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任一款正岩肉桂,都擁有這3種特徵!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喝岩茶, 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山場”二字。

什麼是岩茶的山場呢?簡單來說就是岩茶的出生地。

有著“奇秀甲東南”之美譽的武夷山, 素來以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聞名於世。

令人稱奇的除了獨特的地質地貌所呈現的丹山碧水之美, 還有“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的有著獨特“岩骨花香”之韻的武夷岩茶。

試想一番, 在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都有產岩茶, 這得花多長時間才能把岩茶喝個遍呢?

當然, 在這些岩茶的產區當中, 也有品質的高下之分。 即便是在同一片行政範圍內, 茶葉的品質也是千差萬別。

在前輩們的喝茶經驗總結下, 將岩茶的山場劃分為正岩山場、半岩山場、洲地山場和外山山場。

傳統意義劃分的山場中, 以正岩山場為最佳, 也是眾多岩茶愛好者所追求的物件。

加上山場的神秘色彩, 不少茶友覺得岩茶這門學問, 真的太深奧了, 是值得細細鑽研的。

有茶友說, “我喝了1年的岩茶, 還是沒搞懂它們的山場, 尤其是這個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 它們有區別嗎?不都是肉桂品種的嗎?”

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 它們當然有區別!

《2》

區別一:山場的不同

開篇提到, 在傳統的山場劃分當中, 是將岩茶的產區分為正岩和半岩。 其中以正岩的岩茶品質最好。

正岩產區以著名的“三坑兩澗——慧苑坑、大坑口(倒水坑)、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為代表, 還有慧苑岩、天心岩、馬頭岩、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

正岩茶, 可謂明星薈萃, 每一個山場產的岩茶, 都有品質出眾之處。

如現在最為流行的肉桂茶, 在不同山場孕育下, 香氣和滋味都有不同的表現。

如馬頭岩肉桂香氣霸道, 桂皮香猛烈;牛欄坑肉桂桂皮香細幽, 湯水細膩、柔和等, 這些都是不同小環境造成的結果。

半岩的產區, 分佈在青獅岩、碧石岩、燕子窠、小竹林等地, 距離岩茶的正岩產區有一定的距離。

如果岩茶的山場是一個圈, 或者說是一個靶子。 那麼正岩茶則是位處中心, 是10環;而半岩茶則是在中心以外, 是7環;洲茶、外山茶則是5環以外了。

而正岩茶和半岩茶有品質品質上的差異, 是因為它們的地理環境影響的。 其中影響最大的, 是種植地的土壤。

《3》

還是老理論了, “上者生爛石, 中者生礫壤, 下者生黃土”, 不同的品質對茶樹生長有著重要影響。

正岩的山場, 土壤含砂礫量較多, 達24.83~29.47%, 而且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 這種鬆軟的土質, 能夠讓岩茶茶樹根系更好地往深處發展, 從而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 這些物質多了之後, 岩茶的香氣、滋味表現則會更加的強烈、明顯。

且這種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也有利於説明茶樹的生長,能夠促進茶葉的品質形成。

半岩產區常見的土質為紅色矽鋁質土,富含少量元素。這種土壤,自然通透性差一些,植物的根系和營養的吸收會慢一些,在品質形成上也會有所阻礙。

那麼,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具體到香氣和滋味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4》

區別二:香氣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肉桂的典型品種香氣為桂皮香。拋開工藝層面因素的影響,我們就肉桂的整體品質做一個討論。

同樣以向陽面生長的肉桂為例,討論正岩茶肉桂和半岩茶肉桂香氣的區別。

對比之下,正岩肉桂的桂皮香會更加強烈、清晰、持久一些。雖說半岩肉桂的桂皮香也極為張揚,但在持久程度上稍有欠缺。

正岩肉桂,就好像一個謹慎的將軍,心思細膩,無往不勝,鮮少打敗戰;而半岩肉桂,就像一個驕傲的將軍,有些自視甚高,雖說有一定的才能,卻因為缺乏謀略,不聽意見,最終打了敗戰。

《5》

區別三:滋味的區別

若說香氣方面,二者差異不是很大,那麼這滋味上的差異就很明顯了。

正岩肉桂,因為土壤好,在生長的時候,物質吸收的多,儲存的能量物質多,正岩茶就像充滿電的手機,電量顯示為100%;

