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粉筆網張小龍談線上教育:科技+服務 = 未來商業的大機會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2017 年是教育行業蓬勃爆發的一年, 真格教育基金應勢成立。

近半年來, 真格教育基金在線上教育、早幼教、K12 培訓、素質教育、教育技術平臺等多個教育細分領域、面向全輪次的優秀教育公司進行深度挖掘, 投資了畫啦啦、魔力耳朵、藝朝藝夕、對啊網等多家優秀教育公司。

除了人力、財務、品牌等全方位的投後服務外, 真格教育基金也積極促進不同細分領域、不同階段的創業者之間的交流與分享。 在第一期“競而不爭”ZhenEdu Friends 內部分享會上, 51Talk 創始人黃佳佳、樂博樂博創始人侯景剛、插座學院創始人何川、雄鷹教育創始人陳偉大、頂上英語創始人薛淡、貝樂教育創始人王甯、The One 創始人葉濱、美悅鋼琴創始人楊玉蘭等教育領域一線創業者,

共同探討了線上教育銷售費用、如何提高服務品質、圖和通過技術提高服務效率等問題。

此外真格特邀嘉賓粉筆網創始人張小龍, 分享了他關於線上教育的一些深度思考, 相信對很多教育創業者會有所啟發, 與大家分享, enjoy:

我講一些我自己的感想,

有可能是錯的, 但絕對是真的。

極致的口碑

我堅定不移的相信, 絕大部分的教育培訓產品真的可以靠極致的口碑做成。 極致的口碑服務, 包括有客觀效果的, 比如用戶能夠考試過關、考到某一個分數。 還有非客觀效果的, 比如 IT 程式設計。 我希望, 如果用戶給我們 100 塊錢, 這 100 塊錢, 除了交稅, 最好至少有 50 塊錢花在用戶想要的東西上, 無論是用戶體驗還是使用效果。 因為教育本身是重體驗的。

什麼叫做到極致?舉個例子, 我們每年都會做 1 塊錢包郵禮包活動, 有的人不敢做這種看起來“虧本”的活動,

即使做了也是都是套路:比如前面只做 3000 個, 後面就發電子版本來敷衍用戶。

我們從前年開始做 1 塊錢送 1 套卷子, 之後做 1 塊錢送書、送禮包, 禮包裡面都是有用的東西而且沒有小廣告, 一做就做 30 萬個。 有些家長用戶開始以為是騙人的, 不相信“1 塊錢”就能拿到禮包, 但是他們拿到禮包之後, 看到是真的, 就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了。

所以如果要讓利, 就要真心實意的讓利, 讓用戶直接地感受到你的讓利。 有時候, 不如把投廣告的錢, 拿一部分直接讓利給用戶, 用戶一定能直觀地感受到。

相信技術

第二點, 我發現教育培訓機構普遍的問題, 就是在技術上不願意投入, 並且看不到技術對產品和服務優化的好處。 2014 年我們項目的利潤大概有兩百萬, 我就花了一百萬去騰訊請了一個 CTO。 我們有 20 多個技術, 平均年薪大概在 80 萬左右。

一定要相信, 技術能在很多環節, 產生非常多的優化。

比如關於如何提高服務效率, 我們的 CTO 瞭解到需求之後研發了一個微信群, 在群裡完全滿足以前客服要做的工作,

比如退貨、換貨、退錢等等。 不僅如此, 這個群還和題庫、教學視頻打通, 使用者有哪道題不會做, 只要在群裡問, 就會自動檢索把答案發在群裡面。 這樣一來, 我們就不需要招很多的客服。 這就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效率優化。

我們公司雖然很小, 但是我們的直播系統都是自己做的,沒有用協力廠商。我們還有一個團隊,一直在做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識別。我們有作文的識別:用戶寫完一篇文章,拍照上傳後,機器給打分,評價優缺點。我們現在做的準確率不高,92%,就是一百個字有八個錯誤,還在升級中。

我們已經做了三年,建立了一定的競爭門檻,不僅可以應用到漢語作文,英語也可以。成熟之後完全可以做到免費。技術可以提高門檻和壁壘,而不是去矇騙用戶,不用去招大量的客服,這樣才有為用戶讓利的空間。

機會在哪裡?科技+服務

我們以前都叫粉筆科技,沒有叫粉筆教育,更沒有叫粉筆培訓,因為我認為未來商業的大機會就是“科技+服務”。有了科技,效率高;有了服務,體驗好。

我們不做純工具、純平臺,因為沒有門檻,邊際成本為零。大公司一旦看到這是個好生意,進入賽場就很容易追趕上你,因為有錢、有流量。你要活下來還是需要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在我看來。滴滴、美團、摩拜等都是科技+服務的模式。

