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遠古傳說的昆侖山實為天嶽幕阜山

原標題:天岳幕阜山——談古論今話伏羲

摘要:從中華並人類文明發祥的範疇和新文明文化史觀的視野來論證伏羲文明開端成長于長江流域, 伏羲就是東皇太一;又把伏羲文明和天嶽幕阜山特徵相結合論證天嶽幕阜山是萬祖之山——昆侖, 是禹貢之“東陵”, 其皇壇就是伏羲墓。

關鍵字:伏羲、天嶽幕阜、東皇太一、昆侖、東陵

目錄:

一、 從文明發端來看伏羲文化

1、長江流域是中華並人類文明發祥地

⑴蘇美爾文明

⑵根據三要素分析

⑶長江流域上萬年文明生生不息

⑷科學結論

2、新文明文化史觀

3、履足娠生反應的是典型的母系氏族風俗

4、百王之先, 人文始祖

二、 伏羲文明開端成長于長江流域的考古朔源

1、考古高度吻合伏羲時代文明特徵

2、“生庖犧于成紀”——當湖南辰溪

3、伏羲女媧夫妻說是黃帝后的附會

4、伏羲與女媧、太昊關係考

三、天嶽幕阜山是萬祖之山——昆侖

四、天嶽幕阜山皇壇是伏羲墓的理由分析

1、天嶽幕阜六嶽之首

2、東皇太一是伏羲

3、《禹貢》之“東陵”

4、天嶽幕阜是東陵

⑴下雋

⑵雋水河

⑶九江

⑷岳陽古稱東陵

5、東陵幕阜有皇陵乃古伏羲墓

⑴太昊和伏羲並非一個人

⑵幕阜皇壇

⑶天嶽幕阜山有魁屋

一、從文明發端來看伏羲文化

通常, 說中華古老文明文化、傳統歷史文明觀, 大多烙上“黃河中心論”的烙印, 談伏羲文明文化也不例外。 那麼, 撥開歷史的雲霧,

正本清源中華並人類文明文化史, 走出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的”新文明文化史觀(一), 將給我們展現一個嶄新的審視中華並人類文明文化史觀的廣闊前景。 伏羲古老文明是中華並人類文明發祥後極其重要的階段, 我在《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以下簡稱《源》)概括了五萬到五千年文明發展階段:“神糯文明文化, 其主要階段在50000~5000年前間, 也即從上古的有巢氏、燧人氏、盤古氏、女媧氏、伏羲氏到中古的神農、炎帝、黃帝、少皞(帝摯)、顓頊(高陽氏)、帝嚳(帝俊, 高辛氏, 也即西方稱的上帝)再到近古的唐堯、虞舜、大禹、夏啟開(建希臘克裡特文明和夏朝)、殷商、西周相對應時期。 其中, 從50000~25000年前間相對應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盤古氏, 是巫儺文化伴隨巫糯文明萌芽產生發展時期。
從25000~5000年前間相對應的是女媧、伏羲氏、神農、炎帝、黃帝(早期)時代, 是伏羲神農全球大統大九洲巫儺文化從長江流域向全球傳播擴散開拓時期;從5000~3000年前間相對應的是少皞、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大禹、夏啟、殷商、西周時期, 是巫儺文化隨著全球大統大九洲的分崩離析而分化組合變異時期。 (二)”伏羲階段是從上古到中古也即中華並人類文明從原始走向文明的最重要的承上啟下的階段, 這個階段達上萬年之久。 那麼, 剔除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下的文明史觀之人類最早發祥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之錯誤史觀後, 則人類文明的肇始究竟在哪裡呢?

1、長江流域是中華並人類文明發祥地。 新文明文化史觀理論的創建者流波(三)在論述人類文明最早發祥時指出:作為人類文明的總發源地,

必然有著最早的文明基因、環環相扣的文明積澱、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具體說, 要確認人類文明起源最早的問題, 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具備文明肇端的地理生存環境;二是所發現文明遺存相對年代為最早;三是文明從年代序列上具有連續性從地域上向周邊具有擴散性。 (四)

⑴蘇美爾文明。 所謂文明發祥, 就是人類文明發端, 就是人類文明最早肇始。 按西方中心論, 認為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最早文明, 大約距今6000年左右。 但西方研究者同時發現, 這個文明是突然出現的, 蘇美爾人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

他們從遙遠的東方來, 其語言與漢語相似。 這樣看來, 蘇美爾人可能是從中國去的中華人。 (五)

⑵根據三要素分析。 從文明肇端的地理生存環境來說, 人類四大古文明發生地都具備人類生存發展的條件;從距今年代來說, 從西元前3000~6000間, 四大文明古國遺址各有發現, 時間各有千秋, 很難有個相對優勢。 然隨著中國考古的發展和越來越多的古文明遺址的發現, 打破了這個相對難以判斷的格局——長江流域上萬年農耕文明遺址的逐步發現及向周邊年代的連續性空間的擴散性, 突顯人類文明發祥地的特徵已成不爭事實。 換句話說, 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華文明, 只有中華文明具備文明發祥三要素。 (六)

⑶長江流域上萬年文明生生不息。 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距今2.25萬~1.85萬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目前人類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以玉蟾岩農耕稻作文明為起點向四周延續擴散:向東向南產生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江蘇溧水神仙洞、廣東英德牛欄洞、浙江浦江上山等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長江流域一帶水稻農耕文明星羅棋佈,如距今9000年之間的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距今8000年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距今75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6000年的江蘇高郵龍虯莊遺址等等。長江流域水稻農耕文明向北向西黃河流域高緯度發展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宜稻則稻,因地制宜發展栗、黍、麥等其它作物,如河南、陝西、甘肅的部分地方適合水稻的生長,於是形成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賈湖、仰紹文化甘肅慶陽、龍山文化陝西扶風案板等稻粟混作農業文明。這個文明向印度半島延續擴散發展有距今7000年的阿薩姆邦水稻文明,向東 亞、東南亞延續擴散形成幾距今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更是比比皆是。(七)

⑷科學結論。由此推斷,即使是其它三大文明發現了年代較久遠的文明遺址,也缺少周邊相應遺址的延續性擴散性相佐證,更何況上萬年前的印度、兩河流域、埃及都還基本處於蠻荒階段,至於其它支系文明,則更無從比起。因此,長江流域成為中華並人類不二的文明發祥之地已鐵板釘釘無可爭辯。(八)

2、新文明文化史觀。流波對近代以來在“西方中心論”主導下的人類文明文化史觀進行最徹底的質疑和顛覆,結合人類學、民族學、語言文字學、史學、社會學等等多學科和考古、神話、傳說、宗教、民俗、天文、地理、曆法、數理、氣象、海洋等等諸領域從根本上、理論上全面系統地論證了“人類起源在中華”、“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中華黃種是人類的祖種祖族”、“中華文明不是傳統史觀所說的五千年而是上萬年”、“人類文明最早在長江流域發祥、發展並拓荒到全世界”、“以四大文明古國為代表的上中古人類文明都為中華民族所創造”、“古漢語是人類早期共同語言--其母語就是長江流域最早水稻農(糯)耕民族--糯民的語言--糯語”等等一系列驚人的、合乎邏輯的歷史真本觀點,從而從根本上、理論上全面系統地提出了破除“西方中心論”、還原中華並人類歷史本來面目的新文明文化史觀,是二十一世紀來新文明文化史觀的最主要創建者、集大成者和最給力者。這一史觀和理論的橫空出世,是近代以來人類文明文化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是對近代以來由“西方中心論”主導下形成的中外主流意識形態下的文明文化歷史觀的徹底撥亂反正,是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來陷入內憂外患困境、民族意識步入“崇洋媚外”、“弱智糊塗”窘境重新走向文化復興的標誌,是人類重新走向天下大同、走向和諧文明、重建中華大九洲康莊大道的隆隆禮炮……中華文明的現代發展就是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九)

3、履足娠生反應的是典型的母系氏族風俗。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曆十二年而生庖犧。”這兩段歷史記錄告訴我們:伏羲是華胥氏的後代。從音來看,“伏羲”、“華胥”是相通的,總之關係很近;伏羲的降生反映了母系社會時代男女相許的風俗,就是男女相戀,用腳輕輕地觸碰對方以示相好,類似的風俗在今天的一些少數民族中還有保留。(十)

歷史上還不少記錄與此雷同:周人始祖、帝嚳正妃薑嫄同樣是踩了大腳印而懷孕生下了棄,也就是後稷。從有巢氏燧人氏到華胥氏伏羲氏一脈相承,伏羲家族的圖騰就是鳳鳥,是典型的長江流域部族。當時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後來的好事者們紛紛考證,說伏羲之父、華胥之夫便是雷澤之神,但又感證據不足,於是到了《春秋公羊傳》中便自圓其說:“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伏羲神糯時代約20000~8000年前間,就是到了距今6000年前的炎黃並帝時代,也還是以母系氏族為主的,這也是為什麼“姓氏”、“姓名”的“姓”是從“女”旁了。從歷史記錄看,對神農時代的記錄還多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神農時代後期向炎帝時代過渡,開始有了“男耕女織”的記錄,而人類真正進入父系時代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這也是後來海內外伏羲神糯炎帝部族長期與中央黃帝勢力抗爭的最重要原因。(十一)

4、百王之先,人文始祖。伏羲時代是人類從愚頑走向文明的關鍵階段,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明文化基因,造八卦、結網罟、興嫁娶、創樂器等都附伏羲於一身,使伏羲成為文化的化身,古往今來被尊稱為“人文始祖”,至今海內外華人把自己視為龍的傳人,稱為龍的子孫,奉伏羲為百王之先。高廟遺址發現的夫妻墓葬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個時段的伏羲神糯時代已開始走出原始群婚制。以伏羲八卦為基礎的《周易》開啟人類辯證思維先河,作為六經之首,構建了我國古代並世界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是後來辯證法的根源。(十二)

