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漲知識!傳統樂器的八音分類

早在西周東周時期, 我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 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 叫做“八音”。 在週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 我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鐘, 鐘盛行於青銅時代。 鐘在古代不僅是樂器, 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 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 廣泛使用著鐘樂。 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 這兩個音, 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 另外還有磬、錞于、勾鑃, 基本上都是鐘的變形。

石類:各種磬, 質料主要是石灰石, 其次是青石和玉石。 均上作倨句形, 下作微弧形。 大小厚薄各異。 磬架用銅鑄成, 呈單面雙層結構, 橫樑為圓管狀。 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 龍頭、鶴頸、鳥身、鱉足。 造型奇特, 製作精美而牢固。 磬分上下兩層懸掛, 每層又分為兩組, 一組為六件, 以四、五度關係排列;一組為十件,

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係。 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絲類:各種絃樂器, 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 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類:竹制吹奏樂器, 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 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土類:就是陶制樂器, 塤、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 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木類: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木類: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