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歌手》製片人、總編劇疑離職加入唐德,電視臺真的不行了嗎!

文 | 蘇涼

重磅消息, 《我是歌手》製片人都豔、總編劇孫莉, 從湖南衛視辭職, 加盟唐德影視!

傳《我是歌手》製片人都豔、總編劇孫莉, 從湖南衛視辭職,

加盟唐德影視。 2016年, 唐德影視宣佈6000萬美金購買《the voice》模式(《中國好聲音》)第五至第八季的版權。 都豔、孫莉是#歌手2017# 總製片人洪濤的核心創作夥伴。

如果消息屬實, 加上之前離職的《超級女聲》龍丹妮, 湖南廣電接連損失了三員大將, 連作為老大哥的湖南衛視都已經開始留不住人才了!

隨著內容市場化和制播分離越發推進, 在視頻網站的衝擊下, 電視人才紛紛走出體制。 《中國好聲音》夏陳安、《挑戰主持人》馬東、《足球之夜》劉建宏、《爸爸去哪兒》謝滌葵、《天天向上》張一蓓、《快樂大本營》易驊、《超級女聲》王平、春晚哈文……隨隨便便就能列出一溜離開體制的電視人才。

都豔、孫莉不是第一批走的, 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批。

錢沒了、權沒了、地位也沒了, 人不走等什麼

電視臺人才不斷流失,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曾經的電視臺風光無限, 是繼報紙和廣播後最主流的媒體, 曾一度佔領80%以上的廣告份額。 一流的人才大多數都在電視臺體制內, 因為政治壟斷形成了強勢平臺, 而強勢平臺的光環又會持續吸引高端人才。

但是近幾年, 電視臺的強勢平臺優勢不在, 自然高端人才開始流失。 例如陳曉、馬東、謝滌葵等人。 他們要麼獨立創業, 要麼進入視頻網站, 要麼進入影視公司。 就連內部的精英都不看好未來, 並敢於主動下崗或者下海的時候,

電視臺真的是走下坡路了。

對於體制內高端人才來說:

1、一旦電視臺工資加上灰色收入比不上在市場經濟下正大光明掙錢來得痛快的時候, 自然要出去。

馬東離開央視, 加盟愛奇藝, 擔任首席內容官一職業, 而後憑藉欄目《奇葩說》, 馬東離開愛奇藝, 創立米未傳媒並出任CEO。

米未傳媒成立僅5個月估值20億。

作為衛視的老大哥, 湖南衛視138個員工匿名暴料, 平均月工資為6808元。 愛奇藝287個員工匿名暴料, 平均月工資為9338元, 這是平均工資。 高端人才的話, 差距只會更大, 李湘從深圳衛視辭職, 加盟360就有千萬年薪。

2、電視臺廣告收入越來越萎縮, 處境越來越艱難。 在這個平臺上除了錢少, 更難以實現權力和抱負的時候, 自然要出去。

比起電視臺, 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式除了廣告, 就不說廣告形式相比電視臺是多麼靈活多變深得商家喜愛(“新劇觀察”曾經就視頻網站的廣告形式專門寫文一篇, 點擊查看), 付費會員觀看也形成了一定規模。

除了廣告收入,視頻網站背後還有BAT的支持。騰訊視頻斥資8億元的天價買下《如懿傳》的網路獨播權,電視臺就做不到。

錢有時候就意味著話語權,當電視人才習慣了買方市場自己說的算之後,視頻網站的出現,打破了電視臺壟斷的地位。沒有了壟斷的地位,話語權又在不斷喪失,權利和抱負也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3、當一個行業開始像小靈通和短信業務一樣迅速衰落,讓從業人員的收入和地位都遠遠低於其他行業的時候,自然要出去。

人才流失就是為敵人作嫁衣裳,止不住電視臺就離末日不遠了

娛樂產業的核心不是所謂的強勢管道,而是人才。

關鍵人才,由於其往往掌握電視臺核心資源和能力,因其可替代性低,往往會因為關鍵人才的流失嚴重影響到電視臺發展,而過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將給電視臺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可以使電視臺最終走向滅亡。

1、人才流失會增加電視臺的經營成本,電視臺數十載培養出一個人才,離職後會帶來直接損失及接任者的失誤和浪費帶來的成本等。同時,電視臺培養新的人才,需要花費的金錢和時間也是極為大的。

2、人才流失會造成電視臺的資源和經驗流失。當關鍵人才離開電視臺時,他們很可能會帶走整個製作團隊乃至部分廣告客戶,使得電視臺的競爭力受到巨大影響。

3、人才流失會使競爭對手的競爭力提高。目前電視臺人才主要流向視頻網站、影視公司、自主創業,其中視頻網站已經成為電視臺強大的對手。

4、人才流失會影響電視臺在職員工的穩定性。人才往往在電視臺內擁有一定影響力,其離職會在一定範圍內對其他人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會使得在職人員感到電視臺沒有發展前途,因而更加重了人才流失。

人才的流失使電視臺走向滅亡並不是危言聳聽,電視臺也不是不可能關張。在幾年前,這樣的想法還會被嘲笑,因為太過瘋狂。但現在從種種跡象來看,電視臺關張的天方夜譚正在一步一步逼近,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新的傳媒方式取代舊的傳媒方式。就像電視臺取代了曾經一統天下的紙媒。

