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田國強做客暨南大學百年講堂 解讀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制度邏輯

12月13日, 著名經濟學家田國強做客百年講堂, 從“良性發展的制度邏輯”視角出發, 深入剖析實體經濟發展困境, 闡述了經濟良性發展的制度邏輯及改革, 分享了對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國實體經濟的獨到觀察與思考。 講座由我校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馮帥章教授主持。

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驅動轉型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實體經濟卻面臨發展困境和挑戰, 田國強分析了導致這一輪實體經濟困境的原因。 “中國實體經濟陷入困境背後深層次的根源是制度原因, 體制機制及其深化改革方面有利於激發人們創業創新的基本基礎的元制度還沒有很好建立起來。

”田國強說, 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所面臨的種種表像問題, 必須深究背後的深層次基礎制度環境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合理界定和理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治理邊界, 而理清治理邊界最關鍵的又是政府的定位要準確。 政府應該以有能、有為、有效、有愛的有限政府為目標推進改革, 起到維護和服務的作用。 田國強認為, 民營經濟同等化、金融市場放開一體化、土地要素流轉市場化這三項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田國強做講座)

田國強說, 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精神,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立現代經濟體系, 並以此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同時需要以改革、發展、穩定、創新和治理五位元一體的綜合改革方式進行治理, 既要有短中期應對的政策及過渡性制度安排, 也要有長期治理的深化改革, 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

田國強是中組部“千人計畫”特聘專家、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美國A&M大學經濟系Alfred F. Chalk講席教授。 主要從事經濟理論、激勵機制設計、博弈論、經濟轉型、中國經濟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經濟研究評論》《經濟理論》《國際經濟評論》《博弈與經濟行為》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90多篇, 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80多。 著作《中國改革:歷史、邏輯和未來》獲第16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今日編輯:黃昭穎

責任編輯:杜明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