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藥行業強者恒強時代到來 千億俱樂部成員增至4家

2017年, 醫藥行業的改革仍在繼續, “顛覆性”變化是業內人士普遍的共識。 尤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 對行業影響深遠。 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檔, 讓人們看到了國家對醫療器械創新、監管等領域改革的決心。

在醫保控費、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 國家的政策改革方向是向國際最高品質標準看齊。 在政策的調整期, 一些細分領域將因標準的提升、監管的趨嚴面臨調整、洗牌, 陣痛在所難免。 但從長遠來看, 創新藥、優質藥將進一步受到市場的認可,

而佈局創新藥、優質藥的相關上市公司也將進一步受到市場的認可, 強者恒強的時代到來。

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

萬億元市場重塑

2017年醫藥行業政策頻出, 涉及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到支付的全產業鏈。 政策改革總體趨勢是加速推進行業整合並向國際接軌, 重塑醫藥產業格局。

10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實行藥品與藥用原輔料和包裝材料關聯審批、建立上市藥品目錄集、推動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全面實施、開展藥品注射劑再評價等, 以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 提高產業競爭力。

該意見被認為是中國藥品器械改革的里程碑式檔。

在這一檔的指引下, 國家食藥監總局多部門發佈了具體落實上述意見的徵求意見稿。 10月2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外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 貫徹上述意見精神, 注重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管理, 取消GMP和GSP認證等;11月28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發佈了關於公開徵求《中國上市化學藥品目錄集》第一批收錄品種意見的通知, 這被稱為中國版的“橙皮書”;12月22日, CDE發佈關於公開徵求《已上市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意見的通知, 此方案針對的主要是藥品一致性評價的關鍵——注射劑的再評價等。

政策的密集出臺讓人們看到了政府改革的決心和速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 這本質上是醫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創新藥、優質藥愈加受到重視, 而劣質藥、假藥將逐漸被驅逐出市場, 以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藥品、醫療的需求。

如果說上述系列政策讓生物醫藥人看到行業之變, 那麼醫保控費等具體政策的執行讓生物醫藥行業從業者感受到行業之“痛”。

今年年初, 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賀勝就表示, 我國將進一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 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取消藥品加成, 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對各地醫療費用增長幅度進行量化管理, 並落實到具體醫療機構。 在醫保控費、限制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大環境下,

醫藥行業結構調整仍在繼續, 行業繼續分化, 超萬億元藥品市場面臨重塑。

一方面, 由於中藥飲片不受醫保控費限制, 保持大量增長;一方面, 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等受到市場嚴管, 市場額度或進一步擠壓;在經過2016年疫苗事件之後, 2017年, 疫苗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回暖;而由於環保收緊, 維生素原料藥生產企業業績表現亮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