半岩肉桂,土壤條件不如正岩茶好,吸收的物質能量不如正岩茶多,半岩茶就像充電量為80%的手機,電量天生有些不足。

經過沖泡之後,二者口感上的差別就很明顯。

正岩肉桂的茶湯,更加細膩、柔和、醇厚,刺激感弱;

半岩肉桂的茶湯,湯水刺激感強,更容易出現苦澀味。茶湯整體給口腔的感覺會粗糙些、沒有柔和感,更加莽撞,不夠溫柔。

在耐泡程度上和整體表現程度上,正岩肉桂會更加耐泡,品質差異不大,香氣均衡,落差不打,茶湯濃醇程度差異不大,沒有大起大落。

半岩肉桂的耐泡程度差一些,品質落差較大,在第3沖喝的時候,你會覺得茶香充足,滋味醇厚,但到訪了第4泡,香氣一下落下去,茶湯的苦澀感差異也大了。

這就是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滋味上的差異。

《6》

在現有的國家標準中,已經沒有明確提及岩茶山場的劃分,但在茶圈中,我們依舊會根據山場來喝茶。

畢竟不同山場的品質,差異真的很大。

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只是山場眾多茶類中的一種,不僅僅是它,還有水仙、大紅袍以及一些小品種茶,種植在不同山場,也會有不同表現。

或許,至少在近幾年,喝岩茶不談山場,還很難!

要想忽略山場對岩茶品質的影響,也很難!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岩茶的香氣、滋味表現則會更加的強烈、明顯。

且這種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也有利於説明茶樹的生長,能夠促進茶葉的品質形成。

半岩產區常見的土質為紅色矽鋁質土,富含少量元素。這種土壤,自然通透性差一些,植物的根系和營養的吸收會慢一些,在品質形成上也會有所阻礙。

那麼,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具體到香氣和滋味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4》

區別二:香氣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肉桂的典型品種香氣為桂皮香。拋開工藝層面因素的影響,我們就肉桂的整體品質做一個討論。

同樣以向陽面生長的肉桂為例,討論正岩茶肉桂和半岩茶肉桂香氣的區別。

對比之下,正岩肉桂的桂皮香會更加強烈、清晰、持久一些。雖說半岩肉桂的桂皮香也極為張揚,但在持久程度上稍有欠缺。

正岩肉桂,就好像一個謹慎的將軍,心思細膩,無往不勝,鮮少打敗戰;而半岩肉桂,就像一個驕傲的將軍,有些自視甚高,雖說有一定的才能,卻因為缺乏謀略,不聽意見,最終打了敗戰。

《5》

區別三:滋味的區別

若說香氣方面,二者差異不是很大,那麼這滋味上的差異就很明顯了。

正岩肉桂,因為土壤好,在生長的時候,物質吸收的多,儲存的能量物質多,正岩茶就像充滿電的手機,電量顯示為100%;

半岩肉桂,土壤條件不如正岩茶好,吸收的物質能量不如正岩茶多,半岩茶就像充電量為80%的手機,電量天生有些不足。

經過沖泡之後,二者口感上的差別就很明顯。

正岩肉桂的茶湯,更加細膩、柔和、醇厚,刺激感弱;

半岩肉桂的茶湯,湯水刺激感強,更容易出現苦澀味。茶湯整體給口腔的感覺會粗糙些、沒有柔和感,更加莽撞,不夠溫柔。

在耐泡程度上和整體表現程度上,正岩肉桂會更加耐泡,品質差異不大,香氣均衡,落差不打,茶湯濃醇程度差異不大,沒有大起大落。

半岩肉桂的耐泡程度差一些,品質落差較大,在第3沖喝的時候,你會覺得茶香充足,滋味醇厚,但到訪了第4泡,香氣一下落下去,茶湯的苦澀感差異也大了。

這就是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滋味上的差異。

《6》

在現有的國家標準中,已經沒有明確提及岩茶山場的劃分,但在茶圈中,我們依舊會根據山場來喝茶。

畢竟不同山場的品質,差異真的很大。

正岩肉桂和半岩肉桂,只是山場眾多茶類中的一種,不僅僅是它,還有水仙、大紅袍以及一些小品種茶,種植在不同山場,也會有不同表現。

或許,至少在近幾年,喝岩茶不談山場,還很難!

要想忽略山場對岩茶品質的影響,也很難!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