唐代的司馬貞給《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說:“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而王天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司馬貞《補三皇本紀》雖說伏羲蛇身人首,但同時言伏羲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可見,伏羲時代,龍已經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才有以龍為官名稱謂之風尚。漢代緯書中講,伏羲氏首德於木,為百王之先,是青龍、青帝;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為王,為赤龍;黃帝軒轅氏以土德為王,為黃龍。青帝是遠古第一帝,青龍是中華民族第一龍,伏羲氏自然也就是當之無愧的蛇(龍)圖騰的創始者。後來的神農、炎帝、共工、蚩尤加入了農耕的牛崇拜,但祖宗的蛇(龍)鳳(鳥)崇拜並沒有丟棄而是繼續發揚光大,才有了後來遍及全世界的龍鳳文化圈。(十三)

高廟遺址的陶器上發現了“乾坤卦象圖”和“星象圖”,遺址地層出土了大量魚骨頭、淡水螺、貝殼和鹿、麂、牛、熊、象、貘以及犀牛等各種水陸動物骨骸,其中部分豬的牙床經鑒定屬被馴養的家豬,有的陶罐上還繪製有“火上焙魚”形象,等等。這些都印證了《易·繫辭傳》說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的準確無誤。從“華胥”、“扶桑”來分析“伏羲”作卦還有一個歷史的源流就是,其祖族所從事的天文地理工作,產生的“天文標杆”——“扶桑”成了這個家族後來的名字——“華胥”。而長年累月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形成太陽曆、太陰曆,如18月曆、10月曆、13月曆、12月曆等等,而觀察所產生的平面圖又演繹成後來的易經八卦圖。(十四)

二、伏羲文明開端成長于長江流域的考古朔源

伏羲是中華並人類人文史祖,則必然在長江流域等地留下大量的人類文明發端的痕跡。

1、考古高度吻合伏羲時代文明特徵。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一書不完全統計,僅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四川省(含重慶市)有5處,貴州省有10餘處,雲南省有10多處,西藏3處,湖北省4處,江西省2處,安徽省共有舊石器地點12處,江蘇省3處,而湖南省則多達60處之多。從5~1萬年間的原始石棚、棚架、茅棚、窩棚、高臺式建築,如距今5萬年左右的長江三峽江陵雞公山遺址的圓形石棚,到1.8萬年前的湘西北臨澧竹馬村遺址高臺式建築;再到風靡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幹欄式建築,如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橋文化時代“幹欄式”建築跨入技術新時代,鉚釘技術已十分成熟,長江西南地區“幹欄式”民居建築——俗稱掉腳樓沿續至今。至於說到人類取火化腥,目前最早的還是追溯到長江流域的元謀人了。當歷史的塵埃被風吹雨打去,文明的真相便顯現在我們的眼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使長江流域文明進一步大放異彩,其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源頭顯露端倪。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興隆洞發現了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時代遺址,出土了鳥形石雕、石哨和有刻畫紋的劍齒象牙雕;湖南道縣玉蟾洞出土近20000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遺址,伴有原始陶器、原始編織物;在地層堆積跨度為20000-9000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同樣發現了野生和人工栽培水稻、陶器;10000-8000年的彭頭山稻作文化群,燦若星辰。(十五)

2、“生庖犧于成紀”——當湖南辰溪。今長江流域中上游一帶還保存著一種原始漁獵農耕宗教——梅山教。此教對楓樹極為崇拜,緣于楓樹常棲鳳凰,這樣聯繫起來,湖南懷化高廟遺址中發掘出距今近8000年的鳳鳥圖案就不是偶然的了。而這裡有地名辰溪,屬古辰州,作為地名遠在甘肅“成紀”之前,“生庖犧于成紀”之“成紀”當為“辰溪”或更為確切。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嘔心瀝血的地理著作《輿地紀勝》57卷記載郴縣有“伏羲廟”,而甘肅天水伏羲廟建于明成化年間。《山海經·中山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有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凡洞庭山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龍首。其祠:手牲一雄雞,一牝豚刮,糈用稻。”這些流傳於洞庭湖的湘資沅澧流域、瀟湘山水之間的人首蛇身之神,不就是伏羲特徵的真實寫照嗎?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過去了,長江流域及以南廣大地區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敬祀神靈祖宗用的還是雄雞、豬頭、牛頭和糯米、粳米做的粑粑、糍粑等(十六)。而大量學者研究認為,伏羲是上古南方的首領。至於西北帶的伏羲文化,源於後來的遷徙,這與典籍的記錄是相吻合的。炎黃大戰的晚期堯堯舜時代還在“流放四凶”,將伏羲、炎帝勢力向西北帶流放、驅趕。如“竄三苗于本危”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相見于《尚書·堯典》、《孟子·萬章》,《史記·五帝本紀》、《淮南子·脩務訓》等古籍中,這應當是慘烈的歷史變故與場面。《史記·五帝本紀》“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禦螭魅。”遊牧民族、四周少數民族的形成與歷史上這些“流放”政策關聯。

3、伏羲女媧夫妻說是黃帝后的附會。《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接著說:“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巧補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女媧氏沒,神農氏作。”中華古神話特別是長江流域並以南廣大地區一直流傳的重要創世神話除盤古開天闢地外就是女媧、伏羲女媧神話了。分析女媧摶黃土造人信史,女媧應是伏羲前的人類始祖,只是黃帝后男性主政人為地將以上的始祖錯位改性以顯男性尊榮,同時將伏羲女媧有機捏合起來。到後來,文人學者更是想當然地認為上古始祖和“三皇五帝”理應為男性並有所發揮了。同時,這裡記載與祝融氏大戰的共工正是伏羲家庭中“赫胥居南”時派駐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管理的大酋長的後代共工,祝融則是黃帝后中華本土替代赤帝司南的火正,前往征戰共工,共工敗而怒觸“不周山”——今非洲大裂谷。這個時候的女媧也只是代代繼承而來的女媧氏,然後女媧時代終止,其實為伏羲時代的終了,迎來了神糯炎帝時代。(十七)

4、伏羲與女媧、太昊關係考。從考古、歷史記載、民俗傳說綜合分析,伏羲、女媧是“創世神”,伏羲還是類似“開天神”,而太昊是漢及後人們對伏羲的譽稱,喻其聖德如日月之明,並尊崇為三皇之首。伏羲一擬太極,一畫開天,創造萬物,豈非盤古了。女媧與伏羲並稱始見於《淮南子·覽冥篇》。女媧見於《楚辭·天問》、《禮記·明堂位篇》、《山海經·大荒西經》等先秦著作中;太昊最早出現在《左傳》。讓人驚奇的是,長沙楚帛書記錄的伏羲、女媧創世神話才是世界真正有文字記錄最早的創世史。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甲篇》是一個完整的伏羲女媧創世神話文本,經董楚平解讀,釋文大意是: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娶女媧,伏羲、女媧二神生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四神開闢大地,這是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的緣故……四神還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極。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天神。帝俊於是制定日月的運轉規則。後來共工氏制定十幹、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曆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十八)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甲篇》的發現和解讀,意義重大,它保留著更多史前神話的痕跡和原始思維的特點,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伏羲女媧的出土文獻記載,它帶有明顯的楚文化的地域特徵,證明伏羲女媧神話同盤古神話一樣主要產生和流傳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廣大地區,是人類創世時代古老記憶的世代傳承。(十九)

目前傳統的較為普遍的認同是,伏羲孕育在四川閬中,生長在甘肅成紀,崛起、歿後並殯葬在河南的陳洲。但爭議還是不少,比如出生地,強勢爭議的還有甘肅成紀說、山東荷澤說、河南濮陽說、江蘇太湖說等。而伏羲墓似乎爭議不大,似乎定論就是河南淮陽太昊伏羲墓了。而從新文明文化史觀來研究,長江流域才是中華並人類的文明發端地,皇皇始祖從長江走來,從湖南走來。

《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陳,太昊之虛。”陳就是今河南省淮陽,今存占地近九百畝的太昊伏羲陵、太昊伏羲故都宛丘城和太昊伏羲畫卦台。太昊陵始建於春秋,漢前有祠,唐宋成規,明朝大築,清時大繕,歲月3000載,歷代帝王52次禦祭,是紀念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廟。也就是說,太昊伏羲陵在今河南淮陽早已成定論。但湖南岳陽地方學者卻有充分理由認為,位於岳陽平江的天嶽幕阜山上的皇壇才是真正的伏羲古墓,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考古探究還待研。

三、天嶽幕阜山是萬祖之山——昆侖

天嶽幕阜山座落於湖南省平江縣東北角,北鄰湖北通城,東與江西修水接壤,山脈自成一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於湘鄂贛三省,橫亙於洞庭、鄱陽兩湖,區域面積達4800平方公里。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有海內海外之說,海外昆侖在非洲。昆侖較早見於《山海經》、《楚辭》中,其中海經更早,山經次之。後人如《禹貢》、《淮南子》、《河圖》、《水經》等著作多以此為基礎而有所發揮。《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意思就是漢使張騫認為:於闐(二十)流出的河流就是黃河的源頭,河中多玉石,於是漢武帝根據張騫的見聞,就把和田河的源頭山脈命名昆侖山了。這個當然使得“昆侖”更加名聲大振。

《海內西經》: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這裡記錄的帝之下都,《山海經》研究專家宮玉海認為正是今天的拉薩,布達拉宮並非唐時才建,古時有九門,有九獸鎮守,為“黃帝之宮”,“布達拉”意為“光明”“八隅岩”留下“八角街”至今。(二一)

