浮躁的市場環境下, 《演員的誕生》出現的恰到好處, 因為“終於有節目說說演技這回事兒了”, 回歸演技、回歸專業的誠意也獲得了觀眾心理上的共鳴。

其實做這個節目對於製作團隊來說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演員的誕生》總導演吳彤在接受採訪時也說到:“演員的演技, 這是一個很難去直觀評價的”, 它需要演員在綜藝的舞臺上呈現出自己爆發力, 展現出在影視劇中的表演實力, 它還需要劇本、演員、燈光、舞美以及置景上方方面面的配合,

勞神費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以往的綜藝節目中, “表演類”綜藝大部分還停留在喜劇層面。 《演員的誕生》對其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在難以預估播出的市場的情況下, 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終於啃下了這一塊“硬骨頭”。

《演員的誕生》這個舞臺始終想為觀眾呈現出完整的有深度的影視劇綜藝表演。

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正劇、悲劇以及經典的電影片段表演, 如《唐山大地震》、《十面埋伏》、《胭脂扣》等。 節目組挑戰這些經典作品, 就是希望能夠認真嚴肅的討論演技, 滿足觀眾的期待, 同時也為演員這個職業正名。

大膽創新節目模式, 細節力求極致完美

《演員的誕生》在節目模式上大膽的創新, 採用以“主棚競技選秀、副棚實景挑戰”的AB棚孵化對戰形式, 將電視綜藝與戲劇表演和電影拍攝這三個獨立的概念進行了高度的創新融合。 具體而言, 節目組選擇了兩種影視化的手法:一是現場的舞臺表演, 二是銀幕上的鏡頭表演, 把“戲劇”和“電影”綜合在一起,

這對於演員的演技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 成為了一塊名副其實的“演技試金石” 。

為了給觀眾呈現出高品質的作品, 節目組每期都會搭建實景, 用好萊塢影視導攝的陣容來完成拍攝。 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 章子怡、劉燁、宋丹丹、張國立四位導師傾注了很多心血。

章子怡為了《青蛇》片段練功一整天,為了拍攝一個趴在橋上亮相的鏡頭,在很鋒利的道具橋上爬了20多遍。實際錄製的時候,從前一天晚上8點一直錄到次日10點。章子怡表示:“沒想到會這麼累心,我們都太認真了。但是既然我們以導師身份坐在這張椅子上,我們就要對導師這兩個字給出最完美的交代。”

除此之外,在演員的服裝、化妝等細節方面,也力求完美。比如章子怡導師跟週一圍拍攝的影視化片段《胭脂扣》中,章子怡導師身穿的旗袍就是王家衛御用造型師和美術指導張叔平郵寄過來的。

在上一期中,為了呈現出完美的“機械姬”形象,章子怡不僅拿著平板努力揣摩人物的狀態,還進行了長達八小時的上妝。但由於特效妝容始終沒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對表演一向“較真”的章子怡再三考慮後,與張雪迎商議放棄了此次的拍攝。這些力求極致的呈現,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個堪比電影質感的精彩演繹,正如總導演吳彤所說,細節決定成敗。

縱情飆戲,享受舞臺,引領行業新風尚

在《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有一句話經常被選手們提起:“戲比天大!”,這更像是一個信念,每個演員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向觀眾傳達著。他們中間,有的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有的則被詬病“沒演技”,但是相同的是,他們懷揣演員初心勇敢站上舞臺,把一切歸零,去比拼演技、去接受評價。在他們的心裡,戲比天大,可以酣暢淋漓地演戲比什麼都值得。

帶著這樣的信念,《演員的誕生》在上周迎來了常規賽的最後一場比拼,同時也開啟了新一輪的“飆戲盛宴”。于毅跟馮雷再現《追龍》經典片段,兩位經驗豐富的演員通過自己完美的舞臺掌控力,展現出舊香港的兩位梟雄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為了演技真實性於毅甚至不惜頭碎酒瓶,敬業精神感染了所有人。

頗受肯定的兩位演技派演員週一圍、淩瀟肅則在同組合作飆戲《投名狀》,一個角色寡言隱忍,一個角色火爆直率,精湛的的演技將觀眾的注意力迅速帶進表演,更是得到了原導演陳可辛的點贊。在前幾期節目中,淩瀟肅與藍盈盈表演絕戀《最愛》,陶虹導師與彭昱暢的《末代皇后》等精彩的飆戲片段也讓觀眾印象深刻,享受到觀看實力演員飆戲的快樂和衝擊。

隨著節目的過半,我們可以看到節目“讓表演回歸演技本質”的初衷更加的深入人心,輸贏在這些選手眼裡已不再重要,他們更加重視的是可以和互相尊重的對手在一個認真的舞臺上盡情演戲,向舞臺下螢屏外呈現出極致的表演。他們之間的碰撞,不僅讓觀眾看到一群熱衷演戲、享受舞臺的真正的演員,同時也給現如今的影視圈引領了新的風尚。

