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37歲自殺的梵古,127年後在畫中復活

梵古, 一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他的身份, 並且都能夠說出他一兩個作品的名字。

我們討論他的藝術和異于常人,

但卻很少有人會去探尋他那飽受磨難的精神世界。

最近, 因為一部電影, 這個藝術家的神秘身世以及他的眾多作品終於得以被更多地中國觀眾所熟知。

它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古·星空之謎》。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星空》大家都知道, 這是梵古最著名的一個畫作。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星空》等於梵古, 那“之謎”其實是在詳細地描述梵古人生的一個謎團。 從事實上來講叫“死因之謎”, 但是我覺得往更開了講是梵古的人生悲劇之謎。

1

梵古“復活”

文森特·威廉·梵·高, 被後世奉為偉大的藝術家。

但曾經, 梵古日日沉浸于苦艾酒中, 被周圍的人叫做“瘋子”。

因有致幻作用, 在歐洲一度被禁止引用苦艾酒。

但如今, 歐洲大部分苦艾酒的酒瓶上, 都印著梵古的自畫像。

一個成名的“瘋子”藝術家, 順理成章地成了品牌代言人。

這樣的區別對待同樣體現在梵古的畫上, 上千幅作品生前也只賣出過一幅, 貧困的時候連土豆都吃不起。

梵古一輩子唯一賣出去的一幅畫

《紅色的葡萄園》

但現在, 就算是他早期水準一般的作品都是價值連城。

去世時年僅37歲的梵古, 因此成功入選了世界上10大“死後成名”的頂級藝術家之列。

藝術和高產在一個創作者身上究竟能不能實現兼得?

梵古給了肯定答案, 這也是他之所以被後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

8年時間, 創作出864張油畫, 1037張素描, 150張水彩畫。

梵古花了8年時間畫畫, 而《至愛梵古·星空之謎》的主創們則花了7年時間打造這部油畫電影。

電影先把真人演員的表演拍攝完畢, 再從全世界招募來125名畫家, 將全片畫面用油畫再現。

最終,一共繪製了62450幅油畫才將其呈現在銀幕上,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次畫展。

滑動獲取更多油畫動圖

梵古的一生是藝術與現實,前衛與傳統碰撞下的悲劇,充滿傳奇色彩。

所以,古往今來,也沒少被電影創作者搬上大銀幕。

比較著名的有1956年柯克·道格拉斯版的《梵古傳》,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

1990年,大導演黑澤明拍攝的《夢》。“梵古之夢”作為八個夢境之一出現在電影中,一個大師向大師致敬的夢。

以及2010年卷福版(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梵古:畫語人生》。

通過梵古的筆觸和色彩,以傳記片的形式向觀眾描畫了一個令人心碎的天才。

而《至愛梵古·星空之謎》獨闢蹊徑,選擇了書信的角度去帶觀眾瞭解梵古的故事。

在梵古鬱鬱不得志的一生中,只有他弟弟提奧在經濟和精神上始終支持他。

所以,電影通過梵古與弟弟的書信梳理出他一生重要的時刻。

再通過手繪的梵古畫作,嘗試向觀眾揭開梵古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在用一個大眾藝術去解讀小眾藝術,可能我們之前對於梵古的瞭解只是一個名字,或者若干幅畫,並不知道他的畫為什麼那麼抓人,但是當我走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通過他生前的這最後一段時光,我們就可以慢慢地去接近梵古這個靈魂。

2

梵古之死

說實話,如果只論故事的敘述,《至愛梵古·星空之謎》並不算上乘之作。

有些緩慢的劇情,直到最後接近“梵古之死”的真相的時候,才讓八哥感受到一部電影該有的代入感。

所以,這也讓”至愛梵古“被一些觀眾認為“形式大於內容”。

但好在,如果單純把它當做打開梵古心門的一把好鑰匙,無疑是令人驚喜的。

尤其是對梵古的死亡議題有所瞭解的觀眾,《至愛梵古·星空之謎》尤其會顯得後勁十足。

故事講述的是在梵古死後的一年,經常幫梵古送信的郵差魯蘭老爹,得到一封梵古死前想要寄給他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的信。

