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九龍營養課堂:茶餅是怎樣製作出來的?茶餅怎麼弄碎?怎麼保存?

前些天我在集市上買到了一塊普洱茶, 慚愧的很, 我從那以前就從來沒見過真正的普洱茶是什麼樣子, 只是聽電視裡說起過, 於是我在集市上一看到, 就興匆匆的花大價錢買了下來!為了顯擺一下, 我又邀請了一大屋子的朋友來品嘗, 於是就鬧了個大笑話, 經過朋友們的點撥, 我才明白這是一塊:“普洱茶工藝餅”!是用茶葉沫加上適量的膠壓制成型的!

那個茶葉商人也很不值, 自從我買了他的:“普洱茶工藝餅”以後, 就再沒來我們這裡趕集了, 小商人們這種殺雞取卵的個性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改一下呢!其實我一點都沒有興師問罪的意思,

還要感謝他促使我深入瞭解了普洱茶和咱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呢!

這塊茶餅做工精美, 就像一塊經過高手匠人精心雕琢過的玉璧, 拿在手中時, 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喝倒是也能喝, 不過最好先沖泡幾遍, 好讓茶葉裡的膠被水充分分解, 然後再喝。 不過茶葉沫兒哪有正經的茶葉好喝呢?我上網仔細查了一下普洱茶, 原來普洱茶是這個樣子的。

這才是真正用來喝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製作過程

一.採茶的時間點, 太早採收, 露水太重不好, 太晚採收也不對, 早上9點到中午3點是最好, 因為陽光正彌漫整個茶園, 對於茶青鮮葉的含水量與香氣有無會有很大影響。

二. 采青:采青的要求,

選擇的茶青不可太嫩或太老, 更不可放置過久, 應立即快速讓鮮葉在不受擠壓情況下運回初制。

三. 攤放: 要恰到好處, 除了時間的控制, 空內溫度大約在22~24度左右最適合, 因為假使溫度太低茶的香味就溢發不出來, 溫度太高, 味道則差。

四.殺青:殺青的工序與溫度及時間,太高溫或太低溫都不宜,因為要看茶青的季節性與舒展性,一般溫度約在120度上下(溫度太高茶青會帶焦味及不清香,溫度太低青草味不退)

機器殺青

手工殺青

五. 揉撚:揉撚工序更是茶湯清澈否的指標依據,因為揉撚量的多少與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否則會破壞葉面組織及果膠的完整性。

機器撚揉

手工撚揉

六. 這一工序就是大家分不清的環節了!

若將揉撚好的茶青入烘乾機就叫烘青。而將揉撚好的茶青曝曬在陽光下就叫曬青。

七.初制好的茶幹就得小心一袋一袋的入特殊庫房,等待用人工『抓尖撿黃』,抓上選芽尖加重萌芽,讓餅面好看些,撿黃葉去茶梗使茶品質穩定。

八. 精選毛茶料好後,就得等蒸壓工序

九.壓制:壓制的方式就取決於茶品日後的發酵條件差異了,大廠大都使用機器壓制快速,反之石模壓制雖然慢但是早期的茶品大都採用此工壓制成型,如此生產的茶品才有越陳越香的條件及理由。

十.稱重:稱重也是一道很注重的小細節,因為用力抓與用鐵鏟會把茶弄碎,要小心慢慢來,此時因茶青較幹易斷,所以稱重之人必需較輕手小心些,保持條索完整而美麗的茶形

十一.入筒與蒸軟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未注意,因為蒸軟的用水水質經常未更換,水質的清澈度及蒸氣的水味會影響到茶葉的香氣,甚至更有因木材的煙味及材燻味,使得蒸壓過程的茶葉吸附了,濃濃的煙燻味,目前有太多人業者仿稱強調這是為了防蟲或是少數民族特製茶品,其實為真是天大的弄巧成拙啊!苦口婆心的道上一句茶要的是清爽無雜味才是美,才有好未來呢!