《大荒西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這是海外昆侖的描述,正是今天的北非、東非地帶。西海當為地中海,流沙當為撒哈拉沙漠,弱水之淵是今天之維多利亞湖,炎火之山正是今天乞利馬紮羅山……這裡是古代西王母管理地域。(二二)

不管是海內還是海外昆侖,昆侖做為祖山祖地,其最初的原型不會是青藏高原的昆侖山或非洲地望。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臺灣女學者蘇雪林在《昆侖之謎》中提出了昆侖就是泰山的觀點,此後,一些學者都持相同觀點,如何幼琦在《〈海經〉新探》、何新在《諸神的起源》、徐顯之在《山海經探源》等文章中都論證此觀點。如果說泰山是昆侖的原始山有道理的話,其實比泰山更有道理的就當是天嶽幕阜山了。

《龍魚河圖》曰:昆侖山,天中柱也。平江清同治縣誌卷五載:天嶽山,又稱天柱山,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五百里,跨義寧、通城數州縣。嶽州稱岳陽以在天岳之陽也。而晉《葛仙翁傳》曰:昆侖,一曰玄圃,一曰積石瑤房,一曰閬風台,一曰華蓋,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也。(二三)

宋朝《岳陽風土記》:“幕阜洞天有石壁刻銘其上,言‘禹治水登此山’。又有列仙壇,有石田數畝,非人力所能為,鳥道斷絕,不可登覽,左黃龍,右鳳凰皆在山麓也。(二四)”左有黃龍,右有鳳凰,這個才是做為昆侖的天嶽幕阜的氣勢與態勢。

《輿地紀勝》曰:天嶽幕阜山“山名之列凡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二五)。無論是哪個名字,都符合昆侖的內在。天嶽、天柱理所當然當然是昆侖,雷台、雷公當然配昆侖,幕府呢,因為昆侖是神仙聚集的地方,當然又是幕府昆侖了。

朱謀瑋《水經注箋》曰:“幕阜古名桓山”(二六)。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二七)”說天嶽幕阜山是桓山,其實是證明其是昆侖的又一強證。《周禮·大宗伯》:公執桓圭。注:“雙植謂之桓。桓宮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如:桓楹,古代天子、諸侯葬時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華表也。可見天嶽幕阜山自古為天子桓圭華表之天文聖地,乃古昆侖之地,被尊為天嶽,名至實歸。

四、天嶽幕阜山皇壇是伏羲墓的理由分析

1、天嶽幕阜六嶽之首。眾所周知,“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殊不知,天下還有個“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首,統管五嶽,位於湖南岳陽平江,岳陽古稱“嶽州府”。

天嶽幕阜山脈山體總面積約為 4800 平方公里,岳陽境內為 460 多平方公里,相比泰山 426 平方公里、衡山核心景區200 平方公里、華山 150 平方公里、恒山 62 平方公里、嵩山 450 平方公里,幕阜天岳名符其實。

天岳幕阜山古稱雷公山,天嶽幕阜是雷公住所,雷公即雷神,在古人和其宗教裡,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極高的天神,是代天主持正義、懲惡揚善……先民又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認定是雷神的兒子,雷神的形象其實就是龍,而伏羲正是人首龍身,是為“龍的傳人”。讓人驚奇的是,天嶽幕阜山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龍鱗狀花紋,現在仍舊清晰可見。而之所以漢代以來的學者要把伏羲化身為太昊,其實是一種歌頌,認為伏羲功高齊天。

歷史上的炎黃大戰一直延續到堯舜時代,所謂的流放“四凶”,征三苗由此而來。《孟子·離婁下》曰:“舜生於諸馮、遷于負夏”,說的就是舜奉堯之帝命在湘、鄂、贛交界處征戰三苗。天嶽幕阜正是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又臨古夏水,故稱“負夏”。《史記》“舜就時于負夏”是說舜帝一段時間在“負夏”指揮作戰,行使職能。

《源》序:“中華古代對世界實行‘五帝制’管理: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黃帝。伏羲時把四方管理者寫成‘龍’,神農炎帝時代寫成‘火’,黃帝時寫成‘雲’,少昊時寫成‘鳥’,帝顓頊時寫 成‘山’,帝嚳時為‘四正’,堯時寫成‘四岳’,夏時為‘大國’,商時為‘五長’、‘方伯’。周時則分封爵位,公國分管一方,如魯國曾代管介葛盧(蓋句麗,今朝鮮半島)、顓臾等;燕國曾代管列(庫頁島、北令海峽一帶)、倭人(即糯人,大和族祖先)等。(二八)”可見,“舜帝師古……賜為天嶽,名至實歸,最為合適。……自舜帝敕封以後,全天下山嶽被冠天嶽就此一家。唯此,唯大,唯一。(二九)”很有道理。

2、東皇太一是伏羲。東皇太一,簡稱太一,又稱太乙、泰一,是中國古代祭祀的最高神,是屈原《九歌》中所稱頌的上皇、天帝。《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開頭便是“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東漢王逸在給《九歌·東皇太一》作的注釋中說:“上皇,謂東皇太一也。言己將修祭祀,必擇吉良之日,齋戒恭敬,以宴樂天神也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史記·封禪書》雲: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楚辭集注·九歌》注說:“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即伏羲也”。 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孔穎達疏:“上皇,謂伏犧 ,三皇之最先者。” 太一星又稱北辰即北極星,北斗星自東向西圍著太一星不停旋轉。東皇太一就是上皇、就是天帝、就是太一、就是伏羲,則東皇之陵苑稱為東陵是順理成章了,由此亦反證東陵乃伏羲陵。

《史記天觀書》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莊子大守師》成玄英疏:“北斗為眾星綱維,古曰維鬥。”《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雲東皇。而天嶽幕阜山在楚東,山上有魁屋,與《馬注》互為印證“祠在楚東”,而山下之“皇壇”豈不正是伏羲之葬地乎。

3、《禹貢》之“東陵”。《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蔡傳》說:“九江,即今之洞庭也。”則“東陵”為今岳陽地合乎邏輯,而今之江西九江,或當為太平天國時改稱。《漢志》廬江郡記注有“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水經注》“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東陵者也。”清人胡渭駁之曰:“其地在今河南固始縣西南,大江南去五、六百里,安得雲(江水)至於東陵鄉。(三十)”如果東陵真是在今河南固始縣,則距長江不是幾百里,應當上千里了,確實說不過去。這裡的問題可能出在後人對班固《漢書》之《漢書藝文志》即《漢志》上述記載的理解上有了歧義。《漢志》的這個記錄本身沒錯,且很詳實,方位很明確,但說的“淮水出”並不是說的淮水“出東陵鄉”,而是說的廬江郡轄區。而《水經注》說的東陵鄉實際與《漢志》的也並不矛盾,但後來的研究者則因為“廬江郡之東陵鄉”句,認為其治所在江北,則認為東陵亦在江北了。廬江郡,漢置,郡治在舒縣,今安徽廬江縣西二十裡。漢末徙治,在今安徽潛山縣。三國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晉置,治今安徽霍邱縣西五十五裡。……水經完成於北魏晚期,廬江郡治當為今安徽六安市,其管轄當包括江南的部分,而後研究者大多把治所之江北誤解到隸屬範圍,這才可能是後來者研究中把禹貢之東陵推向了江北好幾百上千里的原因。

《水經》的作者通常有兩種說話,一是兩晉的郭璞,二是東漢的桑欽。《隋書·經籍志》載“《水經》三卷郭璞注”,《舊唐書·經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為“撰”,郭成為作者。但《新唐書·藝文志》稱為桑欽撰,宋以後人的著作大多稱為桑欽。做為研究,還有不同說法。

“……《水經注疏》已論述酈道元沒有將《水經》的縣名 ‘改漢字作魏’,所以可知是《水經》的作者自己改‘漢字作魏’的,《水經》的作者是魏人,‘意在尊魏,故改漢作魏’。這個《水經》的作者‘魏人’既然不是曹魏時人,所以知《水經》的作者是北魏時人。(三一)”

水經注疏卷三十五(北魏酈道元撰 清楊守敬纂疏、熊會貞疏):《漢志》廬江郡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決水注》淮水,則東陵在今商城、固始之南,此利水在今廣濟黃梅境。水出東陵,則自商城、固始東南,至廣濟黃梅為古東陵地。阮元謂廬州府舒城縣,應是東陵之首,東至揚州甘泉、江都,為東陵盡處,非古誼也。江夏有西陵縣,守敬按:謂漢江夏郡西陵縣也。詳見上西陵縣故城下。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者也。全雲:按此則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以是知第四十卷九江在長沙下雋之文,非《水經》所有。如以為《經》、《注》互異,則彼文善長何無一語糾正之?守敬按: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誠如全氏說。而全氏於《山水澤地》篇,謂善長以湖漢為九江,則非。善長引《禹貢》之正名。……《禹貢〉之九河,為一河所分,則九江亦必為江水所分。《淮南子》禹鑿江而通九路,是其明徵。其他入江之水,固不可以名江也。夫九江為《禹貢》要義,善長不應不置一辭。考《事類賦注》六引《水經《釋九江三科,皆是上《注》文。蓋善長於岸阻江山以下實敘九江。而今本亡之,惟敘九江於東陵之後,似與《禹貢》不合。不知利水本始終西南流,固不嫌先東陵而後九江也。這節注疏,主要大意還是認為“不以洞庭為九江”不是《禹貢》本意,言下之意還是傾向於洞庭是“九江”,則東陵在今岳陽及與湖南、江西交界處比較合理了。4、天嶽幕阜是東陵。《書經集傳》中注九江曰:“漢九江郡之尋陽,乃《禹貢》揚州之境,不得以荊江之水當之。九江在長沙下雋西北”。意思是,如果認為九江是在尋陽,則進入到揚州境內,不是荊江之水了,這是說不過去的。所以九江還是在長沙下雋是合乎邏輯的。那麼下雋又在哪裡呢?⑴下雋。下雋縣,古縣名。西漢置,因雋水得名。治在今湖北崇陽肖嶺暇心畈(通城西北)……據《水經注》,沅水東至下雋縣西,澧水東至下雋縣西北入洞庭。此縣應在今洞庭湖東北岸。南朝梁陳時曾為雋州及上雋郡治所。隋開皇九年併入蒲圻。(三十二)

