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仙劍奇俠傳中出現的幾處道教經文

仙劍奇俠傳的背景是仙俠背景, 裡面有著道教的世界觀, 其中的主人公李逍遙, 徐長青都有著蜀山身份, 而其中的蜀山從居中來看是一個道教教派, 以劍法濟世度人為修行, 以善心俠義來貫徹道教教義, 對於仙劍奇俠傳的火熱, 興揚認為是其中的道教文化讓人覺得親切。

蜀山群弟子聚集的時候常一起頌念的給人很高大感覺的詩是道家洞玄部之首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人道渺渺。 仙道莽莽。 鬼道樂兮。 當人生門。 仙道貴生。 鬼道貴終。

仙道常自吉。 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靈爽。 悲歌朗太空。

唯願仙道成。 不願人道窮。

北都泉曲府。 中有萬鬼群。 但欲遏人算。 斷絕人命門。

阿人歌洞章。 以攝北羅酆(fēng)。 束誦祅(yāo)魔精。 斬馘(guó)六鬼鋒。

諸天氣蕩蕩。 我道日興隆。

劍聖逼靈兒現原形, 要薑明殺九尾狐時眾弟子都是念的這首經。 當徐長卿死時蜀山弟子念的也是度人經。

薑明帶九尾狐上山, 和師父辯論;內容出自道家《中極300大戒》。

師父:

第八十一戒者, 不得男女群居。

第八十二戒者, 不得與女人同食交錯衣物。

第八十三戒者, 不得親教女人。

徒弟:

第一百十四戒者, 不得薄賤人老病殘疾。 (如不能薄, 當幫九尾狐, 如不能賤當和女性一起吃飯,

而不是視女性為洪水猛獸。 這是姜明以戒文的精神, 在和戒文的條目做鬥爭。 )

薑明在抵禦女苑誘惑時還念了另一首經, 後來姜明的師傅要他殺女苑, 師徒倆再次辯論的時候, 他又提到了。

以及蜀山兩代掌門姜明的師父和劍聖在講"道"說"君子小人總在一念思量"、"萬法從自性中生"出自《初真戒》。

講酒劍仙、劍聖悟道時反復提到的"道"等, 多出自於《老子》(道德經)。 酒劍仙初次上蜀山, 其師傅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老子》第三十二章

劍聖練水上漂, 師父說: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第八章

劍聖下山, 師父送18字真言:曲則全, 枉則直, 窪則盈, 敝則新, 少則得, 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第二十二章

常胤在徐長卿的葬禮上也說了一段《道德經》: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穀,

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窬,

大方無隅, 大器晚(免)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出自道德經, 在常胤控制飛船的時候, 念的口訣也是道德經的內容: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複守其母, 沒身不殆。 塞其兌, 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些都出自于道德經。

道德經典中所蘊含的魅力,不僅僅是說理,在文學上的美也讓人神迷。

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些都出自于道德經。

道德經典中所蘊含的魅力,不僅僅是說理,在文學上的美也讓人神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