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我若安好,皆因有你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被譽作2017年最受期待的年度犯罪動作片, 影片改編自雷米的同名小說, 由鄧超、阮經天、劉詩詩連袂主演。 無論從題材類型還是經典IP,

亦或是演員陣容來看,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都極有可能在12月22日上映後, 成為賀歲檔的一匹票房、口碑黑馬。

一般情況下, 賀歲檔主打的都是闔家歡電影, 像《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這樣走重口、暗黑、燒腦、懸疑范兒的影片還是甚為少見的。 這也從一個側面足證了片方對影片的成色、質感, 抱有充足的信心。 事實上,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確是一部完成度頗高的犯罪動作力作。

影片以正邪雙方的博弈、對決為主線, 以校園體罰案、逆子棄母案、醉駕害人案、老人碰瓷案等四個案件為主要內容, 為觀眾獻上了一幕幕城市真英雄, 正義永光芒的精彩大戲。

從《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四個案件構成看, 不難發現, 影片關注的全都是當下社會最熱點、也最敏感的焦點話題。

而在具體實施上, 披著道德、正義外衣的惡魔力量, 也與時俱進的充分利用了網路平臺, 企圖利用法律的空子, 利用線民的從眾心理以及圍觀、獵奇心態, 大打不明真相群眾的情感牌、道德牌、輿論牌, 在為自己樹立城市之光形象的同時, 也極大提升了城市真英雄們的辦案力度。

與此同時, 這些在觀眾生活日常中經常聽到、看到, 並參與討論、評價的案件, 也在瞬間拉近了影片與觀眾的距離, 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讓大眾眼裡的道德公審, 輿論公審, 情感公審, 逐漸轉軌為程式正義的法律審判。 從這個角度看,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並非簡單的為觀眾羅列一系列個案現象這麼簡單,

其實際而積極的現實意義, 也是不容小覷的。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一部節奏非常快, 情節非常強, 情緒非常燃的影片。 電影從一開始, 就牢牢鎖定了觀眾的視線, 抓住了觀眾的心理。 經過環環相扣、疑影重重、反轉連連的講述, 將整部電影包裝的極具可視性、耐看度。

細節取勝依舊是《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法寶之一。 作為一部燒腦、鬥智、誅心、搏命的犯罪動作片,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對細節的架構和鋪排都顯得極為老道。 重要的是, 每一個細節的出現, 都是對上一個細節的補充說明, 以及對下一個細節的鋪墊、牽引, 所以, 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觀察、欣賞、品味的走心力作。

既然是一部犯罪動作片,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對犯罪、動作戲碼的打造自然不含糊。 罪惡凶徒犯罪手法之兇殘, 之狡黠, 之詭譎, 之重口, 之慘虐, 無論燒腦指數, 灼心程度, 還是尺度之大, 在國產同類型電影中都可謂製造了新高與新標。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動作戲份也突出了一個“狠”字。 怎麼狠, 怎麼打, 直叫人看的燃硬爽爆,

心驚肉跳。

雖然《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整體氛圍有些重口, 也有些暗黑, 但影片主題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充滿人性關懷和人文關愛的溫暖與溫情。 這份溫暖與溫情, 主要來自誰是城市真英雄, 誰才是真正的城市之光的博弈和對決。

現實生活裡, 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都很難遇到像《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的凶魔惡徒。 但正是有了影片中那些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小員警, 我們的生活才始終能充滿平安與陽光。 所以說, 他們才是真正的城市之光。

我若安好, 皆因有你。 大家的平平安安, 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員警默默無聞的奉獻和執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