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成都板塊”基礎不斷夯實 多層次資本市場日漸完善

實體經濟的增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助推, 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也將為經濟增長插上騰飛的翅膀。 隨著成都搶抓資本市場發展歷史機遇, 資本市場上的“成都板塊”基礎在不斷夯實:A股上市公司排名中西部第一,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西部第一, 全國唯一的跨省區市場天府股交中心則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區域中心, 輻射廣大西部地區。

A股上市公司數量中西部第一

今年9月印發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經濟證券化行動計畫》(以下簡稱“《計畫》”)指出, 要努力推動我市上市公司數量大幅提高、擬上市企業體量大幅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大幅增加,

增強上市公司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功能, 加快構建“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雙輪驅動的直接融資體系。 到2020年, 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過100家,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超過400家, 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超過2000家, 千億市值上市公司超過2家,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功能顯著發揮。

在搶抓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的當下, 成都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成績斐然。 首先, 成都A股上市公司從2012年的45家增加至目前的70家, 繼續位居中西部第一。 今年, 華體科技、中科資訊、愛樂達、豪能股份相繼登陸A股, 為成都上市公司再添“新軍”。 加上已過會的成都銀行、西菱動力, 成都上市公司數量還在繼續增加。

在停牌近20個月後, 川化股份也成功摘帽並在本週一恢復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 素有“國民經濟晴雨錶”的主機板市場, 一直是成都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首選。 而與上市公司數量緊密相關的, 則是地區經濟發展水準, 上市公司數量的領跑, 體現出成都經濟發展在中西部的領頭羊地位。

再來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新三板市場。 同花順資料顯示, 目前成都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241家, 高於西安的140家及重慶的141家, 位居西部第一。 最後,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底層, 成都有包括天府股交中心、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等在內的10家地方要素市場, 其中天府股交中心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跨省區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場所。 直接融資管道的暢通,

讓更多成都企業有了做大做強的資本。

成都還將支援新經濟企業上市

當前, 成都正大力發展新經濟, 鼓勵優秀的新經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 自然成為題中之義。 “到2022年, 新經濟總量指數排名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速超過國家中心城市平均水準。 新經濟企業發展超10萬家, 培育獨角獸企業7家以上、潛在獨角獸企業60家以上。 ”要達到這一目標, 資本的作用不可小視。 因此, 日前印發的《關於營造新生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將資本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意見》指出, 支持新經濟企業上市, 根據企業上市不同階段產生的費用給予獎勵和補貼,

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成都發展基金投資的企業達到上市條件後, 可在上市申請前溢價贖回基金持有的全部股份。 落實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 個人股東可在不超過5個西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本報記者 李豔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