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果老婆孩子必須殺一個,你選誰?

今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有2部電影非常兩極分化。

一個是《牡丹花下》, 憑藉此片拿到最佳導演的索菲亞·科波拉難以服眾。

巧的是, 同樣由妮可·吉德曼和柯林·法瑞爾主演的另一部電影, 也受到了極大爭議, 但叔覺得蠻有意思的。

《聖鹿之死》

本片由歐格斯·蘭斯莫斯執導, 和他的名氣相比, 還是自己的作品更為人知曉。

09年的《狗牙》, 禁錮在高牆之內3名子女, 因對外界一無所知而造成自由失語言, 影射出國家極權主義統治的弊端。

還有那部脫不了單就要變成動物的《龍蝦》, 也是2015年的時候叔特別感興趣的電影。

要說蘭斯莫斯特色, 其實很有辨識度。

他十分偏愛動物隱喻, 且不提鏡頭裡的內容, 就連片名裡都暴露了他的這一喜好。

之前連續幾部作品裡都傳遞出了突破環境與反烏托邦的重要資訊。

在《牡丹花下》裡妮可·吉德曼還邊救死扶傷邊爭風吃醋, 到了《聖鹿之死》裡就已經和柯林·法瑞爾飾演的丈夫有了一個兒女雙全的四口之家。

夫妻之間相敬如賓, 家庭也富裕美滿,

氣氛和睦到近乎到了客套的程度, 簡直是教科書版的範本。

影片開頭, 身為外科醫生的丈夫總是跟一個叫馬丁的少年見面。

他們聊天, 散步還贈送禮物。 可以感覺到, 兩人的關係非同尋常。

不怪我們想歪, 這種錯覺般的曖昧應該是導演有意為之。

就像歐容的《弗蘭茲》也是如此,

真相大白之前, 裡瓦爾和弗蘭茲好似一對同性愛侶。

後來, 馬丁受邀來家中做客之後, 丈夫說出了秘密。

馬丁患有心臟病的父親, 曾搶救無效, 死在了丈夫的手術刀下。

於是丈夫想擔起長輩的職責,給予痛失至親的馬丁一定的溫暖。

可是一切遠沒有這麼簡單,沒過多久,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

突然有一天,家裡的小兒子下半身癱瘓,完全無法走路。

焦急的父母帶他看了醫生,做了全套檢查,然而所有的指標都顯示正常。

排除了生理上的病因,醫師推斷問題一定是出在心理上。

就在一家人守著小兒子束手無策的時候,馬丁來到了醫院,堅持要和丈夫談話。

不到一分鐘,馬丁就道破了天機,態度一如既往地禮貌和冷靜。

意思就是以牙還牙,以命抵命。你害死了我父親,也得殺掉自己的一個親人才算公平。

丈夫不信這個邪,結果女兒也相繼經歷了和兒子一樣的遭遇。

看似丈夫是無辜躺槍,但其實馬丁父親的死不是意外,而是醫療事故。

丈夫的術前酗酒是造成死亡的因素之一,這件事此前只有他和麻醉師知道,兩人在妻子面前說法不一,互相推卸責任。

事已至此,如果丈夫不選擇一個家庭成員去死,全家人都會沒命。

妻子,兒子和女兒圍坐在客廳,他舉著槍蒙上眼,把決定權交給了命運。

每一槍突兀的巨響都仿佛能把凝固的空氣擊成碎片,眾生高度緊張地等待著最後的結局。

連螢幕之外的觀眾都看得膽戰心驚。

本片在70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劇本。它是導演蘭斯莫斯和編劇埃夫西米斯·菲力浦共同創作的,這也是兩人的第四次合作。

國外對這部電影的接受度還不錯,評分不至超一流但也不算低。

而它在國內的口碑就降了一大截,叔覺得這大概是和文化理解有些關係。

首先,《聖鹿之死》這個片名就源於希臘神話”特洛伊之戰”中的一則典故。

希臘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在率軍出征前,射殺了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聖鹿,還自鳴得意,認為自己的箭法天下無雙。

受到冒犯的狩獵女神怒了,她讓海上一直刮逆風,軍隊船隻根本無法前行,完成討伐大業。

唯有犧牲自己的長女伊菲革涅亞,將她作為祭品,才能得到女神的寬恕。

《安塞姆·費爾巴哈畫伊菲革涅亞》(1862)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的歐裡庇得斯還由此創作過劇本《伊菲革涅亞在奧裡斯》。

片中馬丁咬掉了自己小臂的一塊肉,以此示範以眼還眼的意思,說這是一個隱喻,是有象徵性的。

這也是導演在向觀眾示意,情節的發展並不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蘭斯莫斯自己就是希臘人,這一次等於是把古希臘的悲劇搬到了現代語境之中。

國內基督教徒的占比不及西方國家的多,電影中嚴肅的宗教感可能不易體會。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充滿了作者風格的超現實作品。

它帶有較濃的審判色彩,善惡終有報不是所要探討的核心,刻骨銘心的罪與罰才是,以及付出代價的懺悔。

攝影上也非常契合這種意圖,本以為沒事了的小兒子瞬間栽倒在地,要是你足夠專注,真的會被嚇一跳。

從緩緩移動的跟鏡頭,固定在垂直俯視鏡頭,如同是上帝之眼的視角,營造出“人在做,天在看“的感覺。

影片最後倖存者心有餘悸卻也都神奇地恢復,完好如初。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唯有稱之為神跡才解釋得通。

