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部從《雙峰》手中搶走金棕櫚的史詩傑作,終於要亮相帝都啦!

作者 | 肥克

在伯格曼的諸多迷弟導演中, 最活躍的當屬伍迪艾倫, 近八十高齡的他仍然為了奉行跟別人聊天時的一句話, “品質上不行, 數量上接近”, 而保持著每年一部新片出爐的速度;風頭最盛的是華人導演李安, 伯格曼一些電影對李安的影響之大, 使得他在自己的一些電影中會出現與伯格曼相近的創作母題;不同于李安對伯格曼的擁抱, 憤世嫉俗的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表達自己崇拜和迷戀的方式是粗口怒噴, 一臉的嫉妒。

可能有些小夥伴不知道, 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會主席,

比爾奧古斯特, 也是這位逝世將近十周年的電影大師的超級粉絲。 同是丹麥導演, 他比拉斯馮提爾大近十歲, 不像馮提爾現如今仍因一些原因對坎城抱著執念, 奧古斯特可是曾經在五年內兩奪金棕櫚。

而最可能成為馮提爾嫉妒對象的也是他, 伍迪艾倫欲求見上伯格曼一面都不可得, 李安見了還要像個小娃娃哭上半天, 而奧古斯特則與伯格曼合作頗久, 1992年45屆坎城金棕櫚獲獎影片《善意的背叛》, 取材于伯格曼父母的婚姻, 劇本操刀者也正是已在電影導演界退休的伯格曼。 而《征服者佩爾》, 奧古斯特則將伯格曼的御用演員馬克斯馮西多, 這位整整三十年前的騎士, 勾引到了開往丹麥的船上。

如今, 奧古斯特的幾部影片在北京展映, 其中的《征服者佩爾》, 筆者認為是他最好的作品, 雖無緣在大銀幕觀看, 也借此機會重看了這部影片, 並寫了些東西發表個人淺見。

有個問題奧古斯特無法控制, 肯定會因此沮喪。 影片取材自丹麥家喻戶曉的故事, 並有對成年後的佩爾進行交代,

說是成為丹麥工會組織的領袖。 因此在丹麥觀眾來看, 必然有一種勵志感, 會傾向於認為該片是在為少年時期的佩爾立傳。 然而這種誤解, 完全不是奧古斯特所追求的, 甚至可以說他完全摒棄了真實故事, 故事跟他的主題沒有任何關係。 奧古斯特在影片中注焦的, 是一個來自瑞典的少年在諸多困境中內心的掙扎。

影片的第一個鏡頭, 隨著鐘聲映入觀眾眼簾的迷霧起, 最後一個鏡頭, 佩爾小小身形沖出迷霧的定格畫面止, 都存在于奧古斯特頗費心機創造的一個封閉世界內。 影片的兩個半小時的時長, 佩爾8到10歲兩年的農莊生活, 奧古斯特想窺探的一切, 都存在於這個封閉世界內。 奧古斯特小心翼翼的在這個封閉世界中做著實驗,

想看的, 是少年佩爾的內心, 也是自己的內心。

當然, 寬容和持開放心態的藝術家都會對自己作品的解讀自由交給觀眾, 他們深知作品與觀眾完成對接的一刹那, 已不屬於自己, 而屬於觀眾。 但多數人, 還是希望觀眾看到自己的真實意圖。

影迷對該片存在著兩種看法, 一種批評它是冗長煩悶的情節劇, 一種稱讚它為淒美遼闊的另類史詩。 情節劇論, 全因影片敘事鬆散, 似乎沒有一個完整的主題, 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線, 只是順著正常的時間線, 通過佩爾的眼睛, 注視著發生在這裡的一切。

奧古斯特將每一個故事單獨成章, 彼此間沒有明顯關聯, 也不操心影片的敘事節奏, 只是把一個個可能對佩爾影響較大的事件, 用慵懶的鏡頭平靜的展示給大家。 該論有理有據也無可厚非。 以情節劇眼光看待該片也有別樣的動人, 會更加為演員的表演所打動, 會靜心感覺時間的流淌, 單獨事件的震撼。 史詩論則因影片背景, 處於風雲變幻的時代節點, 影片內容,似在交代莊園眾生相,諸多鏡頭則開闊深遠、凜冽深沉。

