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屠岸的三個背影

一位將真善美長留人間的詩人、翻譯家。

一位提倡編輯學者化的出版家。

一位儒雅謙和、正直善良的君子。

12月16日, 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在京逝世,

享年94歲。 消息傳來, 眾多文學界、出版界人士紛紛遙望屠岸遠去的三個背影, 追思屠岸的詩文、事業與人品。

“詩是我的宗教”

“我沒有加入任何宗教, 但詩是我的宗教”。 屠岸晚年如是說。 他寫詩、譯詩, 終生與詩相伴。 他著有《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等, 譯著有《濟慈詩選》等。 1950年, 他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正在武漢出差的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詩歌評論家吳思敬得知消息後, 連夜與屠岸家屬電話聯繫, 心情沉痛。 “我最後一次見到屠岸先生是6月14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中坤國際詩歌節上, 那次他和老詩人鄭敏都獲了獎。 ”吳思敬說,

屠岸終生寫作, 德高望重, 可謂詩壇“世紀之樹”。 “他的詩歌創作是融入了生命體驗的。 詩歌作為精神支撐, 伴他走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年代。 1945年上海實行‘燈火管制’時, 他和表兄在黑暗中一起背詩, 度過漫漫長夜。 在五七幹校時, 他和妻子背誦濟慈的《夜鶯頌》《秋頌》, 驅散心中陰影。 ”

吳思敬帶研究生對屠岸進行訪問時, 屠岸曾說:“如果說我的詩有一種基本主題, 就是真愛。 我愛母親、愛親友、愛同胞、愛祖國、愛人類、愛真理。 ”

“編輯也要學者化”

屠岸的另一個身份是編輯家。 從1973年起直到1987年離休, 屠岸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 並曾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曾在人文社供職的李昕是屠岸的老部下, 他將屠岸與另外幾位老編輯,

稱為自己走上編輯道路的“啟蒙開悟之師”。 “屠岸對我們講, 編輯也要學者化。 他強調, 如果編輯只做一個‘二傳手’, 把作者的稿子直接送到排版廠, 那麼出版社就該關門大吉了。 ”屠岸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曾發現郭沫若譯作中的誤譯, 去信商榷、當面質疑。 “他還說, 編輯既要自信, 又要不自信。 要自信是為了積極地和作者商榷, 幫助作者改稿;不要自信是為了避免自以為是。 ”李昕說, 這些觀點, 幾十年來他一直牢牢謹記。

人文社青年文學編輯室主任付如初也談到了屠岸對年輕編輯的影響。 “人文社有屠岸, 有牛漢, 有一大批在文壇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翻譯家, 是我最開始進出版社的榮譽感所在。 記得劉玉山社長在任上去世,

全社同仁都沉浸在無盡的哀傷和沮喪之中, 屠岸先生的挽聯‘大義凜然一身膽, 鞠躬盡瘁兩本書’, 仿佛忽然給了大家無盡的力量和希望。 從那時起, 我開始深刻體會一個出版社, 真正的歷史和傳統是什麼。 他們的閱歷、經驗是我們的根。 ”

謙謙君子

“儒雅謙和, 正直善良, 淡泊名利, 執著奉獻, 這種君子品格是我們在當今喧囂浮躁的商品社會中特別值得珍視的。 ”接受採訪時, 李昕如此看待屠岸先生對時代的啟迪。 去年, 李昕曾發表長文, 標題即為《君子屠岸》。

李昕回憶說, 當年評職稱時, 作為總編輯的屠岸放棄參評, 說這樣便於對群眾做思想工作。 他一直住在50年前單位分配的破舊樓房, 曾戲作《斗室銘》:“隸篆依次立, 水墨籠三牆。

……可以閱莎士, 聽蕭邦。 ”屠岸耄耋之年出版了口述史《生正逢時》。 付如初說:“書名或許代表了他的人生態度。 誰都知道, 他們那一代人, 國家命運多舛, 個人跌宕起伏。 然而, 他把一生的磨難痛苦化成精神財富, 晚年發出‘生正逢時’的感歎。 ”

“以‘生正逢時’為題, 屠岸借這四個字構建了他自己, 也是一代知識份子的心靈史。 詩人的這種氣度與風骨, 不是對後來者的最珍貴的啟示嗎?”吳思敬說。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付小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