十二.蒸軟時裝袋動作更是馬虎不得,因為此時的茶葉因蒸軟了,不可太大力抖動(會相互碰撞而使表面受損),理應小心裝入布袋,輕輕『整理口袋』將尾布整理成圓球狀以利壓模時平坦,使餅型好看。

十三. 石模下壓(球孔朝下)徑與重量更是餅形好看否的重要指標,最好是使用25-35公斤左右的石模,餅面約在20-21公分是理想,(有利於375公克的茶體呼吸)

十四.壓踩轉撚:壓踩轉撚的動作更是要一次完成,因為不可等溫度與軟性退去,加上完成後壓置時間都是關鍵,(需看茶葉的粗細與條索的大小而定)

十五. 解布袋的動作當茶餅從石模下取出時最好能靜置等待與空氣相當溫度相同時才能取出,否則餅形的完整度會失去,取餅的手法要細要輕,不可急

十六.取出後的茶餅一定不可入烘房,因為對茶的整體含水量會失真,熱脹冷縮原理,此時若將袋中取出的茶入烘房,茶體表面的蒸氣水份會因外熱內冷而回吸回去,屆時茶湯就會有些微的水味,甚至太高溫強迫『退水去幹』,茶湯的清爽度也會失去,甚至會有鎖喉現象

十七.正常古法工六沒有烤房設備,大都是自然涼幹法,讓原本過高的含水量退到正常值的7-9%左右,因為普洱茶屬後發酵的茶品,所以需要空氣中的水份來當媒介,讓茶的苦與澀得到平衡。

初幹的茶品一般大都使用梧桐樹做成晾乾架,(穩定無雜味,等待包裝,七餅為一筒所以叫七子餅)。

包裝完成!現在就可以上市嘍,普洱有保存容易、運輸方便和價格便宜的特點,而且越陳越香!所以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深受歡迎。如今也因為普洱茶獨特的造型和口味,成為國內外茶葉市場的寵兒!

由於普洱茶的形狀各一,有餅、磚、沱等,而且每個廠家的鬆緊程度不一樣。這就導致很多新手茶友剛接觸普洱茶,要撬取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下面就教你兩種撬碎普洱茶的方法。

一、暴力撬取

普洱餅多是泡餅型,就是不帶餅窩的一面其實是有一定弧度的,我們可以借助這個球面弧度來拆茶。

選擇平整的桌子,把餅紙展開,於餅紙上進行。或找個開茶盤一類的能放下整餅亦可。

雙手在茶餅兩側向下壓,身子重心向下,瞬間的力量把餅折為兩斷,夠暴力。

這是斷開後的茶餅斷面,相信你已經明白如何輕鬆拆餅了吧?

借助如下圖的茶針,從茶餅斷面插入慢慢將茶撬開。

此時從斷面入刀,你所要掌握的就是一定不可再暴力,餅要扶好、刀要穩阿,小心手。茶刀從外層向裡層,逐層把茶條索橇下來,此時橇下來的茶多是大片塊。然後,再兩手向兩邊撕開,而不是折斷,保持條索的完整性。

常見的兩種茶刀茶針:

茶百科試過多種茶刀茶針,還是上圖這種細尖利的茶針好使。下兩圖別看漂亮,但感覺真心不好用。粗笨,不好入刀。

二、溫柔式

最常見的拆茶餅的方式是這樣的。

也是從茶餅背面開始橇茶。從接近餅邊緣處茶針橫向連續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然後向餅中心後退一寸多的距離,再橫向連續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然後再向餅中心後退,連續橫向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

