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公募下一個黃金十年,會進化成這樣?

2005—2007的公募大牛市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從1998年起步, 到了明年就正式步入第二十個年頭。

要說長, 和美國的百年歷史相比肯定不長, 要說短, 和中國整個經濟繁榮週期來看也不算短。 事實上在這二十年時間中, 國內公募基金發展最快的就是2005到2007年的大牛市中。 大量的公募基金都是在那幾年奠定了自己的行業定位。 甚至我們看2007到2017的十年間, 國內公募基金前十五大基金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除了兩個基金。 一個是通過餘額寶, 全球最大的單一體量基金, 進入到最大規模體量的天弘基金。 另一個是2007年初創,

堅持長期的基本面投資, 並且擁有強文化和大格局管理層的匯添富基金。

那麼哪些因素導致了上一輪公募基金的大發展呢?我個人覺得有幾個原因。 首先, 當然是因為牛市。 2005到2007年, 指數從最低點到最高點上漲了6倍。 後面無論哪一次的大牛市, 都無法打破如此巨大的漲幅。 2015年的牛市, 其實指數最終也就上漲10%左右。 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在2007年開始瘋狂買入基金, 因為當時每一檔基金都在賺錢!無論是美國, 歐洲, 日本還是其他國家, 公募基金規模大幅度增長肯定要有一個牛市做支撐。

最後, 是投資方法更加先進。 在2005年之前, A股其實還是一個靠“坐莊”操縱股價的時代。

雖然知道巴菲特, 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懂怎麼做價值投資。 大部分投資者只會看K線, 然後認為市場有一個無形的“主力”在和他博弈。 甚至2007年牛市入場的那一批股民, 也是用這種模式在炒股。 而當時的公募基金就開始了基本面研究的方法。 用市盈率做估值, 算企業的現金流, 甚至用DCF模型去算長期價值。

這時候基本面研究非常不擁擠, 獲得的超額收益非常高。 以當年的易方達, 富國, 華夏, 南方等基金公司, 在2006年就獲得了非常高的回報率。

前一段時間有一批文章, 提到有一批收益率超過10倍的基金產品。 其中大部分都享受到了2005到2007年的牛市, 那時候機構投資者的優勢非常大。

過去十年的公募基金震盪期

我們再看2007到2017年, 基本上是一輪公募基金的震盪期。

2007年公募基金主動管理規模達到了巔峰的3.28萬億, 但是到了今天雖然號稱10萬億, 裡面主動管理規模卻是下滑的。 和公募基金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私募基金規模在行業牌照放開後, 已經超過了10萬億, 一度規模比公募基金的盤子還要大。 過去幾年公募基金大的變化主要在兩方面, 一種是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產品創新, 另一個是以中歐基金事業部模式為代表的制度創新。 管理規模中, 貨幣和債券規模大幅度上升, 不過最重要的股票管理規模其實變化不大。 整個行業依然是靠天吃飯, 無奈A股過去十年沒有什麼太像樣的大牛市。

2015年的杠杆牛也很快結束。 同時, 我們又看到了行業中的不少痛點:

1、大量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去了私募。

2、股票型產品的同質性很強, 除了名字不同, 基本上沒啥區別。

4、銀行管道的定價權越來越高, 導致公募基金通過銀行發產品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那麼, 未來的行業會怎麼發展, 這些痛點能夠解決嗎?從一個大方向來看, 中國A股市場可能會經歷一次美國80年代的牛市。 從1982年到2000年, 美國經歷了一次百年歷史上最長久的牛市。 在這個過程中, 道鐘斯從1000點上漲到14000點, 漲幅超過14倍。 同時, 由於美國養老金401K制度出臺, 養老金成為了全美最大的投資機構。 他們通過將資金委託給不同公募基金管理, 迅速帶來了行業規模的提升。 整個美國公募基金從400億美元規模增長到了2000年的7000億美元,是規模增長最快的一個階段。

當時美國經濟的特徵和國內很像。嬰兒潮崛起之後帶來了一輪消費升級,長端利率不斷下行,經濟增長的品質更高,流動性維持比較寬鬆的狀態。根據橋水達裡奧的描述,他曾經認為80年底初的美國會因為債務危機崩盤,卻沒想到進入了一輪大牛市。中國這幾年在名義GDP回落後,經濟增長的品質提高了。而且看未來幾年,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中最大的亮點。海外資金對於中國的配置也在增加。A股市場無論估值,還是成交量都在向海外模式看齊:大股票,好公司獲得更高的溢價;殼公司的成交量越來越少,價值大幅下滑。未來也將新上市一批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的企業。整體看,推動公募基金發展的根基是存在的。

