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獨孤求敗原來是慕容複!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話說金庸的江湖裡, 有一位人物很神秘, 引起了很多讀者的猜測。 但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沒有定論。

他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

之所以是個謎之人物, 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他在金庸的江湖裡, 沒有正式登場亮相過。 是作者神來之筆, 延伸出來的人物。

其二、沒有出場的獨孤求敗, 卻是金庸人物裡, 不可一世的絕頂高手。 “一生蕩盡天下高手, 欲求一敗而不可得。 ”

他隨隨便便留下的隻言片語, 輕描淡寫的, 就為後世打造了一系列的大俠:楊過、風清揚、令狐沖等。

那麼老問題就來了。 這樣的一位舉世無雙, 傲視天下的武學奇才, 他到底會是誰呢?

請你有點耐心, 且看我洞幽察暗, 抽絲剝繭, 從金庸的江湖裡, 來找尋劍魔獨孤求敗, 生平過往的蛛絲馬跡。

不過, 順便提一句, 所有的分析, 都是建立獨孤求敗, 不吹牛逼的前提下來講。

金庸對於獨孤求敗的著墨不多, 寥寥無幾, 全部資訊, 都是楊過在絕穀深崖裡看到的, 原文太囉嗦, 大致概括如下:

【劍魔獨孤求敗, 一生難逢敵手, 高手寂寞, 最終只能深隱絕穀深崖之中, 孤獨終老。

他的劍術通神, 有四個階段。

弱冠之年成名, 手持青鋼利劍, 曾與河朔群雄爭鋒。

三十歲之前,

使用紫薇軟劍, 威力巨大, 曾誤傷義士, 棄劍於深谷。

之後改用重劍,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蕩盡天下高手, 橫行江湖。

四十歲之後, 花草樹木皆可當作兵器, 無招勝有招,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也就是劍氣傷人的境界了。 】

以上就是金庸給的獨孤求敗的介紹, 信息量很少, 下面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獨孤求敗, 是哪個地方, 哪個時期的人物?

眾所周知, “獨孤”這一姓氏不是大姓, 歷史上記載, 獨孤原是北魏時期的鮮卑族部落姓氏。 這一點跟獨孤求敗“弱冠之年, 與河朔群雄爭鋒”相吻合。

古代河朔就是北方地區, 在宋時, 鮮卑族就是遼人, 長期雄踞北方。 天龍八部裡蕭峰、慕容複都是鮮卑族人。

獨孤求敗是北方人, 肯定是沒有疑問的。

再來看獨孤求敗大概是什麼時代的人?

如你所知, 金庸的小說按年代順序排序是《天龍》、《射雕》、《神雕》、《笑傲》、《鹿鼎記》。 (其它作品因為用不上, 在此不在排列之中)

楊過曾想:“這位獨孤前輩, 以前從沒聽說, 武林前輩們也從未提起過, 至少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吧。 ”

但這只是楊過的想法, 金庸只是想借楊過之口, 告訴我們獨孤求敗大致的年代。

六七十年前, 也就是《射雕》時期, 那個年代高手如雲, “東邪西毒, 南帝北丐中神通”, 哪個都是神一級的人物。 獨孤求敗假如是這一時代的人, 說遇不到敵手, 就未免太自負了。

何況, 以武論英雄的“華山論劍大會”上, 也沒聽到有姓獨孤的身影。 所以獨孤求敗只能是射雕以前的人物。

而《射雕》之前是《天龍》,

那就更不可能了, 天龍裡的高手多如牛毛:掃地僧、天山童姥、李秋水、無崖子、蕭峰等。 還有更久遠的逍遙子, 慕容龍城等。

所以, 獨孤求敗說沒有遇到對手, 時間上應該是天龍之後, 射雕之前。 也就是天龍結束(宋哲宗真正掌權)西元1095年, 射雕開始(第一次華山論劍)西元1195年之間。