據《湖南歷代郡國州縣考》引“下雋”自東漢到南朝,齊時期記載如下: 西漢長沙王國,領縣十三,東漢長沙郡,治臨湘;三國“下雋”,兩漢故縣,今岳陽臨湘和湖北崇陽、通城縣地;內蒲圻,下雋在今湖北,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西晉巴陵,吳為下雋縣境之巴陵邸閣,晉升縣;東晉:長沙郡,治同西晉,領縣十,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南朝·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陽市,元嘉十六年(西元436年)立,領縣四,內蒲圻,下雋,治在今湖北,屬地今湖南境一縣;南朝·宋巴陵,西晉故縣,原長沙郡,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西元420-479年);南朝·齊巴陵郡,治巴陵,今岳陽市,宋(南朝)故郡,領縣四,屬地在今湖南境的一縣(西元479-502年);巴陵·晉宋故縣,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從以上朝代所轄變化看,“下雋縣”在南朝·宋(西元479年)以後當被“重華”(西元552年置)繼承。(三三)

又據同治五年《崇陽縣誌》記載:“漢下雋縣治位於邑西暇心畈,今沿溝裡許,有城址可尋,其東曰東關,西曰西關,南為風城嶺,崩處出鎧甲戈矛之屬,西北泉陂市,遺墟長二裡許,彌望皆荒塚,為古達岳州驛路。” ……崇陽縣府南四百二十五裡,西至通城縣百二十裡,漢長沙郡下雋縣地。(三四)可見,下雋乃今天湖南、湖北、江西交界處也即天嶽幕府山地段沒錯。

⑵雋水河。雋水河又稱桃溪,是湖北通城、崇陽縣人民母親河、生命河,系長江中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湖南平江、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天嶽幕阜山北麓,源頭在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境內,橫穿鄂南的通城、崇陽、赤壁,在嘉魚西北角隅注入長江,全長三百六十五裡。位於赤壁、嘉魚的雋水河中下游段據說是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駐軍屯田於此,故改名陸水。今雋水河定義僅限通城崇陽境內的上中游段,幹流長約兩百餘裡。(三五)雋水河更加證明了上述觀點。⑶九江。《山海經》雲:“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這已經明確了“九江之間”不就是洞庭麼。《禹貢》中關於“九江”的記述有三,一是記荊州時雲: “荊及衡陽惟荊州, 江漢朝宗於海,九江孔殷……”二是記導山時雲: “岷山之陽, 至於衡山, 過九江, 至於敷淺原。”三是記導水時雲: “岷山導江……又東至於澧, 過九江, 至於東陵。”《水經》雲:“九江在長沙下雋縣西北”。《楚地記》曰:“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今岳州巴陵縣,即楚之巴陵、漢之下雋。洞庭正在其西北,則洞庭之為九江審矣。今沅水、漸水、元水、辰水、敘水、酉水、澧水、資水、湘水,皆匯合於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這個把具體的九條江都說出來了。漢唐多以為不出古尋陽之地,或以湖漢九水入彭蠡澤者。司馬遷《史記·河渠書》稱: “余南登廬山, 觀禹疏九江”第一次說了九江的地望在漢尋陽境內。班固從司馬遷說, 其《漢書·地理志》雲:“尋陽,《禹貢》九江在南, 皆東合大江”。《晉太康地記》曰: “九江, 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他以注入彭蠡的湖漢九水為九江。宋儒考“九江”, 一反漢唐陳說, 力主湘、資、沅、澧等九水入洞庭者為“九江”。此說發軔于宋初胡旦,他分析《山海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 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認為九江當即洞庭諸水。宋儒說抓住如果“九江”在尋陽境內,則成了揚州地域了,又怎麼能是“荊江之水”呢?力主“九江”在下雋西北之“洞庭水”。⑷岳陽古稱東陵。相傳後羿斬巴蛇于巴丘,積骨為陵,亦稱“巴陵”。春秋戰國時屬楚。秦時,東部屬長沙郡羅縣、下雋,西部屬南郡、黔中郡。漢時分屬長沙下雋縣,羅縣及南郡華容縣、武陵郡孱陵縣。三國初由吳、蜀分治,後屬吳。建安十五年(210),吳析長沙郡北部置漢昌郡,為市境置郡之始。西晉太康元年(280),析下雋縣西部建巴陵縣。元康元年(291),分長沙郡北部4縣置建昌郡,郡治設巴陵縣。東晉咸康元年(335)撤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複分長沙郡北部4縣置巴陵郡。(三六)南宋蔡沈《經書集傳》:“東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縣也。”六朝宋人庾仲雍《江記》(《尋江記》)載:“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謂之巴陵,亦名東陵,《禹貢》過九江,至於東陵”。岳陽平江地方學者陳硯發在其文章《天嶽幕阜山伏羲陵考辨》一文中引“北宋曾彥和雲,巴陵與夷陵相為東西,夷陵亦曰西陵,則巴陵為東陵可知也,又名天岳山,巴丘山。”然後分析說:此說對了一半,東陵在湖南岳陽,但不是巴陵而是天嶽山;北宋曾彥和提到了天嶽山就是東陵,但他把天岳山與巴丘山混淆了;巴丘很難稱山,要稱其為陵,而且是東陵實難以相通。(三七)不過,我在這裡要再分析一下,禹貢說的東陵或其它做注的搞研究的概念的東陵,說是巴陵也好,是天嶽山也罷,都是說的一個大概,且歷史地名也在變化,現岳陽這個曾經是“東陵” 的地方大範圍曾經叫“巴陵”、“巴州”、“嶽州”,其因有了天嶽幕阜山而成東陵麼,這裡面是沒有矛盾的,這裡的分析邏輯問題是把東陵就只概括為是一座陵墓了,這樣的話,天嶽幕阜山也不是通座山是陵墓,也豈不能叫“東陵”了?至於把天岳山叫成“巴丘山”,也沒什麼不對,天嶽山上有平臺,正好叫“巴丘山”名符其實哩。關於這一點,與陳硯發先生及大家探討。而清儒王夫之的理解就很到位,其《禹貢稗疏》卷二說:“東陵者,武昌以東,瑞昌以西,江之東岸諸山也。”這個說話很精到。岳陽是東陵,也就為天嶽幕阜是東陵增添了源碼。5、東陵幕阜有皇陵乃古伏羲墓。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絳史引)載,伏羲去世 “崩葬南郡”。注“湖北江陵也”。《路史》載:伏羲葬南郡。南郡就是湖北的江陵。而天岳幕阜山唐以前屬湖北江陵郡管轄。清朝著名學者張瓚昭在其《楚陵述略》對湖南省境內的茶陵、昭陵、醴陵、零陵、泉陵、春陵、東陵等古陵一一考證,得出 “平江之天嶽,即《禹貢》東陵,其下有皇壇,乃伏羲之葬地”的結論,這是他對楚陵研究的重大發現與貢獻。東晉著名道學家、醫藥學家葛洪寫有《幕阜山記》,雲:山有石壁刻銘,上言:“禹治水,登此山”。清《同治地方誌》載:山有石壁,刻篆文曰:“夏禹治水到此”。(三八)正因為天嶽幕阜山葬有千古第一帝伏羲,所以被尊為東陵,所以舜帝要封天加冠為“天嶽”,所以大禹治水要南來登山拜祭。⑴太昊和伏羲並非一個人。相對,伏羲更遠古,太昊當晚輩。古史記載伏羲是華胥氏之子,出生於今四川,成長於甘肅隴西成紀,建都于陳,為上古三皇之首,與女媧同被尊為人類始祖。太昊,古籍中或記為“太皞”,是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荀子在他的《正論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可見兩人自非一人。“最早將太昊與伏羲並稱為一體的,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在《世經》中,劉歆從西漢末年的政治需要出發,突破傳統的以黃帝為歷代帝王之首的體系,以伏羲與太昊並稱,炎帝與神農並稱,列于黃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給王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三九)”⑵幕阜皇壇。皇壇位於今山腳下阜山村,有四十八燈,四十八柱,組成八方台,臺上供奉伏羲手持八卦的神像。至漢朝“皇壇”為“玉青宮”,“玉青”應是元始天尊之宮;唐朝為道教第25洞天,“元真太元”之天;至宋朝宋英宗降旨擴建玉青宮(1064年)並賜“沖真觀”,重新整修“皇壇”。據清同治縣誌載:天嶽幕阜山有三級皇壇,門首有迎恩橋,接官亭,相傳前代多遣官致祭。致祭者還不是縣官,是遣州官代皇帝前來致祭。(四十)⑶天嶽幕阜山有魁屋。天岳幕阜山天嶽堂有許多古建築物,正殿地基清晰可見,正殿前留下了三棵千年古杏,大的有三人之圍。大殿旁有一石屋,石屋中有一麻石遠古神像,旁邊有石砌的八方台基尚在。在大殿下方坡內,有一小石屋,石屋中有一石柱,柱上可見“魁屋”二字。《史記天觀書》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伏羲應天而王,是三皇之首,為百王之先,成人文之祖,當然就是為大為首為主也。伏羲因此而稱為太一、泰帝、東皇。 由此推斷,“魁屋”就是人文始祖伏羲之屋,華夏之祖殿、祖祠之所在。(四一)筆者完全同意這樣的推斷與觀點。 注釋:(一)"新文明文化史觀"是流波針對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主導下的文明文化史觀進行反思、結合中華並人類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再進行綜合研究得出"中華文明上萬年"、"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等既逆轉傳統媽觀又合乎歷史邏輯的新文明文化史觀。這一史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流波(理論的提出創建者)、梁啟超(已故)、李約琴(英、已故)、羅伯特·坦普爾、宮玉海、林河(已故)、王大友、董立章(已故)、史式等。(二)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7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三)流波,實名劉博,湖南新化人,曾援藏八年,原湖南省人大民僑外委辦副主任。人類學與民族學學者,“新文明文化史觀”理論的創建者,《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一書作者。新時期民族愛國啟蒙思想家、理論家,其理論、文章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四)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34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五)、(六)、(七)、(八)《文明發祥三要素——破解人類最早文明發端》,編纂於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光明網,http://bbs.gm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8746(九)《新文明文化史觀》,360文庫,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05/09/7446050_234366893.shtml(十)、(十一)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1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二)、(十四)、(十六)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三)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1~13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五)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89~190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七)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2~133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八)、(十九)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56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二十)於闐,今新疆和田。(二一)宮玉海,《走出中華伊甸園》,第103~104頁,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1版。(二二)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第148頁,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版。(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九)、(三十)、(三七)《天嶽幕阜山伏羲陵考辨》,陳硯發,黃龍山,http://www.y-loong.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22&id=174&m=content(二八)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7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三一)(《水經》成書年代考,王春,新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717ffa0102vpxw.html)(三二)、(三三)、(三四)下雋縣,360百科詞條,http://baike.so.com/doc/4014663-4211786.html(三五)(雋水河,360百科詞條,http://baike.so.com/doc/1267862-1340721.html)(三六)(《岳陽近現代發展》,百度文庫,http://wenku.baidu.com/view/ef307d48767f5acfa1c7cd28.html(三八)、(四十)、(四一)(《伏羲崩葬天嶽》,新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9b6f290102v6oo.html)(三九)(《【中國原始神話——上古神譜專題】伏羲和太昊,炎帝和神農》,人人網,http://blog.renren.com/share/337337782/13159463392)