未來公募行業的幾大變化

產品創新帶來的變化。我們看到公募基金過去十年的發展中,杠杆最高的就是產品創新。可惜真正的產品創新並不多。

未來產品創新的本質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符合他們風險特徵的產品。為什麼大量的基民買基金都是虧錢的。一個原因是對產品不瞭解,另一個原因就是需求和產品本身沒有實現匹配。許多基金產品非常同質化,導致了基民買產品也是追漲殺跌。未來產品創新會根據使用者本身的風險特徵,收益率需求來做。在資產管理行業,資金端和收益端的匹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許多人說的資金性質。比如海外非常常見的Target Date養老金產品,根據使用者越來越接近退休年齡,調整產品中的風險暴露。未來對於用戶來說,他們不同的收益率需求,都會有不同的產品匹配。單個產品需要嚴格按照名稱,對用戶的承諾來做。而不是過去,起一個好賣的產品名稱,然後大家就是主動選股,沒有任何差異。

定價創新帶來的變化。

過去10年,大量公募基金行業中最優秀的一批投資人離開公墓平臺,去了私募基金。這個潮流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單純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來看,其實海外並沒有出現特別典型的公募基金人才流向私募基金的情況。

像之前我做《Black Edge》好書共讀中提到的,美國大量對沖基金人才來自于券商自營的交易員,和公募基金經理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國內公墓去私募背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定價不合理。簡單來說,優秀的公募基金產品定價過於便宜,管理人自己只能通過去做私募基金來實現更高的定價機制。傳統公募基金僅僅是收管理費,沒有任何的收益率提成,優秀的基金經理其實Alpha賣得很便宜。而且很多時候,管理費還要被銀行管道分掉大頭,自己真正能給公司賺取的少得可憐。

隨著這幾年事業部模式的推行,公募基金內部的考核和利益分配越來越市場化。這給未來定價產品的創新鋪平了道路。我認為,未來公募基金可以推出一系列Beta收管理費,Alpha收業績報酬的模式。假設我是一個跟蹤滬深300的公募基金,今年大盤上漲了20%,我的產品上漲了30%。那我就可以在10%的超額收益上收取一部分的提成。當然這是一種最簡單的計算,未來產品可以更加全面,將Smart Beta的風格因數也放入考量。對於使用者來說,最終是願意為好的產品支付更高昂的費用,特別是基金經理的Alpha。如果Alpha的能力能夠合理被定價,未來公募基金行業的人才也會變得更加穩定。

互聯網對於傳統管道的變革。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打破中間環節,衝擊傳統的管道。從商業的角度看,電商衝擊的就是傳統零售管道。過去十年,美國消費品公司的市值其實沒有變化,但亞馬遜(在美股,亞馬遜屬於消費品類公司)市值增長了幾十倍,然後梅西百貨,JC Penny,百思買等傳統零售百貨店市值下跌。

互聯網吃掉了傳統零售管道的蛋糕,但是零售市場其實還是那麼大。

從大而全轉向嚴選模式。試問一下,這個市場上真的需要那麼多基金產品嗎?成千上萬同質化嚴重的產品,最終只能阻礙使用者的選擇。這時候,基金產品的挑選價值就體現出來。在海外,有非常成熟的investment consultant給客戶挑選基金,基於使用者的風險偏好,年齡,收入情況等。

在中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一定從大而全轉向嚴選模式。

如果我們把基金看做一種商品,過去20年全球零售的模式也是大而全的沃爾瑪,向嚴選模式的Costco轉型。國內這幾年,無論是網易嚴選,盒馬鮮生,無印良品等,都通過主打嚴選商品模式,獲得了更多的用戶。過去超市都是超級賣場,買一瓶醬油要逛半天。今天,在盒馬鮮生你能迅速找到商品然後迅速買單。優秀的基金公司,優秀的管理人最終都是稀缺的。對於用戶來說,長期持有一批市場上最優質的基金產品就是最好選擇,然後定期做動態微調。把基金作為股票交易,長期也是無法賺到錢的,在美國都是如此!

