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語丨不拘一格降人才,話好說事難做

話說, 我發覺, 我生活在一個相對矛盾的社會裡——比如說媒體一邊說“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是實際上, 好企業招聘大學生,

還是要認可985大學甚至C9院校, 甚至於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有時候對於有能力者, 還是有一定的學歷限制——記得以前聽朋友說, 某地招聘一些小工, 還要求高中文憑——要知道, 雖然大學都普及了, 但是, 高中依舊不是義務教育。

其實, 對於出身是否重要,

《論語》裡面也有記錄: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 雖欲勿用, 山川其舍諸?”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評論出身不太好的仲弓說:雖然耕地的牛下的牛犢, 不能用來祭祀(地位卑賤, 可以理解成出身不好), 但如果這牛犢的毛色、犄角都不錯, 即便是人不想用它做祭品(覺得出身不好), 但是相信, 山神也不會捨棄這樣的牛。

孔子這是在勉勵仲弓——雖然你出身差, 但是, 如果你做的足夠好, 也可以出人頭地。

也許, 這是孔子的一碗雞湯吧!

其實換個角度說, 有時候, 看出身, 也是一種無奈之舉——誠然, 草根裡面也有英雄, 但總的來說, 出身好的人, 成長環境好, 總體素質相對高的, 要佔據主流——就像985大學也許有欺世盜名之徒, 自考生函授生裡面也許也會產生大宗師, 但是概率呢?

所以我說, 不拘一格降人才, 話好說, 事情不好做——就像我, 也想做一代大學問家, 但我不得不承認, 同等資質的人, 遇到好的環境, 進步要比環境差的人, 遙遙領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