該論自然與奧古斯特本意相去甚遠,時代節點與眾生相等,絲毫不是奧古斯特關心的重點。撇開奧古斯特本意不談,本片也不合史詩二字,此處不展開討論。

如果非要給影片定一個類型,筆者認為該片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心理片。影片主要展示的,是佩爾在奧古斯特創造的這個封閉世界中,所面對過的諸多困境。

一是父愛困境,這在年少的佩爾內心中最為重要,因此在影片中比重最大。一方面佩爾感受著父愛的關懷和溫暖,深愛著父親,一方面又對父親在許多方面不滿意,不想成為父親這樣的人,並想要掙脫父愛的呵護關懷。

二是環境困境,影片使用大量深焦鏡頭展示環境與人的互動,這些淒美的環境映照著觀眾的心理,同樣也映照著佩爾的心理,它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同樣也帶給佩爾怎樣的感受。環境雖然壯美遼闊,卻實則是在一個封閉世界中的壯美遼闊,佩爾在這個世界中仍顯得渺小,並且無法衝破“牢籠”。

三是道德困境,在這個封閉世界裡,關乎道德的事件總是時有發生,又都被佩爾一一看到眼裡,烙入心裡。莊園男主人的淫靡不堪,殘疾兒童路德的身世等等,都讓佩爾先是好奇和驚異,後是與觀眾心理一樣的,見怪不怪的被動接受。

四是善惡困境。這一點很容易被一些影片的研究者認為是影片的真正主題所在,成為另一個解讀方向。大致是將該封閉世界中發生的一切,看作是奧古斯特對人性善惡的觀察和考量。確實該片很容易與另一部大名鼎鼎的金棕櫚影片《白絲帶》產生對比,後者同樣是在莊園中這樣一個封閉世界內,以一位既在場又有旁觀色彩的教師的敘述,探討人性之惡的主題。而本片則是在善惡之間徘徊不定。這種解讀也無不可,但筆者更加傾向于認為,奧古斯特在本片中對人性善與惡的展示,是作用於佩爾的。何況善惡觀本身就存在問題,以此觀點衍生出的解讀,也都只能在其範疇內。

因此還是要以佩爾為主體進行討論。影片中的惡,佩爾既旁觀又參與,農莊主兒子將私生子溺死是旁觀部分,用一枚金錢換來對路德的100下抽打,是他參與的部分。這些作用到佩爾心理,必定使得佩爾產生諸多困惑。

五是認知困境。這一點影片中展示頗多,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對尊嚴的認知。初到莊園被人脫褲子抽打,佩爾感受到極度的恥辱。但他的恥辱感會隨著慣性而漸漸降低,影片展示了兩次對這種降低的回應,一是佩爾光著屁股泡在淺水裡,二是女主人閹割男主人時,佩爾光著屁股跑出來,褲子還沒提上。他對這種慣性也有掙扎,他不服從於丹麥小孩們的欺辱,會勇敢的跳進冰水裡,會冒著生命危險逃脫同學的追打。父親與船長夫人不清不楚的關係,也讓佩爾在內心裡不予接受,卻無可奈何。漸漸成長的佩爾,一直在羞恥與安於羞恥間徘徊。

二是對命運的認知。老師安靜的睡死在講臺上;艾瑞克無端被砸成癡呆,並且事後只聽命于他的死敵;路德真的成了馬戲團小丑;淫靡不堪的男主人被女主人閹割掉。注視著這些人的命運,也看清了父親的命運,佩爾對自己命運也已經開始有所思考。

三是對自由的認知。在影片中,聖經與艾瑞克是兩個對立的存在。聖經告訴佩爾的,是安於苦難,要像蛇一樣“匍匐”前行(影片中也有佩爾依此訓誡趴著前行的暗示性鏡頭),不然會受到懲罰。告訴他的,是原罪意識,使佩爾有著贖罪心理的產生。這些無形中使佩爾對發生的一切按聖經思路進行解釋,但另一方面聖經的訓誡也困擾囚禁著佩爾。對佩爾的啟蒙除了來自聖經,還來自落魄的藝術家探險家艾瑞克。佩爾能感受到藝術之美,他享受著艾瑞克的琴聲,他佩服崇拜艾瑞克,夢想著與艾瑞克一起自由的征服世界。佩爾雖然只有十歲,卻已然有著超越年齡的認知困惑。

電影最終是傾向讚美生命的,因此野草莓煥發了生機,結出了美味的果實。因此佩爾在諸多困境的掙扎中,仍然選擇了帶有希望的前行。征服者佩爾,征服的不是別人,不是世界,而是佩爾內心的諸多困境。

