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金融科技不得不知的事情

2017年相對于金融行業, 尤其是互聯網金融行業, 是有十足創新的一年。 從2016年一個新的概念產出——Fintech, 火熱了整個2017年。 這個詞怎麼看都像是被硬生生造出來的,

那我們看圍繞這硬生生的詞兒, 2017年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01 中概股金融科技企業IPO之路一波三折

由於2016年, 國內經歷了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嚴肅整頓, 國內A股基本上關閉了金融科技企業IPO的門路, 使得這些企業不得不向港、美股市場拋出橄欖枝。

恰巧資本市場在2017年掀起了中國金融科技上市的熱潮, 尤其從本年度9月以來, 隨著國內一系列監管細則落地, 使金融科技企業有了較為明確的規範和要求。 並且這些企業剛好抓住了市場的痛點, 雷軍曾經說, “站在風口上, 豬都能飛起來。 ”這使得金融科技公司進入了IPO的變檔提速器。

據相關統計, 在本年中完成IPO的中概股共有六家:信而富、趣店、拍拍貸、眾安科技、和信貸、簡普科技(融360)。

02 現金貸, 紅利帶來者還是風險創造者?

從上段中可看出, 今年IPO成功的幾家企業還是紮堆到現金貸領域。

現金貸創立了一種較為完美的商業模式, 將流量紅利及技術紅利成功的轉化為金融紅利。 有人評價其意義甚至不亞於餘額寶。 餘額寶的產生將全民帶入了理財時代, 現金貸的產生則將全民帶入了投資時代。 雖然現金貸是被整個金融科技行業看好, 但是現金貸商業模式存在合規風險等問題, 是其逐漸有走向高利貸模式。 在今年屢屢遭到監管層的點名, 直到年末整個行業已經偃旗息鼓,

不知之後會走向怎樣的道路。

03 ICO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區塊連何去何從?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顧名思義, 首次幣發行, 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 是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 募集比特幣、解決乙太坊等通用數位貨幣的行為。

在2017年中, 我們見證了ICO從火了到完了的全過程。

9月4日下午3點, 中國人民銀行領銜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七部委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 要求自公告發佈之日起, 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 同時, 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由此看出整個金融科技行業也逐漸被嚴密監管起來, 不再向之前一樣野蠻生長。

04 BATJ跨界賦能金融科技

在金融科技領域,沒有像以往互聯網行業新興起領域一樣,首先成為商家必爭之地,進入一番混戰。從一開始,BATJ便穩坐前排。四大互聯網龍頭企業紛紛創建其旗下金融科技平臺。B(百度金融)、A(螞蟻金服)、T(騰訊互聯網金融)、J(京東金融),四家目的都是服務于傳統金融機構,為其賦能。

但是四家戰略還是有所差別,百度戰略是幫助傳統銀行向智慧銀行轉型;螞蟻金服則是從技術方面入手支持金融機構;騰訊還是做一個開放平臺,發揮連接功能;京東則是直白的面向金融機構為其提供企業服務。

05 傳統金融服務龍頭恒生探索線上模式

2017年作為金融科技火熱的一年,當然金融科技服務熱度也是水漲船高。在傳統金融服務領域處於龍頭地位的恒生電子,也做出創新,打造金融科技服務平臺——恒生GTN,進行線上發展戰略。打破金融科技服務被大型金融機構壟斷的情況,面向中小型企業,真正做到普惠金融。

Fintech在2017年中受到大量互聯網金融的熱捧,其背後原因與合規監管離不開關係。

目前,互聯網金融受到了相對嚴格的監管,用來避免相當一部分互金平臺改名以避開一些條條框框。不過央媽曾明令要劃清互聯網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不知2018年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互動話題

你對2017年中國金融科技有什麼看法呢?

在金融科技領域,沒有像以往互聯網行業新興起領域一樣,首先成為商家必爭之地,進入一番混戰。從一開始,BATJ便穩坐前排。四大互聯網龍頭企業紛紛創建其旗下金融科技平臺。B(百度金融)、A(螞蟻金服)、T(騰訊互聯網金融)、J(京東金融),四家目的都是服務于傳統金融機構,為其賦能。

但是四家戰略還是有所差別,百度戰略是幫助傳統銀行向智慧銀行轉型;螞蟻金服則是從技術方面入手支持金融機構;騰訊還是做一個開放平臺,發揮連接功能;京東則是直白的面向金融機構為其提供企業服務。

05 傳統金融服務龍頭恒生探索線上模式

2017年作為金融科技火熱的一年,當然金融科技服務熱度也是水漲船高。在傳統金融服務領域處於龍頭地位的恒生電子,也做出創新,打造金融科技服務平臺——恒生GTN,進行線上發展戰略。打破金融科技服務被大型金融機構壟斷的情況,面向中小型企業,真正做到普惠金融。

Fintech在2017年中受到大量互聯網金融的熱捧,其背後原因與合規監管離不開關係。

目前,互聯網金融受到了相對嚴格的監管,用來避免相當一部分互金平臺改名以避開一些條條框框。不過央媽曾明令要劃清互聯網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不知2018年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互動話題

你對2017年中國金融科技有什麼看法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