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基因技術行業的全球隱形冠軍

作者:格隆匯·康小臣

引子:投資生物藥時代、基因技術時代的大趨勢

投資, 很多時候賺的是趨勢的錢, 大錢要靠大趨勢。

生物藥就是一個大趨勢。 根據IMS Health統計表明, 2014年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已達到 2140億美金, 市場佔有份額也從2001年的10.5%增長至2014年的21.3%, 並且仍在高速增長。 投資生物藥需要專業甄別能力, 而投資單個藥企的風險也較大, 因此普通人投資這個大趨勢行業的方式就是兩種, 一是投資生物醫藥相關指數比如IBB等, 二是投資為生物醫藥行業服務的公司“賣水者”, 我們最近發掘出港股裡面就存在這麼一個低調的優質標的--全球生物藥CRO龍頭,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

金斯瑞是生命科學研究與應用服務及產品供應商, 于2002年于美國新澤西州成立, 直銷網路遍及全球逾100個國家, 客戶基礎包括超過3100間製藥及生物技術公司和1980所學院及大學等。 金斯瑞2015年12月30日在港股上市, 基石投資者是華潤集團, 公開發售超購4倍, IPO價格為1.31港元。

金斯瑞的大股東是以章方良博士為首的創業團隊搭建的持股平臺GS Corp(持股比例56.78%), 擁有絕對的控股權, 第二大股東就是上市前的機構投資者KPCB(持股比例14.58%), 第三大股東華潤集團持股約5%, 同時也為核心員工推出了購股權計畫, 搭建了一個適合高科技公司的股權架構:創始人保持對公司的控制力、核心團隊持股, 共用企業成長。

金斯瑞IPO後股價一度沖高至1.79元, 隨後跟隨大盤一路陰跌, 成交量持續萎縮, 最低跌至1.07元, 7月18日中報盈喜後股價跳空高開一路走高, 交易日漸活躍, 是時候好好看看分析一下金斯瑞的無限前景了。

一、全球基因合成的龍頭, 全球生物藥CRO龍頭, 進軍規模巨大的工業酶產業

1、金斯瑞是全球基因合成的龍頭, 在美國日本歐洲等設立子公司, 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5000多個客戶。 公司2015年收入8670萬美元, 75%的收入來自于歐美等規範市場。 簡單說, 公司不直接做生物藥, 做生物藥週期長風險大, 而是做生物藥的研發服務,

“賣水”給生物藥行業的淘金者。 全球製藥行業的大趨勢就是從化學藥轉到生物藥, 而大趨勢往往代表的是大機會。

2、說通俗一點, 能做到全球生物藥CRO第一名的, 囊括幾乎所有大小生物藥公司做自己客戶的, 肯定是有點真材實料硬功夫的。 不然怎麼做龍頭?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生物藥CRO老大的。 你想下游的客戶是多牛逼的客戶, 是那些IBB指數裡面打算治療乙肝、治療愛滋病、治療癌症、延緩衰老的新銳企業。 金斯瑞打交道的、平時來往的下游客戶就是這些獨角獸。

3、按2014年收益計, 公司于全球基因合成服務市場中位居第一(市場份額25.6%), 于全球DNA合成服務市場中位居第三(市場份額10.6%)。

4、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特別是高科技領域,

高品質的研發團隊往往才是科技企業真正的生命線, 公司擁有110名左右的博士, 其中約一半是海歸博士, 技術人員儲備強。

5、2016年6月份完成以6307萬港元並購濟南諾能生物51%的股權, 將產業鏈延展到產業規模龐大的工業酶產業, 2014年全球工業酶整體規模達45億美元, 同比增長約為10%。 需要指出, 工業酶的市場規模比公司原有的2015年收入規模0.867億美元大很多, 所以說這是收入爆發增長的機會。

二、金斯瑞三大亮點:可計算、可預期、可想像

1、傳統業務20%增長可持續, 可計算

供給端, 基因合成業務門檻高, 而且越來越高, 行業的需求分散且繁多, 要求供應商反映迅速, 這使得一般的實驗室即使掌握了相關技術也已經極難做大, 規模經濟性決定了新進入者門檻越來越高,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巨頭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

