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誰來接棒大盤白馬股?

上週五收評《股票投資六要點, 你能做到幾點?》講了一些重要的投資思路, 沒看的同學請關注“張春林”, 查看昨天的歷史記錄。

今天滬深股指小幅整理, 全天大部分時間內波瀾不驚, 上證指數收出十字星K線, 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小幅收陽。 全天個股漲少跌多, 但下跌個股數量較上週四五明顯減少。

漲跌停方面, 全天除新股外漲停16只, 其中還有五只是次新股, 還有三只是複牌股, 正常漲停品種僅八隻。 全天跌停的除ST外個股共17只, 一類是步森股份、天馬股份、天際股份之類的強莊股, 另一類是華大基因、士蘭微、武漢凡穀之類的前期強勢股。

整體來看, 滬指周線五連陰之後, 短線殺跌動力減弱, 正常情況下本周內將產生周線技術性反彈, 滬指短線壓力在20天均線和120天均線交匯點3320點附近, 強壓力點在30天均線附近的區域。

今天白酒、煤炭、電器及保險等表現稍強, 部分白馬反彈, 白酒裡五糧液已創新高, 電器股中創新高的是小天鵝A, 醫藥股中近期創新高的是益豐藥房和華海藥業。 白馬繼續分化, 一些二線白馬漲勢比一線更強。

短線機會主要來自於一些彈性較好的中小盤品種, 投資者可以結合上周超跌三大法則, 精選合適的超跌品種, 小倉位元參考短線交易, 如果自感把握不佳, 亦可放棄短線, 立足中線和明年兩會行情, 提前精選品種,

逢低分批冬播佈局。

更具體個股資料, 請大家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語音解盤提示分析。

~~~~~~~~~~~~~~~~~~~~~~~~~~~~~~~~~~~~~~~~~~~~~~~~~~~~~~~~~~~~~~~~

即將過去的2017年A股, 是一個完全“看臉”的市場。 股票上漲幅度與市值大小基本成正比, 選股的技術含量其實很低。

17年A股漲幅與市值成顯著正相關

展望2018年, 市場會有哪些新變化?大盤藍籌股還會一枝獨秀強者恒強嗎?小盤股還會一蹶不振逐步邊緣化嗎?今天研讀了安信年度策略研究,

其中部分內容供同學們參考。

全球產業趨勢邁向“科技G2”(中國與美國), 中國傳統經濟領域供給側效果顯著, 而新興科技領域將加速追趕美國, 未來核心投資機會在於新興成長產業, 創業板指是核心抓手。

年度層面看, 經濟預期總體穩定, 風險偏好從低位逐漸提升, 但金融市場流動性總體偏緊, 暫難支持大盤價值股走向泡沫化, 而基本面角度中小盤成長股中孕育著更強的結構性行情。

•年度節奏判斷:

上半年先躁動後調整, 下半年經濟或超預期, 流動性邊際改善, 股市機會好於上半年。

•戰略性看好指數:創業板指。

•重點行業:電子、通信、傳媒、環保、醫藥、軍工、電腦等。

•戰略性看好投資主題:半導體。

•重點主題:人工智慧、5G、大資料、智慧製造、國企改革等。

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中國將全面加速“補短板”, 這將是中國新興科技領域加速追趕美國的新時代。

更具體個股資料, 請大家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語音解盤提示分析。

小盤股業績增速最高

小盤股指數表現最差

大市值公司估值國際化基本到位。驅動大市值公司上漲的重要邏輯是外資流入預期,這推動了其估值國際化。

誰來接棒大盤價值股?

相比於中證500等中盤股指數,創業板中新興科技企業占比最高,同時更新精選市值最大100家,本質是一個優質中盤新興成長股指數。在創業板指數的100家公司中,主要行業是電腦(22家,權重13.52%)、電子(14家,權重16.06%)、傳媒(14家,權重16.06%)和醫藥生物(14家,權重12.02%)。

我們預計2017年全部A股淨利潤同比增速19.35%,2018年下滑至15.89%。

•2018年主機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下滑,至15.15%,明年週期性下行。

•2018年中小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小幅下滑,至22.34%,內生增速並未見底。

•2018年創業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由66..55%%顯著上升至12..56%%,

•創業板非金融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後,淨利潤增速從19..02%%上升至25..13%%。

•創業板指數非金融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後,淨利潤增速上升至29..50%%。

中國科技從優秀走向卓越

新興產業選擇的三條思路

•對於傳統產業起到替代作用的: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5G替代4G、OLED替代LCD等

•解決傳統模式痛點:基因技術解決醫學難題、區塊鏈/量子通信解決資訊安全、大資料/雲計算解決算力不足。

•改變人類生活和工作生產方式:AI代表了最高效的生產力、VR/AR豐富了人機交互模式、物聯網使得人與物可以“交流”。

空間:科技公司同等peg,市值空間可觀

更具體個股資料,請大家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語音解盤提示分析。

風險提示

鄭重提示:本欄目刊載的資訊僅為記錄每日盤後觀察而發佈,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資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資訊做出決策。本顧問力求本欄目刊載的資訊準確可靠,但對這些資訊和判斷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資訊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顧問不會從事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財、分成等非法證券業務,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個人收款帳號,不會在任何公開場合,推薦任何具體投資標的,文中所提及的個股,僅是案例分析並非個股推薦,大盤分析和市場策略建議,僅供參考,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本博主請各位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大市值公司估值國際化基本到位。驅動大市值公司上漲的重要邏輯是外資流入預期,這推動了其估值國際化。

誰來接棒大盤價值股?

相比於中證500等中盤股指數,創業板中新興科技企業占比最高,同時更新精選市值最大100家,本質是一個優質中盤新興成長股指數。在創業板指數的100家公司中,主要行業是電腦(22家,權重13.52%)、電子(14家,權重16.06%)、傳媒(14家,權重16.06%)和醫藥生物(14家,權重12.02%)。

我們預計2017年全部A股淨利潤同比增速19.35%,2018年下滑至15.89%。

•2018年主機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下滑,至15.15%,明年週期性下行。

•2018年中小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小幅下滑,至22.34%,內生增速並未見底。

•2018年創業板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由66..55%%顯著上升至12..56%%,

•創業板非金融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後,淨利潤增速從19..02%%上升至25..13%%。

•創業板指數非金融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後,淨利潤增速上升至29..50%%。

中國科技從優秀走向卓越

新興產業選擇的三條思路

•對於傳統產業起到替代作用的: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5G替代4G、OLED替代LCD等

•解決傳統模式痛點:基因技術解決醫學難題、區塊鏈/量子通信解決資訊安全、大資料/雲計算解決算力不足。

•改變人類生活和工作生產方式:AI代表了最高效的生產力、VR/AR豐富了人機交互模式、物聯網使得人與物可以“交流”。

空間:科技公司同等peg,市值空間可觀

更具體個股資料,請大家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語音解盤提示分析。

風險提示

鄭重提示:本欄目刊載的資訊僅為記錄每日盤後觀察而發佈,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資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資訊做出決策。本顧問力求本欄目刊載的資訊準確可靠,但對這些資訊和判斷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資訊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顧問不會從事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財、分成等非法證券業務,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個人收款帳號,不會在任何公開場合,推薦任何具體投資標的,文中所提及的個股,僅是案例分析並非個股推薦,大盤分析和市場策略建議,僅供參考,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本博主請各位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