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青綠山水特輯:晉唐時期青綠、金碧山水畫

晉唐宋元時期是青綠山水畫演進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階段, 不僅成就最高, 也是明清青綠山水畫臨仿、借鑒的資源及演進、發展的基礎。

宋人繪 摹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青綠、金碧山水是從技法角度對山水畫的著色類型所作的概括。 青綠與金碧山水皆屬於著色山水, 在畫史文獻中, 著色山水的概念在宋代已普遍使用。

宋人繪 摹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金碧」的概念在宋代已出現, 最早提及此概念的是北宋王詵, 他在《煙江疊嶂圖》卷(上海博物館藏)尾紙自題詩中稱「將軍色山自金碧」, 明確指出唐代李思訓(大李將軍)的著色山水為金碧山水。 此外, 北宋《宣和畫譜》也有提及日本國山水小景「設色甚重, 多用金碧」。 相對而言, 青綠山水的概念出現得最晚, 在元代莊肅的《畫繼補遺》中才首次發現, 莊肅稱南宋畫家趙伯駒「善青綠山水」。

宋人繪 摹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金碧、青綠山水之所指, 元饒自然《繪宗十二忌》中記載:樹葉多夾筆, 則以合綠染, 再以石青綠綴金泥, 則當于石腳沙嘴霞彩用之。

宋人繪 摹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可以看出, 山水的青綠設色多以礦物性顏色石青、石綠為主, 同時還有螺青、合綠等顏色。 青綠山水則應指礦物性和植物性的青綠顏色為主色的山水畫。 饒自然還提到金碧山水的概念, 他認為金碧山水的特點是在石青、石綠的基礎上, 在石腳、沙嘴、霞彩上使用石青綠綴金泥。

宋人繪 摹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據畫史文獻記載, 山水畫濫觴于魏晉, 據東晉顧愷之所撰《畫雲臺山記》可知當時已出現相對獨立的山水畫。 鑒於水墨山水在唐後期開始出現, 之前的山水應都是著色的。 唐後期之前的山水畫作應該是以丹砂、空青等賦色的著色山水。

唐人繪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主室南壁法華變壁畫 敦煌研究院提供 孫志軍攝

因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山水繪畫真跡稀缺, 故同時期敦煌壁畫中的山水樹石有著重要的意義。 該時期敦煌壁畫中的山水樹石在畫法、比例、顏色上都和中原保持一致。

唐人繪 莫高窟第103窟南壁法華變化城喻品 敦煌研究院提供 孫志軍攝

盛唐莫高窟第一〇三窟山石則突出了線條在塑造山體外形及結構上的表現力。 近景以兩座高聳的主峰為主體, 皆以鐵線勾勒輪廓, 山頭染石綠, 山體內部有方折的線條勾勒山石結構及肌理, 染淡赭色或留白。 盛唐敦煌青綠山水壁畫的進步, 應直接受到了中原地區的影響, 從而也證明了盛唐中原地區在山水畫上有了變革, 並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樣式。

唐 李昭道(傳) 明皇幸蜀圖軸(局部) 絹本設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是山水畫變革的重要時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山水之變,始于吳,成于二李」,其中「吳」是指吳道子,「二李」是指李思訓、李昭道。他們都生活在盛唐,吳道子為靠繪畫為生的職業畫家,二李是唐宗室,分別代表當時山水畫的兩種類型,即突出線條表現的淡著色山水和突出富貴裝飾性的青綠山水。

隋 展子虔 遊春圖卷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卷是現存風格最為古拙的山水卷軸畫,同時也是青綠山水畫,明詹景鳳在《東圖玄覽》中評其為「殆始開青綠山水之源」。該圖前隔水有宋徽宗御筆題簽:「展子虔遊春圖。」經《宣和畫譜》著錄,歷來被認為是展子虔的真跡。山石畫法、風格之古拙為歷代鑒賞家所認可,反映了山水畫「創體而未大就」的情形。

原文作者:胥瑞頔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漢代海昏侯國考古出土——古玉

唐 李昭道(傳) 明皇幸蜀圖軸(局部) 絹本設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是山水畫變革的重要時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山水之變,始于吳,成于二李」,其中「吳」是指吳道子,「二李」是指李思訓、李昭道。他們都生活在盛唐,吳道子為靠繪畫為生的職業畫家,二李是唐宗室,分別代表當時山水畫的兩種類型,即突出線條表現的淡著色山水和突出富貴裝飾性的青綠山水。

隋 展子虔 遊春圖卷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卷是現存風格最為古拙的山水卷軸畫,同時也是青綠山水畫,明詹景鳳在《東圖玄覽》中評其為「殆始開青綠山水之源」。該圖前隔水有宋徽宗御筆題簽:「展子虔遊春圖。」經《宣和畫譜》著錄,歷來被認為是展子虔的真跡。山石畫法、風格之古拙為歷代鑒賞家所認可,反映了山水畫「創體而未大就」的情形。

原文作者:胥瑞頔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漢代海昏侯國考古出土——古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