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品清醇畫品高——朱穎人

劉大為: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朱穎人先生的畫我關注得很早, 在學生時代就看了他不少作品, 後來陸續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朱穎人先生作品極有特色, 有深厚的傳統筆墨, 對元、明、清以來文人畫的精粹理解非常深刻, 畫面充滿著文人的書卷氣, 娟秀、清爽、平和, 不躁不霸。 他的畫蘊秀、和諧, 筆墨變化豐富, 用筆瀟灑、清新, 極富意味、氣韻。 朱穎人先生的畫內容全面,

花鳥蟲魚、動物、山水, 都有涉獵, 而且畫得到位。 朱穎人先生的詩作清新雋永, 題畫詩往往與畫面融為一體, 他是一位素養全面的藝術家。

許江:

——中國美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朱先生的繪畫無論清靈、雅致或凝重、敦厚, 總有一種莊正之氣。 這種莊正之氣不似吳昌碩的骨老, 又不同于吳茀之的雅秀, 但又兼得二老內在的那種風骨。 這樣說來, 總讓我想到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含蓄”。 如何能“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關鍵是內心存著真正的生命主宰, 正如《莊子·知北遊》 所言:“與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

”這生命主宰正是朱先生為人敦厚謙和、繪畫莊正風骨的內在所深蘊者。 存持這一主宰, 業途將得以與人生載沉載浮, 休戚與共;畫藝將知四時, 聽天命, “如綠滿酒”, 灑之不盡。 朱先生的繪畫以功力見長, 功至自然, 率意而為, 皆得韻趣。 此韻雖含不盡之情, 卻總有溫柔敦厚的執守;此趣無論濃淡, 無論聚散, 都凝萬千世界於純然風骨, 發生機活意為通透蘊涵。

方增先:

——上海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穎人先生基本功扎實、全面, 在同學中才華突出, 特別是在油畫的色彩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而且由於他在早年學過中國畫,在中國畫創作上也有自己的理解。當年朱穎人先生是被前輩老先生們一致看好的。

20世紀60年初,國家提倡發展中國畫民族藝術,需要抽調一批業務強、政治上可靠的青年教師跟隨前輩老先生學習、研究國畫,當時國立藝專已經改名為浙江美院,學院黨委和國畫系吳茀之教授看中了穎人,學院黨委指定他隨吳茀之老先生從油畫改學國畫。穎人不僅學習了前輩老先生的畫藝,而且在人品上也備受老先生的信賴和讚賞。

穎人在藝術上是得了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等老先生真傳的,這不僅體現在他的藝術創作上,而且貫徹在他的教學實踐上。“文革”結束以後,穎人把當年他兢兢業業記錄的老先生們的講課稿,整理編輯成書出版,該書多次再版,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影響遠及海內外。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朱穎人先生的藝術體現了獨特的感受自然與生命的方式。他的花鳥不以某種主題和內容為專攻,而是把萬物生命納入筆下,作畫的出發點是與自然生命無礙地會心交流。他的作品總讓人感到滿幅生氣,充滿新鮮活潑的意象與生機,這是他的心靈向自然生命世界敞開的結果。他的許多作品不是從經典與前人的格式中得來,而是從自己觀察、體會與感受自然中得來,在畫面佈局與花鳥儀態的塑造上,充滿生活的感性與逸興。從他許多作品的題款中,可見他作畫的動機總是某種來自生活的感動,總有與自然花鳥生命會心交流的機緣。在與自然貼近的空間中,他的情感因生命的靈動而激越,他的筆墨是與生命有著同一種呼吸的節律。在花卉、草木、禽鳥的儀態上,他看到了筆墨表達的各種可能性,因此,筆線的蒼勁或流暢、墨色的濃郁或清淡、結構的密集或舒暢,都能見物會心,因物成法,落筆無礙,渾然天成。在筆墨形式語言和自然花鳥生命之間,朱穎人先生建構起了一種通暢而有機的關連,這似乎是他的作品既有極強的形式感,又有多變的生動性的奧秘,也是他的藝術充滿自然生命氣息又上升為純粹的筆墨表現的獨特風格。這樣一種從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花鳥畫意境,為當代中國畫花鳥畫增添了新的經驗與財富。

