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西門子“老兵”喬·凱颯:讓激進投資者閉嘴 | 人物

成立於1847年的德國老牌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今年走到了第170個年頭。 伴隨著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和激進投資者的不斷施壓, 傳統工業巨頭也在面臨空前的挑戰。 而帶領西門子這個拜占庭式的巨人轉身, 以更為靈活的多元化業務經營模式在數位工業時代佔領領頭地位的, 正是已經在西門子工作了近40年的“老兵”——西門子集團CEO喬·凱颯(JoeKaeser, 下稱“凱颯”)。

1980年從商科畢業後, 凱颯就加入了西門子, 幾乎在西門子所有重要的業務部門都擔任過要職, 先後擔任過部門的首席財務官和集團的首席戰略管, 履職經歷橫跨亞洲、美洲和歐洲。

2013年, 凱颯正式出任西門子集團CEO, 上任四年以來, 他帶領西門子走出了此前“賄賂門”等一系列陰影的籠罩, 股價大幅攀升近50%。

在凱颯的帶領下, 西門子正在打造一支全新的“艦隊”, 這種“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將讓西門子各個業務在保留西門子品牌的同時, 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權。

喬·凱颯(JoeKaeser)

打造“去中心化”艦隊

12月的慕尼克, 早上8點天才剛亮, 西門子的總部大樓前已經聚集了來自全球的投資人、分析師和記者。 這是西門子新啟用的總部, 有1200名員工在這裡工作。 一根拔地而起一直攀升到四層樓高的柱子上, 用顯眼的色彩印上了公司所有高管對於企業文化的理解, 它們變成一個個鮮豔的英文符號:激情、承諾、影響力等。

第一財經記者剛剛走進西門子的辦公樓, 還沒來得及脫下身上的寒冷冬衣, 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迎面走來打起了招呼:“你好, 我是凱颯, 歡迎來到西門子!”

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刻板老牌德國企業管理者嚴肅的風格完全不同的是, 身穿西裝的凱颯,

搭配了一條墨綠色的休閒褲, 十分精神。

8點半, 凱颯準時登臺演講。 從他的演講中記者能感受到, 一個在製造行業待了一生的老人, 如何鎮靜地應對資訊技術革新的衝擊。 凱颯不再相信傳統工業模式還能讓一家百年企業繼續存活, 他宣導企業要奮力創新。

當下的巨頭公司, 如果不是亞馬遜或穀歌級別的, 激進投資者大都希望聽到讓業務分崩離析的消息。 凱颯雖然公開拒絕把業務打散, 但是從他上任起, 所做的很多工作就是讓激進投資者安靜下來。 他不斷強調自己越來越意識到應該在財務帳本和公司未來的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凱颯說道, 你必須讓短期和長期的目標盡可能地接近。 這樣才能讓激進投資者閉嘴。

不然他們會說:“你的業績表現沒有達到預期, 我現在要你做這個或者做那個。 ”

不可忽視的是, 激進投資者正在瘋狂湧入歐洲。

比如DanLoeb的對沖基金ThirdPoint就在近期大舉買入雀巢公司35億歐元的股票, 並要求雀巢出售化妝品巨頭歐萊雅的股份;瑞典的Cevian資本也把目標鎖定為西門子公司的競爭對手ABB和愛立信, Cevian施壓ABB剝離電網業務。 而荷蘭化工巨頭阿克蘇諾貝爾正在與對沖基金Elliott管理集團就所有權問題進行博弈。 美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ThirdPoint也不斷向霍尼韋爾施壓, 要求其拆分航空業務;通用電氣(GE)公司為了討好激進投資者Trian基金管理公司, 已經做出了重大的業務調整, 包括出售消費品業務, 聚焦重工業。

但是西門子並沒有成為激進投資者大肆攻擊的目標。

這是因為凱颯擔任CEO四年來, 已經主動地做出了一系列的變革。 1980年從大學商業專業畢業後, 凱颯就加入西門子, 他曾在東南亞和美國任職, 並且長期擔任財務高管, 對公司的每一個業務板塊都瞭若指掌。

