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知識點:主流相聲演員討伐郭德綱,老郭說你們到全聚德看看

郭德綱和德雲社一干人員, 這兩年把中國相聲搞得如火如荼, 甚至到國外開了專場。 一張張滿坑滿谷的現場圖片, 不知道打了多少主流相聲演員的臉。

眾所周知, 郭德綱剛在北京站穩腳跟時, 境況可不是這樣。 當時他在小劇場裡演出, 成為瀕臨死亡的相聲界的一股清流, 為復興相聲做著自己的貢獻。

可是, 老郭的行為卻不被一干主流相聲演員所容。 據郭德綱說, 當時許多專業相聲演員扮作觀眾, 在德雲社邊聽邊記, 記下郭德綱相聲中的不當之處, 到有關部門告狀, 一度弄得德雲社生存艱難。

後來實在挑不出毛病, 有的人就雞蛋裡挑骨頭, 指著德雲社的招牌說:你這個德字怎麼少了一橫嗎?這不是個錯別字嗎?是不是你無德啊?

這讓郭德綱哭笑不得。 他對這些無理取鬧的人說:你們到全聚德看看就知道了。

這些人到全聚德看了看, 這才發現全聚德的招牌上,

德字也沒有中間那一橫。 這塊招牌有幾百年歷史, 難道也是錯的。 顯然不可能。

練過書法的人都知道, 在許多名家的字帖中, 德字也是沒有這一橫的。

德”字最早見於周代的一件青銅器上, 當時德寫中間是沒有這一橫的。 這種寫法, 一直延續下來,

直到唐朝中期才加上這一橫。

加上這一橫, 與詩仙李白族叔、大書法家李陽冰有關。 李陽冰在書寫篆書《千字文》時, 為德字加了一橫。 這是經過周密考證的。 不過, 這種寫法並不是通用寫法, 流傳度並不高。

從唐朝中期到明末, 人們普遍接受的寫法, 還是德字中間不加一橫。 如我們經常在電視中見到的明朝瓷器的落款“大明宣德年制”, 上邊的德字是不加一橫的。

德字加一橫成為官方寫法, 出現在康熙年間。 《康熙字典》裡收錄的德字, 裡邊是有一橫的。 自此, 這成為官方通用的寫法。 可是, 民間寫牌匾時, 多請的是書法名家。 這些人為了標新立異, 常常會延用不加一橫的傳統寫法。

因此才有了主演相聲演員聲討郭德綱的笑話。

沒文化真可怕。 不過, 郭德綱的文化功底之深, 也讓人欽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