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今天,黃軒火了嗎?

從2年前開始, 網路上頻頻有這樣疑問的帖子冒出。

在黃軒身上, 民間還有這樣的吐槽, 說他是消消樂轉世, 集齊三個好資源就消失。

翻看黃軒的作品履歷, 第一次參與電視大製作就是鄭曉龍的《紅高粱》, 他在劇中飾演周迅的初戀, 角色討喜, 劇集四台聯播紅極一時, 卻沒帶起這個有意想走“國民初戀”定位的黃軒;

再次以初戀角色出現的黃軒就是在《羋月傳》裡, 這次初戀女主是孫儷, 在小範圍裡走紅了一把後, 又宣佈要和“旺男主體質”的楊冪搭演超強IP《翻譯官》, 這部2016年收視率冠軍的劇集, 僅因為黃軒在片場花絮裡摸了楊冪腿而上了次熱搜, 隨後再次陷入不溫不火的狀態, 黃軒似乎一直走在要爆的路上。

直到今天, 他在兩位大導演——陳凱歌和馮小剛新作中都擔綱男一號的電影作品《妖貓傳》、《芳華》陸續上映, 這個問題再次被人口頭問起:

黃軒今天火了嗎?

嗯, 可能還沒有。

來看一組百度數值, 拿《芳華》同戲女主以及最近因一部網劇《小美好》的胡一天對比, 除了黃軒, 其他三人的整體環比都大於1000%, 而擁有兩部大導作品傍身外加《海上牧雲記》劇集的加持, 整體同比上漲了184%, 和傳統意義的“大爆”’、“火”還搭不上邊。

可是, 以我們所知道的想要成為一名演員的黃軒, 真的需要大爆嗎?

是的, 儘管手握不錯的資源, 被大導演賞識, 如果沒有人氣加持, 也極有可能在想上的戲裡被製片方換掉。 黃軒曾和金星、魯豫都提過:

“我相信每個演員都經歷過很多這樣的事情, 這個行業的特性就是被選擇和等待嘛。 ”

出道十年,前七年黃軒都是在等待、被選擇、被換角中度過。

05年,19歲的黃軒正在北京舞蹈學院念大一,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副導演在有著北電、中戲學生的海選大軍裡,相中了他,有意讓他出演小皇子這個角色。

前後進組帶妝試戲半年多,副導曾神秘的跟他說:這角色你演,沒跑了。但你要保密!

興奮的黃軒回去後每天都喜滋滋,甚至拒絕了海岩的戲,直到看到報紙上關於電影開拍的消息,打給當初信誓旦旦的副導才得知,製片方加了周傑倫進來,因此皇子的年齡需要下調,後來小皇子變成是時值15歲的秦俊傑出演,黃軒就這麼出局了。

更殘忍的是,電影首映禮時到舞蹈學院挑伴舞,黃軒被點名指定要參加,據一次採訪裡黃軒透露,自己下臺後碰到當初選他的副導,眼淚一下就湧出來了。副導那時跟他說沒事兒,慢慢來。

命運有時候就像是個黑洞,在輪番的低潮後,仍能再次把你拋向無盡的深淵。

那時候的黃軒如果知道自己後幾年的境遇,可能就不會對著副導演哭了。07年黃軒拍了第一部電影處女作

《地下的天空》,片子在國外拿了多項大獎,據說也有黃軒一份,但他捨不得花錢自費買票去國際電影節,獎就頒給了別人。

09年,婁燁導演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入圍坎城電影節,作為主演的黃軒得知消息後興沖沖跑去跟劇組請一個星期的假,打算去坎城走紅毯,卻被告知關於自己的整體故事線都被剪掉,四十分鐘的戲份只留下一個背影。

事後,婁燁送了黃軒有他戲份的DVD,這兩天黃軒上節目,還調侃想看的網友可以想辦法聯繫他,他家有DVD。

緊接著就是《海洋天堂》和《日照重慶》,兩個本來板上釘釘的角色還是被製作方說換就給換了。為了《海洋天堂》那角色,黃軒特地準備了一個夏天,跑去北京郊區的孤獨症患者學校體驗生活,同他們一起吃住,訓練游泳。

直到有一天,導演打過來說:“你明天不用再去游泳了。”幾經風波的黃軒很習慣也很敏銳的知道,“那就是我沒戲了。”

《日照重慶》也是,王小帥和投資方僵持了好長時間,還是換掉了黃軒。“那就這樣吧。”黃軒心想,也只能這麼想。

這也就不難解釋,《芳華》臨時被撤檔的發佈會上,導演、女演員們忍不住落淚時,黃軒表情一臉凝重,神情看上去十分平靜,毫無波動。

黃軒熬了整整十年,這些看似奇幻的變故對他來說,不過是平靜水面上因微風拂過的小小波瀾,甚至,這些波瀾對他來說才是最習以為常的事情,才是他的規律之內的正常情況。

有趣的是,在黃軒前七年不斷被換角、被刪戲的無限迴圈裡,他的“天敵”是投資方塞來的有更高人氣的明星。而現在,他也開始嘗試入世,接真人秀,拍電視劇,對於這樣的轉變他透露過,演員要被別人看到,不然表演起碼在公眾視野裡是沒有地位的。