這期間是武林的斷檔期, 高手貧乏, 求一敗而不得, 就說得過去了。

前面說過,第一華山論劍王重陽,洪七公等已是人至中年,在1095——1195這一百年的時間裡,至少在1175年左右,他們就在江湖上鋒芒初露了。

獨孤求敗沒有遇到他們,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可能年歲漸高,失去了爭強好鬥的興趣,已經隱居了。

這麼說來,獨孤求敗在天龍結束之前,也就是1095年左右,大概是三十左右的人了,到了1175年王重陽等武功大成(將近一百歲了),搞不好已經做古歸西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天龍結束時,三十幾歲的使劍高手,會有哪些呢?

蕭峰以死,要說他詐死複生,捨生取義的英雄形象就不在了,金庸老爺子知道了定會暴跳如雷,不現實。

虛竹就是個“佛系”的蔫人,說他好勇鬥狠,也不太可能。再說蕭峰、虛竹都不用劍。

段譽就更不用說,一國之君,日理萬機,哪有閒工夫去到處約架,何況他于武一道,難免興趣不濃。

就只剩下一位:慕容複。要命的是他是個真正的劍術高手。在天龍八部裡,少林少室山一戰中:

【慕容複接過鄧百川擲過來的劍,使出慕容氏家傳劍法,招招連綿不絕,猶似行雲流水一般,瞬息之間,全身便如罩在一道光幕之中。武林人士向來只聞姑蘇慕容氏武功淵博,各家各派的功夫無所不知,殊不料劍法精妙如斯。】

看到沒,慕容家武功淵博深不可測,很多沒有外露。慕容複的劍術,在當時同輩高手中,絕對勝出一籌。

再來看《笑傲》裡的獨孤求敗的信息,那風清揚道:

“這獨孤九劍,口訣之長,不勝繁多,一招破劍式,破盡天下劍法、掌法、棍法、刀法、鞭法…”

並告訴令狐沖,忘記招式,揮灑自由,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就對了。

那獨孤求敗在創這套劍法時,怎麼就知道那麼多的劍法、刀法、鞭法……呢?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他熟悉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路數。

天龍時期的年輕一輩高手裡,誰有這樣的條件?還是慕容複。

慕容家的“還施水閣”,包羅武林各派武功秘笈,加上他時不時的,還到表妹王語嫣的“琅嬛書庫”裡借閱,天下武功,了然於胸。

以他的聰明才智,武功天賦,創一套破盡天下門派武功套路的“獨孤九劍”,也不個難事。

那麼,還有個問題,他誤傷義士的事,好像還沒有合理的解釋。

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當年,慕容複見到父親慕容博,不顧家傳複國祖訓,遁入空門。自己堅持多年的理想,頓時成了水中月,鏡中花自己也不免心灰意冷。

跟王語嫣隱居之後,終於放下包袱,他想脫胎換骨,從新來過,隱姓埋名,換了祖宗鮮卑族姓氏——獨孤。靜下心來,潛心武學一道,終於成了一代劍魔獨孤求敗。

可從小就深受複國夢的薰陶,那是說忘就能忘的。所以他也偶爾做出過努力,在天龍之後,他為了糾結勢力,加入了明教(當時的方臘教)。

並跟明教徒一起,重創過平叛朝廷命官黃裳,黃裳作為文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也會點武功。(那時還沒有寫出《九陰真經》)

明教被鎮壓以後,慕容複徹底感到複國無望,同時也體會到以前的血腥暴力,給自己帶來的良心不安。

年登不惑,其妻王語嫣體弱多病,離開人世後,慕容複終於大徹大悟,不再為江湖所動,退隱山林,與雕為伴,直至百年。

當年那個矢志不渝,胸懷宏圖霸業的慕容複,到最後終於釋懷,回歸了“武林世家”的生活裡,成了傲視天下武林的一代劍魔——獨孤求敗。

他與他的祖先慕容龍城一樣,終究被武林同道,打上了“舉世無雙”武學奇才的評語,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