西門子慕尼克新總部

西門子過去的產品跨度極大,從燃氣輪機,到核磁共振掃描器,再到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2013年凱颯接替前任PeterLoescher後,就掀起了一場徹底的變革,一改過去西門子拜占庭式的巨頭模式,不斷地把業務進行拆分和出售。西門子股價也從凱颯上任以來上漲了50%。

擁有170年歷史的西門子曾被德國總理默克爾稱作“德國經濟的旗艦”,近幾十年,這個德國人引以為豪的企業也在不斷演進。電力和電話公司曾經一度是很多德國國有巨頭爭相搶奪的業務,但是西門子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把行動電話和助聽器以及包括歐司朗在內的大部分的照明業務出售。西門子還把交通業務和法國巨頭阿爾斯通進行整合。

凱颯提出了“艦隊”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從而使每一個自主運營的業務都能夠成為所在行業的領導者。他表示,這能給西門子旗下的各個業務足夠的自主權。西門子即將經歷170年歷史上最為重大的變革——明年上半年,西門子醫療(Healthineers)將拆分上市,這也將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大的一次IPO。醫療是西門子所有業務中利潤最豐厚的。

摩根大通資本貨品和資產研究部合夥人AndreasWilli在西門子創新日上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西門子醫療的上市規模在350億至400億歐元,具體還要看它的股權結構等。”

針對凱颯的艦隊模式,Willi表示:“西門子和所有的工業企業一樣,都面臨激進投資者的壓力,但是凱颯現在的戰略是在激進投資者和公司發展當中尋求平衡,西門子的‘艦隊模式’其實是不願向激進投資人妥協的一種權宜之計。”

位於倫敦的一家法國資產管理公司ZADIG合夥人VincentBourgeois也在同一場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醫療上市後將會成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標的。他說道:“由於單獨上市後,所獲得的利潤就不用再回到西門子的大集團內,可以更加靈活地支配,有利於企業創新。”

針對西門子醫療上市,凱颯稱:“未來西門子醫療業務的收入很有可能會超過集團。但我們認為這樣沒什麼不好。”

凱颯拒絕向激進投資者屈服,他認為企業一定要掌管自己的命運,擁有自己的文化。他鼓勵員工持股,為企業的未來共同奮鬥。2016財年,西門子全球35.1萬名員工中,每兩名員工中即有一名是公司股東。持股員工數從上一年的15.3萬人增長到16.5萬人,增長8%。

他表示,短期投資的風氣正在美國盛行,現在來到了歐洲。他還主張為資本獲利徵稅以避免助長短期投機之風:“你可以從事短期投資,但是你要繳更多稅。我們需要在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在股東和社會包容性當中找到平衡。”

推進數位化拒絕“平庸”

“我們必須跟隨時代進步,否則不論你有5年歷史、50年歷史還是500年歷史,都有可能頃刻之間被淘汰。”凱颯說道。近幾年來,凱颯正在帶領西門子進行大步伐的數位化轉型,並為此投資數十億美元。

他表示,所有的工業巨頭目前的通病就是“平庸”,在數位化時代,工業巨頭的“平庸”將會被數位化所替代。

2016年,西門子以10億美元收購了模擬軟體公司CD-adapco。今年3月,西門子完成了45億收購軟體公司MentorGraphics的交割,公司自主開發了物聯網作業系統MindSphere。2017財年,西門子與數位化技術相關的業務收入增長20%至52億歐元。凱颯在西門子慕尼克舉辦的年度創新日上表示,公司未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將增長至56億歐元。

財報公佈後,凱颯表示:“我們必須逐一地去應對每一個單獨的業務部門,2018財年擺在我們面前的工作還有很多。”他所說的工作既包括西門子醫療業務的上市,也包括西門子交通業務和法國阿爾斯通合併後所帶來的一系列的調整。

凱颯還給出了西門子2018年的增長預期。公司預計2018年營收增長平穩,實體業務利潤率在11%至12%,2017年實體業務利潤率為11.2%。

為了通過數位化創新來驅動增長,西門子CTO博樂仁(RolandBusch,下稱“博樂仁”)在創新日上宣佈,明年西門子將與亞馬遜雲AWS合作,以加快其工業化數位平臺MindSphere的發展。博樂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要知道我們在數位化的研發方面增加投入,並不是與我們削減開支的努力相違背。數位化投入後產生的效益會更大,我們的客戶也樂於見到西門子與AWS合作。”