他也承認過自己有拗不過來的時期,覺得自己是混電影的,看不上電視劇。

那會兒因為生活困頓,面對每個月向公司借四千攢下來的高額債務,黃軒接了電視劇《黎明前的暗戰》,劇挺好的,當年央視收拾第一,合作演員是程潛、郭達、倪大紅這樣的戲骨演員。

後來在遇到《紅高粱》之前,又接了幾部存在感幾乎為0,質感又一般的電視劇,主演的電影又僅有小範圍觀眾。

鬱鬱不得志應該算那時黃軒的內心寫照,準確的說,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當年副導的一句“沒事兒,慢慢來”反倒成了盤旋於心的夢魘,這個慢慢來到底何時才是個盡頭?

2015年,黃軒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對當下的年輕中國演員來說,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長得好看一點,拍一個古裝神劇就出來了,然後突然就火得一塌糊塗,很多電影的大導演就去找他們來演自己的電影,目的竟然是為了利用粉絲效應去保障票房。”

話語一出,網路上就有人說他是酸葡萄心理,也是從這個時候,圍繞在黃軒身上的矛盾唰地一下就全出來了。

作為一心想成為好演員的黃軒來說,他願意為戲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包括他也曾介紹過理想中的生活就是,“一年之中,有三個月在準備角色,三個月在拍攝,三個月和心愛的人周遊世界,三個月在家喝喝茶種種花。”,在對待戲上,他也的確這麼做了。

付出也有收穫,不少人通過他的演技圈粉,和他合作過的大導演如陳凱歌,馮小剛都說過同一句話,找黃軒算是找對人了。他表演的層次感仍會被人拿出來津津樂道。但,儘管出演的作品獲獎無數,認可黃軒演技上的獎盃卻遲遲未到。

主演的電影作品《推拿》在柏林拿下大獎時,黃軒卻和柏林影帝擦肩而過。作為評委之一的梁朝偉特地在閉幕酒會找到黃軒,說“你一直在我們的選擇範圍裡,我們到昨天還在猶豫。”

聽著很感人,說到底還是安慰。也有人說他是“金馬最佳男主角頭號遺珠”,這些安慰的話也抵消不了以演技為突出特徵的黃軒只是各大影帝的遺珠而已。

主打演員路線的他,開始出現在真人秀裡,陸續接演了《翻譯官》、《海上牧雲記》、《創業時代》這些電視劇,看的出來他想通了,如果有高一點的人氣,或許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而矛盾之處在于他有時又會質疑自己,《海上牧雲記》開播的時候,在記者問為什麼要接這片子的時候,他尷尬的連說了三次一言難盡,“但我不認為它是我的什麼特別好的作品。”

黃軒接著補充道。這個劇的題材就是他此前吐槽過的古裝神劇,或許他接的時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因此而大火一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黃軒的小圓手比演技搶先一步走紅時,黃軒曾一度排斥,包括現在的採訪都儘量控制記者別往手上引,就怕模糊焦點。而同期宣傳期裡,你又能適度看到他關於小圓手的新聞。

在明星和演員兩個天秤間搖擺不定的黃軒,他的心裡還留存著對戲的認真執著,對表演的熱愛和不服世俗的底氣,或許對他目前來說,最需要的是影帝的稱號,起碼這樣和大部分人設才吻合的上。

出道十年,前七年黃軒都是在等待、被選擇、被換角中度過。

05年,19歲的黃軒正在北京舞蹈學院念大一,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副導演在有著北電、中戲學生的海選大軍裡,相中了他,有意讓他出演小皇子這個角色。

前後進組帶妝試戲半年多,副導曾神秘的跟他說:這角色你演,沒跑了。但你要保密!

興奮的黃軒回去後每天都喜滋滋,甚至拒絕了海岩的戲,直到看到報紙上關於電影開拍的消息,打給當初信誓旦旦的副導才得知,製片方加了周傑倫進來,因此皇子的年齡需要下調,後來小皇子變成是時值15歲的秦俊傑出演,黃軒就這麼出局了。

更殘忍的是,電影首映禮時到舞蹈學院挑伴舞,黃軒被點名指定要參加,據一次採訪裡黃軒透露,自己下臺後碰到當初選他的副導,眼淚一下就湧出來了。副導那時跟他說沒事兒,慢慢來。

命運有時候就像是個黑洞,在輪番的低潮後,仍能再次把你拋向無盡的深淵。

那時候的黃軒如果知道自己後幾年的境遇,可能就不會對著副導演哭了。07年黃軒拍了第一部電影處女作

《地下的天空》,片子在國外拿了多項大獎,據說也有黃軒一份,但他捨不得花錢自費買票去國際電影節,獎就頒給了別人。

09年,婁燁導演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入圍坎城電影節,作為主演的黃軒得知消息後興沖沖跑去跟劇組請一個星期的假,打算去坎城走紅毯,卻被告知關於自己的整體故事線都被剪掉,四十分鐘的戲份只留下一個背影。

