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等到了馮小剛的《芳華》,卻等不到嚴歌苓想要的青春

嚴歌苓是中國極少數受過西方創意寫作訓練的作家, 其自身經歷的豐富與坎坷、中西方生活的背景(包括軍隊背景)也為她提供了無數素材。

嚴歌苓的厲害有三:

一、文筆優美

二、感情真摯

三、敘事純熟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上映前後, 看到一系列文章, 和原著作者嚴歌苓有關, 雖然為了標題黨, 有點誇張, 但仔細想想, 似乎也很有道理, 當代作家裡, 作品適合電影改編的, 其實並不多,

嚴歌苓自然是這少數幾位中的一位。

雖然她出身於文藝世家, 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作家和編劇, 這並不能給她提供任何保證, 除了文字功底之外, 必須還要有豐盈的感受力、強大的結構能力, 強悍的素材挖掘能力, 更重要的是豐富的閱歷。

嚴歌苓在很多作家之中, 算是具備所有這些特徵, 尤其在閱歷的豐富上, 超過很多作家。 那些得到官方的扶持, 進入文學院讀書, 進入省作協和中國作協, 以及文聯和各種文學雜誌編輯部, 成為專業作家, 都是因為我們特有的文藝體制, 很多作家, 一旦展露才華, 就會讓作家專心創作,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讓他們和現實生活割裂開來, 逐漸喪失發現現實痛點的能力。

我看嚴歌苓的書總覺得這是個有自虐傾向的女人。 帶有虐意味的小說, 也很叫人有代入感, 無論虐身還是虐心。 這也是清宮戲為什麼受歡迎, 女人們把自己想像成明爭暗鬥裡得寵的妃子, 男人們把自己想像成三妻四妾的皇帝。

所謂“有畫面感”,其實也包含顯顯隱隱的多個層面。 最簡單的一層理解是文字中有色彩和濃淡,有線條和造型。 比如下面這個:

不管多遠,人都看清了這是個中國女人,有張粉白臉,腰身曲線工整地像把大提琴。

再刨,還可以刨出她的一項本領,就是將一般作者不那麼容易寫成畫面的情形寫成畫面。 比如下麵這兩句:

李邁克猛將下巴往前一伸,表示不懂。

他站在一幫黃皮膚“親戚老表”裡,喉結大幅度升降。

色彩造型和內外配比也許還算是嚴歌苓小說與電影的偶合的親善,凸顯手法則根本就是受電影啟發而來。雖然在我這樣的Geek看來,上面一段存在著敘述聲音過於文藝,與人物設定不符的問題,但不可否認,正常人群看來效果已是足夠好,足夠impressive.

嚴歌苓文本中對於這群年輕人、對於時代的批判是非常明確而犀利的。但呈現在電影中,變得模糊而溫和了,小說中大量更尖銳的情節被拿掉或做了替換。從名字就能看出差別:書名是《You touched me》,電影則是《Youth》,一個直指悲劇關鍵,一個懷念逝水年華。這種改變一方面必須承認有審查和操作層面的考慮,另一方面卻是馮小剛和嚴歌苓對他們的青春往昔認知上的不一致。

色彩造型和內外配比也許還算是嚴歌苓小說與電影的偶合的親善,凸顯手法則根本就是受電影啟發而來。雖然在我這樣的Geek看來,上面一段存在著敘述聲音過於文藝,與人物設定不符的問題,但不可否認,正常人群看來效果已是足夠好,足夠impressive.

嚴歌苓文本中對於這群年輕人、對於時代的批判是非常明確而犀利的。但呈現在電影中,變得模糊而溫和了,小說中大量更尖銳的情節被拿掉或做了替換。從名字就能看出差別:書名是《You touched me》,電影則是《Youth》,一個直指悲劇關鍵,一個懷念逝水年華。這種改變一方面必須承認有審查和操作層面的考慮,另一方面卻是馮小剛和嚴歌苓對他們的青春往昔認知上的不一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