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梅葆玖先生為她打call,蔡康永只聽7字就拜服

你見過有直播和彈幕的京劇嗎?

你見過有吉他伴奏的京劇演出嗎?

曾經我也覺得京劇很難懂, 直到聽到了她說、她唱的京劇。

她說, 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喜歡京劇的, 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

多麼霸氣。

這兩年, 如果非要在藝術領域, 評比出哪種傳統藝術形式能被年輕人最迅速接受, “京劇”無論如何都當屬一二。

而這背後的“幕後推手”, 就是這位帥氣的————

瑜老闆

咳咳, 不對我重新放

從小, 她就是個不安份的人。

當年, 還是一個十一二歲小姑涼的王珮瑜, 聽說了戲校要招生, 就一腔熱血報了名參加了考試, 各科成績分數都非常高, 可是放榜的時候卻沒有她的名字。

因為當時的招生計畫中, 只有“男老生”, 沒有“女坤生”。

▲正在努力裝扮的王珮小小瑜

王珮瑜鬱悶到不行。 老師對她說學戲是一條不歸路, 到頭來可能只是苦哈哈, 但無論怎麼勸, 王珮瑜都還是要學戲。

看她資質實在好, 又堅持, 學校不得不破格錄取了。

於是, 咱們有了建國後的第一個女老生。

14歲的時候, 王珮瑜就憑一折《文昭關》, 讓梅葆玖先生都忍不住為她打call:“你怎麼這麼會唱”!

之後, 《武家坡》中的薛平貴, 《搜孤救孤》中的程嬰, 《珠簾寨》中的李克用……

王珮瑜憑著自己扎扎實實的唱功、基本功, 在京劇老生的領域裡, 打下了一片天。

2008年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中, 章子怡演孟小冬,

電影有個片段, 是梅蘭芳與孟小冬對唱《游龍戲鳳》, 當時是梅葆玖先生配唱梅蘭芳, 給孟小冬配唱的, 就是王珮瑜。

被稱為“小冬皇”的她, 早早地就拿完了所有戲曲界能拿的大小獎項, 人送尊稱——“瑜老闆”。

年少成名是多少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她還是覺得這樣不夠。

於是,你開始常常在電視裡看到瑜老闆,她參加各種各樣的節目,

讓董卿動容;

讓蔡康永拜服;

讓汪涵嘖嘖稱讚,

有人說她“太愛露面”了,可是你有沒有發現,有她的地方,一定都會出現京劇的元素?

她向人們展示了,京劇演員的聲線有多厲害,都說京劇唱腔全憑“一口氣”。聽她的《念奴嬌》,就知道一個人的聲音裡可以藏著千軍萬馬、英雄豪傑。

她讓我們慢慢回憶起來,我們的國粹,原來是多麼的講究,多麼的厲害。

總之,每一次王珮瑜只要出現,都會帶人們重新認知、甚至喜愛上京劇。

不僅如此,她還越“鬧”越大。

她辦“清音會”,一身素衣站在臺上,把那些從來只能在幕後的伴奏者們請到台前,一邊清談一邊唱,你聽高興了,還能當場發送彈幕;

有次意外發現吉他伴奏京劇還挺好聽,就把吉他老師也請上臺,跟大家分享了一摺子吉他伴奏版的《四郎探母》。

各種花式京劇傳播大法,折騰來折騰去,也出現過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的人說她不務正業,有的人說無法接受這樣的京劇,可是她依然要去做。

想起當天我們約見面的時候,瑜老闆其實就剛剛結束一場跟粉絲的互動見面。

只是活動結束,眾人離場,剩她一個人的時候,她閉口不言,甚至有些面無表情。

不是冷漠,不是難過,而是有些許疲憊。

即使如此,她也依然堅持。就像一開始要學京劇那樣。

還記得她在訪談一開始說的嗎?

“有時候會懷疑,有時候會厭倦,有時候會不確定,有時候又恐懼,但因為你知道有很多人在期待,你不能辜負。”

無論你曾經是因為什麼關注到瑜老闆,可能是顏值,可能是聲音,可能是名氣,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關注到了京劇。

這就是第一步。

如果有一天,你因為她折騰的“這一出”,而真的走進劇場去完完整整看一出劇碼,因為她這一扇窗,去近距離體驗一次藝術,那麼今天瑜老闆所做的事情,就有方向,就有來日。

在瑜老闆這兒,事情是這樣,對所有藝術家的努力來說,也都是如此。

年少成名是多少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她還是覺得這樣不夠。

於是,你開始常常在電視裡看到瑜老闆,她參加各種各樣的節目,

讓董卿動容;

讓蔡康永拜服;

讓汪涵嘖嘖稱讚,

有人說她“太愛露面”了,可是你有沒有發現,有她的地方,一定都會出現京劇的元素?

她向人們展示了,京劇演員的聲線有多厲害,都說京劇唱腔全憑“一口氣”。聽她的《念奴嬌》,就知道一個人的聲音裡可以藏著千軍萬馬、英雄豪傑。

她讓我們慢慢回憶起來,我們的國粹,原來是多麼的講究,多麼的厲害。

總之,每一次王珮瑜只要出現,都會帶人們重新認知、甚至喜愛上京劇。

不僅如此,她還越“鬧”越大。

她辦“清音會”,一身素衣站在臺上,把那些從來只能在幕後的伴奏者們請到台前,一邊清談一邊唱,你聽高興了,還能當場發送彈幕;

有次意外發現吉他伴奏京劇還挺好聽,就把吉他老師也請上臺,跟大家分享了一摺子吉他伴奏版的《四郎探母》。

各種花式京劇傳播大法,折騰來折騰去,也出現過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的人說她不務正業,有的人說無法接受這樣的京劇,可是她依然要去做。

想起當天我們約見面的時候,瑜老闆其實就剛剛結束一場跟粉絲的互動見面。

只是活動結束,眾人離場,剩她一個人的時候,她閉口不言,甚至有些面無表情。

不是冷漠,不是難過,而是有些許疲憊。

即使如此,她也依然堅持。就像一開始要學京劇那樣。

還記得她在訪談一開始說的嗎?

“有時候會懷疑,有時候會厭倦,有時候會不確定,有時候又恐懼,但因為你知道有很多人在期待,你不能辜負。”

無論你曾經是因為什麼關注到瑜老闆,可能是顏值,可能是聲音,可能是名氣,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關注到了京劇。

這就是第一步。

如果有一天,你因為她折騰的“這一出”,而真的走進劇場去完完整整看一出劇碼,因為她這一扇窗,去近距離體驗一次藝術,那麼今天瑜老闆所做的事情,就有方向,就有來日。

在瑜老闆這兒,事情是這樣,對所有藝術家的努力來說,也都是如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