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男子偷竊時被畫吸引,老闆趁機逃跑,為得到畫,小夥謊稱畫是贗品

陳州城西有個小趙莊, 莊裡有個姓趙名仲字雅藝的人, 文武雙全, 清末年間中過秀才。 後來家道中落, 日子越發窘迫, 為養家糊口,

逼入黑道, 幹起了偷竊的勾當。

趙仲是文人, 偷盜也與眾不同, 每每行竊, 必化裝一番, 穿著整齊, 一副風雅。 半夜撥開別家房門, 先綁了男人和女人, 然後彬彬有禮地道一聲:“得罪!”依仗自己藝高膽不懼, 竟點著蠟燭, 欣賞牆上的書畫, 恭維主人家的藝術氣氛和夫人的美麗端莊;接下來, 摘下牆上的琵琶, 彈上一曲《春江花月夜》, 直聽得被盜之人瞠目結舌了, 才悠然起身, 消失在夜色裡。

趙仲說, 這叫落道不落價, 也叫雅癖。 古人雲:“有穿窬之盜, 有豪俠之盜, 有斬關劈門貪得無厭冒死不顧之盜;從未有從容坐論, 杯酒歡笑, 如名士之盜者。 ”——趙某就是要當個例外!

這一日, 趙仲又去行竊。 被竊之家是陳州大戶周家。 趙仲蒙面入室, 照例先綁了主人夫婦,

然後點燃蠟燭, 開始欣賞主人家的詩畫。 當他舉燭走近一幀古畫面前時, 一下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幅吳偉的《灞橋風雪圖》。 遠處是深林回繞的古刹, 近景是松枝槎椏, 板橋風雪;中間一客, 一副落魄之態, 騎驢蹣跚而過, 形態淒涼;中景一曲折清泉, 下可連接灞橋濺溪以助回環之勢, 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續古刹微茫……整個畫面處處給人以失意悲涼之感!

趙仲看得呆了。 他由畫聯想起自己的身世, 仿佛身臨其境, 變成了那位騎驢過客, 不由心境蒼涼, 心酸落淚。 不料趁他哀傷之時, 周家主人卻偷偷讓夫人用嘴啃開了繩索。 周家主人奪門而出, 喚來守夜的家丁。 家丁一下把主人臥房圍了個嚴實。

趙仲從藝術中驚醒, 一見此狀,

急中生智, 抓過夫人, 對周家主人說:“我只是個文盜, 只求錢財, 並不想鬧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 萬不可妄動!”

周家主人遲疑片刻, 命家丁們後退幾步。

見形勢略有緩和, 趙仲松了一口氣, 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 問:“知道我今日為甚吃虧嗎?”

“為了這幅畫!”周家主人回答。

“你認得這幅畫嗎?”趙仲又問。 周家主人見盜賊在這種時候竟問出了這種話, 頗感好笑, 緩了口氣說:“這是明朝大家吳偉的真跡《灞橋風雪圖》!”

“說說它好在哪裡?”趙仲望瞭望周家主人, 挑釁般地問。

周家主人只是個富豪, 對名畫只知其表而不知其裡, 自然說不出個道道兒, 不禁面紅耳赤。

那時候趙仲就覺得有某種“技癢”使自己渾身發熱, 開始居高臨下, 口若懸河地炫耀道:“吳偉為陽剛派,

在他的勾斫斬折之中, 看不出一般畫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 而剛毅中透著淒涼的心境處處在山川峰巒、樹木陰翳之中溢出。

不信你看, 那線條是有力的勾斫和斬截, 毫無猶豫之感。 樹枝也是釘頭鼠尾, 頓挫分明, 山骨嶙峋, 筆筆外露……”說著, 他像忘了自己的處境, 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 下意識地走近那畫, 開始指指點點, 感慨陣陣……

周家主人和諸位家丁聽得呆了, 個個木然, 目光癡呆, 為盜賊那臨危不懼的執迷而嘆服不已。

趙仲說著取下那畫, 對周家主人說:“此畫眼下已成稀世珍品, 能頂你半個家產!你不該堂而皇之地掛它, 應該珍藏, 應該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過那畫, 如接珍寶, 愛撫地抱在胸前。

趙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頭,

安排說:“裱畫最忌蟲蝕, 切記要放進樟木箱內!”說完, 突然挽過周家主人的胳膊, 笑道:“讓人給我拿著銀錢, 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這才醒悟, 但已被趙仲做了人質。 萬般無奈, 他只得讓一家丁拿起趙仲開初包好的銀錢, “送”趙仲走出大門。

三人走進一個背巷, 趙仲止了腳步, 對周家主人笑道:“多謝周兄相送, 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說, 你老兄抱的這幅畫是一幅贗品, 是當初家父臨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為保真品, 我寧願行竊落駡名而捨不得出手啊!”

那周家主人這才恍然大悟, 一下把畫軸摔得老遠, 憤憤地說:“你這賊, 真是欺人太甚!”

趙仲飛前一步, 撿了那畫, 連銀錢也不要了, 雙手抱拳, 對著周家主人晃了幾晃, 然後便飛似的消失在夜色裡……

從此,趙仲再不行竊,帶著全家躲進偏僻的鄉村,用平日盜得的銀錢買了幾畝好地,白日勞作,夜間讀畫——讀那幅《灞橋風雪圖》。

據說,趙仲常常讀得淚流滿面…作者孫方友

從此,趙仲再不行竊,帶著全家躲進偏僻的鄉村,用平日盜得的銀錢買了幾畝好地,白日勞作,夜間讀畫——讀那幅《灞橋風雪圖》。

據說,趙仲常常讀得淚流滿面…作者孫方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