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一位豫菜大師告訴我的傳統吊高湯的手法技術

豫菜中的吊湯手法

豫菜的湯分為原汁湯(就是我們常說的頭湯)、奶湯和清湯三類, 頭湯只用老母雞、豬前肘、豬骨三種原料, 吊好的湯分成三份,

一份用來製作紅扒、紅燒菜, 利餘兩份分別用於掃清湯、沖奶湯。

頭湯吊制流程:

8只老母雞宰殺洗淨, 與8個豬前肘、40斤豬骨頭分別沖淨血水, 然後分別人沸水汆透, 撇淨浮沫, 確保逼出所有血水。 不銹鋼桶底部墊上竹蓖子, 倒人清水100斤, 依次下入豬骨頭、豬前肘和老母雞, 早上九點鐘放在火上, 大火燒開, 不斷撇淨浮沫, 不撇浮油, 改小火將湯麵燒至似開非開的狀態, 吊到下午6點鐘(中間歷時9小時), 關火後撇淨浮油, 撈出湯料, 原湯濾渣後得頭湯50斤。

原料兩洗兩下鍋

吊湯的原料要保證新鮮無腥味, 而且必須去淨血水, 否則吊好的湯容易有腥臭味。 此處有一個口訣, 就是兩洗兩下鍋, 即所有湯料先沖淨血水, 這是“一洗”,

之後冷水下鍋, 旺火煮出浮沫, 這是“一下鍋”, 然後用涼水進行“二洗”, 之後撈出

“二次”下鍋, 正式吊湯。 原料經過兩洗兩下鍋, 血水基本就去淨了。 冷水下鍋一次加足正式吊湯時, 湯料要冷水下鍋, 而且要一次性把水加足。 如果在水沸之後下入, 湯料表面會因驟然遇到高溫而緊縮, 表層的蛋白質瞬間凝固, 阻礙湯料內部的蛋白質溢出, 導致湯不夠香濃。 浮沫有三種只需撇兩回湯燒開5分鐘後, 原料中的血紅蛋白率先釋放, 出現在第一批浮沫中, 呈淡揭色, 數量多且含雜質多, 必須及時地撇掉;湯麵繼續沸騰約3分鐘, 第二批浮沫出現, 這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溶解後的剩餘物, 呈白色, 數量不多, 也要及時撇掉;很快, 撈淨浮沫後1分鐘,

最後一批是脂肪分解後的淡黃色物質, 就是俗稱的“油”, 這層油在吊湯過程中不要撇掉, 它能夠封存熱量, 減少水蒸汽的散發, 抑制原料營養成分的散失, 待湯吊好後方可撇掉。

清湯0℃冷藏隔夜掃湯

頭湯已經撇淨了表面的浮油, 但是這次清理很難將湯中的油脂徹底清除,

因為湯中還均勻散佈著脂肪分解物, 沒來得及浮上湯麵, 所以要將湯靜置涼透, 並放入0℃冰箱保鮮一夜。 由於脂肪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經過冷藏靜置, 脂肪會逐漸與水分層, 浮在表面, 這樣就可以徹底將 “浮油”一網打盡, 大大提高了掃湯的成功率。

具體流程

1、頭湯晾涼, 封上保鮮膜, 入0℃冰箱保鮮一夜, 第二日一早取出, 撇掉浮油。

2、取雞脯肉4000克, 用刀剁成雞茸, 盛人容器, 加人涼水6000克解開, 並加入少許料酒、白胡椒麵、薑末攪勻。

3、頭湯桶旺火燒至滾沸, 關火待溫度降至40度, 再開小火加溫, 同時倒入解開的雞茸水(沉在底部的雞茸暫不倒入), 用手勺順一個方向攪動, 使雞茸在湯麵上均勻地鋪開。 隨著湯溫升高, 雞茸逐漸聚攏,

待湯麵冒菊花泡(指湯麵均勻冒出波浪狀的小水泡, 中央呈發散的菊花心狀)時, 雞茸開始貼近鍋的邊緣處, 湯色漸漸清澈, 此時停止攪動, 輕輕撇出浮沫。

4、湯麵保持冒菊花泡的狀態, 再把餘下的雞茸倒人湯鍋中, 繼續吊1小時, 期間輕輕撇去湯麵上的浮沫(不可撤去雞茸), 最後用大漏勺把全部雞茸撈出, 壓實成餅, 再慢慢放入清湯中(此時頭湯已變清澈, 可以稱為清湯), 保持小火“吊”3小時, 關火撈出雞脯肉餅, 待湯涼透後過濾一遍即成。

奶湯分為沖、追、炒

沖奶湯最簡單,就是將頭湯用大火燒沸,改中火煮2小時即成。

追奶湯是在頭湯裡追加豬口條、豬肚等含有膠原蛋白的原料,大火煮至湯白、質稠即成。

炒是把鍋燒熱,用豬油擦一遍,留少許豬油燒化,倒入麵粉小火炒至泛起小泡(如果冒起大泡,說明麵粉即將變色發黃,此時要撤鍋降溫,否則容易糊底,影響湯的潔白度),迅速沖入適量燒沸的頭湯,旺火加熱,湯色乳白似牛奶,湯味純鮮。

更多技術感興趣的加xcjslm02

奶湯分為沖、追、炒

沖奶湯最簡單,就是將頭湯用大火燒沸,改中火煮2小時即成。

追奶湯是在頭湯裡追加豬口條、豬肚等含有膠原蛋白的原料,大火煮至湯白、質稠即成。

炒是把鍋燒熱,用豬油擦一遍,留少許豬油燒化,倒入麵粉小火炒至泛起小泡(如果冒起大泡,說明麵粉即將變色發黃,此時要撤鍋降溫,否則容易糊底,影響湯的潔白度),迅速沖入適量燒沸的頭湯,旺火加熱,湯色乳白似牛奶,湯味純鮮。

更多技術感興趣的加xcjslm0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