前面說過,第一華山論劍王重陽,洪七公等已是人至中年,在1095——1195這一百年的時間裡,至少在1175年左右,他們就在江湖上鋒芒初露了。

獨孤求敗沒有遇到他們,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可能年歲漸高,失去了爭強好鬥的興趣,已經隱居了。

這麼說來,獨孤求敗在天龍結束之前,也就是1095年左右,大概是三十左右的人了,到了1175年王重陽等武功大成(將近一百歲了),搞不好已經做古歸西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天龍結束時,三十幾歲的使劍高手,會有哪些呢?

蕭峰以死,要說他詐死複生,捨生取義的英雄形象就不在了,金庸老爺子知道了定會暴跳如雷,不現實。

虛竹就是個“佛系”的蔫人,說他好勇鬥狠,也不太可能。再說蕭峰、虛竹都不用劍。

段譽就更不用說,一國之君,日理萬機,哪有閒工夫去到處約架,何況他于武一道,難免興趣不濃。

就只剩下一位:慕容複。要命的是他是個真正的劍術高手。在天龍八部裡,少林少室山一戰中:

【慕容複接過鄧百川擲過來的劍,使出慕容氏家傳劍法,招招連綿不絕,猶似行雲流水一般,瞬息之間,全身便如罩在一道光幕之中。武林人士向來只聞姑蘇慕容氏武功淵博,各家各派的功夫無所不知,殊不料劍法精妙如斯。】

看到沒,慕容家武功淵博深不可測,很多沒有外露。慕容複的劍術,在當時同輩高手中,絕對勝出一籌。

再來看《笑傲》裡的獨孤求敗的信息,那風清揚道:

“這獨孤九劍,口訣之長,不勝繁多,一招破劍式,破盡天下劍法、掌法、棍法、刀法、鞭法…”

並告訴令狐沖,忘記招式,揮灑自由,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就對了。

那獨孤求敗在創這套劍法時,怎麼就知道那麼多的劍法、刀法、鞭法……呢?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他熟悉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路數。

天龍時期的年輕一輩高手裡,誰有這樣的條件?還是慕容複。

慕容家的“還施水閣”,包羅武林各派武功秘笈,加上他時不時的,還到表妹王語嫣的“琅嬛書庫”裡借閱,天下武功,了然於胸。

以他的聰明才智,武功天賦,創一套破盡天下門派武功套路的“獨孤九劍”,也不個難事。

那麼,還有個問題,他誤傷義士的事,好像還沒有合理的解釋。

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當年,慕容複見到父親慕容博,不顧家傳複國祖訓,遁入空門。自己堅持多年的理想,頓時成了水中月,鏡中花自己也不免心灰意冷。

跟王語嫣隱居之後,終於放下包袱,他想脫胎換骨,從新來過,隱姓埋名,換了祖宗鮮卑族姓氏——獨孤。靜下心來,潛心武學一道,終於成了一代劍魔獨孤求敗。

可從小就深受複國夢的薰陶,那是說忘就能忘的。所以他也偶爾做出過努力,在天龍之後,他為了糾結勢力,加入了明教(當時的方臘教)。

並跟明教徒一起,重創過平叛朝廷命官黃裳,黃裳作為文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也會點武功。(那時還沒有寫出《九陰真經》)

明教被鎮壓以後,慕容複徹底感到複國無望,同時也體會到以前的血腥暴力,給自己帶來的良心不安。

年登不惑,其妻王語嫣體弱多病,離開人世後,慕容複終於大徹大悟,不再為江湖所動,退隱山林,與雕為伴,直至百年。

當年那個矢志不渝,胸懷宏圖霸業的慕容複,到最後終於釋懷,回歸了“武林世家”的生活裡,成了傲視天下武林的一代劍魔——獨孤求敗。

他與他的祖先慕容龍城一樣,終究被武林同道,打上了“舉世無雙”武學奇才的評語,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