例如2014年的德國電影《苦路十四站》裡少女瑪利亞被聖餐噎死,實現自我獻祭,死後成功讓聾啞弟弟說出話來。

這些不合常理的現象構成了荒誕又令人唏噓的寓言。

很多人會覺得《聖鹿之死》有些概念先行,叔認同這一點,但整體還是能夠體現出新意與思考。

忍不住吐槽的是,片中人物的對話猶如四六級聽力一樣刻板,而且語調當中更是缺乏感情。

如果這樣做的目的是故意奠定基調倒也可以理解。沖淡熱烈,只留下冷冰冰的部分。

正如全片所做的一樣,越發地突出了人性的陰暗面。

偏偏是面對死亡的恐懼,求生的自私與骯髒的交易等等,駕馭了電影的走向。

除此之外,男權的控制與支配也在片中展露無疑。

夫妻行房時,妻子會滿足丈夫的要求,以“全身麻醉”姿態平躺在床上,任其擺佈。

女兒認為時機成熟,也單方面向馬丁獻身,再次把男性放在了主導的位置。

接下來掌握生死的也還是丈夫,昔日的牧羊者化身獵人,妻子和孩子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急促混雜的音效中,難以捉摸的人性暗潮湧動。

用血淚洗盡鉛華,一個小家庭的盛大悲劇就此落幕。

於是丈夫想擔起長輩的職責,給予痛失至親的馬丁一定的溫暖。

可是一切遠沒有這麼簡單,沒過多久,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

突然有一天,家裡的小兒子下半身癱瘓,完全無法走路。

焦急的父母帶他看了醫生,做了全套檢查,然而所有的指標都顯示正常。

排除了生理上的病因,醫師推斷問題一定是出在心理上。

就在一家人守著小兒子束手無策的時候,馬丁來到了醫院,堅持要和丈夫談話。

不到一分鐘,馬丁就道破了天機,態度一如既往地禮貌和冷靜。

意思就是以牙還牙,以命抵命。你害死了我父親,也得殺掉自己的一個親人才算公平。

丈夫不信這個邪,結果女兒也相繼經歷了和兒子一樣的遭遇。

看似丈夫是無辜躺槍,但其實馬丁父親的死不是意外,而是醫療事故。

丈夫的術前酗酒是造成死亡的因素之一,這件事此前只有他和麻醉師知道,兩人在妻子面前說法不一,互相推卸責任。

事已至此,如果丈夫不選擇一個家庭成員去死,全家人都會沒命。

妻子,兒子和女兒圍坐在客廳,他舉著槍蒙上眼,把決定權交給了命運。

每一槍突兀的巨響都仿佛能把凝固的空氣擊成碎片,眾生高度緊張地等待著最後的結局。

連螢幕之外的觀眾都看得膽戰心驚。

本片在70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劇本。它是導演蘭斯莫斯和編劇埃夫西米斯·菲力浦共同創作的,這也是兩人的第四次合作。

國外對這部電影的接受度還不錯,評分不至超一流但也不算低。

而它在國內的口碑就降了一大截,叔覺得這大概是和文化理解有些關係。

首先,《聖鹿之死》這個片名就源於希臘神話”特洛伊之戰”中的一則典故。

希臘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在率軍出征前,射殺了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聖鹿,還自鳴得意,認為自己的箭法天下無雙。

受到冒犯的狩獵女神怒了,她讓海上一直刮逆風,軍隊船隻根本無法前行,完成討伐大業。

唯有犧牲自己的長女伊菲革涅亞,將她作為祭品,才能得到女神的寬恕。

《安塞姆·費爾巴哈畫伊菲革涅亞》(1862)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的歐裡庇得斯還由此創作過劇本《伊菲革涅亞在奧裡斯》。

片中馬丁咬掉了自己小臂的一塊肉,以此示範以眼還眼的意思,說這是一個隱喻,是有象徵性的。

這也是導演在向觀眾示意,情節的發展並不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蘭斯莫斯自己就是希臘人,這一次等於是把古希臘的悲劇搬到了現代語境之中。

國內基督教徒的占比不及西方國家的多,電影中嚴肅的宗教感可能不易體會。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充滿了作者風格的超現實作品。

它帶有較濃的審判色彩,善惡終有報不是所要探討的核心,刻骨銘心的罪與罰才是,以及付出代價的懺悔。

攝影上也非常契合這種意圖,本以為沒事了的小兒子瞬間栽倒在地,要是你足夠專注,真的會被嚇一跳。

從緩緩移動的跟鏡頭,固定在垂直俯視鏡頭,如同是上帝之眼的視角,營造出“人在做,天在看“的感覺。

影片最後倖存者心有餘悸卻也都神奇地恢復,完好如初。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唯有稱之為神跡才解釋得通。

例如2014年的德國電影《苦路十四站》裡少女瑪利亞被聖餐噎死,實現自我獻祭,死後成功讓聾啞弟弟說出話來。

這些不合常理的現象構成了荒誕又令人唏噓的寓言。

很多人會覺得《聖鹿之死》有些概念先行,叔認同這一點,但整體還是能夠體現出新意與思考。

忍不住吐槽的是,片中人物的對話猶如四六級聽力一樣刻板,而且語調當中更是缺乏感情。

如果這樣做的目的是故意奠定基調倒也可以理解。沖淡熱烈,只留下冷冰冰的部分。

正如全片所做的一樣,越發地突出了人性的陰暗面。

偏偏是面對死亡的恐懼,求生的自私與骯髒的交易等等,駕馭了電影的走向。

除此之外,男權的控制與支配也在片中展露無疑。

夫妻行房時,妻子會滿足丈夫的要求,以“全身麻醉”姿態平躺在床上,任其擺佈。

女兒認為時機成熟,也單方面向馬丁獻身,再次把男性放在了主導的位置。

接下來掌握生死的也還是丈夫,昔日的牧羊者化身獵人,妻子和孩子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急促混雜的音效中,難以捉摸的人性暗潮湧動。

用血淚洗盡鉛華,一個小家庭的盛大悲劇就此落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