於是老爹就叫他兒子阿爾芒去完成這個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阿爾芒·魯蘭對於梵古死亡的真正原因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追查出真相。

影片聚焦於梵古自殺前的最後一周,通過阿爾芒對梵古逝世前身邊的一眾人物的走訪,試圖解開梵古自殺的未解之謎。

但是,在這一路上阿爾芒得到的所有關於梵古的資訊都是不同的。

顏料店老闆說他很善良溫和,旅店老闆女兒說他在雨中作畫,還有人說愛好藝術的醫生對梵古心生嫉妒,又或者說他被不得志藝術生涯侵蝕了心智。

雖然答案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小鎮居民都討厭梵古。

令八哥印象深刻的一個回答是船夫回憶梵古在作畫時說道:“我想這個人是多麼孤獨啊,一隻烏鴉也能讓他這麼開心。”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電影裡的梵古事實上是一個內心飽含著赤誠的人,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但是當每一次用溫暖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都以冰冷回應他,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每一個情節其實都是在不斷地壓垮梵古,不斷地去向他的精神世界產生巨大的衝擊。

梵古的死因在最後並沒有被解開,給出的N多假設,讓梵古之死變得更加的撲所迷離。

但是在1890年7月27日那天,梵古究竟是為情所困還是謀殺懸案,已經不重要了。

電影關於對梵古精神世界的探索,才是讓人享受所在。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梵古之死不管死因是什麼,他的死其實是一個意料之中的事情,我記得有一個評價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說去表現痛苦很容易,但是在巨大痛苦當中去表現熱烈、表現快樂、表現激情是很難的。而梵古做到了,所以梵古之所以偉大就在這裡。

出生便被夭折的哥哥奪走了父母眼神裡的溫柔。

從上學到工作屢屢碰壁,又遭到父母長期的質疑和沉默。

轉向繪畫,卻被畫家評委建議先去跟十幾歲的孩子學基本功。

但就是這樣一個逐漸走向絕望深淵的梵古,在他的作品當中,帶給人們卻是充滿希望的表達。

滑動獲取更多梵古畫作

正如電影中所說,“當你明白他是為何而活,你就能明白他為何而死。”

對於熱愛梵古的人來說,《至愛梵古》讓人沉醉。

而對於只知一二的普通大眾,至少也能欣賞欣賞畫面。

讓梵古在他的畫裡永生,是我們對他最深情的讚美。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他不是在用感官創作,他是在用心靈還有靈魂。我們要感謝這些藝術家,他們給我們的人生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他們的繪畫,去到達一個可能我們原本,完全沒有辦法觸及的精神世界,我覺得這是這個藝術家留給這個世界最最寶貴的財富。

最終,一共繪製了62450幅油畫才將其呈現在銀幕上,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次畫展。

滑動獲取更多油畫動圖

梵古的一生是藝術與現實,前衛與傳統碰撞下的悲劇,充滿傳奇色彩。

所以,古往今來,也沒少被電影創作者搬上大銀幕。

比較著名的有1956年柯克·道格拉斯版的《梵古傳》,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

1990年,大導演黑澤明拍攝的《夢》。“梵古之夢”作為八個夢境之一出現在電影中,一個大師向大師致敬的夢。

以及2010年卷福版(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梵古:畫語人生》。

通過梵古的筆觸和色彩,以傳記片的形式向觀眾描畫了一個令人心碎的天才。

而《至愛梵古·星空之謎》獨闢蹊徑,選擇了書信的角度去帶觀眾瞭解梵古的故事。

在梵古鬱鬱不得志的一生中,只有他弟弟提奧在經濟和精神上始終支持他。

所以,電影通過梵古與弟弟的書信梳理出他一生重要的時刻。

再通過手繪的梵古畫作,嘗試向觀眾揭開梵古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在用一個大眾藝術去解讀小眾藝術,可能我們之前對於梵古的瞭解只是一個名字,或者若干幅畫,並不知道他的畫為什麼那麼抓人,但是當我走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通過他生前的這最後一段時光,我們就可以慢慢地去接近梵古這個靈魂。