我認為目前有的知識付費公司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服務。比如我學一個經濟學的課程,我有困惑,但是沒人解答。或者我覺得有哪裡講得不對,想找老師討論一下,這也實現不了。不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如果這是個好生意,那一定不屬於你。

另外,如果科技含量也不高,就很容易出現盜版。這個生意本身是相對較小的,大廠不一定會進場競爭,但是如果沒有技術,就享受不到互聯網科技紅利,這樣一來,你的對手除了競爭對手,還有各種盜版。

師資職業化:讓老師成為你的員工

然後,我想分享師資方面的心得。教育培訓行業要做師資的職業化,讓老師成為你的員工。不要把老師當做大客戶,也不要把老師當做合作夥伴。不然就像那些小鮮肉明星電影一樣,小鮮肉把大部分的錢拿走了,編劇和導演沒拿到多少錢,最後電影拍得很爛。一個課程,假如營收有一百萬,老師拿走 49 萬,銷售成本有 20%、30%,哪裡還有錢去做運營和服務?這種虧是商業結構的虧。

教育應該是穩定、持續、獨立的生意。我不建議到高校裡請大牛做兼職,不然除了服務使用者,還要伺候老師。但同時,我們課程核心老師的待遇也是很不錯的,平均年薪能夠給到 80 萬左右,很好的老師可以給到 200 萬。

面對用戶,我要求客服永遠不要給用戶推銷課程,用戶問什麼就答什麼。態度要熱情,但不要推銷。這樣,我們在用戶面前也有尊嚴。面對我們的老師和用戶,我無需討好你。我希望當你知道所有的資訊後,認為我們這裡是最好的,做到這一點就行了。

綜合判斷,我認為教育培訓行業,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尤其是線上),真的才剛剛開始。大家都仍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我堅信教育行業的各個垂直領域能夠做出非常多的成績。

但是我們的直播系統都是自己做的,沒有用協力廠商。我們還有一個團隊,一直在做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識別。我們有作文的識別:用戶寫完一篇文章,拍照上傳後,機器給打分,評價優缺點。我們現在做的準確率不高,92%,就是一百個字有八個錯誤,還在升級中。

我們已經做了三年,建立了一定的競爭門檻,不僅可以應用到漢語作文,英語也可以。成熟之後完全可以做到免費。技術可以提高門檻和壁壘,而不是去矇騙用戶,不用去招大量的客服,這樣才有為用戶讓利的空間。

機會在哪裡?科技+服務

我們以前都叫粉筆科技,沒有叫粉筆教育,更沒有叫粉筆培訓,因為我認為未來商業的大機會就是“科技+服務”。有了科技,效率高;有了服務,體驗好。

我們不做純工具、純平臺,因為沒有門檻,邊際成本為零。大公司一旦看到這是個好生意,進入賽場就很容易追趕上你,因為有錢、有流量。你要活下來還是需要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在我看來。滴滴、美團、摩拜等都是科技+服務的模式。

我認為目前有的知識付費公司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服務。比如我學一個經濟學的課程,我有困惑,但是沒人解答。或者我覺得有哪裡講得不對,想找老師討論一下,這也實現不了。不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如果這是個好生意,那一定不屬於你。

另外,如果科技含量也不高,就很容易出現盜版。這個生意本身是相對較小的,大廠不一定會進場競爭,但是如果沒有技術,就享受不到互聯網科技紅利,這樣一來,你的對手除了競爭對手,還有各種盜版。

師資職業化:讓老師成為你的員工

然後,我想分享師資方面的心得。教育培訓行業要做師資的職業化,讓老師成為你的員工。不要把老師當做大客戶,也不要把老師當做合作夥伴。不然就像那些小鮮肉明星電影一樣,小鮮肉把大部分的錢拿走了,編劇和導演沒拿到多少錢,最後電影拍得很爛。一個課程,假如營收有一百萬,老師拿走 49 萬,銷售成本有 20%、30%,哪裡還有錢去做運營和服務?這種虧是商業結構的虧。

教育應該是穩定、持續、獨立的生意。我不建議到高校裡請大牛做兼職,不然除了服務使用者,還要伺候老師。但同時,我們課程核心老師的待遇也是很不錯的,平均年薪能夠給到 80 萬左右,很好的老師可以給到 200 萬。

面對用戶,我要求客服永遠不要給用戶推銷課程,用戶問什麼就答什麼。態度要熱情,但不要推銷。這樣,我們在用戶面前也有尊嚴。面對我們的老師和用戶,我無需討好你。我希望當你知道所有的資訊後,認為我們這裡是最好的,做到這一點就行了。

綜合判斷,我認為教育培訓行業,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尤其是線上),真的才剛剛開始。大家都仍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我堅信教育行業的各個垂直領域能夠做出非常多的成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