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東冬至吃什麼

廣東冬至吃什麼

1.廣東人冬至吃湯圓

廣東冬至吃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廣東尤為盛行。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廣東冬至吃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清朝記載,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裡麵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號,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一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2.廣東人冬至吃燒臘

3.廣東人冬至喝鴨湯

廣東冬至的美食還有鴨湯。 冬至是最宜養生,最宜食補的時候,如果說在冬至前適宜吃當歸生薑羊肉湯以對抗陰氣,那麼,在冬至後則可選擇老鴨湯來滋陰潤燥,平抑體內的熱氣。 鴨子的藥性偏涼,它的“氣”是較為平和的,對於體質偏弱的陰虛者來說,吃鴨湯正可以起到養陰的功效。

同時,鴨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食療功效明顯。 除了陰虛者外,平時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孩子,常覺勞累的中青年人,皮膚乾燥的女性朋友都可以選擇常喝鴨湯,在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能養陰潤燥。

廣東冬至食物的做法

1.湯圓的做法

用粉的五分之三的開水來攪拌,充分攪拌來後再用剩下的粉去和麵,搓丸子。 把蘿蔔切條,把其他食材也弄好。 下油,蝦米起鍋。 下芹菜,臘鴨,豬肝,豬肉,豬腸,加生抽加鹽翻炒。 生抽不可過量,會讓蘿蔔變酸。 待炒料收幹汁水的時候,加蘿蔔翻炒一會,加水,滾幾開就下湯圓。 當湯圓浮出水面,加生抽,加蔥就可以啦。

2.鴨湯的做法

將老鴨去內臟清洗乾淨,砍下半隻備用。 將其他配料揀出洗淨,泡在水中備用將半隻老鴨對半砍後焯水(倒入適量料酒)砂鍋裝滿水(最好是純淨水),把焯過水的老鴨和薑片一起放入,大火燒沸後繼續大火燉煮30分鐘,再倒入泡好的配料繼續大火燉煮15分鐘(如果此時鍋中水較多,為了防止溢出可無需蓋蓋子)。

轉中小火蓋蓋子燉煮2-3小時,在您想要關火前半小時依個人口味調入適量鹽後關火即可。

廣東冬至的習俗

1.廣州地區

現在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還做湯圓、劏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也有許多廣州人選擇在酒樓過節,舉家團聚,讓大大小小的酒樓家家“墟撼”。 廣州也有許多與冬至有關的民諺,“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

2.潮汕地區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 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3.粵東客家地區

在粵東客家地區梅州,這一天,釀造娘酒是最重要的習俗之一。 這習俗已傳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 冬至當天一大早,在梅縣梅西鎮,村子的房前屋後青煙嫋嫋,許多村民都在家中忙著釀造客家娘酒。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回甜生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