2

梵古之死

說實話,如果只論故事的敘述,《至愛梵古·星空之謎》並不算上乘之作。

有些緩慢的劇情,直到最後接近“梵古之死”的真相的時候,才讓八哥感受到一部電影該有的代入感。

所以,這也讓”至愛梵古“被一些觀眾認為“形式大於內容”。

但好在,如果單純把它當做打開梵古心門的一把好鑰匙,無疑是令人驚喜的。

尤其是對梵古的死亡議題有所瞭解的觀眾,《至愛梵古·星空之謎》尤其會顯得後勁十足。

故事講述的是在梵古死後的一年,經常幫梵古送信的郵差魯蘭老爹,得到一封梵古死前想要寄給他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的信。

於是老爹就叫他兒子阿爾芒去完成這個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阿爾芒·魯蘭對於梵古死亡的真正原因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追查出真相。

影片聚焦於梵古自殺前的最後一周,通過阿爾芒對梵古逝世前身邊的一眾人物的走訪,試圖解開梵古自殺的未解之謎。

但是,在這一路上阿爾芒得到的所有關於梵古的資訊都是不同的。

顏料店老闆說他很善良溫和,旅店老闆女兒說他在雨中作畫,還有人說愛好藝術的醫生對梵古心生嫉妒,又或者說他被不得志藝術生涯侵蝕了心智。

雖然答案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小鎮居民都討厭梵古。

令八哥印象深刻的一個回答是船夫回憶梵古在作畫時說道:“我想這個人是多麼孤獨啊,一隻烏鴉也能讓他這麼開心。”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電影裡的梵古事實上是一個內心飽含著赤誠的人,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但是當每一次用溫暖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都以冰冷回應他,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每一個情節其實都是在不斷地壓垮梵古,不斷地去向他的精神世界產生巨大的衝擊。

梵古的死因在最後並沒有被解開,給出的N多假設,讓梵古之死變得更加的撲所迷離。

但是在1890年7月27日那天,梵古究竟是為情所困還是謀殺懸案,已經不重要了。

電影關於對梵古精神世界的探索,才是讓人享受所在。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梵古之死不管死因是什麼,他的死其實是一個意料之中的事情,我記得有一個評價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說去表現痛苦很容易,但是在巨大痛苦當中去表現熱烈、表現快樂、表現激情是很難的。而梵古做到了,所以梵古之所以偉大就在這裡。

出生便被夭折的哥哥奪走了父母眼神裡的溫柔。

從上學到工作屢屢碰壁,又遭到父母長期的質疑和沉默。

轉向繪畫,卻被畫家評委建議先去跟十幾歲的孩子學基本功。

但就是這樣一個逐漸走向絕望深淵的梵古,在他的作品當中,帶給人們卻是充滿希望的表達。

滑動獲取更多梵古畫作

正如電影中所說,“當你明白他是為何而活,你就能明白他為何而死。”

對於熱愛梵古的人來說,《至愛梵古》讓人沉醉。

而對於只知一二的普通大眾,至少也能欣賞欣賞畫面。

讓梵古在他的畫裡永生,是我們對他最深情的讚美。

意公子瀟涵@《今日影評》: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他不是在用感官創作,他是在用心靈還有靈魂。我們要感謝這些藝術家,他們給我們的人生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他們的繪畫,去到達一個可能我們原本,完全沒有辦法觸及的精神世界,我覺得這是這個藝術家留給這個世界最最寶貴的財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