吳山明:

——中國美院教授、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常委

朱老師跟著吳茀之先生學得非常認真,他繼承吳茀之先生的東西很多。學國畫要繼承一位大家是要非常努力的,又何況朱老師原來搞的不是國民要進入國畫,他就非常艱苦、努力,而且他的畫也畫出了相當的水準。特別是在他剛退休後的那幾年,風格有了較明顯的變化,朱老師把寫生和吳茀之先生的技法較自然地結合在一起,他畫松鼠、花卉,已是一種新的意境了,是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氣息,非常好,富有生活氣息。他的技法、學養、意境是與眾不同的。在技法上,朱老師也創造了適合自己意境的路子和筆墨語言。

張立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理事

朱穎人先生是我的老師,是恩師。朱老師比我們這些人跟老先生的時間還要長,他長期在學校工作,受傳統的薰陶深厚,基本功扎實,蘭、竹畫得很好,很體現功力。朱老師受吳茀之先生的影響最大,是吳先生的入室弟子,當年學校專門派他拜師吳先生學習的。他得了吳先生的親授,筆下靈動,對吳先生的筆法獲益不淺。朱老師筆下各種花鳥品種多、題材廣、生活積累豐富。當年朱老師帶教和學生一起下鄉,對生活熟悉,積累了很多生活創作的資料,生活的功底和筆墨基本功都很扎實。朱老師的畫畫面上很富情趣,動物、花卉都是情趣盎然、筆墨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在濃郁的生活氣息中,畫面處理上很有一股清氣,是一種很突出的文人畫的清氣。多年以前,我跟著朱先生學習,受他的影響很大,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潘公凱:

——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朱穎人先生對於中國花鳥畫的筆墨深有研究,表現題材非常廣泛,筆墨造形非常好,可以畫各種各樣山、石環境,筆墨和物件的形態結合得非常貼切。同為中國畫家,有人往往習慣僅有的幾種樣式,題材很窄,如鄭板橋,幾乎就是蘭、竹,這己成為國畫家的一種傳統了。朱穎人先生畫的題材廣泛,各種不同的花卉、樹木,包括以前很少有畫的花卉,他都表現得非常自如,處理得特別有那種美感、神韻。因為不同的花卉,包括他畫的松鼠、鳥,在用筆上有不同要求,朱穎人的筆墨非常適合表現不同物件,同時不為物件的造型所拖累、束縛,還能夠發揮出筆墨的獨立神采、韻味,這點挺不容易做到。他筆墨非常豐富,從非常清靈、瀟灑、清雅到濃重、枯澀都有,而且處處統一在輕鬆、瀟灑、雅致的情趣當中。所以,很有意境、情趣。

陳履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朱穎人先生的畫內斂而不事張揚,與他的做人有關,在他看來,“各練各的筆,各運各的墨,追求獨自的生活感受,享受一點百花齊放的資訊。”他在一個近乎封閉的自我中,“無聲詩裡頌千秋”,默默地在紙上練筆、運墨。正是這種默默的春秋,養成了他畫面中難得的書卷氣,“書卷氣既是一種風格,又是一種繪畫氣質,繪畫風格與氣質,是和繪畫者的個人品性有關,與修養深淺有關,與處世哲學有關,是種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東西。” 這種氣息連接著胎性、學養,又反映了功力、才能。“濃淡非妝點,縱橫謝剪裁”是一種深具功力的外在表現,是他那人生難得的自然狀態的流露。

陳傳席:

