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莊聰生:35300多家民企共推精准扶貧 共築全面小康大業

中國小康網12月16日訊 記者武琪 北京報導 2017年12月16日, 以“新時代與決勝全面小康”為主題的“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 在北京召開, 本屆論壇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小康》雜誌社主辦, 北京信安盟科技有限公司、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支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沒有農村貧困地區的小康, 是不完整的小康。 決勝全面小康, 不僅需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投入更大力量到扶貧工作中, 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扶貧工作方法, 構建完善的政府、社會與扶貧物件共同參與的扶貧工作體系。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是我們党的莊嚴承諾, 需要全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與參與。 ”在會上,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在題為《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是精准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途徑》的主題演講中如此呼籲。

他從當前民營企業的六種扶貧模式、“萬企幫萬村”行動遇到的問題, 以及實際工作中得到的思考和總結三大方面介紹了當前民企參與精准扶貧的情況。

近年來, 廣大民營企業家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在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等組織的推動下, 充分發揮了民營企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讓其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 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莊聰生介紹, 截至今年9月底, 進入“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台賬管理的民營企業有35300多家, 精准幫扶38000多個村莊, 涉及558.3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安排就業50多萬人, 技能培訓53.5萬人。

以上數位還在不斷增多,

數字的增多, 預示著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

六大模式結碩果

“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不僅豐富了民營企業扶貧的路徑和方式, 也為全國脫貧攻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莊聰生將當前民營企業精准扶貧總結為六種模式。

一是多種方式綜合幫扶。 一些大型民營企業採取整縣推進、整鄉推進、包村推進、一企幫多村、多企幫一村等精准扶貧形式。

二是村企共贏產業發展模式。 產業扶貧是民營企業的優勢, 民營企業通過村企共贏這種模式, 在傳統的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幫扶模式基礎上, 積極探索扶貧互聯網+模式, 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產業扶貧。

三是資產收益分紅模式。 企業通過幫助貧困戶採取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等方式,

讓貧困戶以資金、土地或者人力物力等形式投資入股, 形成合夥人的合作模式, 逐步建立滾動發展機制, 擴大生產規模, 持續增加貧困戶的收入。

四是教育惠民的幫扶模式。 很多民營企業資助貧困村開展教育幫扶。

五是安置就業增加模式。 許多民營企業通過向貧困地區提供就業崗位, 以發放工資的形式開展就業幫扶, 按照幫扶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 採取多種措施推進困難群眾就業, 讓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實現就地脫貧。

六是助推扶貧產業園區脫貧模式。 通過積極落實國家精准扶貧各項政策, 不少地方政府聯繫企業助推建設扶貧產業園區, 利用市場化理念整合扶貧資源,

把單一解決農村貧困群眾個體脫貧問題, 轉化為統籌解決貧困群眾面對的產業資金和技術難題的問題, 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耕作模式, 實現了從原始耕作到科技引領、粗放買賣到高端行銷、分散經營到集群發展、傳統農民到職業農民的質的飛躍。

五大難題待解

不過, 莊聰生也坦言, “當前‘萬企幫萬村’行動雖然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認可, 但實際工作中還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在他看來, 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基礎性工作還不完善, 貧困人口資訊欠精准。 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是基礎和前提, 這項工作繁瑣複雜, 需要大量人力。

二是資金瓶頸突顯, 精准扶貧受到制約。 在當下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 一些民營企業自身也面臨著較大生存壓力,不少地區投入產業發展專案的財政扶貧資金也比較少,同時財政扶貧資金相對比較分散,一些地區貧困人口所占的權重較大,資金缺口較大。

三是產業精准扶貧技術服務還有缺失。目前儘管精准扶貧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就每種扶貧方式而言,除個別大型企業有教授一級專家指導外,大部分還是以“土專家”為主。

四是“最後一公里”制約扶貧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家在道路、水電、網路、物流等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的目標。但是網路和物流發展還不十分到位,還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五是宣傳引導有待改善,從而促進形成激發全社會參與,尤其是激發更多民營企業參與扶貧攻堅的良好氛圍。

五力齊發助脫貧

為更好引導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保證“萬企幫萬村” 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結合實地調研,莊聰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精准把握政策導向,加強科學有效的組織引導。他建議要結合各地特點和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充分尊重貧困農民的意願,在保障其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基礎上,制定好產業精准扶貧規劃,把握好政策導向,結合地方自然條件發展潛能和市場需求,按照提升傳統產業,做強做優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因村因戶分類指導,大力發展有資源有市場有優勢的群眾認可的特色產業。

二是要努力協調盤活資金,要用活用好財政扶貧資金,把有限的扶貧資金更多地用到扶貧產業發展上來。

三是要努力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不能靠行政命令,只能通過政策激勵,建立互惠機制,引導鼓勵企業主動參與,才具有生命力。

四是要健全有效的服務保障機制。要在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銜接基礎上做好溝通對接,確保瞄準幫扶對象,要搭建村企合作服務平臺,重點搭建產銷對接,銀企對接的平臺,促進企業與農戶、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的有效對接,實現企業與農村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村企結隊幫扶的效率和水準。

五是要進一步扭轉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充分激發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幫助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

一些民營企業自身也面臨著較大生存壓力,不少地區投入產業發展專案的財政扶貧資金也比較少,同時財政扶貧資金相對比較分散,一些地區貧困人口所占的權重較大,資金缺口較大。

三是產業精准扶貧技術服務還有缺失。目前儘管精准扶貧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就每種扶貧方式而言,除個別大型企業有教授一級專家指導外,大部分還是以“土專家”為主。

四是“最後一公里”制約扶貧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家在道路、水電、網路、物流等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的目標。但是網路和物流發展還不十分到位,還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五是宣傳引導有待改善,從而促進形成激發全社會參與,尤其是激發更多民營企業參與扶貧攻堅的良好氛圍。

五力齊發助脫貧

為更好引導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保證“萬企幫萬村” 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結合實地調研,莊聰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精准把握政策導向,加強科學有效的組織引導。他建議要結合各地特點和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充分尊重貧困農民的意願,在保障其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基礎上,制定好產業精准扶貧規劃,把握好政策導向,結合地方自然條件發展潛能和市場需求,按照提升傳統產業,做強做優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因村因戶分類指導,大力發展有資源有市場有優勢的群眾認可的特色產業。

二是要努力協調盤活資金,要用活用好財政扶貧資金,把有限的扶貧資金更多地用到扶貧產業發展上來。

三是要努力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不能靠行政命令,只能通過政策激勵,建立互惠機制,引導鼓勵企業主動參與,才具有生命力。

四是要健全有效的服務保障機制。要在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銜接基礎上做好溝通對接,確保瞄準幫扶對象,要搭建村企合作服務平臺,重點搭建產銷對接,銀企對接的平臺,促進企業與農戶、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的有效對接,實現企業與農村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村企結隊幫扶的效率和水準。

五是要進一步扭轉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充分激發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幫助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