需求端,生物藥行業剛剛開始啟動,IMS Health統計表明,2014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已達到2140億美金,市場份額增長到21.3%,美歐日中印等各國的研發投入只會越來越大,同時由於研發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多的醫藥研發企業傾向於深度使用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2014年全球CRO市場份額為270億美元。所以行業的增長是扎實的,甚至將來存在行業加速增長的可能。

基於行業增長加速,以及行業集中度增加,這部分業務的增長將很可能帶來利潤超過20%的一般預期,證據就是公司最近發佈了中報盈利預喜。同時,公司的收入80%以上是美元結算,成本60%-70%是人民幣,因此將受益於人民幣的可能貶值,收入和成本的匯率差可以放大公司的盈利能力。

2、新增業務利潤可翻倍,可預期

公司進軍工業酶業務,這個產業的規模在2014年約為全球45億美元,遠遠大於公司2015年的收入0.867億美元,行業技術門檻高,競爭格局良好,國內企業也有進口取代的機會,投產四五年做到人民幣5億元以上收入的機會很大,從2017年開始可能會逐步貢獻利潤,按專案規劃公司希望三四年後工業酶的利潤能再造一個金斯瑞,長期來看這塊業務的利潤可能超過傳統基因合成相關業務。

對比同業,該業務的利潤率很高。新進入的工業酶毛利率60%,成熟後淨利潤率30%。比如說,溢多利2015年飼料用酶3億收入,毛利率60%多。而行業龍頭諾維信收入120億,毛利率58%,淨利率20%。

3、業務跳躍性發展可能性極大,可想像

第一,市場將逐步認知到金斯瑞是某些方面超越華大基因的基因行業龍頭。華大基因能做的基因測序,金斯瑞也能做。但金斯瑞能做的,華大基因做不了,而且基因合成(前五市占率74.2%)的進入壁壘比基因測序(前五市占率22.0%)更高。因此,誰是中國基因行業的龍頭?毫無疑問,華大基因是祖國的驕傲,在主業基因測序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是超越金斯瑞的。但是,從盈利能力、基因技術應用深度等角度看,金斯瑞是超越了華大基因的,它才是生物基因技術的龍頭,是朝陽行業的朝陽公司。當然了,金斯瑞和華大基因是友好公司,希望這些龍頭公司能良性競合把行業做大。我們說金斯瑞在某些方面超越華大基因,只是說明基因技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行業也很大,要客觀觀察和跟蹤。

第二,金斯瑞基於核心技術的產業延展性特別強,下游市場應用空間可以幾乎無限擴大。公司掌握了基因合成、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等核心基因技術,這些技術是合成生物學的基礎。這些技術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合成生物學的相關領域產業,公司都可以逐步滲透進軍。公司的工業酶,就是用基因技術改造菌種,實現更高品質的酶。合成生物學包括哪些前景產業呢?合成生物學是關鍵的戰略技術前沿,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兩個維度,應用領域包括綠色化學、能源與燃料、農業與養殖、環境與環保、疾病治療與抗衰老等,具體應用包括Car-T療法、深度改造的人造細胞、人造器官等。就是說,公司的核心技術的延展性非常強,可以逐步依據自身節奏和優勢進軍各個產業,做各個行業背後的隱形冠軍,賣水給更多的行業,或者在某些行業裡面直接淘金。

第三,基於蓬勃發展的生物行業機遇和公司掌握的基因核心技術,金斯瑞逐步可能會開展直接對消費者個人服務的2C業務,這將引起估值水準的爆炸上升!