下圖我們看到,從97到2016年,美國標普年化收益率7.7%,債券年化收益率都有5.3%,但個人投資者回報率只有2.3%。背後的原因就是持有週期太短,換手太高。對於持有的品種,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都沒有深刻的認知。

投研方式對於工具的使用。我們看《富可敵國》,看投資大師回憶錄,從巴菲特價值投資,到西蒙斯量化,到橋水的風險配平模型,海外過去幾十年來,就是通過對工具的使用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超額收益的來源,一定是某種競爭優勢。否則大家都是同樣聰明,同樣勤奮,接受的資訊也是一樣的,不存在長期的競爭優勢。國內公募基金競爭優勢最顯著的是05到07年的牛市,那時候他們最早通過做基本面研究,挖掘了一批優秀的公司。

但是很快,這個方法被大規模應用,今天許多個人投資者也知道DCF模型,只要考過CFA就知道怎麼做資產負債表。然後到了2012到2015年,產業鏈研究的模式開始被推廣。許多公司看似估值非常貴,單純自下而上不知道如何去算公司的價值。但是通過對於行業的研究,產業鏈的研究,會對公司價值理解更加深刻。包括那時候的傳媒,手遊,到後來的互聯網金融,新興產業等都是通過這種模式去研究。這時候一二級聯動,用一級市場的認知打二級就變得很有效。那未來,必然是對一種新的工具和方法的時候,才能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我看到海外基金公司大量投入在IT的研發,風險控制管理,量化模型的建立等。今天是科技的時代,已經無法依靠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而是通過系統來優化人的決策,提高基金經理的效率。

最後總結一句話吧,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大概率迎來新一輪的黃金十年。

自己一些粗淺思考,和大家交流,希望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作者交流,請加微信:dianshi830,請告知職業和公司。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拾投資

整個美國公募基金從400億美元規模增長到了2000年的7000億美元,是規模增長最快的一個階段。

當時美國經濟的特徵和國內很像。嬰兒潮崛起之後帶來了一輪消費升級,長端利率不斷下行,經濟增長的品質更高,流動性維持比較寬鬆的狀態。根據橋水達裡奧的描述,他曾經認為80年底初的美國會因為債務危機崩盤,卻沒想到進入了一輪大牛市。中國這幾年在名義GDP回落後,經濟增長的品質提高了。而且看未來幾年,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中最大的亮點。海外資金對於中國的配置也在增加。A股市場無論估值,還是成交量都在向海外模式看齊:大股票,好公司獲得更高的溢價;殼公司的成交量越來越少,價值大幅下滑。未來也將新上市一批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的企業。整體看,推動公募基金發展的根基是存在的。

未來公募行業的幾大變化

產品創新帶來的變化。我們看到公募基金過去十年的發展中,杠杆最高的就是產品創新。可惜真正的產品創新並不多。

未來產品創新的本質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符合他們風險特徵的產品。為什麼大量的基民買基金都是虧錢的。一個原因是對產品不瞭解,另一個原因就是需求和產品本身沒有實現匹配。許多基金產品非常同質化,導致了基民買產品也是追漲殺跌。未來產品創新會根據使用者本身的風險特徵,收益率需求來做。在資產管理行業,資金端和收益端的匹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許多人說的資金性質。比如海外非常常見的Target Date養老金產品,根據使用者越來越接近退休年齡,調整產品中的風險暴露。未來對於用戶來說,他們不同的收益率需求,都會有不同的產品匹配。單個產品需要嚴格按照名稱,對用戶的承諾來做。而不是過去,起一個好賣的產品名稱,然後大家就是主動選股,沒有任何差異。

定價創新帶來的變化。

過去10年,大量公募基金行業中最優秀的一批投資人離開公墓平臺,去了私募基金。這個潮流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單純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來看,其實海外並沒有出現特別典型的公募基金人才流向私募基金的情況。

像之前我做《Black Edge》好書共讀中提到的,美國大量對沖基金人才來自于券商自營的交易員,和公募基金經理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國內公墓去私募背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定價不合理。簡單來說,優秀的公募基金產品定價過於便宜,管理人自己只能通過去做私募基金來實現更高的定價機制。傳統公募基金僅僅是收管理費,沒有任何的收益率提成,優秀的基金經理其實Alpha賣得很便宜。而且很多時候,管理費還要被銀行管道分掉大頭,自己真正能給公司賺取的少得可憐。

