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五年來,內江重大文化專案投資30.7億元,超前20年總和

翻閱內江, 這是一部千年不輟的人文厚典;品味內江, 這是一束萬古傳承的薪火精神。 在這方沃土, 古有碧血丹青“孔子師”, 官吏楷模“二宰相”,

文脈昌盛“三狀元”;今有國畫大師張大千, 新聞鉅子范長江。

五年來, 內江市將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內江文化工作跨越提升的重中之重, 規劃建設重大文化專案16個, 總投資30.7億元, 超前20年之總和。 內江市文化民生工程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文化改革發展呈現整體加快提升跨越的良好局面, “大千故里、甜城內江”的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集群發展 內江文化地標正在形成

“這個造型有點獨特, 跟一般的中國式建築不同, 對這個博物館我是非常期待的。 ”週末閒暇的時候, 桐梓社區的居民唐先生就喜歡到離家不遠處的東桐路圓頂山上散散步, 看看屹立於山頂的這座“奇特建築”修建到了哪一步。

這座“奇特建築”就是內江人打造的“張大千博物館”, 作為張大千的故鄉, 這個博物館將被打造成一張內江文化名片。 而其獨特的造型是出自西班牙設計師之手, “中西合璧”的建築目前已初具雛形。

五年來, 內江各種文化設施開始了集群發展。

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文化旅遊園區4個, 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 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3個;

大千園綜合改造提升項目基本完成, 邱笑秋藝術館、魏明倫碑文館及太白樓遷址重建等新建項目預計春節前對社會開放, 張大千博物館預計2018年6月對社會開放;

內江市文化中心市文化館新建專案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博物館基礎施工預計年底完成;

投資5000萬元的中國夏布文化藝術博物館已於2016年9月開工建設;

資中縣萇弘大劇院、文化館新館、圖書館新館, 隆昌縣圖書館新館、影視文化中心建成陸續投入使用……

無論市本級, 還是各縣區, 作為社會事業惠民工程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均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火熱場景。 古往今來, 滄海桑田。 而不變的, 是內江對優秀文化的執著與傳承,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 內江文化地標正在形成。

文化內江 從古樸中走來向世界走去

翻開內江的歷史卷宗, 一個個大氣的文化項目,一項項精彩的文化活動,一張張閃亮的文化名片,生動詮釋了內江推廣城市文化品牌的鏗鏘步伐。據初步統計,2016年內江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約30億元,同比增長10%,占全市GDP的2.5%。

十八大以來,內江市文藝作品及文藝工作者榮獲國家、省部級獎項近200項。

創排話劇《范長江》,獲四川省第三屆文華獎;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多次受邀到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演出;

邱笑秋等藝術家應邀赴俄羅斯進行文化交流和寫生采風活動,劉亞明個人畫作在美國、比利時等國家展出……

五年來,一大批從內江走出去的名人在為傳播“文化內江”影響力而活躍在更廣闊的舞臺。

聖水寺、翔龍山摩崖造像群、順河崖墓群、鹽神廟成功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市“國保”單位增至6處。張大千紀念館成功晉級國家三級博物館。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實現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內江積極打造推廣的蜀八極拳、東興泥塑、隆昌舞龍等非遺文化節目,登上央視並赴國內外表演深受好評。《沱江船工號子》入選四川省中小學音樂教材。

一個個大氣的文化項目,一項項精彩的文化活動,一張張閃亮的文化名片,生動詮釋了內江推廣城市文化品牌的鏗鏘步伐。據初步統計,2016年內江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約30億元,同比增長10%,占全市GDP的2.5%。

十八大以來,內江市文藝作品及文藝工作者榮獲國家、省部級獎項近200項。

創排話劇《范長江》,獲四川省第三屆文華獎;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多次受邀到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演出;

邱笑秋等藝術家應邀赴俄羅斯進行文化交流和寫生采風活動,劉亞明個人畫作在美國、比利時等國家展出……

五年來,一大批從內江走出去的名人在為傳播“文化內江”影響力而活躍在更廣闊的舞臺。

聖水寺、翔龍山摩崖造像群、順河崖墓群、鹽神廟成功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市“國保”單位增至6處。張大千紀念館成功晉級國家三級博物館。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實現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內江積極打造推廣的蜀八極拳、東興泥塑、隆昌舞龍等非遺文化節目,登上央視並赴國內外表演深受好評。《沱江船工號子》入選四川省中小學音樂教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