影片中出現多次船隻的形象,莊園主人的兒子完成生命的救贖,是通過船隻。佩爾在影片將結束時,將船刻在了柱子上。筆者認為船在這裡是推動情節發展,走向高潮的工具。影片開頭是坐船靠岸,電影行將結束前,佩爾已做好決定衝破困境,當他刻船的一刻,已經告訴了大家他內心對出走的堅定。船代表的是佩爾的希望和夢想。而之所以船在佩爾內心這麼重要,則是由於他第一次充滿期待和美好願望的進入丹麥是坐船,與艾瑞克密謀征服世界也要坐船,主人兒子完成救贖的願望同樣通過船達到,這一切都將船作為夢想的載體、作為衝破困境的載體烙入了佩爾心裡。筆者不認同“船”的隱喻論調。

《征服者佩爾》在當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擊敗了諸多風格之作。

克雷爾德尼的《巧克力》,伊斯特伍德的《爵士樂手》,格林納威的《挨個兒淹死》,索拉納斯的《南方》,甚至陳凱歌的《孩子王》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殺人短片》。

又在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中,擊敗了呼聲較高的西班牙電影大師阿莫多瓦的《瀕臨崩潰的女人》。

善意的背叛

再加上幾年後在坎城電影節上,奧古斯特的《善意的背叛》開掛似的在更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包括羅伯特奧特爾曼的《幕後大玩家》、大衛林奇的《雙峰鎮·與火同行》,甚至索拉納斯的巔峰之作《旅行》以及西班牙天才導演維克多艾裡斯的《光之夢》——中突圍,因此現在審視坎城幾十年的評獎歷史,會有奧古斯特“幸運”的批評之談,並漸成定論。

是否真的“幸運”,筆者不太關心。只是認為一部樸實卻優美,壓抑卻動人的電影,在諸多風格之作中脫穎而出,自有它的道理。當然,馬克斯馮西多,和小演員貝利等人的表演,確實為影片加分不少。

購票連結|奧古斯特執導的《征服者佩爾》明日早上10點上映,點擊“閱讀原文”購票:

影片內容,似在交代莊園眾生相,諸多鏡頭則開闊深遠、凜冽深沉。

該論自然與奧古斯特本意相去甚遠,時代節點與眾生相等,絲毫不是奧古斯特關心的重點。撇開奧古斯特本意不談,本片也不合史詩二字,此處不展開討論。

如果非要給影片定一個類型,筆者認為該片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心理片。影片主要展示的,是佩爾在奧古斯特創造的這個封閉世界中,所面對過的諸多困境。

一是父愛困境,這在年少的佩爾內心中最為重要,因此在影片中比重最大。一方面佩爾感受著父愛的關懷和溫暖,深愛著父親,一方面又對父親在許多方面不滿意,不想成為父親這樣的人,並想要掙脫父愛的呵護關懷。

二是環境困境,影片使用大量深焦鏡頭展示環境與人的互動,這些淒美的環境映照著觀眾的心理,同樣也映照著佩爾的心理,它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同樣也帶給佩爾怎樣的感受。環境雖然壯美遼闊,卻實則是在一個封閉世界中的壯美遼闊,佩爾在這個世界中仍顯得渺小,並且無法衝破“牢籠”。

三是道德困境,在這個封閉世界裡,關乎道德的事件總是時有發生,又都被佩爾一一看到眼裡,烙入心裡。莊園男主人的淫靡不堪,殘疾兒童路德的身世等等,都讓佩爾先是好奇和驚異,後是與觀眾心理一樣的,見怪不怪的被動接受。

四是善惡困境。這一點很容易被一些影片的研究者認為是影片的真正主題所在,成為另一個解讀方向。大致是將該封閉世界中發生的一切,看作是奧古斯特對人性善惡的觀察和考量。確實該片很容易與另一部大名鼎鼎的金棕櫚影片《白絲帶》產生對比,後者同樣是在莊園中這樣一個封閉世界內,以一位既在場又有旁觀色彩的教師的敘述,探討人性之惡的主題。而本片則是在善惡之間徘徊不定。這種解讀也無不可,但筆者更加傾向于認為,奧古斯特在本片中對人性善與惡的展示,是作用於佩爾的。何況善惡觀本身就存在問題,以此觀點衍生出的解讀,也都只能在其範疇內。