目前西門子MindSphere在SAP和Atos上運營。MindSphere能夠集成企業各種工業設備上的資料,並且分析資訊,説明客戶實現優化。目前包括西門子、GE、霍尼韋爾、施耐德、ABB等工業巨頭都在設法將客戶吸引到自己的平臺,因為客戶資料對於提升工業軟體的應用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博樂仁還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道,西門子正在和中國本土雲運營商接洽,並有望儘快推出當地語系化的雲服務,為中國本土企業服務。

就在上個月,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定,將為旗下機群部署集成化聯網遠端運營中心,這也是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位化電力遠端運營中心專案。通過聯網機群的資料收集和分析,華潤電力的19台燃煤機組將實現數位化聯網,總裝機量達9.6吉瓦。該項目預計將於2018年底前完成。

西門子最大的競爭對手GE近期面臨的一系列重組和減支計畫給了西門子更大的競爭空間。GE已經宣佈2018年將把用於工業數位化平臺Predix的研發開支削減4億美元至12億美元,不過根據GE新任CEOJohnFlannery的計畫,Predix的收入將于明年實現翻番,達到10億美元。

解決核心業務痛點

西門子上個月宣佈將在發電與天然氣業務集團進行裁員。發電與天然氣業務曾是西門子最大的業務板塊,占集團收入比重超過2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西門子重要的增長引擎。

凱颯在近期的採訪中證實這將成為公司轉型戰略的一部分。能源市場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下滑,訂單疲弱,利潤急劇下滑。

最新的裁員計畫正在啟動,同時涉及的部門還包括過程工業部門,受影響人數共計6900人。在被問到中國是否會受到波及時,凱颯沒有透露詳細計畫。

在德國本土,西門子也面臨最大的工會IGMetall的壓力。該工會組織在西門子董事會中佔有席位,據瞭解,西門子已經與工會溝通數月,希望尋求最為平靜的裁員方案。

凱颯表示:“我們理解傳統的工業巨頭模式已經沒有未來,我們要做的是重新建立起新一代的西門子。這會是一個開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品牌,一個更加利於管理的企業。”凱颯表示,在數位化時代,企業必須更加貼近用戶,按使用者需求設計產品。

西門子最新公佈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西門子營收同比增長4%,達到830億歐元;新訂單額表現強勁,達到857億歐元。四季度財報顯示,受到受到市場環境壓力,實體業務利潤下滑10%。而作為西門子曾經最大的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第四季度利潤大幅下滑40%至3億歐元。

西門子還將關閉全球範圍的多個能源工廠。對於新一輪的戰略調整,西門子分散式發電及石油與天然氣業務CEOThorbjornFors今年10月25日在西門子位於瑞典芬斯龐一家生產燃油輪機零部件的3D列印工廠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能源市場持續下滑確實對西門子的能源業務造成很大的衝擊,我們短期內暫時看不到這種趨勢會發生改變。”

西門子並不是唯一一家受到傳統能源需求下滑影響的企業。GE公司近期也宣佈GE發電集團(GEPower)全球裁員1.2萬人,以實現2018年削減10億美元開支的目標。GE表示,煤炭發電在傳統電力市場已經走向沒落,預計化石燃料電廠的需求也將繼續下滑。

在談及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西門子如何依然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增長的問題時,凱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6.6%至6.8%的高速。中國政府已經推出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五年計劃,這是一個效率極高的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西門子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要做的是更接地氣,更加符合本土化市場客戶的需求。西門子擁有遍及全球的業務網路以及在電氣化、自動化、數位化領域獨一無二的業務組合,我們可以為中國的EPC企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凱颯表示:“中國曾是煤炭、鋼鐵的需求大國,但隨著政府對發展清潔能源的宣導下,工業企業也需要做出改變。”為此,西門子已經建立了一個名為next47的部門,致力於創新科技的發展。其中有多個項目涉及智慧交通,從地面的無人駕駛汽車到天上的電動航空器。

