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市縣|有何魔力?讓京滬深高科技創業團隊紮堆落戶

“你公司最近有沒有什麼新動作?準備什麼時候上市?”一段時間來, 有關創新的話題成了杭州市余杭區企業家見面問候的流行語。 而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很多原本在北京、上海、深圳的高科技創業團隊以及基金公司, 紛紛選擇未來科技城、臨平創業城和良渚文化城這三大余杭產業發展平臺落戶, 有的設法將企業的核心部門搬遷到余杭來。

“根據我們園區的觀察, 創業創新型企業在我們這裡設立‘辦事處’的確是一個趨勢。 ” 恒生科技園運營部經理沈堅從事項目孵化工作, 對於這一演變, 他的感受更加直接而強烈。

創新已成為余杭發展的第一引擎,

圍繞創新, 余杭開始了加速跑。

跨越式發展

全域創新格局形成

從早年阿裡西溪園區落戶, 到海創園成立、未來科技城掛牌;從健康穀打造, 到夢想小鎮開園、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獲批, 余杭越來越重視創新平臺建設。 有了一個個這樣的平臺, 全區的創新發展格局迅速形成。 來自統計部門的資料顯示, 余杭GDP增速已經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11%以上,

資訊經濟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位列全省前列, 預計2017年將突破500億元大關。

實現跨越式發展, 創新是其中最大動因。 今年, 余杭積極佈局全域創新格局, 之江實驗室落戶未來科技城, 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省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臨平創業城的中國(杭州)產業互聯網小鎮、良渚文化城的國際生命科技小鎮等也加快建設。

在此基礎上, 余杭深挖浙大、阿裡兩座“金礦”, 將其作為雙招雙引的重大資源。 余杭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走進浙大學習, 區主要領導多次赴浙大對接交流, 達成新一輪區校戰略合作協定, 成功引進浙大校友企業總部園、國家超重力大科學裝置等專案。 余杭還緊盯阿裡產業佈局動向,

阿裡達摩院計畫醞釀後, 余杭服務在先, 主動出擊, 學習借鑒深圳經驗, 積極推出專項支援舉措, 全程服務註冊登記。 最終, 阿裡達摩院在短時間內落戶余杭。 眼下, 余杭與阿裡的合作不斷深化, 菜鳥網路總部已從深圳回遷至余杭, 與阿裡共同籌畫建設的“南湖創新小鎮”項目輪廓逐漸豐滿, 阿裡西溪園區三、四期, “五新”基地, 湖畔大學等專案也正在順利推進中。

第一生產力

強力推動創新型經濟

余杭的企業很“拼”。

五常街道的華立集團,積極探索發展模式轉型,其中一個板塊就是打造雙創空間,去年已經實現稅收1.5億元;大學生村官創業創辦“學海教育”,實行線上線下教育聯動,今明兩年將進入快車道,業務量即將過億;瓶窯鎮的鼎盛集團,在原材料普遍漲價的大環境下,信心滿滿,今年以來無論是稅收還是海外市場業務都實現兩位數增長。不僅如此,企業的融資管道進一步打通,A股市場今年還出現“余杭現象”,新增A股上市企業10家,名列全國前茅。

“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我們重點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引培新興產業,實施資訊經濟‘一號工程’,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科技金融業;二是加快轉型升級,實施裝備製造、家紡服裝、傳統園區提升工程;三是激發創新活力,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計畫。”余杭區主要負責人介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余杭區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蓬勃發展。來自科技部門的報告顯示,余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前些年只有兩位數,今年已突破400家。

2017年,余杭舉辦集中簽約活動5次,成功招引包括深圳光啟未來研究院在內共計77個創新型大專案,協議金額超1900億元。同時,余杭率先佈局人工智慧產業,經過3個多月籌備,中國(杭州)人工智慧小鎮35萬平方米先導區精彩亮相,再現“余杭速度”。

余杭深化省級智慧製造示範區建設,推行“萬家企業上雲”工程,出臺“時尚產業發展新十條”,力促傳統家紡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為時尚產業。與之相對應的是,2017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國際金圓規獎頒獎典禮、亞洲時尚聯合會等國際型會議、賽事相繼在余杭舉辦;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時尚學院、中國美院良渚校區等高校也在余杭先後落戶並啟動建設。