第四,背靠大樹,與持股5%的戰略股東華潤集團展開戰略合作。華潤集團作為三大醫藥央企之一,醫療產業鏈佈局完善;而且在工業酶領域,華潤的食品、啤酒、飼料行業也可以給予支持。

三、財務與估值討論

1、金斯瑞對標的十倍股案例:無錫藥明康得WX.US(已私有化退市),是全球化學藥背後的隱形冠軍,歷史上漲了十倍以上;金斯瑞的傳統業務基因合成等,間接對標十倍股無錫藥明康得(化學藥CRO);而金斯瑞的新業務工業酶,則直接對標十倍股諾維信和A股漲了四倍最近仍連續漲停的溢多利(300381.SZ)。這些牛股都是淘金者背後的賣水人,隱形冠軍的股價漲幅可觀!例如:超盈國際(2111.HK),是做全球內衣品牌背後的隱形冠軍,已經漲了4倍還在漲。那麼,金斯瑞1548.HK,是全球生物藥背後的隱形冠軍+工業酶領域潛力股,能否複製幾倍股的軌跡?

2、公司財務資料穩健、增長健康。公司2015年成功上市融資到位後,資產負債率下降到18%,賬上現金達到8.03億港幣,過去幾年每年都保持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2015年1.5億),且均大幅高於當年淨利潤(2015年1.3億),說明公司是個真正賺錢的科技公司,而且管理層也比較穩健,每年的投資淨支出(2015年-0.3億)也在經營性現金流(2015年1.5億)以下,不會過度激進擴張,身上無債,手裡有錢,這也許是一個科技公司最理想的狀態了。2015年淨利潤1.3億港幣,扣非淨利1.1億,扣非淨利比增132.1%,ROE16.6%,毛利率65.8%,淨利率20.2%。基於穩健的財務資料以及成長股的PEG估值法,考慮到傳統業務20%的增長,新興業務將帶來的三四年後的利潤翻倍,還有進軍新業務帶來的外生增長,公司的PE倍數至少應該在20倍以上。

3、中報預喜,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大幅增長。我們保守估計2016年公司淨利潤增長約為30%至2200萬美元,2017年按最保守算20%增長為2640萬美元。現在已經是2016年8月底,所以保守按明年2017年的20倍PE給予估值,那就是一年目標市值5.28億美元即41億港元。目前公司包括未行使期權在內的已發行股本約為19.7億股(區別於2015年年底股本約為16.75億股,實際上公司發行給高管的這些期權,是逐步逐步行使的,但我們按最保守的一次性全面攤薄算),按此計算股價1.64港元對應市值為32.3億港元,目標漲幅為27%。

4、值得一提的是,金斯瑞1548.HK的新業務之一工業酶A股同類公司溢多利,上半年30%增長,才3100萬利潤,但103億人民幣市值,最近連續漲停,估值已經完全沒法看了;工業酶行業龍頭諾維信的PE(ttm)為31倍。而1548的市值才25億港幣,2200萬美元(即1.46億人民幣)的全年預估利潤,核心技術更好,對應下游行業更廣泛,估值水準相比顯得被低估。

5、三年的目標市值計算。假設後面三年傳統業務每年增長20%,那麼三年後的利潤規模約為3800萬美元,而工業酶屆時按項目設想做到約2000萬美元左右的利潤,那麼總利潤約為5800萬美元,保守給予20倍PE對應的三年的目標市值約為90億港元;公司包括未行使期權在內的已發行股本約為19.7億股,按此計算股價1.64港元對應市值為32.3億港元。目標市值是目前市值的2.78倍!需要指出,上述用於測算的利潤平均增長20%,以及PE倍數20,這兩個資料都是偏保守的,就是說目標市值可能更大。

6、深港通的間接影響。基於公司業績驅動市值增長,公司市值逐步達到50億港幣以上,因為公司的稀缺性,將來可能進入恒生中小盤指數,從而進入深港通。而A股給予基因技術類的稀缺公司的估值是極高的,將來華大基因上市很可能得到極高的估值水準,這對金斯瑞也是一個催化劑。

四:結語,基因技術是21世紀的顛覆性創新力量,行業將出現幾個百億級別的公司

Google公司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中指出,基因技術(G)、智慧技術(R)和納米技術(N)這三種力量將在21世紀重塑人類文明,基因技術相關公司前景光明。基於傳統業務20%增長可持續可計算,新增業務利潤可翻倍可預期,業務跳躍性發展可能性極大想像力,長期投資看10年,金斯瑞做到10億人民幣以上的淨利潤、200億人民幣以上的市值,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利益聲明:相關作者持有該股票,文章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風險自負。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巨頭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