凱颯將西門子的創新部門命名為next47,呼應西門子成立於1847年,寓意西門子現在已經在為下一個100年的技術進行創新儲備。

西門子過去的產品跨度極大,從燃氣輪機,到核磁共振掃描器,再到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2013年凱颯接替前任PeterLoescher後,就掀起了一場徹底的變革,一改過去西門子拜占庭式的巨頭模式,不斷地把業務進行拆分和出售。西門子股價也從凱颯上任以來上漲了50%。

擁有170年歷史的西門子曾被德國總理默克爾稱作“德國經濟的旗艦”,近幾十年,這個德國人引以為豪的企業也在不斷演進。電力和電話公司曾經一度是很多德國國有巨頭爭相搶奪的業務,但是西門子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把行動電話和助聽器以及包括歐司朗在內的大部分的照明業務出售。西門子還把交通業務和法國巨頭阿爾斯通進行整合。

凱颯提出了“艦隊”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從而使每一個自主運營的業務都能夠成為所在行業的領導者。他表示,這能給西門子旗下的各個業務足夠的自主權。西門子即將經歷170年歷史上最為重大的變革——明年上半年,西門子醫療(Healthineers)將拆分上市,這也將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大的一次IPO。醫療是西門子所有業務中利潤最豐厚的。

摩根大通資本貨品和資產研究部合夥人AndreasWilli在西門子創新日上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西門子醫療的上市規模在350億至400億歐元,具體還要看它的股權結構等。”

針對凱颯的艦隊模式,Willi表示:“西門子和所有的工業企業一樣,都面臨激進投資者的壓力,但是凱颯現在的戰略是在激進投資者和公司發展當中尋求平衡,西門子的‘艦隊模式’其實是不願向激進投資人妥協的一種權宜之計。”

位於倫敦的一家法國資產管理公司ZADIG合夥人VincentBourgeois也在同一場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醫療上市後將會成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標的。他說道:“由於單獨上市後,所獲得的利潤就不用再回到西門子的大集團內,可以更加靈活地支配,有利於企業創新。”

針對西門子醫療上市,凱颯稱:“未來西門子醫療業務的收入很有可能會超過集團。但我們認為這樣沒什麼不好。”

凱颯拒絕向激進投資者屈服,他認為企業一定要掌管自己的命運,擁有自己的文化。他鼓勵員工持股,為企業的未來共同奮鬥。2016財年,西門子全球35.1萬名員工中,每兩名員工中即有一名是公司股東。持股員工數從上一年的15.3萬人增長到16.5萬人,增長8%。

他表示,短期投資的風氣正在美國盛行,現在來到了歐洲。他還主張為資本獲利徵稅以避免助長短期投機之風:“你可以從事短期投資,但是你要繳更多稅。我們需要在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在股東和社會包容性當中找到平衡。”

推進數位化拒絕“平庸”

“我們必須跟隨時代進步,否則不論你有5年歷史、50年歷史還是500年歷史,都有可能頃刻之間被淘汰。”凱颯說道。近幾年來,凱颯正在帶領西門子進行大步伐的數位化轉型,並為此投資數十億美元。

他表示,所有的工業巨頭目前的通病就是“平庸”,在數位化時代,工業巨頭的“平庸”將會被數位化所替代。

2016年,西門子以10億美元收購了模擬軟體公司CD-adapco。今年3月,西門子完成了45億收購軟體公司MentorGraphics的交割,公司自主開發了物聯網作業系統MindSphere。2017財年,西門子與數位化技術相關的業務收入增長20%至52億歐元。凱颯在西門子慕尼克舉辦的年度創新日上表示,公司未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將增長至56億歐元。

財報公佈後,凱颯表示:“我們必須逐一地去應對每一個單獨的業務部門,2018財年擺在我們面前的工作還有很多。”他所說的工作既包括西門子醫療業務的上市,也包括西門子交通業務和法國阿爾斯通合併後所帶來的一系列的調整。

凱颯還給出了西門子2018年的增長預期。公司預計2018年營收增長平穩,實體業務利潤率在11%至12%,2017年實體業務利潤率為11.2%。

為了通過數位化創新來驅動增長,西門子CTO博樂仁(RolandBusch,下稱“博樂仁”)在創新日上宣佈,明年西門子將與亞馬遜雲AWS合作,以加快其工業化數位平臺MindSphere的發展。博樂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要知道我們在數位化的研發方面增加投入,並不是與我們削減開支的努力相違背。數位化投入後產生的效益會更大,我們的客戶也樂於見到西門子與AWS合作。”

