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牛市下逾60%破發!中概IPO今年讓投資者“很受傷”

今年美國三大股指頻創新高, 中概股同期表現也相當出色, 但新上市的中概IPO成員卻不在此列, 表現可謂是相當慘澹。

Dealogic的統計數據稱, 年初至今, 共計16家中概股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交易, 這是過去十年赴美上市最火爆的年份之一, 合計募資規模37億美元, 在全部美國IPO中占比約8%。

然而Dealogic資料同時還顯示, 上述16只中概股中, 多達10家中概股如今都交投于IPO發行價下方, 占比高達62.5%, 平均股價跌幅5.7%, 其中有超過5家股價跌幅高達兩位數。 表現最差的是不久前惡評如潮的趣店, 截至上週五, 該股已較上市之初跌去46%。

就在兩周以前, 中概股還創出了今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跌, 追蹤在美上市中資股票美國存托憑證的紐約梅隆銀行指數從11月27日開始連跌七天, 累計跌幅高達7.47%。

這與美國股市今年整體穩步走高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週五, 美國三大股指再次齊創紀錄收盤新高,

標準普爾500指數收報2675.81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報6936.58點, 道瓊工業指數收報24651.74點。 其中, 標普500指數和道指連升四周, 納斯達克指數出現三周來首次周線上漲。

當初, 主業在中國大陸的企業不斷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 加上中國經濟資料意外呈現超過悲觀預期的表現, 一些海外財經媒體認為中概股將搭乘美股平穩上漲的東風。

如今, 糟糕的中概股引發了質疑:中概股IPO時是否未能充分披露風險?投資者會否在炒作概念而非進行投資?

T. Rowe Price駐香港投資組合經理Anh Lu或許道破了中概股下跌的最關鍵原因。 華爾街日報援引Anh Lu的話稱, “這些股票要麼質地差, 要麼上市太早, 而且他們的首要要求是高估值。 ”

很多股價糟糕的中概股都是互聯網金融企業,

不幸的是, 中國今年加大了該領域的監管力度, 特別是最近。 監管層在11月底發佈了網路消費信貸監管方案, 約束該行業的放貸標準與行為。 普遍認為這引發了一些中資金融科技公司股價顯著下挫。

本月13日提交給SEC的檔顯示, 在國內監管環境發生變化之後, 正在推進赴美上市進程的中國網路信貸企業深圳樂信集團將原本計畫最高籌資的5億美元縮減為1.2億美元, 發行價區間為美股9-11美元。

根據路透社、彭博等多家海外媒體的報導, 正計畫赴美IPO的其他中國企業還包括小米、易果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