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手工藝品|中國名硯:五臺山硯

五臺山硯簡稱台硯, 又稱段硯, 因取石料于文山, 又名文山石硯。 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品。 因產自山西五臺山而得名。 由於對生產硯石山脈名稱叫法不同和行政區劃的變動, 台硯又有段硯、鳳硯和崞硯等不同的名稱。 清朝時的按察司金事曾經寫過一篇讚揚崞硯的《崞硯銘》, 但由於五臺山的名聲大, 使 台硯之稱留傳下來, 而別的名稱則被人們忘卻。

中文名:五臺山硯

產 地:山西五臺山

分 類:傳統手工藝品

別 稱:文山石硯

來源背景

台硯與廣東肇慶的端硯、江西婺源的歙硯齊名。 三者相比, 各有千秋。 端硯石料產于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水旁, 歙硯石料產於婺源縣的一條注入都陽湖 的樂安江支流上。 這兩個地方穀幽源深, 霧迷氣漫, 硯石多在水中浸潤。 台硯石料則來源於五臺山西麓的文山上。 這裡北風凜冽, 天寒地凍, 硯石常為冰雪覆蓋。 由於這樣的原因,

所以硯石的質地差別很大。 台硯的石紋象傲霜的松枝和柏葉, 而端硯、歙硯的石紋象纖蘿和水藻;台硯涼如冰, 質地細密而硬朗, 而端、歙硯潤如玉, 質地溫較而嫩柔, 台硯摩之無潮氣, 而端、歙硯握之稍久, 便掌中水滋;台硯石或黑或綠, 或紅或紫, 一色純淨, 便於隨意雕琢, 而端、歙硯石如數色隱瀉, 又有石核在其間, 便於因材施藝, 隨核構圖;三者的上品, 又都具有質剛而柔, 扣之無聲, 細膩不滑的特點。 但是, 因台硯的石質具有上述的優點, 所以它磨發墨快, 水墨交融得好, 汁不易幹, 起墨益毫, 揮灑起來, 濃淡相宜, 得心應手, 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鍾愛。 相傳清末大書畫家傅山等常以台硯書畫, 視此硯臺為珍寶。

據《五台縣誌》記載:“段畝山又名文山……產硯石有青、紫、綠三色……凡附近各省市井蒙館所用之粗硯及大硯,

皆此山之石也。 ”紋山採石始于隋唐。 紋山石料有黑、綠、紅、紫四種。 黑石如漆, 綠石如葉, 紅石如火, 紫石如肝。 不論何色, 都很均勻潔淨, 雅致美觀。 據傳, 台硯生產開始于明代初年, 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一九五二年出土的“犀牛望月”台硯, 就是明代萬曆年間的產品。 生產台硯, 石料選擇十分不易。 上山採石, 難度甚大。 且不說山路崎嶇, 行走困難, 單就挖石而言, 一不宜放炮, 二不宜重錘敲打, 石料如有一點沙紋, 便不能使用。 至於生產過程, 則要經過下料、制坯、石刻等非常複雜的工藝。

品種分類

五臺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 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 顏色純淨美觀。

石硯生產始於明代, 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 台硯石紋猶如五臺山傲霜的松枝柏葉, 遒勁疏朗, 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 叩之無聲, 性涼如冰;用之發墨快, 水墨交融, 濃淡相宜, 汁不易於, 揮毫益墨, 得心應手, 向為文人學士書家所傾愛。

石硯系紋石雕成。

石色有黑、綠、紅、紫四種, 黑石如漆, 綠石如葉, 紅石似火, 紫石如肝臟, 以黑綠二色居多。 硯之形狀, 有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擬獸形、擬物形、花朵形等等。 五臺山石硯, 產於五臺山東南方之文山南側。

現有品種

台硯現在有九十多個品種。 每個品種從選料、制坯到成品, 從花紋、顏色到規格, 都必須符合所仿的古硯臺。 古硯中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甚至是奇形怪狀的。 定襄縣石刻工藝廠和五台縣紋石廠的工人們以浮雕、半起胎、立體等雕刻技藝, 使台硯石的天然文彩得到充分表現, 加之精細的仿古雕刻, 使台硯成為造形美觀, 富有民族特色的名貴藝術品, 在國內外久享盛名。 現在, 這兩個廠生產的琴式硯、耳瓶硯、八怪鬥水硯、二龍戲珠硯、二龍戲水硯、二龜坐浪硯、海曾嘯月硯、常綠畫硯、五福硯、鐘形硯、龜獸硯和刻有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手筆的《蘭亭序》硯等等, 都繼承和發展了歷史上“五台石工”的雕刻藝術。

據當地的老石工傳說,明朝年間北京修建宮殿,從全國各地選出一千多名技藝精湛的石工,經過皇帝親自過目的平雕文彩和立體雕刻山水人物、草樹花卉、飛禽走獸的比賽,五台石工的作品名列第一。所以,清朝咸豐、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的陵墓雕刻工程,都有五台石工參加。

都繼承和發展了歷史上“五台石工”的雕刻藝術。

據當地的老石工傳說,明朝年間北京修建宮殿,從全國各地選出一千多名技藝精湛的石工,經過皇帝親自過目的平雕文彩和立體雕刻山水人物、草樹花卉、飛禽走獸的比賽,五台石工的作品名列第一。所以,清朝咸豐、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的陵墓雕刻工程,都有五台石工參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