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麼多年茶水漱口都白漱了?蘇東坡這兩句話告訴你錯在哪

古代很多養生保健的習慣我們不是不知道, 是沒有很好的傳承。

中醫古籍中記載的疾病有很多, 但是有一種病的記載卻相對較少, 那就是齲齒。 原因可能是這種病太小, 但是卻也和古人們的一個習慣有著密切關係。

在《紅樓夢》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飯畢, 丫環用小茶盤捧上茶來, 林黛玉見人又捧過漱盂來, 林黛玉也照樣漱了口。 盥手畢, 又捧上茶來, 這方是吃的茶。 可見, 用茶水漱口保健古已有之。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也極為宣導茶水漱口, 他有一篇《論茶》, 專論以茶漱口的好處:“除煩去膩, 不可缺茶, 然暗中損人不少。 吾有一法, 每食已, 以濃茶漱口, 煩膩既出, 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 消縮脫去, 不煩挑刺, 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 率皆用中下茶, 其上者亦不常有。 數日一啜不為害也。 ”

蘇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茶水漱口的兩點注意事項:

一是漱口的茶水不用好茶葉。 飯後用中下檔濃茶漱口, 既可解油去膩, 使口爽齒潔, 還能將嵌塞在牙縫的肉消縮脫去, 利於固牙堅齒;

二是漱口的茶水最好是濃茶, 這樣才能達到祛除煩膩, 預防因為多吃肥甘厚膩食物導致脾胃疾患的弊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