需求端,生物藥行業剛剛開始啟動,IMS Health統計表明,2014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已達到2140億美金,市場份額增長到21.3%,美歐日中印等各國的研發投入只會越來越大,同時由於研發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多的醫藥研發企業傾向於深度使用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2014年全球CRO市場份額為270億美元。所以行業的增長是扎實的,甚至將來存在行業加速增長的可能。

基於行業增長加速,以及行業集中度增加,這部分業務的增長將很可能帶來利潤超過20%的一般預期,證據就是公司最近發佈了中報盈利預喜。同時,公司的收入80%以上是美元結算,成本60%-70%是人民幣,因此將受益於人民幣的可能貶值,收入和成本的匯率差可以放大公司的盈利能力。

2、新增業務利潤可翻倍,可預期

公司進軍工業酶業務,這個產業的規模在2014年約為全球45億美元,遠遠大於公司2015年的收入0.867億美元,行業技術門檻高,競爭格局良好,國內企業也有進口取代的機會,投產四五年做到人民幣5億元以上收入的機會很大,從2017年開始可能會逐步貢獻利潤,按專案規劃公司希望三四年後工業酶的利潤能再造一個金斯瑞,長期來看這塊業務的利潤可能超過傳統基因合成相關業務。

對比同業,該業務的利潤率很高。新進入的工業酶毛利率60%,成熟後淨利潤率30%。比如說,溢多利2015年飼料用酶3億收入,毛利率60%多。而行業龍頭諾維信收入120億,毛利率58%,淨利率20%。

3、業務跳躍性發展可能性極大,可想像

第一,市場將逐步認知到金斯瑞是某些方面超越華大基因的基因行業龍頭。華大基因能做的基因測序,金斯瑞也能做。但金斯瑞能做的,華大基因做不了,而且基因合成(前五市占率74.2%)的進入壁壘比基因測序(前五市占率22.0%)更高。因此,誰是中國基因行業的龍頭?毫無疑問,華大基因是祖國的驕傲,在主業基因測序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是超越金斯瑞的。但是,從盈利能力、基因技術應用深度等角度看,金斯瑞是超越了華大基因的,它才是生物基因技術的龍頭,是朝陽行業的朝陽公司。當然了,金斯瑞和華大基因是友好公司,希望這些龍頭公司能良性競合把行業做大。我們說金斯瑞在某些方面超越華大基因,只是說明基因技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行業也很大,要客觀觀察和跟蹤。

第二,金斯瑞基於核心技術的產業延展性特別強,下游市場應用空間可以幾乎無限擴大。公司掌握了基因合成、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等核心基因技術,這些技術是合成生物學的基礎。這些技術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合成生物學的相關領域產業,公司都可以逐步滲透進軍。公司的工業酶,就是用基因技術改造菌種,實現更高品質的酶。合成生物學包括哪些前景產業呢?合成生物學是關鍵的戰略技術前沿,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兩個維度,應用領域包括綠色化學、能源與燃料、農業與養殖、環境與環保、疾病治療與抗衰老等,具體應用包括Car-T療法、深度改造的人造細胞、人造器官等。就是說,公司的核心技術的延展性非常強,可以逐步依據自身節奏和優勢進軍各個產業,做各個行業背後的隱形冠軍,賣水給更多的行業,或者在某些行業裡面直接淘金。

第三,基於蓬勃發展的生物行業機遇和公司掌握的基因核心技術,金斯瑞逐步可能會開展直接對消費者個人服務的2C業務,這將引起估值水準的爆炸上升!