因此還是要以佩爾為主體進行討論。影片中的惡,佩爾既旁觀又參與,農莊主兒子將私生子溺死是旁觀部分,用一枚金錢換來對路德的100下抽打,是他參與的部分。這些作用到佩爾心理,必定使得佩爾產生諸多困惑。

五是認知困境。這一點影片中展示頗多,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對尊嚴的認知。初到莊園被人脫褲子抽打,佩爾感受到極度的恥辱。但他的恥辱感會隨著慣性而漸漸降低,影片展示了兩次對這種降低的回應,一是佩爾光著屁股泡在淺水裡,二是女主人閹割男主人時,佩爾光著屁股跑出來,褲子還沒提上。他對這種慣性也有掙扎,他不服從於丹麥小孩們的欺辱,會勇敢的跳進冰水裡,會冒著生命危險逃脫同學的追打。父親與船長夫人不清不楚的關係,也讓佩爾在內心裡不予接受,卻無可奈何。漸漸成長的佩爾,一直在羞恥與安於羞恥間徘徊。

二是對命運的認知。老師安靜的睡死在講臺上;艾瑞克無端被砸成癡呆,並且事後只聽命于他的死敵;路德真的成了馬戲團小丑;淫靡不堪的男主人被女主人閹割掉。注視著這些人的命運,也看清了父親的命運,佩爾對自己命運也已經開始有所思考。

三是對自由的認知。在影片中,聖經與艾瑞克是兩個對立的存在。聖經告訴佩爾的,是安於苦難,要像蛇一樣“匍匐”前行(影片中也有佩爾依此訓誡趴著前行的暗示性鏡頭),不然會受到懲罰。告訴他的,是原罪意識,使佩爾有著贖罪心理的產生。這些無形中使佩爾對發生的一切按聖經思路進行解釋,但另一方面聖經的訓誡也困擾囚禁著佩爾。對佩爾的啟蒙除了來自聖經,還來自落魄的藝術家探險家艾瑞克。佩爾能感受到藝術之美,他享受著艾瑞克的琴聲,他佩服崇拜艾瑞克,夢想著與艾瑞克一起自由的征服世界。佩爾雖然只有十歲,卻已然有著超越年齡的認知困惑。

電影最終是傾向讚美生命的,因此野草莓煥發了生機,結出了美味的果實。因此佩爾在諸多困境的掙扎中,仍然選擇了帶有希望的前行。征服者佩爾,征服的不是別人,不是世界,而是佩爾內心的諸多困境。

影片中出現多次船隻的形象,莊園主人的兒子完成生命的救贖,是通過船隻。佩爾在影片將結束時,將船刻在了柱子上。筆者認為船在這裡是推動情節發展,走向高潮的工具。影片開頭是坐船靠岸,電影行將結束前,佩爾已做好決定衝破困境,當他刻船的一刻,已經告訴了大家他內心對出走的堅定。船代表的是佩爾的希望和夢想。而之所以船在佩爾內心這麼重要,則是由於他第一次充滿期待和美好願望的進入丹麥是坐船,與艾瑞克密謀征服世界也要坐船,主人兒子完成救贖的願望同樣通過船達到,這一切都將船作為夢想的載體、作為衝破困境的載體烙入了佩爾心裡。筆者不認同“船”的隱喻論調。

《征服者佩爾》在當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擊敗了諸多風格之作。

克雷爾德尼的《巧克力》,伊斯特伍德的《爵士樂手》,格林納威的《挨個兒淹死》,索拉納斯的《南方》,甚至陳凱歌的《孩子王》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殺人短片》。

又在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中,擊敗了呼聲較高的西班牙電影大師阿莫多瓦的《瀕臨崩潰的女人》。

善意的背叛

再加上幾年後在坎城電影節上,奧古斯特的《善意的背叛》開掛似的在更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包括羅伯特奧特爾曼的《幕後大玩家》、大衛林奇的《雙峰鎮·與火同行》,甚至索拉納斯的巔峰之作《旅行》以及西班牙天才導演維克多艾裡斯的《光之夢》——中突圍,因此現在審視坎城幾十年的評獎歷史,會有奧古斯特“幸運”的批評之談,並漸成定論。

是否真的“幸運”,筆者不太關心。只是認為一部樸實卻優美,壓抑卻動人的電影,在諸多風格之作中脫穎而出,自有它的道理。當然,馬克斯馮西多,和小演員貝利等人的表演,確實為影片加分不少。

購票連結|奧古斯特執導的《征服者佩爾》明日早上10點上映,點擊“閱讀原文”購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