栽下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截至12月17日,北大、清華報名應聘我區企事業單位的畢業生已達300餘人。”這兩天,余杭人才線上的同志正在北京“攬才”,每天都有捷報從前方傳來。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要素。但如何引來這些金鳳凰?栽好自家院裡的梧桐樹、打造名副其實的人才高地,余杭著實花了大力氣。今年,余杭先後出臺人才新政和人口年輕與優化、高層次人才倍增計畫,著力解決人才住房、創業資金等難題,加快實施首期500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項目,全面提高並發放本科以上人員生活補貼和創業資助。其十條人才新政的力度國內罕見,每年安排6個億的資金用於人才專項支出。

“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在余杭,這不止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系列實打實的行動舉措——余杭逐步完善健全“種子倉—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創新鏈條,全面對接各類公共技術平臺,創建全省首個“四位元一體”智慧財產權管理服務中心,成立“國際人才板”上市培育基地,完善“科技+人才+資本+民企”創新發展模式,打造盡可能優質的創新生態系統。

這幾年,余杭全區人才資源總量迅速增加到近26萬人,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2600餘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20人、省“千人計畫”專家169人,高端人才總量省內第一。

編輯:甘玲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余杭的企業很“拼”。

五常街道的華立集團,積極探索發展模式轉型,其中一個板塊就是打造雙創空間,去年已經實現稅收1.5億元;大學生村官創業創辦“學海教育”,實行線上線下教育聯動,今明兩年將進入快車道,業務量即將過億;瓶窯鎮的鼎盛集團,在原材料普遍漲價的大環境下,信心滿滿,今年以來無論是稅收還是海外市場業務都實現兩位數增長。不僅如此,企業的融資管道進一步打通,A股市場今年還出現“余杭現象”,新增A股上市企業10家,名列全國前茅。

“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我們重點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引培新興產業,實施資訊經濟‘一號工程’,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科技金融業;二是加快轉型升級,實施裝備製造、家紡服裝、傳統園區提升工程;三是激發創新活力,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計畫。”余杭區主要負責人介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余杭區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蓬勃發展。來自科技部門的報告顯示,余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前些年只有兩位數,今年已突破400家。

2017年,余杭舉辦集中簽約活動5次,成功招引包括深圳光啟未來研究院在內共計77個創新型大專案,協議金額超1900億元。同時,余杭率先佈局人工智慧產業,經過3個多月籌備,中國(杭州)人工智慧小鎮35萬平方米先導區精彩亮相,再現“余杭速度”。

余杭深化省級智慧製造示範區建設,推行“萬家企業上雲”工程,出臺“時尚產業發展新十條”,力促傳統家紡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為時尚產業。與之相對應的是,2017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國際金圓規獎頒獎典禮、亞洲時尚聯合會等國際型會議、賽事相繼在余杭舉辦;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時尚學院、中國美院良渚校區等高校也在余杭先後落戶並啟動建設。

栽下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截至12月17日,北大、清華報名應聘我區企事業單位的畢業生已達300餘人。”這兩天,余杭人才線上的同志正在北京“攬才”,每天都有捷報從前方傳來。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要素。但如何引來這些金鳳凰?栽好自家院裡的梧桐樹、打造名副其實的人才高地,余杭著實花了大力氣。今年,余杭先後出臺人才新政和人口年輕與優化、高層次人才倍增計畫,著力解決人才住房、創業資金等難題,加快實施首期500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項目,全面提高並發放本科以上人員生活補貼和創業資助。其十條人才新政的力度國內罕見,每年安排6個億的資金用於人才專項支出。

“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在余杭,這不止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系列實打實的行動舉措——余杭逐步完善健全“種子倉—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創新鏈條,全面對接各類公共技術平臺,創建全省首個“四位元一體”智慧財產權管理服務中心,成立“國際人才板”上市培育基地,完善“科技+人才+資本+民企”創新發展模式,打造盡可能優質的創新生態系統。

這幾年,余杭全區人才資源總量迅速增加到近26萬人,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2600餘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20人、省“千人計畫”專家169人,高端人才總量省內第一。

編輯:甘玲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