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說看股票投資書籍基本沒用,也賺不了錢

2017.11.5到11.09閱讀第一遍。 4分, 很好的批判性的書籍。 技術分析我總結共有五大類:價格走勢, 成交量, 基於價格的指標, 劃線, 資金流。 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價格走勢中波浪理論的起點不明確問題, 還直說艾略特九層浪只是一種構想, 實際中三層浪都不曾見過。 還有各種技術形態如頭肩型等千人千型, 並且只有等走出來才能確認而沒有了事前指導意義。 指出了指標類如RSI, 實際就是一個擺動函數而只有價格的相對的意義。 指出了由兩個隨意波動低連接的點趨勢線缺乏合理性。 除了成交量和資金流, 作者把技術分析的其他三大類的很多分析只是“經驗總結”當然他的觀點我也基本都認同有理,

有些也是我實際思考的的問題。 比如說技術分析為什麼是那三個前提的意義?還有作者解說了基本分析, 比如基本面的長期影響興趣不會被市場一時消化, 而是長期的影響過程, 基本面分析不需要知道內在價值, 只要知道市場影響因素的供需關係就可以了, 供小於求價漲, 反之則跌, 還有把市場影響因素分類後的預判意義, 這讓我開始認識到了基本分析的作用, 也是我此後需要深入學習的地方, 弄懂怎樣做基本面和題材的分析。

不知不論斷, 這是我的作風, 確實, 著書的國作者如, 青木, 只鐵, 一陽, 花榮, 唐能通我認為都主要是為了名利出書, 唐能通的《短線是銀》雷立剛在他的婚禮上說這是他師傅職業炒手唯一推薦給他的書籍, 不過看了下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沒看了。 今年前三月本金就做到翻倍了的一位短線高手, 她說自己也是學的唐能通的《短線是銀》(2017.10.21到10.23粗略的翻看一遍),

對此期望挺大, 從淘寶 上買了全冊八本, 結果大失所望!除了知道空中加油, 出水芙蓉一些名詞出自書中, 沒有學到一點實用的。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2017.11.10到11.17粗略閱讀一遍, 二半星, 這本書是技術分析的經典, 前面一半也就是整本書中說到的交易方法, 書中總結就是四點:結合交易量的反轉和持續形態, 趨勢線, 支撐面和阻力面, 市場背景(也就是大盤和板塊, 書中只是偶爾提到並沒有獨到的見解)。 朋友說這是他們職業交易公司要求交易員人手必備一本的書籍。 這讓我想起了一年多前剛開始讀的第二本股市基礎書籍《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這本書我還認真的讀了兩邊, 記住了那些反轉形態, 持續形態, 知道了趨勢線,

支撐線, 阻力線。 不過如今有看過四十本以上股市書籍, 看過成百上千檔股票的歷史走勢圖, 還是無法從歷史圖像中辨認出這些形態, 也不會劃這些線。 不理解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這些東西會流傳大半個世紀, 正如上本書作者何之批判的, 這些形態主觀隨意性太強, 而且走出來之後才辨認出來也缺乏可操作性。 連接趨勢線的兩價格點是隨機性的。 而支撐面阻力面書中解釋就是價格的密集成交區, 這些東西我感覺在實際操作中也一點都不可靠, 價格說突破就突破, 最多只能當做價格變化速度的減緩區。

2017.10.18到10.19粗略閱讀一遍, 二星。 有愧於經典, 東說一句西扯一句, 還都是國外的事例, 看完後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股市晴雨錶指的就是價格平均指數, 但本書也沒說多少道氏理論的內容。

大部分寫書的人自己都賺不到錢,甚至不少人寫得書簡直就是浪費紙張浪費時間,但我仍想廣泛的看一看。一是,賺不到錢的人可能也有他自己獨到的分析技巧,對自己認識市場的某一方面提供思路。二是,也許不知道哪些書有用,但至少知道哪些書無益,以免錯過關鍵點導致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交易系統而無法穩定盈利。

