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雙降”政策難落實?四成平臺待收月增速超5%

近日, 廣州互金協會舉辦的高管會上, 監管部門領導對交易量激增平臺發出警告, 業務規模不得增長政策再次受到關注。

今年6月底,

央行等17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 各省領導小組需採取有效措施, 確保整治期間轄內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雙降。

從《通知》檔案名稱可以看出, 此次監管部門要求重點清理違規業務。 在此基礎上, 做到互金平臺數量、業務規模雙降。 事實上,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 網貸平臺轉型困難, 合規整改成本增加, 大量平臺在此背景下加速死亡, 深圳最大平臺紅嶺創投就此宣佈3年內清盤。

業內人士認為, 監管層的初衷是隨著網貸平臺數量減少, 行業規模隨之降低, 從而降低風險, 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隨後, 各地方監管部門陸續出臺“雙降”政策,

要求網貸平臺無論業務是否合規, 網貸平臺業務規模必須降低。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雙降”政策下各地監管層的態度。

北上深“雙降”政策鬆緊不同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要求轄內網貸公司做出書面承諾: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期間, 控制企業業務規模(不得增長)直至公司獲得備案;此外不得開展不合規業務;在2018年3月前清理存量不合規業務至0。

各地的通知方式和表述略有不同, 在業務規模上北京僅要求“控制”而上海則直接要求“不得增長”。 針對“控制業務規模”的要求, 京滬兩地皆以“獲得備案”為時間節點。

浦東新區金融局也在今年8月10日下發了類似檔, 要求互金平臺切實履行“雙降”承諾, 否則不予備案。

同在八月, 黃浦區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公室召開閉門工作會議。 會上, 黃浦區金融辦整治辦向24家互金企業宣講了國家互聯網金融整治規定, 再次重申互金企業必須實現“雙降”承諾。 會議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實現三個承諾, 即“整改過程中業務規模不得增長”、“不開展不合規業務”和“不合規業務的存量必須為0”。

協力廠商機構最新資料顯示, 2017年11月, 上海地區重點監測平臺成交總額為197.57億元, 環比下降0.54%。 具體來看, 8家平臺中有一半的成交額下降, 其中, 宜貸網變動量值最大, 超過18億, 環比下降37.11%, 對重點監測平臺成交額整體趨勢變動影響較大。

深圳市金融辦發文, 明確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期間各類違法違規業務需“嚴控增量、化解存量”。

深圳市金融辦表示, 請各互聯網平臺認真學習並自覺遵守《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 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工作相關要求, 並於2017年7月15日前, 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上述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 並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對於2017年7月16日以後仍繼續與各類交易場所開展違法違規業務的互聯網平臺, 深圳市金融辦將會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及其他相關部門開展現場檢查, 一旦發現未按規定停止違法違規業務的, 將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行業現狀:網貸平臺“雙降”不易

12月13日, 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指出, 整治工作必須確保三條底線, 不發生處置風險、不發生系統性區域風險、不發生大規模群體事件。

由此來看, 監管政策雖然嚴格, 平臺備案雖然時間緊, 但監管的核心主題仍是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既然如此, 如果平臺業務合法合規, 並不需要執行“雙降”政策。 事實上, 央行等17部委的核心思想是嚴控違規業務的增量, 化解違規業務的存量。

業內人士表示, “在雙降監管政策的要求下, 業務規模不擴大就意味著縮小, 但平臺的運營成本並未因此減小, 或將導致平臺虧損進一步擴大。 同時, 禁止平臺做增量業務, 有可能會導致部分實力弱、不合規的平臺加速風險暴露, 甚至產生兌付危機。”

網貸天眼注意到,“雙降限額令”實施近半年以來,國內一線互金平臺中,很多平臺待還規模繼續增長,個別平臺待還規模甚至達到了20%的增長。

據網貸天眼此前報導,8月份成交量排名前二十家的資料,對交易規模和貸款餘額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在成交額方面,有11家平臺8月份環比下降。其中,小贏理財下降最快, 其次為麻袋理財和投哪網,這三家平臺成交額環比降幅分別為-36%、-34%、-16%。成交額環比增長的平臺有9家,有利網84.07評級得分投資返利天眼評級:A信披評分:76.25合規評分:83.00更多評級排名環比增幅最高,其次為小牛線上和人人貸,三家平臺增速分別為53%、26%、17%。

甚至產生兌付危機。”

網貸天眼注意到,“雙降限額令”實施近半年以來,國內一線互金平臺中,很多平臺待還規模繼續增長,個別平臺待還規模甚至達到了20%的增長。

據網貸天眼此前報導,8月份成交量排名前二十家的資料,對交易規模和貸款餘額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在成交額方面,有11家平臺8月份環比下降。其中,小贏理財下降最快, 其次為麻袋理財和投哪網,這三家平臺成交額環比降幅分別為-36%、-34%、-16%。成交額環比增長的平臺有9家,有利網84.07評級得分投資返利天眼評級:A信披評分:76.25合規評分:83.00更多評級排名環比增幅最高,其次為小牛線上和人人貸,三家平臺增速分別為53%、26%、1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