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距今2.25萬~1.85萬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目前人類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以玉蟾岩農耕稻作文明為起點向四周延續擴散:向東向南產生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江蘇溧水神仙洞、廣東英德牛欄洞、浙江浦江上山等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長江流域一帶水稻農耕文明星羅棋佈,如距今9000年之間的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距今8000年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距今75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6000年的江蘇高郵龍虯莊遺址等等。長江流域水稻農耕文明向北向西黃河流域高緯度發展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宜稻則稻,因地制宜發展栗、黍、麥等其它作物,如河南、陝西、甘肅的部分地方適合水稻的生長,於是形成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賈湖、仰紹文化甘肅慶陽、龍山文化陝西扶風案板等稻粟混作農業文明。這個文明向印度半島延續擴散發展有距今7000年的阿薩姆邦水稻文明,向東 亞、東南亞延續擴散形成幾距今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更是比比皆是。(七)

⑷科學結論。由此推斷,即使是其它三大文明發現了年代較久遠的文明遺址,也缺少周邊相應遺址的延續性擴散性相佐證,更何況上萬年前的印度、兩河流域、埃及都還基本處於蠻荒階段,至於其它支系文明,則更無從比起。因此,長江流域成為中華並人類不二的文明發祥之地已鐵板釘釘無可爭辯。(八)

2、新文明文化史觀。流波對近代以來在“西方中心論”主導下的人類文明文化史觀進行最徹底的質疑和顛覆,結合人類學、民族學、語言文字學、史學、社會學等等多學科和考古、神話、傳說、宗教、民俗、天文、地理、曆法、數理、氣象、海洋等等諸領域從根本上、理論上全面系統地論證了“人類起源在中華”、“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中華黃種是人類的祖種祖族”、“中華文明不是傳統史觀所說的五千年而是上萬年”、“人類文明最早在長江流域發祥、發展並拓荒到全世界”、“以四大文明古國為代表的上中古人類文明都為中華民族所創造”、“古漢語是人類早期共同語言--其母語就是長江流域最早水稻農(糯)耕民族--糯民的語言--糯語”等等一系列驚人的、合乎邏輯的歷史真本觀點,從而從根本上、理論上全面系統地提出了破除“西方中心論”、還原中華並人類歷史本來面目的新文明文化史觀,是二十一世紀來新文明文化史觀的最主要創建者、集大成者和最給力者。這一史觀和理論的橫空出世,是近代以來人類文明文化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是對近代以來由“西方中心論”主導下形成的中外主流意識形態下的文明文化歷史觀的徹底撥亂反正,是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來陷入內憂外患困境、民族意識步入“崇洋媚外”、“弱智糊塗”窘境重新走向文化復興的標誌,是人類重新走向天下大同、走向和諧文明、重建中華大九洲康莊大道的隆隆禮炮……中華文明的現代發展就是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九)

3、履足娠生反應的是典型的母系氏族風俗。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曆十二年而生庖犧。”這兩段歷史記錄告訴我們:伏羲是華胥氏的後代。從音來看,“伏羲”、“華胥”是相通的,總之關係很近;伏羲的降生反映了母系社會時代男女相許的風俗,就是男女相戀,用腳輕輕地觸碰對方以示相好,類似的風俗在今天的一些少數民族中還有保留。(十)

歷史上還不少記錄與此雷同:周人始祖、帝嚳正妃薑嫄同樣是踩了大腳印而懷孕生下了棄,也就是後稷。從有巢氏燧人氏到華胥氏伏羲氏一脈相承,伏羲家族的圖騰就是鳳鳥,是典型的長江流域部族。當時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後來的好事者們紛紛考證,說伏羲之父、華胥之夫便是雷澤之神,但又感證據不足,於是到了《春秋公羊傳》中便自圓其說:“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伏羲神糯時代約20000~8000年前間,就是到了距今6000年前的炎黃並帝時代,也還是以母系氏族為主的,這也是為什麼“姓氏”、“姓名”的“姓”是從“女”旁了。從歷史記錄看,對神農時代的記錄還多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神農時代後期向炎帝時代過渡,開始有了“男耕女織”的記錄,而人類真正進入父系時代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這也是後來海內外伏羲神糯炎帝部族長期與中央黃帝勢力抗爭的最重要原因。(十一)

4、百王之先,人文始祖。伏羲時代是人類從愚頑走向文明的關鍵階段,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明文化基因,造八卦、結網罟、興嫁娶、創樂器等都附伏羲於一身,使伏羲成為文化的化身,古往今來被尊稱為“人文始祖”,至今海內外華人把自己視為龍的傳人,稱為龍的子孫,奉伏羲為百王之先。高廟遺址發現的夫妻墓葬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個時段的伏羲神糯時代已開始走出原始群婚制。以伏羲八卦為基礎的《周易》開啟人類辯證思維先河,作為六經之首,構建了我國古代並世界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是後來辯證法的根源。(十二)

唐代的司馬貞給《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說:“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而王天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司馬貞《補三皇本紀》雖說伏羲蛇身人首,但同時言伏羲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可見,伏羲時代,龍已經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才有以龍為官名稱謂之風尚。漢代緯書中講,伏羲氏首德於木,為百王之先,是青龍、青帝;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為王,為赤龍;黃帝軒轅氏以土德為王,為黃龍。青帝是遠古第一帝,青龍是中華民族第一龍,伏羲氏自然也就是當之無愧的蛇(龍)圖騰的創始者。後來的神農、炎帝、共工、蚩尤加入了農耕的牛崇拜,但祖宗的蛇(龍)鳳(鳥)崇拜並沒有丟棄而是繼續發揚光大,才有了後來遍及全世界的龍鳳文化圈。(十三)

高廟遺址的陶器上發現了“乾坤卦象圖”和“星象圖”,遺址地層出土了大量魚骨頭、淡水螺、貝殼和鹿、麂、牛、熊、象、貘以及犀牛等各種水陸動物骨骸,其中部分豬的牙床經鑒定屬被馴養的家豬,有的陶罐上還繪製有“火上焙魚”形象,等等。這些都印證了《易·繫辭傳》說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的準確無誤。從“華胥”、“扶桑”來分析“伏羲”作卦還有一個歷史的源流就是,其祖族所從事的天文地理工作,產生的“天文標杆”——“扶桑”成了這個家族後來的名字——“華胥”。而長年累月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形成太陽曆、太陰曆,如18月曆、10月曆、13月曆、12月曆等等,而觀察所產生的平面圖又演繹成後來的易經八卦圖。(十四)