事後,婁燁送了黃軒有他戲份的DVD,這兩天黃軒上節目,還調侃想看的網友可以想辦法聯繫他,他家有DVD。

緊接著就是《海洋天堂》和《日照重慶》,兩個本來板上釘釘的角色還是被製作方說換就給換了。為了《海洋天堂》那角色,黃軒特地準備了一個夏天,跑去北京郊區的孤獨症患者學校體驗生活,同他們一起吃住,訓練游泳。

直到有一天,導演打過來說:“你明天不用再去游泳了。”幾經風波的黃軒很習慣也很敏銳的知道,“那就是我沒戲了。”

《日照重慶》也是,王小帥和投資方僵持了好長時間,還是換掉了黃軒。“那就這樣吧。”黃軒心想,也只能這麼想。

這也就不難解釋,《芳華》臨時被撤檔的發佈會上,導演、女演員們忍不住落淚時,黃軒表情一臉凝重,神情看上去十分平靜,毫無波動。

黃軒熬了整整十年,這些看似奇幻的變故對他來說,不過是平靜水面上因微風拂過的小小波瀾,甚至,這些波瀾對他來說才是最習以為常的事情,才是他的規律之內的正常情況。

有趣的是,在黃軒前七年不斷被換角、被刪戲的無限迴圈裡,他的“天敵”是投資方塞來的有更高人氣的明星。而現在,他也開始嘗試入世,接真人秀,拍電視劇,對於這樣的轉變他透露過,演員要被別人看到,不然表演起碼在公眾視野裡是沒有地位的。

他也承認過自己有拗不過來的時期,覺得自己是混電影的,看不上電視劇。

那會兒因為生活困頓,面對每個月向公司借四千攢下來的高額債務,黃軒接了電視劇《黎明前的暗戰》,劇挺好的,當年央視收拾第一,合作演員是程潛、郭達、倪大紅這樣的戲骨演員。

後來在遇到《紅高粱》之前,又接了幾部存在感幾乎為0,質感又一般的電視劇,主演的電影又僅有小範圍觀眾。

鬱鬱不得志應該算那時黃軒的內心寫照,準確的說,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當年副導的一句“沒事兒,慢慢來”反倒成了盤旋於心的夢魘,這個慢慢來到底何時才是個盡頭?

2015年,黃軒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對當下的年輕中國演員來說,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長得好看一點,拍一個古裝神劇就出來了,然後突然就火得一塌糊塗,很多電影的大導演就去找他們來演自己的電影,目的竟然是為了利用粉絲效應去保障票房。”

話語一出,網路上就有人說他是酸葡萄心理,也是從這個時候,圍繞在黃軒身上的矛盾唰地一下就全出來了。

作為一心想成為好演員的黃軒來說,他願意為戲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包括他也曾介紹過理想中的生活就是,“一年之中,有三個月在準備角色,三個月在拍攝,三個月和心愛的人周遊世界,三個月在家喝喝茶種種花。”,在對待戲上,他也的確這麼做了。

付出也有收穫,不少人通過他的演技圈粉,和他合作過的大導演如陳凱歌,馮小剛都說過同一句話,找黃軒算是找對人了。他表演的層次感仍會被人拿出來津津樂道。但,儘管出演的作品獲獎無數,認可黃軒演技上的獎盃卻遲遲未到。

主演的電影作品《推拿》在柏林拿下大獎時,黃軒卻和柏林影帝擦肩而過。作為評委之一的梁朝偉特地在閉幕酒會找到黃軒,說“你一直在我們的選擇範圍裡,我們到昨天還在猶豫。”

聽著很感人,說到底還是安慰。也有人說他是“金馬最佳男主角頭號遺珠”,這些安慰的話也抵消不了以演技為突出特徵的黃軒只是各大影帝的遺珠而已。

主打演員路線的他,開始出現在真人秀裡,陸續接演了《翻譯官》、《海上牧雲記》、《創業時代》這些電視劇,看的出來他想通了,如果有高一點的人氣,或許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而矛盾之處在于他有時又會質疑自己,《海上牧雲記》開播的時候,在記者問為什麼要接這片子的時候,他尷尬的連說了三次一言難盡,“但我不認為它是我的什麼特別好的作品。”

黃軒接著補充道。這個劇的題材就是他此前吐槽過的古裝神劇,或許他接的時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因此而大火一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黃軒的小圓手比演技搶先一步走紅時,黃軒曾一度排斥,包括現在的採訪都儘量控制記者別往手上引,就怕模糊焦點。而同期宣傳期裡,你又能適度看到他關於小圓手的新聞。

在明星和演員兩個天秤間搖擺不定的黃軒,他的心裡還留存著對戲的認真執著,對表演的熱愛和不服世俗的底氣,或許對他目前來說,最需要的是影帝的稱號,起碼這樣和大部分人設才吻合的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