目前西門子MindSphere在SAP和Atos上運營。MindSphere能夠集成企業各種工業設備上的資料,並且分析資訊,説明客戶實現優化。目前包括西門子、GE、霍尼韋爾、施耐德、ABB等工業巨頭都在設法將客戶吸引到自己的平臺,因為客戶資料對於提升工業軟體的應用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博樂仁還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道,西門子正在和中國本土雲運營商接洽,並有望儘快推出當地語系化的雲服務,為中國本土企業服務。

就在上個月,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定,將為旗下機群部署集成化聯網遠端運營中心,這也是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位化電力遠端運營中心專案。通過聯網機群的資料收集和分析,華潤電力的19台燃煤機組將實現數位化聯網,總裝機量達9.6吉瓦。該項目預計將於2018年底前完成。

西門子最大的競爭對手GE近期面臨的一系列重組和減支計畫給了西門子更大的競爭空間。GE已經宣佈2018年將把用於工業數位化平臺Predix的研發開支削減4億美元至12億美元,不過根據GE新任CEOJohnFlannery的計畫,Predix的收入將于明年實現翻番,達到10億美元。

解決核心業務痛點

西門子上個月宣佈將在發電與天然氣業務集團進行裁員。發電與天然氣業務曾是西門子最大的業務板塊,占集團收入比重超過2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西門子重要的增長引擎。

凱颯在近期的採訪中證實這將成為公司轉型戰略的一部分。能源市場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下滑,訂單疲弱,利潤急劇下滑。

最新的裁員計畫正在啟動,同時涉及的部門還包括過程工業部門,受影響人數共計6900人。在被問到中國是否會受到波及時,凱颯沒有透露詳細計畫。

在德國本土,西門子也面臨最大的工會IGMetall的壓力。該工會組織在西門子董事會中佔有席位,據瞭解,西門子已經與工會溝通數月,希望尋求最為平靜的裁員方案。

凱颯表示:“我們理解傳統的工業巨頭模式已經沒有未來,我們要做的是重新建立起新一代的西門子。這會是一個開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品牌,一個更加利於管理的企業。”凱颯表示,在數位化時代,企業必須更加貼近用戶,按使用者需求設計產品。

西門子最新公佈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西門子營收同比增長4%,達到830億歐元;新訂單額表現強勁,達到857億歐元。四季度財報顯示,受到受到市場環境壓力,實體業務利潤下滑10%。而作為西門子曾經最大的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第四季度利潤大幅下滑40%至3億歐元。

西門子還將關閉全球範圍的多個能源工廠。對於新一輪的戰略調整,西門子分散式發電及石油與天然氣業務CEOThorbjornFors今年10月25日在西門子位於瑞典芬斯龐一家生產燃油輪機零部件的3D列印工廠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能源市場持續下滑確實對西門子的能源業務造成很大的衝擊,我們短期內暫時看不到這種趨勢會發生改變。”

西門子並不是唯一一家受到傳統能源需求下滑影響的企業。GE公司近期也宣佈GE發電集團(GEPower)全球裁員1.2萬人,以實現2018年削減10億美元開支的目標。GE表示,煤炭發電在傳統電力市場已經走向沒落,預計化石燃料電廠的需求也將繼續下滑。

在談及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西門子如何依然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增長的問題時,凱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6.6%至6.8%的高速。中國政府已經推出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五年計劃,這是一個效率極高的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西門子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要做的是更接地氣,更加符合本土化市場客戶的需求。西門子擁有遍及全球的業務網路以及在電氣化、自動化、數位化領域獨一無二的業務組合,我們可以為中國的EPC企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凱颯表示:“中國曾是煤炭、鋼鐵的需求大國,但隨著政府對發展清潔能源的宣導下,工業企業也需要做出改變。”為此,西門子已經建立了一個名為next47的部門,致力於創新科技的發展。其中有多個項目涉及智慧交通,從地面的無人駕駛汽車到天上的電動航空器。

凱颯將西門子的創新部門命名為next47,呼應西門子成立於1847年,寓意西門子現在已經在為下一個100年的技術進行創新儲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