二、伏羲文明開端成長于長江流域的考古朔源

伏羲是中華並人類人文史祖,則必然在長江流域等地留下大量的人類文明發端的痕跡。

1、考古高度吻合伏羲時代文明特徵。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一書不完全統計,僅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四川省(含重慶市)有5處,貴州省有10餘處,雲南省有10多處,西藏3處,湖北省4處,江西省2處,安徽省共有舊石器地點12處,江蘇省3處,而湖南省則多達60處之多。從5~1萬年間的原始石棚、棚架、茅棚、窩棚、高臺式建築,如距今5萬年左右的長江三峽江陵雞公山遺址的圓形石棚,到1.8萬年前的湘西北臨澧竹馬村遺址高臺式建築;再到風靡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幹欄式建築,如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橋文化時代“幹欄式”建築跨入技術新時代,鉚釘技術已十分成熟,長江西南地區“幹欄式”民居建築——俗稱掉腳樓沿續至今。至於說到人類取火化腥,目前最早的還是追溯到長江流域的元謀人了。當歷史的塵埃被風吹雨打去,文明的真相便顯現在我們的眼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使長江流域文明進一步大放異彩,其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源頭顯露端倪。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興隆洞發現了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時代遺址,出土了鳥形石雕、石哨和有刻畫紋的劍齒象牙雕;湖南道縣玉蟾洞出土近20000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遺址,伴有原始陶器、原始編織物;在地層堆積跨度為20000-9000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同樣發現了野生和人工栽培水稻、陶器;10000-8000年的彭頭山稻作文化群,燦若星辰。(十五)

2、“生庖犧于成紀”——當湖南辰溪。今長江流域中上游一帶還保存著一種原始漁獵農耕宗教——梅山教。此教對楓樹極為崇拜,緣于楓樹常棲鳳凰,這樣聯繫起來,湖南懷化高廟遺址中發掘出距今近8000年的鳳鳥圖案就不是偶然的了。而這裡有地名辰溪,屬古辰州,作為地名遠在甘肅“成紀”之前,“生庖犧于成紀”之“成紀”當為“辰溪”或更為確切。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嘔心瀝血的地理著作《輿地紀勝》57卷記載郴縣有“伏羲廟”,而甘肅天水伏羲廟建于明成化年間。《山海經·中山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有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凡洞庭山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龍首。其祠:手牲一雄雞,一牝豚刮,糈用稻。”這些流傳於洞庭湖的湘資沅澧流域、瀟湘山水之間的人首蛇身之神,不就是伏羲特徵的真實寫照嗎?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過去了,長江流域及以南廣大地區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敬祀神靈祖宗用的還是雄雞、豬頭、牛頭和糯米、粳米做的粑粑、糍粑等(十六)。而大量學者研究認為,伏羲是上古南方的首領。至於西北帶的伏羲文化,源於後來的遷徙,這與典籍的記錄是相吻合的。炎黃大戰的晚期堯堯舜時代還在“流放四凶”,將伏羲、炎帝勢力向西北帶流放、驅趕。如“竄三苗于本危”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相見于《尚書·堯典》、《孟子·萬章》,《史記·五帝本紀》、《淮南子·脩務訓》等古籍中,這應當是慘烈的歷史變故與場面。《史記·五帝本紀》“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禦螭魅。”遊牧民族、四周少數民族的形成與歷史上這些“流放”政策關聯。

3、伏羲女媧夫妻說是黃帝后的附會。《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接著說:“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巧補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女媧氏沒,神農氏作。”中華古神話特別是長江流域並以南廣大地區一直流傳的重要創世神話除盤古開天闢地外就是女媧、伏羲女媧神話了。分析女媧摶黃土造人信史,女媧應是伏羲前的人類始祖,只是黃帝后男性主政人為地將以上的始祖錯位改性以顯男性尊榮,同時將伏羲女媧有機捏合起來。到後來,文人學者更是想當然地認為上古始祖和“三皇五帝”理應為男性並有所發揮了。同時,這裡記載與祝融氏大戰的共工正是伏羲家庭中“赫胥居南”時派駐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管理的大酋長的後代共工,祝融則是黃帝后中華本土替代赤帝司南的火正,前往征戰共工,共工敗而怒觸“不周山”——今非洲大裂谷。這個時候的女媧也只是代代繼承而來的女媧氏,然後女媧時代終止,其實為伏羲時代的終了,迎來了神糯炎帝時代。(十七)

4、伏羲與女媧、太昊關係考。從考古、歷史記載、民俗傳說綜合分析,伏羲、女媧是“創世神”,伏羲還是類似“開天神”,而太昊是漢及後人們對伏羲的譽稱,喻其聖德如日月之明,並尊崇為三皇之首。伏羲一擬太極,一畫開天,創造萬物,豈非盤古了。女媧與伏羲並稱始見於《淮南子·覽冥篇》。女媧見於《楚辭·天問》、《禮記·明堂位篇》、《山海經·大荒西經》等先秦著作中;太昊最早出現在《左傳》。讓人驚奇的是,長沙楚帛書記錄的伏羲、女媧創世神話才是世界真正有文字記錄最早的創世史。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甲篇》是一個完整的伏羲女媧創世神話文本,經董楚平解讀,釋文大意是: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娶女媧,伏羲、女媧二神生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四神開闢大地,這是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的緣故……四神還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極。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天神。帝俊於是制定日月的運轉規則。後來共工氏制定十幹、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曆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十八)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甲篇》的發現和解讀,意義重大,它保留著更多史前神話的痕跡和原始思維的特點,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伏羲女媧的出土文獻記載,它帶有明顯的楚文化的地域特徵,證明伏羲女媧神話同盤古神話一樣主要產生和流傳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廣大地區,是人類創世時代古老記憶的世代傳承。(十九)

目前傳統的較為普遍的認同是,伏羲孕育在四川閬中,生長在甘肅成紀,崛起、歿後並殯葬在河南的陳洲。但爭議還是不少,比如出生地,強勢爭議的還有甘肅成紀說、山東荷澤說、河南濮陽說、江蘇太湖說等。而伏羲墓似乎爭議不大,似乎定論就是河南淮陽太昊伏羲墓了。而從新文明文化史觀來研究,長江流域才是中華並人類的文明發端地,皇皇始祖從長江走來,從湖南走來。

《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陳,太昊之虛。”陳就是今河南省淮陽,今存占地近九百畝的太昊伏羲陵、太昊伏羲故都宛丘城和太昊伏羲畫卦台。太昊陵始建於春秋,漢前有祠,唐宋成規,明朝大築,清時大繕,歲月3000載,歷代帝王52次禦祭,是紀念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廟。也就是說,太昊伏羲陵在今河南淮陽早已成定論。但湖南岳陽地方學者卻有充分理由認為,位於岳陽平江的天嶽幕阜山上的皇壇才是真正的伏羲古墓,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考古探究還待研。

三、天嶽幕阜山是萬祖之山——昆侖

天嶽幕阜山座落於湖南省平江縣東北角,北鄰湖北通城,東與江西修水接壤,山脈自成一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於湘鄂贛三省,橫亙於洞庭、鄱陽兩湖,區域面積達4800平方公里。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有海內海外之說,海外昆侖在非洲。昆侖較早見於《山海經》、《楚辭》中,其中海經更早,山經次之。後人如《禹貢》、《淮南子》、《河圖》、《水經》等著作多以此為基礎而有所發揮。《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意思就是漢使張騫認為:於闐(二十)流出的河流就是黃河的源頭,河中多玉石,於是漢武帝根據張騫的見聞,就把和田河的源頭山脈命名昆侖山了。這個當然使得“昆侖”更加名聲大振。

《海內西經》: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這裡記錄的帝之下都,《山海經》研究專家宮玉海認為正是今天的拉薩,布達拉宮並非唐時才建,古時有九門,有九獸鎮守,為“黃帝之宮”,“布達拉”意為“光明”“八隅岩”留下“八角街”至今。(二一)

《大荒西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這是海外昆侖的描述,正是今天的北非、東非地帶。西海當為地中海,流沙當為撒哈拉沙漠,弱水之淵是今天之維多利亞湖,炎火之山正是今天乞利馬紮羅山……這裡是古代西王母管理地域。(二二)

不管是海內還是海外昆侖,昆侖做為祖山祖地,其最初的原型不會是青藏高原的昆侖山或非洲地望。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臺灣女學者蘇雪林在《昆侖之謎》中提出了昆侖就是泰山的觀點,此後,一些學者都持相同觀點,如何幼琦在《〈海經〉新探》、何新在《諸神的起源》、徐顯之在《山海經探源》等文章中都論證此觀點。如果說泰山是昆侖的原始山有道理的話,其實比泰山更有道理的就當是天嶽幕阜山了。

《龍魚河圖》曰:昆侖山,天中柱也。平江清同治縣誌卷五載:天嶽山,又稱天柱山,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五百里,跨義寧、通城數州縣。嶽州稱岳陽以在天岳之陽也。而晉《葛仙翁傳》曰:昆侖,一曰玄圃,一曰積石瑤房,一曰閬風台,一曰華蓋,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也。(二三)

宋朝《岳陽風土記》:“幕阜洞天有石壁刻銘其上,言‘禹治水登此山’。又有列仙壇,有石田數畝,非人力所能為,鳥道斷絕,不可登覽,左黃龍,右鳳凰皆在山麓也。(二四)”左有黃龍,右有鳳凰,這個才是做為昆侖的天嶽幕阜的氣勢與態勢。

《輿地紀勝》曰:天嶽幕阜山“山名之列凡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二五)。無論是哪個名字,都符合昆侖的內在。天嶽、天柱理所當然當然是昆侖,雷台、雷公當然配昆侖,幕府呢,因為昆侖是神仙聚集的地方,當然又是幕府昆侖了。

朱謀瑋《水經注箋》曰:“幕阜古名桓山”(二六)。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二七)”說天嶽幕阜山是桓山,其實是證明其是昆侖的又一強證。《周禮·大宗伯》:公執桓圭。注:“雙植謂之桓。桓宮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如:桓楹,古代天子、諸侯葬時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華表也。可見天嶽幕阜山自古為天子桓圭華表之天文聖地,乃古昆侖之地,被尊為天嶽,名至實歸。

