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政策|上海市:以自主創新體系加速新能源汽車推廣

按照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推進“四新”經濟的工作部署, 上海市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合力, 推動新能源汽車實現較快較好發展。

目前,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形成以新能源整車引領, “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核心部件配套完整的自主創新體系, 技術水準和產業化保持國內領先, 相關產品正穩步走向國際市場競爭;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迅速擴大, 數量呈現倍數增長, 位居全國第一。

一是率先對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實施信用審核。 在政策中明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適用消費者,

包括個人使用者和單位使用者。 明確要求其遵守社會公德, 遵紀守法, 在上海市的公共信用資訊管理庫中無嚴重負面行為和相關記錄。 這一社會公共資源與市民社會行為相結合的做法, 對於市民提高其對社會行為中公共信用記錄重要性的認識, 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過程, 成為2017年上海市政府公共信用管理中的一個成功案例。

二是率先探索按量退坡的財政鼓勵實踐。 正確把握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鼓勵趨勢, 在制定地方配套政策時與國家的鼓勵政策形成互補。 國家財政補貼按照時間來界定, 是橫向的, 地方財政補貼按照銷售量來細化管理, 是縱向的, 即對一家企業集團在上海推廣的新能源汽車,

設置銷售數量和財政補貼比例掛鉤。

對於乘用車銷售4萬輛以下, 給予全額的地方補助。 對於4萬到6萬輛之間給予50%的補助。 對於超過6萬輛以上的乘用車, 就不再予以補助了。 對於商用車的數量範圍設置了1000輛, 1000~2000輛和2000輛以上三個範圍;專用車的範圍為3000, 3000~5000和5000輛以上。

這一政策的設計, 意在充分發揮地方財政政策的普適性和公共性作用, 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優化, 起到了較好的引導效果;對企業起到了鞭策激勵作用。 有的企業對財政補貼的依賴性強, 其推廣數量受到了明顯的影響;有的企業及時苦練內功消化成本, 其推廣數量繼續提升, 是今後新能源汽車的真正推動者。

上海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戰略要求,

近年來, 引領了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踐。 累計推廣量, 2014年率先突破1萬輛, 2015年率先突破5萬輛, 2016年率先突破10萬輛;上海率先成為全球電動汽車擁有量最大的示範城市, 其中, 私人新能源汽車用戶占比超過60%, 私人用戶自用充電樁率達到80%以上, 成為全國電動汽車私人用戶充電樁擁有率最高的城市;電動汽車用戶的滿意度達到80%以上, 也是全國最高的。

為此, 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我們先與市場上插電式混合動力推廣數量較多的兩家整車企業溝通, 研究如何提高用戶充電的積極性, 結論是:在需求側, 使用者需要有便利使用的自用充電樁。 那麼在供應側怎麼樣做好相關的服務呢?經過多方交流, 我們決定探索把充電樁責任落在整車企業身上的做法,

又充分調動社會充電設施服務商的專業資源和積極性, 協助整車企業做好消費者充電樁建設工作。

剛開始, 企業按照這樣的管理要求, 在實際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消費者或者對增加充電樁的審批流程提出疑問, 或者要求能夠拿出行政管理依據來。

在暫行規定當中, 對於物業和單位如何支援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 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 這一規定的出臺, 明確了消費者、消費者所在單位、所在物業等各自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 再由社會化的充電設施服務企業提供服務。

鏈 接

專用牌照制度與補貼並行

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按照扣除中央和本市財政補助後的價格,

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消費者。 除燃料電池汽車外, 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 原則上最高不超過車輛售價的50%。 如補助總額高於車輛銷售價格的50%, 按照車輛銷售價格50%, 扣除中央補助後, 計算本市財政補助金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