這樣積極的作用,也收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官方媒體的一致點贊!總導演吳彤對這樣的認可很欣慰。“因為做這個節目的壓力很大,但我們就很篤定的想認認真真的去做這樣的一檔節目,讓觀眾把真正的注意點放在演技身上,通過演技來衡量演員的價值。”

最新一期節目中,有一段情節令人記憶深刻,三位導師、推薦人與二十余位演員帶著對表演和舞臺的敬畏,進行了一場莊嚴又神聖的宣賽儀式:“我們將永遠銘記,不忘初心,薪火相傳,我是演員。”

在這個舞臺上,不論年齡、不分輩分,褪去明星的光環,所有人都只留下一個統一的身份——演員。戲比天大,所以他們敢用最真的態度,直面著所有或好或壞的評價甚至空穴來風的誹謗,因為好的演員知道,所有的經歷都將鑄成風景,最後留在觀眾心裡的,一定是最精彩的演技。

章子怡為了《青蛇》片段練功一整天,為了拍攝一個趴在橋上亮相的鏡頭,在很鋒利的道具橋上爬了20多遍。實際錄製的時候,從前一天晚上8點一直錄到次日10點。章子怡表示:“沒想到會這麼累心,我們都太認真了。但是既然我們以導師身份坐在這張椅子上,我們就要對導師這兩個字給出最完美的交代。”

除此之外,在演員的服裝、化妝等細節方面,也力求完美。比如章子怡導師跟週一圍拍攝的影視化片段《胭脂扣》中,章子怡導師身穿的旗袍就是王家衛御用造型師和美術指導張叔平郵寄過來的。

在上一期中,為了呈現出完美的“機械姬”形象,章子怡不僅拿著平板努力揣摩人物的狀態,還進行了長達八小時的上妝。但由於特效妝容始終沒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對表演一向“較真”的章子怡再三考慮後,與張雪迎商議放棄了此次的拍攝。這些力求極致的呈現,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個堪比電影質感的精彩演繹,正如總導演吳彤所說,細節決定成敗。

縱情飆戲,享受舞臺,引領行業新風尚

在《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有一句話經常被選手們提起:“戲比天大!”,這更像是一個信念,每個演員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向觀眾傳達著。他們中間,有的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有的則被詬病“沒演技”,但是相同的是,他們懷揣演員初心勇敢站上舞臺,把一切歸零,去比拼演技、去接受評價。在他們的心裡,戲比天大,可以酣暢淋漓地演戲比什麼都值得。

帶著這樣的信念,《演員的誕生》在上周迎來了常規賽的最後一場比拼,同時也開啟了新一輪的“飆戲盛宴”。于毅跟馮雷再現《追龍》經典片段,兩位經驗豐富的演員通過自己完美的舞臺掌控力,展現出舊香港的兩位梟雄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為了演技真實性於毅甚至不惜頭碎酒瓶,敬業精神感染了所有人。

頗受肯定的兩位演技派演員週一圍、淩瀟肅則在同組合作飆戲《投名狀》,一個角色寡言隱忍,一個角色火爆直率,精湛的的演技將觀眾的注意力迅速帶進表演,更是得到了原導演陳可辛的點贊。在前幾期節目中,淩瀟肅與藍盈盈表演絕戀《最愛》,陶虹導師與彭昱暢的《末代皇后》等精彩的飆戲片段也讓觀眾印象深刻,享受到觀看實力演員飆戲的快樂和衝擊。

隨著節目的過半,我們可以看到節目“讓表演回歸演技本質”的初衷更加的深入人心,輸贏在這些選手眼裡已不再重要,他們更加重視的是可以和互相尊重的對手在一個認真的舞臺上盡情演戲,向舞臺下螢屏外呈現出極致的表演。他們之間的碰撞,不僅讓觀眾看到一群熱衷演戲、享受舞臺的真正的演員,同時也給現如今的影視圈引領了新的風尚。

這樣積極的作用,也收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官方媒體的一致點贊!總導演吳彤對這樣的認可很欣慰。“因為做這個節目的壓力很大,但我們就很篤定的想認認真真的去做這樣的一檔節目,讓觀眾把真正的注意點放在演技身上,通過演技來衡量演員的價值。”

最新一期節目中,有一段情節令人記憶深刻,三位導師、推薦人與二十余位演員帶著對表演和舞臺的敬畏,進行了一場莊嚴又神聖的宣賽儀式:“我們將永遠銘記,不忘初心,薪火相傳,我是演員。”

在這個舞臺上,不論年齡、不分輩分,褪去明星的光環,所有人都只留下一個統一的身份——演員。戲比天大,所以他們敢用最真的態度,直面著所有或好或壞的評價甚至空穴來風的誹謗,因為好的演員知道,所有的經歷都將鑄成風景,最後留在觀眾心裡的,一定是最精彩的演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