四、天嶽幕阜山皇壇是伏羲墓的理由分析

1、天嶽幕阜六嶽之首。眾所周知,“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殊不知,天下還有個“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首,統管五嶽,位於湖南岳陽平江,岳陽古稱“嶽州府”。

天嶽幕阜山脈山體總面積約為 4800 平方公里,岳陽境內為 460 多平方公里,相比泰山 426 平方公里、衡山核心景區200 平方公里、華山 150 平方公里、恒山 62 平方公里、嵩山 450 平方公里,幕阜天岳名符其實。

天岳幕阜山古稱雷公山,天嶽幕阜是雷公住所,雷公即雷神,在古人和其宗教裡,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極高的天神,是代天主持正義、懲惡揚善……先民又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認定是雷神的兒子,雷神的形象其實就是龍,而伏羲正是人首龍身,是為“龍的傳人”。讓人驚奇的是,天嶽幕阜山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龍鱗狀花紋,現在仍舊清晰可見。而之所以漢代以來的學者要把伏羲化身為太昊,其實是一種歌頌,認為伏羲功高齊天。

歷史上的炎黃大戰一直延續到堯舜時代,所謂的流放“四凶”,征三苗由此而來。《孟子·離婁下》曰:“舜生於諸馮、遷于負夏”,說的就是舜奉堯之帝命在湘、鄂、贛交界處征戰三苗。天嶽幕阜正是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又臨古夏水,故稱“負夏”。《史記》“舜就時于負夏”是說舜帝一段時間在“負夏”指揮作戰,行使職能。

《源》序:“中華古代對世界實行‘五帝制’管理: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黃帝。伏羲時把四方管理者寫成‘龍’,神農炎帝時代寫成‘火’,黃帝時寫成‘雲’,少昊時寫成‘鳥’,帝顓頊時寫 成‘山’,帝嚳時為‘四正’,堯時寫成‘四岳’,夏時為‘大國’,商時為‘五長’、‘方伯’。周時則分封爵位,公國分管一方,如魯國曾代管介葛盧(蓋句麗,今朝鮮半島)、顓臾等;燕國曾代管列(庫頁島、北令海峽一帶)、倭人(即糯人,大和族祖先)等。(二八)”可見,“舜帝師古……賜為天嶽,名至實歸,最為合適。……自舜帝敕封以後,全天下山嶽被冠天嶽就此一家。唯此,唯大,唯一。(二九)”很有道理。

2、東皇太一是伏羲。東皇太一,簡稱太一,又稱太乙、泰一,是中國古代祭祀的最高神,是屈原《九歌》中所稱頌的上皇、天帝。《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開頭便是“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東漢王逸在給《九歌·東皇太一》作的注釋中說:“上皇,謂東皇太一也。言己將修祭祀,必擇吉良之日,齋戒恭敬,以宴樂天神也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史記·封禪書》雲: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楚辭集注·九歌》注說:“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即伏羲也”。 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孔穎達疏:“上皇,謂伏犧 ,三皇之最先者。” 太一星又稱北辰即北極星,北斗星自東向西圍著太一星不停旋轉。東皇太一就是上皇、就是天帝、就是太一、就是伏羲,則東皇之陵苑稱為東陵是順理成章了,由此亦反證東陵乃伏羲陵。

《史記天觀書》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莊子大守師》成玄英疏:“北斗為眾星綱維,古曰維鬥。”《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雲東皇。而天嶽幕阜山在楚東,山上有魁屋,與《馬注》互為印證“祠在楚東”,而山下之“皇壇”豈不正是伏羲之葬地乎。

3、《禹貢》之“東陵”。《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蔡傳》說:“九江,即今之洞庭也。”則“東陵”為今岳陽地合乎邏輯,而今之江西九江,或當為太平天國時改稱。《漢志》廬江郡記注有“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水經注》“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東陵者也。”清人胡渭駁之曰:“其地在今河南固始縣西南,大江南去五、六百里,安得雲(江水)至於東陵鄉。(三十)”如果東陵真是在今河南固始縣,則距長江不是幾百里,應當上千里了,確實說不過去。這裡的問題可能出在後人對班固《漢書》之《漢書藝文志》即《漢志》上述記載的理解上有了歧義。《漢志》的這個記錄本身沒錯,且很詳實,方位很明確,但說的“淮水出”並不是說的淮水“出東陵鄉”,而是說的廬江郡轄區。而《水經注》說的東陵鄉實際與《漢志》的也並不矛盾,但後來的研究者則因為“廬江郡之東陵鄉”句,認為其治所在江北,則認為東陵亦在江北了。廬江郡,漢置,郡治在舒縣,今安徽廬江縣西二十裡。漢末徙治,在今安徽潛山縣。三國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晉置,治今安徽霍邱縣西五十五裡。……水經完成於北魏晚期,廬江郡治當為今安徽六安市,其管轄當包括江南的部分,而後研究者大多把治所之江北誤解到隸屬範圍,這才可能是後來者研究中把禹貢之東陵推向了江北好幾百上千里的原因。

《水經》的作者通常有兩種說話,一是兩晉的郭璞,二是東漢的桑欽。《隋書·經籍志》載“《水經》三卷郭璞注”,《舊唐書·經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為“撰”,郭成為作者。但《新唐書·藝文志》稱為桑欽撰,宋以後人的著作大多稱為桑欽。做為研究,還有不同說法。

“……《水經注疏》已論述酈道元沒有將《水經》的縣名 ‘改漢字作魏’,所以可知是《水經》的作者自己改‘漢字作魏’的,《水經》的作者是魏人,‘意在尊魏,故改漢作魏’。這個《水經》的作者‘魏人’既然不是曹魏時人,所以知《水經》的作者是北魏時人。(三一)”

水經注疏卷三十五(北魏酈道元撰 清楊守敬纂疏、熊會貞疏):《漢志》廬江郡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決水注》淮水,則東陵在今商城、固始之南,此利水在今廣濟黃梅境。水出東陵,則自商城、固始東南,至廣濟黃梅為古東陵地。阮元謂廬州府舒城縣,應是東陵之首,東至揚州甘泉、江都,為東陵盡處,非古誼也。江夏有西陵縣,守敬按:謂漢江夏郡西陵縣也。詳見上西陵縣故城下。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者也。全雲:按此則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以是知第四十卷九江在長沙下雋之文,非《水經》所有。如以為《經》、《注》互異,則彼文善長何無一語糾正之?守敬按: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誠如全氏說。而全氏於《山水澤地》篇,謂善長以湖漢為九江,則非。善長引《禹貢》之正名。……《禹貢〉之九河,為一河所分,則九江亦必為江水所分。《淮南子》禹鑿江而通九路,是其明徵。其他入江之水,固不可以名江也。夫九江為《禹貢》要義,善長不應不置一辭。考《事類賦注》六引《水經《釋九江三科,皆是上《注》文。蓋善長於岸阻江山以下實敘九江。而今本亡之,惟敘九江於東陵之後,似與《禹貢》不合。不知利水本始終西南流,固不嫌先東陵而後九江也。這節注疏,主要大意還是認為“不以洞庭為九江”不是《禹貢》本意,言下之意還是傾向於洞庭是“九江”,則東陵在今岳陽及與湖南、江西交界處比較合理了。4、天嶽幕阜是東陵。《書經集傳》中注九江曰:“漢九江郡之尋陽,乃《禹貢》揚州之境,不得以荊江之水當之。九江在長沙下雋西北”。意思是,如果認為九江是在尋陽,則進入到揚州境內,不是荊江之水了,這是說不過去的。所以九江還是在長沙下雋是合乎邏輯的。那麼下雋又在哪裡呢?⑴下雋。下雋縣,古縣名。西漢置,因雋水得名。治在今湖北崇陽肖嶺暇心畈(通城西北)……據《水經注》,沅水東至下雋縣西,澧水東至下雋縣西北入洞庭。此縣應在今洞庭湖東北岸。南朝梁陳時曾為雋州及上雋郡治所。隋開皇九年併入蒲圻。(三十二)

據《湖南歷代郡國州縣考》引“下雋”自東漢到南朝,齊時期記載如下: 西漢長沙王國,領縣十三,東漢長沙郡,治臨湘;三國“下雋”,兩漢故縣,今岳陽臨湘和湖北崇陽、通城縣地;內蒲圻,下雋在今湖北,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西晉巴陵,吳為下雋縣境之巴陵邸閣,晉升縣;東晉:長沙郡,治同西晉,領縣十,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南朝·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陽市,元嘉十六年(西元436年)立,領縣四,內蒲圻,下雋,治在今湖北,屬地今湖南境一縣;南朝·宋巴陵,西晉故縣,原長沙郡,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西元420-479年);南朝·齊巴陵郡,治巴陵,今岳陽市,宋(南朝)故郡,領縣四,屬地在今湖南境的一縣(西元479-502年);巴陵·晉宋故縣,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從以上朝代所轄變化看,“下雋縣”在南朝·宋(西元479年)以後當被“重華”(西元552年置)繼承。(三三)

又據同治五年《崇陽縣誌》記載:“漢下雋縣治位於邑西暇心畈,今沿溝裡許,有城址可尋,其東曰東關,西曰西關,南為風城嶺,崩處出鎧甲戈矛之屬,西北泉陂市,遺墟長二裡許,彌望皆荒塚,為古達岳州驛路。” ……崇陽縣府南四百二十五裡,西至通城縣百二十裡,漢長沙郡下雋縣地。(三四)可見,下雋乃今天湖南、湖北、江西交界處也即天嶽幕府山地段沒錯。