——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史論家

朱穎人先生的畫明顯是吳昌碩的路子,也受到了潘天壽等人的影響,朱穎人先生雖是吳昌碩一路的,但畫得更清新,有股清氣。這一路畫好壞關鍵看是否有清氣,有清氣的就好,沒有的就不行。吳昌碩的畫雄渾,但有些作品有微微的濁氣,粗獷、大氣是吳昌碩的特點,朱穎人在吳昌碩風格的基礎上去了濁氣。朱先生的花鳥、山水畫都行,畫得不錯。

田黎明

——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朱穎人先生的畫線上、形結合上很溫潤,不急不躁,耐品,每一張畫看下來,能讓眼睛停留很長時間,慢慢品。他的沒骨筆法和線的結合,對畫面空間的感覺好、流暢,看朱先生的畫有泉水履穀的感覺。

朱穎人

1930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于原浙江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為吳茀之先生入室弟子,曾得到潘天壽先生親授。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天壽基金會常務理事、吳茀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西泠印社社員。

而且由於他在早年學過中國畫,在中國畫創作上也有自己的理解。當年朱穎人先生是被前輩老先生們一致看好的。

20世紀60年初,國家提倡發展中國畫民族藝術,需要抽調一批業務強、政治上可靠的青年教師跟隨前輩老先生學習、研究國畫,當時國立藝專已經改名為浙江美院,學院黨委和國畫系吳茀之教授看中了穎人,學院黨委指定他隨吳茀之老先生從油畫改學國畫。穎人不僅學習了前輩老先生的畫藝,而且在人品上也備受老先生的信賴和讚賞。

穎人在藝術上是得了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等老先生真傳的,這不僅體現在他的藝術創作上,而且貫徹在他的教學實踐上。“文革”結束以後,穎人把當年他兢兢業業記錄的老先生們的講課稿,整理編輯成書出版,該書多次再版,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影響遠及海內外。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朱穎人先生的藝術體現了獨特的感受自然與生命的方式。他的花鳥不以某種主題和內容為專攻,而是把萬物生命納入筆下,作畫的出發點是與自然生命無礙地會心交流。他的作品總讓人感到滿幅生氣,充滿新鮮活潑的意象與生機,這是他的心靈向自然生命世界敞開的結果。他的許多作品不是從經典與前人的格式中得來,而是從自己觀察、體會與感受自然中得來,在畫面佈局與花鳥儀態的塑造上,充滿生活的感性與逸興。從他許多作品的題款中,可見他作畫的動機總是某種來自生活的感動,總有與自然花鳥生命會心交流的機緣。在與自然貼近的空間中,他的情感因生命的靈動而激越,他的筆墨是與生命有著同一種呼吸的節律。在花卉、草木、禽鳥的儀態上,他看到了筆墨表達的各種可能性,因此,筆線的蒼勁或流暢、墨色的濃郁或清淡、結構的密集或舒暢,都能見物會心,因物成法,落筆無礙,渾然天成。在筆墨形式語言和自然花鳥生命之間,朱穎人先生建構起了一種通暢而有機的關連,這似乎是他的作品既有極強的形式感,又有多變的生動性的奧秘,也是他的藝術充滿自然生命氣息又上升為純粹的筆墨表現的獨特風格。這樣一種從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花鳥畫意境,為當代中國畫花鳥畫增添了新的經驗與財富。

吳山明:

——中國美院教授、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常委

朱老師跟著吳茀之先生學得非常認真,他繼承吳茀之先生的東西很多。學國畫要繼承一位大家是要非常努力的,又何況朱老師原來搞的不是國民要進入國畫,他就非常艱苦、努力,而且他的畫也畫出了相當的水準。特別是在他剛退休後的那幾年,風格有了較明顯的變化,朱老師把寫生和吳茀之先生的技法較自然地結合在一起,他畫松鼠、花卉,已是一種新的意境了,是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氣息,非常好,富有生活氣息。他的技法、學養、意境是與眾不同的。在技法上,朱老師也創造了適合自己意境的路子和筆墨語言。