2017.11.21到11月23閱讀一遍,二星。作者是名諮詢顧問,《高勝算操盤》書名倒是挺高大上,但這本書是適合初學者看的,主要在第一章:前一兩年只能當做是學習階段,且只能投入小額資金交易輸了就當學費。對於充滿自信把股市看得過於簡單,還有剛入市的股民就投入大量本金交易的人,樹立這樣正確的股市認知還是挺重要的。其餘章節雖然消息解讀,技術分析,量化交易,資金管理都有講到,但只是泛泛而談,不夠深入。

2017.11.24到11.27閱讀一遍,三星 半。粗看了前半部分覺得可以打四星以上,但粗略看完後半部分就失望了,介紹了三十來個量基指標,還有一個不可告知的以作者命名的萊博威特指標。因為作者是名分析師,不排除作者故弄玄虛來抬高自己。書中首先指出了量在價先的最高法則,然後說到了量價關係的六種基本關係:1量增價漲(跌),成交量順勢放量,行情趨勢延續的幾率繼續增大。2量增價滯,反趨勢力量正在積聚過程中,原趨勢有可能難以為繼,這種拉鋸狀態通常會連續數個交易日。3量縮價漲(跌),成交量拒絕支持價格趨勢,趨勢反轉有可能發生。4量縮價滯,多空雙方對趨勢的持續都缺乏信心,在行情的趨勢整固階段,這種形態比較常見。5量平價漲(跌),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趨勢,任何反趨勢的操作都屬落袋為安的收割行為,不一定意味著市場情緒的改變。6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價格水準時,形態上就會顯示為量平價滯,是無趨勢行情中的常見狀況。還講到了趨勢行情中的整固形態(對稱三角形,旗形,我認為整固中關鍵要量縮,形態辨別太主觀性),橫盤行情中的成交量形態(多頭收集形態,空頭派發形態),和趨勢反轉形態(行情高低點處成交量異常放大,以及量價背離)。這些作者總結的還是不錯。

2017.11.29閱讀,二星。短短二百頁不到的書籍,概括性的介紹了五位元傑出作手的交易經歷,策略和理念。第六章再總結了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只能當做通俗讀物,真想瞭解他們的思想,還是要讀他們自己本人的著作。

2017.11.30到12.2閱讀,五星。這本書讀起來的感覺簡單易懂,且道理深刻,不愧為經典之作!去年我已經看過了《股票作手回憶錄》和《股票作手操盤術》兩本書,不過那時候我連在電腦上的股票的走勢圖都沒有看過,還只是看了十來本基礎書籍。自然當時對這兩本句句經典的著作沒有一點共鳴!現在學習了一年半的時間,知道了大盤,板塊,聯動股,技術,量價,賺錢效應,基本面,情緒控制,資金管理等完整的分析要點,而傑西居然在那個年代已經發現了這些規律,這不得不讓我十分敬佩!花了一天的時間來弄清楚他到底是怎麼把行情報價記錄到表格裡,進行趨勢判斷後指導操作的。我發現纏師裡的三類買賣點可能也是受此啟發!只是傑西不是用背馳,而是通過長時間趨勢運動之後的量價來確認他的關鍵點,並通過行情報價記錄的關鍵價格來指導操作的。完全不記得回憶錄和操盤術裡講過這些,把我如今知道的分析系統都有講到,必須要把這兩本書找來重讀啊。

2017.12.3到12.5粗略閱讀,半顆星。書名很吸引人,龍頭股戰法,卻說自己稍微有其他交易方法也不會選擇追漲停這種模式,作者水準可想而知。前言說本書是他投資實踐的思考和總結,全文總體的闡述卻是說教式。就是一本編著的書,且沒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很明白的一句話經常也要舉事例長篇大論的說明,廢話連篇。作者說了局限性風險,就是從少數的資料總結出的結論,而自己的很多觀點其實就是這樣來說明的,一些觀點也不嚴謹。有點經驗的股民都知道的說這也是自己的發現那也是自己的秘密。總之問題一大堆,也無可讀之處。

