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年底突然“加息”,未來貸款將怎樣?

今年,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16日, 美聯儲宣佈繼2015年12月開始加息以來的第3次, 也是今年的第1次加息;

6月15日, 美聯儲宣佈今年的第2次加息;

7月12日, 加拿大央行七年來首次宣佈加息;

9月6日, 加拿大央行再次宣佈加息;

11月12日, 英國央行宣佈10年以來首次加息;

11月30日, 韓國央行宣佈, 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0%;

12月14日, 美聯儲宣佈今年的第3次加息;

12月15日, 中國央行宣佈在貨幣市場“加息”5個基點, 存貸款利率未做調整;

但隨著2018年的到來, 中國面臨的第一個變化可能也就是加息。

為什麼別國加息, 中國也可能隨之加息?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

一種貨幣的“價格貴”(利率高), 有利於維持該貨幣匯率的強勁和穩定。 意思就是說, 如果別國加息了, 而我們不加, 就相當於人民幣貶值, 隨之海外投資增多, 導致資本外流速度加快。

隨著美聯儲、加拿大、英國、韓國都已加息, 美聯儲和韓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已與中國的持平, 中國面臨的加息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 也就是說, 如果美聯儲在2018年再次選擇加息, 中國的加息也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那如此“來勢洶洶”的加息潮, 又將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

1、貸款成本增高

前有現金貸業務遭遇整頓, 接著一些網路小貸又面臨專項整治, 貸款途徑一再“縮水”。 現在央行極大可能會加息, 儲蓄利息便會隨之提升。 銀行為了保證自有的盈利情況,

貸款利息就會做出相應提高。

2、買房將會更難

對於準備貸款買房一族, 貸款的成本增多了, 拿到手上的資金反而會減少。 而對於“房奴”一族, 提高法定貸款利率, 無疑就是加息了。 購房負擔加重, 買房將會更難。

3、貸款信審更為嚴格

臨近年關不少銀行本就只願攬存不會放款, 央行又在貨幣市場上“加息”, 即銀行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提高, 就會導致銀行的放款額度短期內縮減, 與年關群眾的用錢需求不匹配, 貸款信審更為嚴格也就理所當然了。

目前, 央行的“加息”只是銀行與央行之間的借款成本, 存貸款利率還未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但是未來的融資成本走勢很大可能會越來越高。 所以, 貸款要趁早, 資本市場可是不開玩笑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