隨著這幾年事業部模式的推行,公募基金內部的考核和利益分配越來越市場化。這給未來定價產品的創新鋪平了道路。我認為,未來公募基金可以推出一系列Beta收管理費,Alpha收業績報酬的模式。假設我是一個跟蹤滬深300的公募基金,今年大盤上漲了20%,我的產品上漲了30%。那我就可以在10%的超額收益上收取一部分的提成。當然這是一種最簡單的計算,未來產品可以更加全面,將Smart Beta的風格因數也放入考量。對於使用者來說,最終是願意為好的產品支付更高昂的費用,特別是基金經理的Alpha。如果Alpha的能力能夠合理被定價,未來公募基金行業的人才也會變得更加穩定。

互聯網對於傳統管道的變革。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打破中間環節,衝擊傳統的管道。從商業的角度看,電商衝擊的就是傳統零售管道。過去十年,美國消費品公司的市值其實沒有變化,但亞馬遜(在美股,亞馬遜屬於消費品類公司)市值增長了幾十倍,然後梅西百貨,JC Penny,百思買等傳統零售百貨店市值下跌。

互聯網吃掉了傳統零售管道的蛋糕,但是零售市場其實還是那麼大。

從大而全轉向嚴選模式。試問一下,這個市場上真的需要那麼多基金產品嗎?成千上萬同質化嚴重的產品,最終只能阻礙使用者的選擇。這時候,基金產品的挑選價值就體現出來。在海外,有非常成熟的investment consultant給客戶挑選基金,基於使用者的風險偏好,年齡,收入情況等。

在中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一定從大而全轉向嚴選模式。

如果我們把基金看做一種商品,過去20年全球零售的模式也是大而全的沃爾瑪,向嚴選模式的Costco轉型。國內這幾年,無論是網易嚴選,盒馬鮮生,無印良品等,都通過主打嚴選商品模式,獲得了更多的用戶。過去超市都是超級賣場,買一瓶醬油要逛半天。今天,在盒馬鮮生你能迅速找到商品然後迅速買單。優秀的基金公司,優秀的管理人最終都是稀缺的。對於用戶來說,長期持有一批市場上最優質的基金產品就是最好選擇,然後定期做動態微調。把基金作為股票交易,長期也是無法賺到錢的,在美國都是如此!

下圖我們看到,從97到2016年,美國標普年化收益率7.7%,債券年化收益率都有5.3%,但個人投資者回報率只有2.3%。背後的原因就是持有週期太短,換手太高。對於持有的品種,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都沒有深刻的認知。

投研方式對於工具的使用。我們看《富可敵國》,看投資大師回憶錄,從巴菲特價值投資,到西蒙斯量化,到橋水的風險配平模型,海外過去幾十年來,就是通過對工具的使用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超額收益的來源,一定是某種競爭優勢。否則大家都是同樣聰明,同樣勤奮,接受的資訊也是一樣的,不存在長期的競爭優勢。國內公募基金競爭優勢最顯著的是05到07年的牛市,那時候他們最早通過做基本面研究,挖掘了一批優秀的公司。

但是很快,這個方法被大規模應用,今天許多個人投資者也知道DCF模型,只要考過CFA就知道怎麼做資產負債表。然後到了2012到2015年,產業鏈研究的模式開始被推廣。許多公司看似估值非常貴,單純自下而上不知道如何去算公司的價值。但是通過對於行業的研究,產業鏈的研究,會對公司價值理解更加深刻。包括那時候的傳媒,手遊,到後來的互聯網金融,新興產業等都是通過這種模式去研究。這時候一二級聯動,用一級市場的認知打二級就變得很有效。那未來,必然是對一種新的工具和方法的時候,才能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我看到海外基金公司大量投入在IT的研發,風險控制管理,量化模型的建立等。今天是科技的時代,已經無法依靠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而是通過系統來優化人的決策,提高基金經理的效率。

最後總結一句話吧,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大概率迎來新一輪的黃金十年。

自己一些粗淺思考,和大家交流,希望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作者交流,請加微信:dianshi830,請告知職業和公司。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拾投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