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漫談|菜農發愁!浙江余姚榨菜價格暴跌,訂單農業行不通?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浙江余姚是我國最大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之一,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 正值余姚榨菜可以收割的季節。 今年, 當地榨菜獲得了十幾年來少見的大豐收, 這卻讓菜農們開始犯起了愁, 榨菜產量驟增然而收購價格逐漸走低, 遠遠低於政府制定的指導價, 眾多菜農陷入增產不增收的境地。

其實, 為了避免出現菜農增產不增收的情況, 幾年前, 余姚農林部門就鼓勵龍頭企業跟菜農簽訂收購合同, 走訂單農業之路。 那麼, 被視為“對症下藥”的訂單農業為什麼沒能發揮作用,

穩定住收購價格?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 孫立武

當“弱國無外交”的歷史教訓已離我們遠去多時,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很多農民朋友卻仍然在飽受因無市場話語權而帶來的傷感, 農產品滯銷的現象更是時常衝擊著從業者脆弱的內心,

讓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 浙江余姚是我國最大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之一, 往年的三月底四月初, 榨菜大豐收, 企業收菜景象一片繁榮, 然而今年當地獲得了十幾年來少見的大豐收, 榨菜產量驟增然但收購價格逐漸走低, 而且銷路不暢, 出現了眾多菜農徹底排隊拋售的現象, 此刻菜農才真的是犯了愁。

這是什麼情況呢?

其實經歷過太多的滯銷場景的我們都知道, 產銷資訊不對稱導致生產安排失當是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 如何更好的掌握產銷資訊真的是至關重要的。

近年來, 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資訊平臺, 構建農產品預警機制, 有效幫助農民朋友合理安排生產。 尤其今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大力開展的一年, 包括榨菜在內的農產品市場更需要迎合契機, 實行供給側改革, 而要解決產銷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很重要的一條路就是探索訂單農業的發展。

我們知道, 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 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 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

一方面適應了市場需要, 以銷定產, 避免了農民的盲目生產, 可以有效的保障農民的種植收益。 同時, 訂單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物流運輸系統、網路系統的配合。

可能有朋友也問了, 余姚當地政府不是早就開始宣導訂單農業的了嗎, 為什麼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呢?

事實上, 更多的新思路、新發展方式, 政府更多是搭台, 提供支持, 真正唱戲的主角還是農民朋友。 再看看余姚, 當地榨菜常年都是供不應求, 加上很多訂單農業合同不規範, 缺少約束, 農戶履行合同的情況不理想, 毀約的現象多, 下游企業的積極性自然就不高了, 這種情況在別的地方也是比較普遍的。

所以, 訂單農業更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讓訂單農業走向規範化, 誠信化, 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防止出現亡羊還不補牢, 悔為晚矣的後果!

實際上近幾年, 各地湧現出了不少訂單農業發家致富的例子, 公司+合作社+農戶,依託電商的模式更是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既適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推動當地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進程,又成為了農民增收、企業贏利的有效形式和發展農村經濟、現代農業的“推進器”。

無容置疑,訂單農業會讓農事生產更加精准化,作為新時代的農民朋友,您不妨因地制宜地去試試?

記者編輯:劉瑜穎

統稿編輯:李偉民

公司+合作社+農戶,依託電商的模式更是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既適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推動當地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進程,又成為了農民增收、企業贏利的有效形式和發展農村經濟、現代農業的“推進器”。

無容置疑,訂單農業會讓農事生產更加精准化,作為新時代的農民朋友,您不妨因地制宜地去試試?

記者編輯:劉瑜穎

統稿編輯:李偉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