⑵雋水河。雋水河又稱桃溪,是湖北通城、崇陽縣人民母親河、生命河,系長江中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湖南平江、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天嶽幕阜山北麓,源頭在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境內,橫穿鄂南的通城、崇陽、赤壁,在嘉魚西北角隅注入長江,全長三百六十五裡。位於赤壁、嘉魚的雋水河中下游段據說是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駐軍屯田於此,故改名陸水。今雋水河定義僅限通城崇陽境內的上中游段,幹流長約兩百餘裡。(三五)雋水河更加證明了上述觀點。⑶九江。《山海經》雲:“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這已經明確了“九江之間”不就是洞庭麼。《禹貢》中關於“九江”的記述有三,一是記荊州時雲: “荊及衡陽惟荊州, 江漢朝宗於海,九江孔殷……”二是記導山時雲: “岷山之陽, 至於衡山, 過九江, 至於敷淺原。”三是記導水時雲: “岷山導江……又東至於澧, 過九江, 至於東陵。”《水經》雲:“九江在長沙下雋縣西北”。《楚地記》曰:“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今岳州巴陵縣,即楚之巴陵、漢之下雋。洞庭正在其西北,則洞庭之為九江審矣。今沅水、漸水、元水、辰水、敘水、酉水、澧水、資水、湘水,皆匯合於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這個把具體的九條江都說出來了。漢唐多以為不出古尋陽之地,或以湖漢九水入彭蠡澤者。司馬遷《史記·河渠書》稱: “余南登廬山, 觀禹疏九江”第一次說了九江的地望在漢尋陽境內。班固從司馬遷說, 其《漢書·地理志》雲:“尋陽,《禹貢》九江在南, 皆東合大江”。《晉太康地記》曰: “九江, 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他以注入彭蠡的湖漢九水為九江。宋儒考“九江”, 一反漢唐陳說, 力主湘、資、沅、澧等九水入洞庭者為“九江”。此說發軔于宋初胡旦,他分析《山海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 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認為九江當即洞庭諸水。宋儒說抓住如果“九江”在尋陽境內,則成了揚州地域了,又怎麼能是“荊江之水”呢?力主“九江”在下雋西北之“洞庭水”。⑷岳陽古稱東陵。相傳後羿斬巴蛇于巴丘,積骨為陵,亦稱“巴陵”。春秋戰國時屬楚。秦時,東部屬長沙郡羅縣、下雋,西部屬南郡、黔中郡。漢時分屬長沙下雋縣,羅縣及南郡華容縣、武陵郡孱陵縣。三國初由吳、蜀分治,後屬吳。建安十五年(210),吳析長沙郡北部置漢昌郡,為市境置郡之始。西晉太康元年(280),析下雋縣西部建巴陵縣。元康元年(291),分長沙郡北部4縣置建昌郡,郡治設巴陵縣。東晉咸康元年(335)撤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複分長沙郡北部4縣置巴陵郡。(三六)南宋蔡沈《經書集傳》:“東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縣也。”六朝宋人庾仲雍《江記》(《尋江記》)載:“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謂之巴陵,亦名東陵,《禹貢》過九江,至於東陵”。岳陽平江地方學者陳硯發在其文章《天嶽幕阜山伏羲陵考辨》一文中引“北宋曾彥和雲,巴陵與夷陵相為東西,夷陵亦曰西陵,則巴陵為東陵可知也,又名天岳山,巴丘山。”然後分析說:此說對了一半,東陵在湖南岳陽,但不是巴陵而是天嶽山;北宋曾彥和提到了天嶽山就是東陵,但他把天岳山與巴丘山混淆了;巴丘很難稱山,要稱其為陵,而且是東陵實難以相通。(三七)不過,我在這裡要再分析一下,禹貢說的東陵或其它做注的搞研究的概念的東陵,說是巴陵也好,是天嶽山也罷,都是說的一個大概,且歷史地名也在變化,現岳陽這個曾經是“東陵” 的地方大範圍曾經叫“巴陵”、“巴州”、“嶽州”,其因有了天嶽幕阜山而成東陵麼,這裡面是沒有矛盾的,這裡的分析邏輯問題是把東陵就只概括為是一座陵墓了,這樣的話,天嶽幕阜山也不是通座山是陵墓,也豈不能叫“東陵”了?至於把天岳山叫成“巴丘山”,也沒什麼不對,天嶽山上有平臺,正好叫“巴丘山”名符其實哩。關於這一點,與陳硯發先生及大家探討。而清儒王夫之的理解就很到位,其《禹貢稗疏》卷二說:“東陵者,武昌以東,瑞昌以西,江之東岸諸山也。”這個說話很精到。岳陽是東陵,也就為天嶽幕阜是東陵增添了源碼。5、東陵幕阜有皇陵乃古伏羲墓。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絳史引)載,伏羲去世 “崩葬南郡”。注“湖北江陵也”。《路史》載:伏羲葬南郡。南郡就是湖北的江陵。而天岳幕阜山唐以前屬湖北江陵郡管轄。清朝著名學者張瓚昭在其《楚陵述略》對湖南省境內的茶陵、昭陵、醴陵、零陵、泉陵、春陵、東陵等古陵一一考證,得出 “平江之天嶽,即《禹貢》東陵,其下有皇壇,乃伏羲之葬地”的結論,這是他對楚陵研究的重大發現與貢獻。東晉著名道學家、醫藥學家葛洪寫有《幕阜山記》,雲:山有石壁刻銘,上言:“禹治水,登此山”。清《同治地方誌》載:山有石壁,刻篆文曰:“夏禹治水到此”。(三八)正因為天嶽幕阜山葬有千古第一帝伏羲,所以被尊為東陵,所以舜帝要封天加冠為“天嶽”,所以大禹治水要南來登山拜祭。⑴太昊和伏羲並非一個人。相對,伏羲更遠古,太昊當晚輩。古史記載伏羲是華胥氏之子,出生於今四川,成長於甘肅隴西成紀,建都于陳,為上古三皇之首,與女媧同被尊為人類始祖。太昊,古籍中或記為“太皞”,是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荀子在他的《正論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可見兩人自非一人。“最早將太昊與伏羲並稱為一體的,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在《世經》中,劉歆從西漢末年的政治需要出發,突破傳統的以黃帝為歷代帝王之首的體系,以伏羲與太昊並稱,炎帝與神農並稱,列于黃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給王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三九)”⑵幕阜皇壇。皇壇位於今山腳下阜山村,有四十八燈,四十八柱,組成八方台,臺上供奉伏羲手持八卦的神像。至漢朝“皇壇”為“玉青宮”,“玉青”應是元始天尊之宮;唐朝為道教第25洞天,“元真太元”之天;至宋朝宋英宗降旨擴建玉青宮(1064年)並賜“沖真觀”,重新整修“皇壇”。據清同治縣誌載:天嶽幕阜山有三級皇壇,門首有迎恩橋,接官亭,相傳前代多遣官致祭。致祭者還不是縣官,是遣州官代皇帝前來致祭。(四十)⑶天嶽幕阜山有魁屋。天岳幕阜山天嶽堂有許多古建築物,正殿地基清晰可見,正殿前留下了三棵千年古杏,大的有三人之圍。大殿旁有一石屋,石屋中有一麻石遠古神像,旁邊有石砌的八方台基尚在。在大殿下方坡內,有一小石屋,石屋中有一石柱,柱上可見“魁屋”二字。《史記天觀書》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伏羲應天而王,是三皇之首,為百王之先,成人文之祖,當然就是為大為首為主也。伏羲因此而稱為太一、泰帝、東皇。 由此推斷,“魁屋”就是人文始祖伏羲之屋,華夏之祖殿、祖祠之所在。(四一)筆者完全同意這樣的推斷與觀點。 注釋:(一)"新文明文化史觀"是流波針對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主導下的文明文化史觀進行反思、結合中華並人類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再進行綜合研究得出"中華文明上萬年"、"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等既逆轉傳統媽觀又合乎歷史邏輯的新文明文化史觀。這一史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流波(理論的提出創建者)、梁啟超(已故)、李約琴(英、已故)、羅伯特·坦普爾、宮玉海、林河(已故)、王大友、董立章(已故)、史式等。(二)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7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三)流波,實名劉博,湖南新化人,曾援藏八年,原湖南省人大民僑外委辦副主任。人類學與民族學學者,“新文明文化史觀”理論的創建者,《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一書作者。新時期民族愛國啟蒙思想家、理論家,其理論、文章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四)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34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五)、(六)、(七)、(八)《文明發祥三要素——破解人類最早文明發端》,編纂於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光明網,http://bbs.gm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8746(九)《新文明文化史觀》,360文庫,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05/09/7446050_234366893.shtml(十)、(十一)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1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二)、(十四)、(十六)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三)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1~13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五)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89~190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七)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32~133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十八)、(十九)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56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二十)於闐,今新疆和田。(二一)宮玉海,《走出中華伊甸園》,第103~104頁,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1版。(二二)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第148頁,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版。(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九)、(三十)、(三七)《天嶽幕阜山伏羲陵考辨》,陳硯發,黃龍山,http://www.y-loong.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22&id=174&m=content(二八)流波,《源——人類文明中華源流考》,第17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三一)(《水經》成書年代考,王春,新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717ffa0102vpxw.html)(三二)、(三三)、(三四)下雋縣,360百科詞條,http://baike.so.com/doc/4014663-4211786.html(三五)(雋水河,360百科詞條,http://baike.so.com/doc/1267862-1340721.html)(三六)(《岳陽近現代發展》,百度文庫,http://wenku.baidu.com/view/ef307d48767f5acfa1c7cd28.html(三八)、(四十)、(四一)(《伏羲崩葬天嶽》,新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9b6f290102v6oo.html)(三九)(《【中國原始神話——上古神譜專題】伏羲和太昊,炎帝和神農》,人人網,http://blog.renren.com/share/337337782/1315946339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