如此拆餅法,如果一刀不行,兩刀不行,你所能做的就是,再抽刀重來,以最溫柔的方式,一刀一刀的重來,直至條索鬆散。

具體哪種方式你更喜歡,是暴力式的壯士斷腕,還是溫柔一刀?有時候,平日裡喝茶,並不需要完全把餅拆的太散,避免氧化太快。可以先拆成塊狀,喝時再細解成散條索狀。

茶餅怎麼保存1、抽氣密封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餅茶裝入鐵罐內,並用抽氣機抽去罐內空氣,再以白蠟封口,可以貯藏3年左右,這種貯藏方法適合茶餅的收藏者。

茶餅怎麼保存2、冰箱冷藏

先把餅茶用罐子(最好是陶罐)裝好,放進冰箱冷藏,需要飲用再取出即可。

茶餅怎麼保存3、適度流通的空氣

日常飲用的茶餅保存可以有適度的流通空氣,但不能放置在風口或者把茶餅掛在陽臺上,否則茶餅的茶氣、茶味都被吹散了,沖泡淡然無味。

茶餅怎麼保存4、放置地點一樓或接近地面

放置茶餅地點以一樓接近地面為佳,目的是茶可以自然和空氣接觸,借濕度溫度醇化。

四.殺青:殺青的工序與溫度及時間,太高溫或太低溫都不宜,因為要看茶青的季節性與舒展性,一般溫度約在120度上下(溫度太高茶青會帶焦味及不清香,溫度太低青草味不退)

機器殺青

手工殺青

五. 揉撚:揉撚工序更是茶湯清澈否的指標依據,因為揉撚量的多少與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否則會破壞葉面組織及果膠的完整性。

機器撚揉

手工撚揉

六. 這一工序就是大家分不清的環節了!

若將揉撚好的茶青入烘乾機就叫烘青。而將揉撚好的茶青曝曬在陽光下就叫曬青。

七.初制好的茶幹就得小心一袋一袋的入特殊庫房,等待用人工『抓尖撿黃』,抓上選芽尖加重萌芽,讓餅面好看些,撿黃葉去茶梗使茶品質穩定。

八. 精選毛茶料好後,就得等蒸壓工序

九.壓制:壓制的方式就取決於茶品日後的發酵條件差異了,大廠大都使用機器壓制快速,反之石模壓制雖然慢但是早期的茶品大都採用此工壓制成型,如此生產的茶品才有越陳越香的條件及理由。

十.稱重:稱重也是一道很注重的小細節,因為用力抓與用鐵鏟會把茶弄碎,要小心慢慢來,此時因茶青較幹易斷,所以稱重之人必需較輕手小心些,保持條索完整而美麗的茶形

十一.入筒與蒸軟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未注意,因為蒸軟的用水水質經常未更換,水質的清澈度及蒸氣的水味會影響到茶葉的香氣,甚至更有因木材的煙味及材燻味,使得蒸壓過程的茶葉吸附了,濃濃的煙燻味,目前有太多人業者仿稱強調這是為了防蟲或是少數民族特製茶品,其實為真是天大的弄巧成拙啊!苦口婆心的道上一句茶要的是清爽無雜味才是美,才有好未來呢!

十二.蒸軟時裝袋動作更是馬虎不得,因為此時的茶葉因蒸軟了,不可太大力抖動(會相互碰撞而使表面受損),理應小心裝入布袋,輕輕『整理口袋』將尾布整理成圓球狀以利壓模時平坦,使餅型好看。

十三. 石模下壓(球孔朝下)徑與重量更是餅形好看否的重要指標,最好是使用25-35公斤左右的石模,餅面約在20-21公分是理想,(有利於375公克的茶體呼吸)

十四.壓踩轉撚:壓踩轉撚的動作更是要一次完成,因為不可等溫度與軟性退去,加上完成後壓置時間都是關鍵,(需看茶葉的粗細與條索的大小而定)

