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月子裡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就醫!

坐月子對每個剛生完孩子的女性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 中國的傳統意識裡, 月子也是非常的重要, 不能受風受寒, 傳統的有糟粕也有精華, 我們要取精華、棄糟粕, 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說說月子該如何科學的做?出現哪些情況是異常的, 需要及時就醫。

這些情況是異常, 出現要及時就醫:

1.出血量大

正常情況下, 產後惡露的量會越來越少, 顏色也越來越淡, 大概3~4周就會結束, 不會超過月經量。 所以, 如果產後惡露一直很多, 有血塊或者顏色又從淡紅變成深紅, 就要小心了, 得去醫院進行檢查以確定出血的具體原因。

如果是子宮內有組織殘留, 需要醫生加以處理。 如果是單純的子宮收縮不良, 就給予口服(針劑)子宮收縮劑治療, 並教導產婦按摩子宮, 鼓勵產婦持續親自哺喂母乳, 以促進子宮收縮及增加子宮復舊的情形。 如果出血與子宮收縮無關, 而是傷口的問題,

就依據實際狀況進行治療。

2.發燒

如果產婦發燒達到39℃且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 就要儘快就醫, 以確定引起發燒的原因並對症下藥。 產後24小時至10天出現的發燒症狀稱為產褥熱, 必須進行治療。

3.麻痹或疼痛

有些產婦在產後會有手麻、腳麻, 或出現半張臉麻痹、臉部肌肉無法自如活動、特定部位有時出現疼痛的狀況。 這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 部分神經受到壓迫所致, 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B 類維生素。

有時生產過程造成陰道周邊組織腫痛, 膀胱神經麻痹, 造成膀胱感覺也變得較遲鈍, 加上產程體力消耗, 可能導致產婦排尿困難, 尿液也因此積存於膀胱中, 便成為尿瀦留。 如果少量尿瀦留, 鼓勵產婦不要憋尿, 自行排尿。

如果尿瀦留量大, 建議針灸治療。

4.情緒不穩定

產後的心理也應和其他生理現象一樣受到重視。 新媽咪因為生產之後, 體內的激素混亂, 加上身心消耗較大, 導致在生產後第一個月容易出現抑鬱症, 俗稱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跟產後第一周的情緒低落不同, 它更加嚴重, 持續時間也更久。

坐月子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1、產婦不要在不良天氣環境時出門, 尤其是冬季。 平日在家也最好穿著透氣、舒適的長袖衣物。 如果是在夏天, 想要使用冷氣、電風扇, 請保持室內溫度26~28度, 而且風口不可對著產婦, 應往牆壁的方向吹。

2、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 為精血所養, 產後本已氣血耗損, 若再哭泣則更傷於精血, 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 因此希望新媽媽儘量不要哭泣,

看電視時也不要選那種容易跟著落淚的苦情戲, 要好好地休養。

3、禁食寒涼、辛辣。 產後多虛多瘀, 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 生冷多傷胃, 寒涼則血凝, 惡露不下, 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

4、通常產後6-8周後是較適合恢復性行為的時機, 而坐月子期間是產婦身體復原的時刻, 自然就不宜有性行為。 此外惡露的排除約需要3周左右的時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