上一個月有位老股民跟我說:看書沒用的,不用看了,除非你不做超短。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反思:認為這句話有一點對,就是炒股和游泳一樣,只待在岸上的人是學不會游泳的。炒股應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問,一套機械的系統的經過高手反復實戰的可行的方法,他毫無保留的告訴你,你沒有用此方法操作的經驗,剛開始可能還是賺不到錢。你要用此經過多次的實戰才能逐漸的領會其方法,甚至可能由於你的秉性不足導致很難達到高手的那個水準。為什麼說知道了機械的系統的可行的方法,還是不能照此方法操作剛開始就賺到錢呢?我想是因為用此方法也需要人主觀的判斷:一是,一套可行的方法也需要有可操作的市場背景,而大盤的牛熊,板塊的強弱等都是在不斷演變的。二是,機械的系統方法不是全自動程式化的,也不是具體量化的。而這些都是需要人的主觀判斷和實戰經驗,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的。

她師傅是一線遊資,她說簡單的回答我兩句:炒股份兩種,長線和短線,長線看書有技術還是好的,短線所需的精髓書上沒有的,只有市場上有。 我的思考:我想不通的是,如果把炒股和下棋來對比的話,下棋確實是要多實戰,複盤,從實中體會到的經驗去提高自己。而這些是用言語難以言說的,但是炒股的話,他沒有這麼強的邏輯性呀 她所說的短線的精髓,是不是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經驗呢?還是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方法秘訣 朋友的回答:交易系統!都是虧出來的。

這是一位元資深的前輩和我的對話:“我:那有什麼好書推薦,或者說怎麼學習呢? 前輩:我們都實盤歷練出來的 沒看過什麼書 ,書要能賺錢,那就沒有市場了。

大部分寫書的人自己都賺不到錢,甚至不少人寫得書簡直就是浪費紙張浪費時間,但我仍想廣泛的看一看。一是,賺不到錢的人可能也有他自己獨到的分析技巧,對自己認識市場的某一方面提供思路。二是,也許不知道哪些書有用,但至少知道哪些書無益,以免錯過關鍵點導致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交易系統而無法穩定盈利。

2017.11.21到11月23閱讀一遍,二星。作者是名諮詢顧問,《高勝算操盤》書名倒是挺高大上,但這本書是適合初學者看的,主要在第一章:前一兩年只能當做是學習階段,且只能投入小額資金交易輸了就當學費。對於充滿自信把股市看得過於簡單,還有剛入市的股民就投入大量本金交易的人,樹立這樣正確的股市認知還是挺重要的。其餘章節雖然消息解讀,技術分析,量化交易,資金管理都有講到,但只是泛泛而談,不夠深入。

2017.11.24到11.27閱讀一遍,三星 半。粗看了前半部分覺得可以打四星以上,但粗略看完後半部分就失望了,介紹了三十來個量基指標,還有一個不可告知的以作者命名的萊博威特指標。因為作者是名分析師,不排除作者故弄玄虛來抬高自己。書中首先指出了量在價先的最高法則,然後說到了量價關係的六種基本關係:1量增價漲(跌),成交量順勢放量,行情趨勢延續的幾率繼續增大。2量增價滯,反趨勢力量正在積聚過程中,原趨勢有可能難以為繼,這種拉鋸狀態通常會連續數個交易日。3量縮價漲(跌),成交量拒絕支持價格趨勢,趨勢反轉有可能發生。4量縮價滯,多空雙方對趨勢的持續都缺乏信心,在行情的趨勢整固階段,這種形態比較常見。5量平價漲(跌),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趨勢,任何反趨勢的操作都屬落袋為安的收割行為,不一定意味著市場情緒的改變。6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價格水準時,形態上就會顯示為量平價滯,是無趨勢行情中的常見狀況。還講到了趨勢行情中的整固形態(對稱三角形,旗形,我認為整固中關鍵要量縮,形態辨別太主觀性),橫盤行情中的成交量形態(多頭收集形態,空頭派發形態),和趨勢反轉形態(行情高低點處成交量異常放大,以及量價背離)。這些作者總結的還是不錯。

