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炮兵主義的代表,蘇聯擁有6萬門重炮,為何還要發展巨炮?

玩過紅警的朋友, 肯定都知道法國巨炮。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 法國並沒有發展過巨炮, 德國、美國、蘇聯倒是都發展過。 在二戰結束以後,

蘇聯發展了406毫米的巨炮, 堪稱大炮兵主義的典範。 蘇聯當時已經擁有超過6萬門火炮, 在這樣的情況下, 為何還有發展406毫米巨炮。 其實, 這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軍威。 這種巨炮僅僅生產了4門, 而且服役不超過15年。

在一戰和二戰期間, 德國軍隊都研發出了超級巨炮。

這是在缺乏遠端打擊武器的情況下, 一種必然出現的武器。 當時沒有對地導彈, 轟炸機的能力也很有限。 攻城拔地自然也只能依靠遠程巨炮, 德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 才發展了一系列的巨炮。 在二戰結束以後, 蘇聯和美國都繳獲了德國巨炮。 而且在德國巨炮的基礎上, 開始研發自己的巨炮。 在這方面, 美國明顯技高一籌, 美國的巨炮可以發射小型原子彈。

眾所周知, 美國在1945年研發出了原子彈, 而且在日本先後投放了兩枚原子彈。 但美國高層認為原子彈的威力過大, 在常規戰爭中無法使用。 美國開始研發小型原子彈, 並且以巨炮為發射平臺。 在50年代, 美國研發出了一種小型原子彈。 經過試爆發現威力相當於當年廣島原子彈的十分之一。 這已經屬於戰術打擊武器, 可以在常規戰爭中, 用於打擊對方的坦克群。 這種武器的針對性很強, 當時誰擁有大批坦克群不言而喻。

蘇聯一直保留著大批的火炮, 堪稱大炮兵主義的典範。 截止二戰結束時, 蘇聯擁有超過6萬門火炮。 在50年代, 蘇聯也開始研發自己的巨炮。 蘇聯巨炮的口徑更大, 採用了406毫米口徑。 這是原來蘇聯戰列艦上的艦炮, 現在用到了地面巨炮上。 由於採用了大口徑, 所以放棄了牽引車, 而是直接使用了履帶式運輸。 與同時期的155、203毫米火炮相比,

這款火炮是絕對的巨無霸。

在閱兵式上, 蘇聯曾經幾次展示了這種巨炮。 但只有4門, 這還是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的。 進入50年代後期之後, 彈道導彈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各國都已經研發了近程和中程導彈。 轟炸機的水準也突飛猛進, 攜彈量大大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巨炮已經喪失了優勢。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大批量的生產火炮。

美國的巨炮只有2門,蘇聯也只有4門。雙方有競爭的意思,但這是一種秀肌肉的武器,沒有多少的實際價值。因此,在進入60年代以後,兩國都將自己的巨炮退役封存。目前,世界各國的火炮最大口徑一般都是155毫米,比如我國的式自行榴彈炮。就是採用155毫米口徑,而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已經出口到了多個國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巨炮已經喪失了優勢。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大批量的生產火炮。

美國的巨炮只有2門,蘇聯也只有4門。雙方有競爭的意思,但這是一種秀肌肉的武器,沒有多少的實際價值。因此,在進入60年代以後,兩國都將自己的巨炮退役封存。目前,世界各國的火炮最大口徑一般都是155毫米,比如我國的式自行榴彈炮。就是採用155毫米口徑,而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已經出口到了多個國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