張立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理事

朱穎人先生是我的老師,是恩師。朱老師比我們這些人跟老先生的時間還要長,他長期在學校工作,受傳統的薰陶深厚,基本功扎實,蘭、竹畫得很好,很體現功力。朱老師受吳茀之先生的影響最大,是吳先生的入室弟子,當年學校專門派他拜師吳先生學習的。他得了吳先生的親授,筆下靈動,對吳先生的筆法獲益不淺。朱老師筆下各種花鳥品種多、題材廣、生活積累豐富。當年朱老師帶教和學生一起下鄉,對生活熟悉,積累了很多生活創作的資料,生活的功底和筆墨基本功都很扎實。朱老師的畫畫面上很富情趣,動物、花卉都是情趣盎然、筆墨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在濃郁的生活氣息中,畫面處理上很有一股清氣,是一種很突出的文人畫的清氣。多年以前,我跟著朱先生學習,受他的影響很大,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潘公凱:

——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朱穎人先生對於中國花鳥畫的筆墨深有研究,表現題材非常廣泛,筆墨造形非常好,可以畫各種各樣山、石環境,筆墨和物件的形態結合得非常貼切。同為中國畫家,有人往往習慣僅有的幾種樣式,題材很窄,如鄭板橋,幾乎就是蘭、竹,這己成為國畫家的一種傳統了。朱穎人先生畫的題材廣泛,各種不同的花卉、樹木,包括以前很少有畫的花卉,他都表現得非常自如,處理得特別有那種美感、神韻。因為不同的花卉,包括他畫的松鼠、鳥,在用筆上有不同要求,朱穎人的筆墨非常適合表現不同物件,同時不為物件的造型所拖累、束縛,還能夠發揮出筆墨的獨立神采、韻味,這點挺不容易做到。他筆墨非常豐富,從非常清靈、瀟灑、清雅到濃重、枯澀都有,而且處處統一在輕鬆、瀟灑、雅致的情趣當中。所以,很有意境、情趣。

陳履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朱穎人先生的畫內斂而不事張揚,與他的做人有關,在他看來,“各練各的筆,各運各的墨,追求獨自的生活感受,享受一點百花齊放的資訊。”他在一個近乎封閉的自我中,“無聲詩裡頌千秋”,默默地在紙上練筆、運墨。正是這種默默的春秋,養成了他畫面中難得的書卷氣,“書卷氣既是一種風格,又是一種繪畫氣質,繪畫風格與氣質,是和繪畫者的個人品性有關,與修養深淺有關,與處世哲學有關,是種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東西。” 這種氣息連接著胎性、學養,又反映了功力、才能。“濃淡非妝點,縱橫謝剪裁”是一種深具功力的外在表現,是他那人生難得的自然狀態的流露。

陳傳席:

——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史論家

朱穎人先生的畫明顯是吳昌碩的路子,也受到了潘天壽等人的影響,朱穎人先生雖是吳昌碩一路的,但畫得更清新,有股清氣。這一路畫好壞關鍵看是否有清氣,有清氣的就好,沒有的就不行。吳昌碩的畫雄渾,但有些作品有微微的濁氣,粗獷、大氣是吳昌碩的特點,朱穎人在吳昌碩風格的基礎上去了濁氣。朱先生的花鳥、山水畫都行,畫得不錯。

田黎明

——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朱穎人先生的畫線上、形結合上很溫潤,不急不躁,耐品,每一張畫看下來,能讓眼睛停留很長時間,慢慢品。他的沒骨筆法和線的結合,對畫面空間的感覺好、流暢,看朱先生的畫有泉水履穀的感覺。

朱穎人

1930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于原浙江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為吳茀之先生入室弟子,曾得到潘天壽先生親授。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天壽基金會常務理事、吳茀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西泠印社社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