2017.11.29閱讀,二星。短短二百頁不到的書籍,概括性的介紹了五位元傑出作手的交易經歷,策略和理念。第六章再總結了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只能當做通俗讀物,真想瞭解他們的思想,還是要讀他們自己本人的著作。

2017.11.30到12.2閱讀,五星。這本書讀起來的感覺簡單易懂,且道理深刻,不愧為經典之作!去年我已經看過了《股票作手回憶錄》和《股票作手操盤術》兩本書,不過那時候我連在電腦上的股票的走勢圖都沒有看過,還只是看了十來本基礎書籍。自然當時對這兩本句句經典的著作沒有一點共鳴!現在學習了一年半的時間,知道了大盤,板塊,聯動股,技術,量價,賺錢效應,基本面,情緒控制,資金管理等完整的分析要點,而傑西居然在那個年代已經發現了這些規律,這不得不讓我十分敬佩!花了一天的時間來弄清楚他到底是怎麼把行情報價記錄到表格裡,進行趨勢判斷後指導操作的。我發現纏師裡的三類買賣點可能也是受此啟發!只是傑西不是用背馳,而是通過長時間趨勢運動之後的量價來確認他的關鍵點,並通過行情報價記錄的關鍵價格來指導操作的。完全不記得回憶錄和操盤術裡講過這些,把我如今知道的分析系統都有講到,必須要把這兩本書找來重讀啊。

2017.12.3到12.5粗略閱讀,半顆星。書名很吸引人,龍頭股戰法,卻說自己稍微有其他交易方法也不會選擇追漲停這種模式,作者水準可想而知。前言說本書是他投資實踐的思考和總結,全文總體的闡述卻是說教式。就是一本編著的書,且沒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很明白的一句話經常也要舉事例長篇大論的說明,廢話連篇。作者說了局限性風險,就是從少數的資料總結出的結論,而自己的很多觀點其實就是這樣來說明的,一些觀點也不嚴謹。有點經驗的股民都知道的說這也是自己的發現那也是自己的秘密。總之問題一大堆,也無可讀之處。

上一個月有位老股民跟我說:看書沒用的,不用看了,除非你不做超短。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反思:認為這句話有一點對,就是炒股和游泳一樣,只待在岸上的人是學不會游泳的。炒股應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問,一套機械的系統的經過高手反復實戰的可行的方法,他毫無保留的告訴你,你沒有用此方法操作的經驗,剛開始可能還是賺不到錢。你要用此經過多次的實戰才能逐漸的領會其方法,甚至可能由於你的秉性不足導致很難達到高手的那個水準。為什麼說知道了機械的系統的可行的方法,還是不能照此方法操作剛開始就賺到錢呢?我想是因為用此方法也需要人主觀的判斷:一是,一套可行的方法也需要有可操作的市場背景,而大盤的牛熊,板塊的強弱等都是在不斷演變的。二是,機械的系統方法不是全自動程式化的,也不是具體量化的。而這些都是需要人的主觀判斷和實戰經驗,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的。

她師傅是一線遊資,她說簡單的回答我兩句:炒股份兩種,長線和短線,長線看書有技術還是好的,短線所需的精髓書上沒有的,只有市場上有。 我的思考:我想不通的是,如果把炒股和下棋來對比的話,下棋確實是要多實戰,複盤,從實中體會到的經驗去提高自己。而這些是用言語難以言說的,但是炒股的話,他沒有這麼強的邏輯性呀 她所說的短線的精髓,是不是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經驗呢?還是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方法秘訣 朋友的回答:交易系統!都是虧出來的。

這是一位元資深的前輩和我的對話:“我:那有什麼好書推薦,或者說怎麼學習呢? 前輩:我們都實盤歷練出來的 沒看過什麼書 ,書要能賺錢,那就沒有市場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