3月10號,香港媒體報導,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因多年連續虧損被母公司九龍倉集團停止資助。而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的業務就包含了收費電視“有線電視”。很有可能,成立了24年的有線電視面臨了當年亞視的問題,瀕臨停播。

給夠錢給夠空間,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道理其實都懂,電視臺想要留住人才,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也就是最簡單的,就是提高待遇,並且完善獎勵機制。現在高端人才在電視臺工資加上灰色收入比不上在市場經濟下正大光明掙的錢多。而有些混日子的人卻和辛勤工作的人賺的一樣多。

現在製作方為了請明星來參加自己的節目或者劇碼,都是不停地漲片酬。片酬要是談不攏,就分利潤、分股份。電視臺因為體制的原因可能沒有那麼大空間,但總要拿出誠意,對得起高端人才的付出和貢獻。

說起體制,電視臺也該改革了。給體制內的人一點自由空間,自己製作影視劇,不是簡單的投資給影視公司做定制劇,而是自己進行拍攝、製作,日韓電視臺都是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有許多電視臺成立下屬影視公司了,但是離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 廣電是時候給電視臺鬆綁了!試問馬東如果還在央視,他能做出《奇葩說》嗎?《十宗罪》編劇楊哲在接受新劇專訪時也表示感謝網站,如果沒有視頻網站,《十宗罪》根本不可能影視化!

廣電對電視臺要一視同仁,不是說要勒緊視頻網站,而是說要給電視臺鬆綁。凡是能從視頻網站那裡爭奪眼球的,都可以上;一切能吸引年輕觀眾的內容,都可以播。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保證內容健康。

只有這樣,人才才能在體制內施展抱負,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除了廣告收入,視頻網站背後還有BAT的支持。騰訊視頻斥資8億元的天價買下《如懿傳》的網路獨播權,電視臺就做不到。

錢有時候就意味著話語權,當電視人才習慣了買方市場自己說的算之後,視頻網站的出現,打破了電視臺壟斷的地位。沒有了壟斷的地位,話語權又在不斷喪失,權利和抱負也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3、當一個行業開始像小靈通和短信業務一樣迅速衰落,讓從業人員的收入和地位都遠遠低於其他行業的時候,自然要出去。

人才流失就是為敵人作嫁衣裳,止不住電視臺就離末日不遠了

娛樂產業的核心不是所謂的強勢管道,而是人才。

關鍵人才,由於其往往掌握電視臺核心資源和能力,因其可替代性低,往往會因為關鍵人才的流失嚴重影響到電視臺發展,而過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將給電視臺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可以使電視臺最終走向滅亡。

1、人才流失會增加電視臺的經營成本,電視臺數十載培養出一個人才,離職後會帶來直接損失及接任者的失誤和浪費帶來的成本等。同時,電視臺培養新的人才,需要花費的金錢和時間也是極為大的。

2、人才流失會造成電視臺的資源和經驗流失。當關鍵人才離開電視臺時,他們很可能會帶走整個製作團隊乃至部分廣告客戶,使得電視臺的競爭力受到巨大影響。

3、人才流失會使競爭對手的競爭力提高。目前電視臺人才主要流向視頻網站、影視公司、自主創業,其中視頻網站已經成為電視臺強大的對手。

4、人才流失會影響電視臺在職員工的穩定性。人才往往在電視臺內擁有一定影響力,其離職會在一定範圍內對其他人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會使得在職人員感到電視臺沒有發展前途,因而更加重了人才流失。

人才的流失使電視臺走向滅亡並不是危言聳聽,電視臺也不是不可能關張。在幾年前,這樣的想法還會被嘲笑,因為太過瘋狂。但現在從種種跡象來看,電視臺關張的天方夜譚正在一步一步逼近,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新的傳媒方式取代舊的傳媒方式。就像電視臺取代了曾經一統天下的紙媒。

3月10號,香港媒體報導,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因多年連續虧損被母公司九龍倉集團停止資助。而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的業務就包含了收費電視“有線電視”。很有可能,成立了24年的有線電視面臨了當年亞視的問題,瀕臨停播。

給夠錢給夠空間,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道理其實都懂,電視臺想要留住人才,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也就是最簡單的,就是提高待遇,並且完善獎勵機制。現在高端人才在電視臺工資加上灰色收入比不上在市場經濟下正大光明掙的錢多。而有些混日子的人卻和辛勤工作的人賺的一樣多。

現在製作方為了請明星來參加自己的節目或者劇碼,都是不停地漲片酬。片酬要是談不攏,就分利潤、分股份。電視臺因為體制的原因可能沒有那麼大空間,但總要拿出誠意,對得起高端人才的付出和貢獻。

說起體制,電視臺也該改革了。給體制內的人一點自由空間,自己製作影視劇,不是簡單的投資給影視公司做定制劇,而是自己進行拍攝、製作,日韓電視臺都是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有許多電視臺成立下屬影視公司了,但是離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 廣電是時候給電視臺鬆綁了!試問馬東如果還在央視,他能做出《奇葩說》嗎?《十宗罪》編劇楊哲在接受新劇專訪時也表示感謝網站,如果沒有視頻網站,《十宗罪》根本不可能影視化!

廣電對電視臺要一視同仁,不是說要勒緊視頻網站,而是說要給電視臺鬆綁。凡是能從視頻網站那裡爭奪眼球的,都可以上;一切能吸引年輕觀眾的內容,都可以播。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保證內容健康。

只有這樣,人才才能在體制內施展抱負,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