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五個習慣正在破壞孩子的免疫力

最近, 氣溫驟降, 又是孩子生病的高發期。

孩子一生病, 家長就冒冒失失給孩子各種吃藥、打針、輸液, 完全忽視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其實, 有許多常見病症, 孩子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就可以調節好。

或許有家長會說, 可是, 孩子“三天一發燒, 兩天一感冒”抵抗力很低呀。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的免疫力問題。

適當生病有助於提高孩子免疫力

免疫力系統分為先天與後天, 先天性免疫力是與生俱來的, 每個人都有, 比如胃酸、唾液等, 但是並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毒。

後天免疫力則是生病後得到的一種特殊抵抗的能力。 我們日常經常聽到的, 這次得病後體內就會產生抗體, 以後就不容易得這種病了, 說的就是這種後天性的免疫能力。 寶寶的免疫力, 就是通過他的身體在與外界致病因數鬥爭中不斷強大的。

而且, 寶寶正處於發育階段, 免疫系統還不完善,

對病菌的防禦不如成人, 因此生病次數比成人多一些,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如何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1: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是人類抵禦疾病採取的最直接、最有效措施。

疫苗會讓孩子體內產生抗體, 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病毒、細菌, 使孩子得這種疾病的幾率降到最低。 因此, 家長應根據醫生指導, 按時給孩子注射疫苗。

2:均衡營養

孩子的消化功能還不成熟, 食譜單調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 營養不足, 免疫力就低。

豆製品、骨頭湯、魚蝦、芝麻和海產品等食物富含鈣物質, 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做菜時, 儘量用植物油, 並多吃一些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飲食, 如:核桃粥、黑芝麻粥、花生粥、魚頭湯、鮮貝湯等;

維生素D和鋅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家長可多給孩子吃些富含維生素D和鋅的食物, 如魚類、堅果類、海藻類。

3:戶外運用

新鮮的空氣、充足的陽光和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家長應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

另外, 戶外運動還可以加快孩子體內迴圈, 增強胃口,

緩解壓力、提高肺活量, 並有助於他們休息。

體質較弱的寶寶多進行三浴——日光浴、空氣浴和水浴, 增加跑跳等有一定強度的運動, 能夠逐漸改善體質, 增強免疫力。

4:規律的生活習慣

家長幫助孩子形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讓生物鐘有節奏轉動, 例如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定時吃飯等, 對孩子身體的發育大有益處。

5:養成洗手習慣

很多常見的傳染病, 如感染性腹瀉、急性呼吸道感染、腸道寄生蟲病等, 都是經手傳播的。

常洗手, 可以說是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 最簡單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了。

應該儘早教會寶寶正確洗手:

1

2

3

4

5

6

7

這些習慣正在破壞孩子的免疫力

正如好的習慣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一樣,不好的習慣,也會破壞孩子的免疫力。

1:二手煙

家裡有人抽煙,孩子難免會成為二手煙民,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

長期生活在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患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兒童哮喘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幾率要大大高於其他孩子。因此,想要孩子免疫力好,大人必須自律,如果沒有決心戒煙,那麼一定要做到堅決不在孩子面前抽煙。

2: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擾亂孩子生長激素和其它激素的正常分泌,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

學齡前的孩子,科學的睡眠時長應該在10-12小時,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睡眠環境,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長。

3:濫用抗生素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稍有感冒的跡象,就著急忙慌地去藥店開一堆藥,事實上,普通的感冒完全是可以自愈的,感冒藥不但不能去除病根,縮短病程,還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而且,許多藥物中含有抗生素,抗生素主要針對細菌,對病毒感染性疾病不起作用,服用後,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造成細菌耐藥。

因此,孩子生病後,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對症下藥。

4:穿得太多

“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這句話已經流傳很長時間。

事實上,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抗凍。寒冷的冬天後背汗濕的,往往是孩子。小一點的寶寶可以穿得比大人多一件,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穿得跟大人一樣多,甚至比大人少一件。

寶寶穿得是否合適,可以摸摸頸背部,溫熱無汗就表明穿得剛剛好。

5:太過乾淨

有的寶媽,為了讓寶寶少生病,把家裡裡裡外外都收拾一塵不染,還會瘋狂地使用各種消毒液,認為這麼一個乾淨無菌的環境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殊不知,我們體內的益生菌和有害細菌是共生共存的,適當接觸環境中的細菌,更能促進人體的免疫系統的成熟。否則,寶寶一旦進入到外面的有菌世界,脆弱的免疫系統很快就會癱瘓,從而出現各種病症。

因此,寶寶的生活環境不需要每天用消毒水清理,一般的清洗、晾曬就可以了。

3

4

5

6

7

這些習慣正在破壞孩子的免疫力

正如好的習慣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一樣,不好的習慣,也會破壞孩子的免疫力。

1:二手煙

家裡有人抽煙,孩子難免會成為二手煙民,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

長期生活在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患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兒童哮喘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幾率要大大高於其他孩子。因此,想要孩子免疫力好,大人必須自律,如果沒有決心戒煙,那麼一定要做到堅決不在孩子面前抽煙。

2: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擾亂孩子生長激素和其它激素的正常分泌,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

學齡前的孩子,科學的睡眠時長應該在10-12小時,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睡眠環境,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長。

3:濫用抗生素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稍有感冒的跡象,就著急忙慌地去藥店開一堆藥,事實上,普通的感冒完全是可以自愈的,感冒藥不但不能去除病根,縮短病程,還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而且,許多藥物中含有抗生素,抗生素主要針對細菌,對病毒感染性疾病不起作用,服用後,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造成細菌耐藥。

因此,孩子生病後,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對症下藥。

4:穿得太多

“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這句話已經流傳很長時間。

事實上,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抗凍。寒冷的冬天後背汗濕的,往往是孩子。小一點的寶寶可以穿得比大人多一件,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穿得跟大人一樣多,甚至比大人少一件。

寶寶穿得是否合適,可以摸摸頸背部,溫熱無汗就表明穿得剛剛好。

5:太過乾淨

有的寶媽,為了讓寶寶少生病,把家裡裡裡外外都收拾一塵不染,還會瘋狂地使用各種消毒液,認為這麼一個乾淨無菌的環境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殊不知,我們體內的益生菌和有害細菌是共生共存的,適當接觸環境中的細菌,更能促進人體的免疫系統的成熟。否則,寶寶一旦進入到外面的有菌世界,脆弱的免疫系統很快就會癱瘓,從而出現各種病症。

因此,寶寶的生活環境不需要每天用消毒水清理,一般的清洗、晾曬就可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