第四,背靠大樹,與持股5%的戰略股東華潤集團展開戰略合作。華潤集團作為三大醫藥央企之一,醫療產業鏈佈局完善;而且在工業酶領域,華潤的食品、啤酒、飼料行業也可以給予支持。

三、財務與估值討論

1、金斯瑞對標的十倍股案例:無錫藥明康得WX.US(已私有化退市),是全球化學藥背後的隱形冠軍,歷史上漲了十倍以上;金斯瑞的傳統業務基因合成等,間接對標十倍股無錫藥明康得(化學藥CRO);而金斯瑞的新業務工業酶,則直接對標十倍股諾維信和A股漲了四倍最近仍連續漲停的溢多利(300381.SZ)。這些牛股都是淘金者背後的賣水人,隱形冠軍的股價漲幅可觀!例如:超盈國際(2111.HK),是做全球內衣品牌背後的隱形冠軍,已經漲了4倍還在漲。那麼,金斯瑞1548.HK,是全球生物藥背後的隱形冠軍+工業酶領域潛力股,能否複製幾倍股的軌跡?

2、公司財務資料穩健、增長健康。公司2015年成功上市融資到位後,資產負債率下降到18%,賬上現金達到8.03億港幣,過去幾年每年都保持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2015年1.5億),且均大幅高於當年淨利潤(2015年1.3億),說明公司是個真正賺錢的科技公司,而且管理層也比較穩健,每年的投資淨支出(2015年-0.3億)也在經營性現金流(2015年1.5億)以下,不會過度激進擴張,身上無債,手裡有錢,這也許是一個科技公司最理想的狀態了。2015年淨利潤1.3億港幣,扣非淨利1.1億,扣非淨利比增132.1%,ROE16.6%,毛利率65.8%,淨利率20.2%。基於穩健的財務資料以及成長股的PEG估值法,考慮到傳統業務20%的增長,新興業務將帶來的三四年後的利潤翻倍,還有進軍新業務帶來的外生增長,公司的PE倍數至少應該在20倍以上。

3、中報預喜,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大幅增長。我們保守估計2016年公司淨利潤增長約為30%至2200萬美元,2017年按最保守算20%增長為2640萬美元。現在已經是2016年8月底,所以保守按明年2017年的20倍PE給予估值,那就是一年目標市值5.28億美元即41億港元。目前公司包括未行使期權在內的已發行股本約為19.7億股(區別於2015年年底股本約為16.75億股,實際上公司發行給高管的這些期權,是逐步逐步行使的,但我們按最保守的一次性全面攤薄算),按此計算股價1.64港元對應市值為32.3億港元,目標漲幅為27%。

4、值得一提的是,金斯瑞1548.HK的新業務之一工業酶A股同類公司溢多利,上半年30%增長,才3100萬利潤,但103億人民幣市值,最近連續漲停,估值已經完全沒法看了;工業酶行業龍頭諾維信的PE(ttm)為31倍。而1548的市值才25億港幣,2200萬美元(即1.46億人民幣)的全年預估利潤,核心技術更好,對應下游行業更廣泛,估值水準相比顯得被低估。

5、三年的目標市值計算。假設後面三年傳統業務每年增長20%,那麼三年後的利潤規模約為3800萬美元,而工業酶屆時按項目設想做到約2000萬美元左右的利潤,那麼總利潤約為5800萬美元,保守給予20倍PE對應的三年的目標市值約為90億港元;公司包括未行使期權在內的已發行股本約為19.7億股,按此計算股價1.64港元對應市值為32.3億港元。目標市值是目前市值的2.78倍!需要指出,上述用於測算的利潤平均增長20%,以及PE倍數20,這兩個資料都是偏保守的,就是說目標市值可能更大。

6、深港通的間接影響。基於公司業績驅動市值增長,公司市值逐步達到50億港幣以上,因為公司的稀缺性,將來可能進入恒生中小盤指數,從而進入深港通。而A股給予基因技術類的稀缺公司的估值是極高的,將來華大基因上市很可能得到極高的估值水準,這對金斯瑞也是一個催化劑。

四:結語,基因技術是21世紀的顛覆性創新力量,行業將出現幾個百億級別的公司

Google公司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中指出,基因技術(G)、智慧技術(R)和納米技術(N)這三種力量將在21世紀重塑人類文明,基因技術相關公司前景光明。基於傳統業務20%增長可持續可計算,新增業務利潤可翻倍可預期,業務跳躍性發展可能性極大想像力,長期投資看10年,金斯瑞做到10億人民幣以上的淨利潤、200億人民幣以上的市值,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利益聲明:相關作者持有該股票,文章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風險自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