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最適合中國人讀的西方哲學史

關於西方哲學史的書籍, 唯讀過有限的幾本:伯特蘭·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 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如果它也算的話), 其中《蘇菲的世界》最易讀, 它是一本小說, 主人公是位十五歲的小女孩, 照著小說的意思, 人到了十五歲的年紀, 已經學習了不少知識, 是時候開始學習智慧了, 整部小說從“我是誰”這個問題出發, 一步步把蘇菲帶入了哲學的殿堂, 按照故事的設定, 蘇菲才十五歲, 所以整部書寫的深入淺出, 讀起來比較輕鬆, 但即便這樣, 讀到後面還是有點燒腦。

《大問題》呢, 講哲學的角度與一般介紹哲學史的書籍不同, 它的排版很有意思, 每個章節最開始都有“開篇問題”, 這些開篇問題都是那些困擾著一代代人的問題, 比如說第一章的第一個問題:

有沒有某種你願意為之付諸生命的東西?如果有, 它是什麼?

這麼排版倒是別具一格, 人們往往是因為遇到了某些難以排解的問題, 才來讀哲學, 所以人們讀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了瞭解哲學史, 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如果真是這樣, 那麼先把人類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列出來, 再把歷史上的所有回答都放後面供人參考, 不也是很好嗎?比如上面那個問題, 肯定也曾經困擾過很多人, 這世界上有沒有什麼東西比生命還重要呢?蘇格拉底回答說“希臘的律法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所以他從容赴死。 有人說為了國家可以去死, 也有人說為了親人可以去死, 有人說為了愛情可以去死, 也有人說為了信仰可以去死, 有人說為了自由可以去死, 也有人說為了尊嚴可以去死, 當然, 也有人說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任何別的什麼東西可以為之死。

《大問題》就是從這些問題出發, 讀起來挺有意思, 另外讀本書的一個好處是不用非要從頭讀到尾, 先看目錄, 找到感興趣的問題, 直接讀那一章即可。 但假使一個人對哲學沒有半點知識的話,

直接讀本書感覺還是有點難度。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正兒八經的哲學歷史, 在哲學史類的書籍中算是易讀的了, 但讀本書的個人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昏昏欲睡。 勉勉強強算是讀完了, 回過頭來一點印象都沒有。

今天說的這本書, 與以上三本都有所不同,

名叫《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作者林欣浩, 是位中國人。

本書語言風趣幽默, 講的哲學也很平民, 沒有故作高深的名詞, 簡單易懂, 講故事的時候還有很多八卦, 從古希臘的先賢蘇格拉底開始, 一直講到存在主義的薩特、加繆, 那些令人膜拜的哲學大家在本書中好像是糖葫蘆一樣被串成一串, 前後邏輯連線性強,讀起來比《蘇菲的世界》還簡單,作為哲學啟蒙讀物真的很不錯。更重要的是,作者做為一名中國人,深知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根深蒂固的有種似是而非的唯物主義觀念,可以說,本書更適合中國人來讀。當然,解讀哲學,難免會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識,作者對於西方先哲的解讀正確與否,我沒法評價,只能說,作為一本中國人瞭解西方哲學的啟蒙讀物,本書十分難得。

前後邏輯連線性強,讀起來比《蘇菲的世界》還簡單,作為哲學啟蒙讀物真的很不錯。更重要的是,作者做為一名中國人,深知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根深蒂固的有種似是而非的唯物主義觀念,可以說,本書更適合中國人來讀。當然,解讀哲學,難免會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識,作者對於西方先哲的解讀正確與否,我沒法評價,只能說,作為一本中國人瞭解西方哲學的啟蒙讀物,本書十分難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