十五. 解布袋的動作當茶餅從石模下取出時最好能靜置等待與空氣相當溫度相同時才能取出,否則餅形的完整度會失去,取餅的手法要細要輕,不可急

十六.取出後的茶餅一定不可入烘房,因為對茶的整體含水量會失真,熱脹冷縮原理,此時若將袋中取出的茶入烘房,茶體表面的蒸氣水份會因外熱內冷而回吸回去,屆時茶湯就會有些微的水味,甚至太高溫強迫『退水去幹』,茶湯的清爽度也會失去,甚至會有鎖喉現象

十七.正常古法工六沒有烤房設備,大都是自然涼幹法,讓原本過高的含水量退到正常值的7-9%左右,因為普洱茶屬後發酵的茶品,所以需要空氣中的水份來當媒介,讓茶的苦與澀得到平衡。

初幹的茶品一般大都使用梧桐樹做成晾乾架,(穩定無雜味,等待包裝,七餅為一筒所以叫七子餅)。

包裝完成!現在就可以上市嘍,普洱有保存容易、運輸方便和價格便宜的特點,而且越陳越香!所以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深受歡迎。如今也因為普洱茶獨特的造型和口味,成為國內外茶葉市場的寵兒!

由於普洱茶的形狀各一,有餅、磚、沱等,而且每個廠家的鬆緊程度不一樣。這就導致很多新手茶友剛接觸普洱茶,要撬取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下面就教你兩種撬碎普洱茶的方法。

一、暴力撬取

普洱餅多是泡餅型,就是不帶餅窩的一面其實是有一定弧度的,我們可以借助這個球面弧度來拆茶。

選擇平整的桌子,把餅紙展開,於餅紙上進行。或找個開茶盤一類的能放下整餅亦可。

雙手在茶餅兩側向下壓,身子重心向下,瞬間的力量把餅折為兩斷,夠暴力。

這是斷開後的茶餅斷面,相信你已經明白如何輕鬆拆餅了吧?

借助如下圖的茶針,從茶餅斷面插入慢慢將茶撬開。

此時從斷面入刀,你所要掌握的就是一定不可再暴力,餅要扶好、刀要穩阿,小心手。茶刀從外層向裡層,逐層把茶條索橇下來,此時橇下來的茶多是大片塊。然後,再兩手向兩邊撕開,而不是折斷,保持條索的完整性。

常見的兩種茶刀茶針:

茶百科試過多種茶刀茶針,還是上圖這種細尖利的茶針好使。下兩圖別看漂亮,但感覺真心不好用。粗笨,不好入刀。

二、溫柔式

最常見的拆茶餅的方式是這樣的。

也是從茶餅背面開始橇茶。從接近餅邊緣處茶針橫向連續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然後向餅中心後退一寸多的距離,再橫向連續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然後再向餅中心後退,連續橫向插入多刀,同時稍向上抬茶刀。

如此拆餅法,如果一刀不行,兩刀不行,你所能做的就是,再抽刀重來,以最溫柔的方式,一刀一刀的重來,直至條索鬆散。

具體哪種方式你更喜歡,是暴力式的壯士斷腕,還是溫柔一刀?有時候,平日裡喝茶,並不需要完全把餅拆的太散,避免氧化太快。可以先拆成塊狀,喝時再細解成散條索狀。

茶餅怎麼保存1、抽氣密封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餅茶裝入鐵罐內,並用抽氣機抽去罐內空氣,再以白蠟封口,可以貯藏3年左右,這種貯藏方法適合茶餅的收藏者。

茶餅怎麼保存2、冰箱冷藏

先把餅茶用罐子(最好是陶罐)裝好,放進冰箱冷藏,需要飲用再取出即可。

茶餅怎麼保存3、適度流通的空氣

日常飲用的茶餅保存可以有適度的流通空氣,但不能放置在風口或者把茶餅掛在陽臺上,否則茶餅的茶氣、茶味都被吹散了,沖泡淡然無味。

茶餅怎麼保存4、放置地點一樓或接近地面

放置茶餅地點以一樓接近地面為佳,目的是茶可以自然和空氣接觸,借濕度溫度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