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遲到5年的“同股不同權” 港交所雖然錯過阿裡我們不能錯過機會

香港市場迎來20多年以來最重大改革。 香港交易所(00388.HK,下稱“港交所”)12月15日, 港交所收盤之後, 放了兩個大招。

一是根據之前的諮詢檔修改了一些創業板和主機板的上市規則, 主要內容是將創業板的上市要求往上提升, 和主機板的上市要求更加接近。 然後將創業板定位於獨立市場為中小企業服務, 並取消創業板轉主機板的簡化申請程式, 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企業把創業板上市作為轉主機板的“踏腳石”。

二是拓寬香港上市制度擬定發展方向, 目前主要是兩方面:1、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2、允許同股不同權。

“香港市場近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是如此評價這一次的上市制度改革方向。

遲到的決定

5年前的港交所, 犯了一個錯誤。

自2013年初開始, 阿裡巴巴就與港交所就上市進行了多輪的談判。

馬雲堅持“合夥人制度”上市, “合夥人制度”的實質是同股不同權, 馬雲希望借此保證阿裡創始團隊始終掌握公司控制權。 然而堅持“同股同權”的香港最終拒絕了阿裡巴巴的上市申請。 隨後, 和港交所艱難談判近1年未果的阿裡巴巴轉戰紐交所, 於2014年9月20日在美股紐交所掛牌上市。

但當時的香港顯然並不認為自己錯過了什麼。 香港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阿裡上市後回應:“為阿裡巴巴祝福, 也同時為香港感到自豪”, “因為我們堅持了香港法治社會的原則。 我們不會為短期利益, 而犧牲長遠利益“。

然而時隔五年, 時過境遷, 隨著阿裡巴巴的市值與日俱增, 股價一路向上, 今年以來, 阿裡的股價最高漲近120%。 此時, 港交所才逐漸意識到拒絕阿裡巴巴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如今螞蟻金服欲上市, 錯過了包括阿裡巴巴在內的一大批高市值公司的港交所自然不願再次錯失機會。 於是, 變革來臨了。 2017年12月15日, 香港終於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了。

港交所此次改革的目的,

直指為“爭奪內地大型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 李小加在公開網誌中表示:“我們只是想把上市的大門再開得大一點, 給投資者和市場的選擇再多一些, 因為不想把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新經濟公司關在門外。 ”

指明投資方向

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擬定方向就已經指明了未來港股佈局的重點之二:

1. 生物科技公司。 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近期逆勢大漲優秀生物醫藥科技公司。

2. 新型科技類公司。 同股不同權其實要解決的是資金方和公司創始人話語權的爭奪問題, 因為資金本身要求快速的盈利, 進而有可能會犧牲掉一部分長期利益。 這種矛盾調和最重要的解決方案正式同股不同權。

海外如Facebook、Alphabet都是最典型的這種架構的受益者。

還有第三個方向。 長期來看,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 首先受益的還是港交所自己。 相比於今年港交所重點業務推進的讓更多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瞭解港股, 四季度開始, 其推廣重心有了一些變化:吸引更多的內地公司來到香港上市。 市場活躍度的增加將會帶動相關券商的盈利水準。 消息公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截至週一中午收盤, 港交所(00388.HK)股價上漲3.08%, 盤中最高漲幅4.68%。

吸引新經濟公司IPO

高盛股票資本部中國區主管王亞軍稱,在過去幾年,香港的IPO集資額連年達到全球最多,但實際上是受益于內地國企改革紛紛赴港上市,而且國企到H股上市的體量也非常大。

與此同時,內地的“新經濟”公司也在孕育發芽。王亞軍稱,這些公司可以選擇去美國,或者在A股上市,香港市場需要與時俱進,修改一些規則來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

王亞軍稱,從明年開始,香港市場不僅要和海外市場競爭,還要面對內地市場的競爭,隨著A股上市排隊等候時間越來越短,一旦A股的上市等候期變成6個月,那麼香港市場的時間優勢就會變得很微弱。有外資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投行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數目,是過去幾年每年平均數的2倍以上,而且有很多“互聯網+”概念的公司。

王亞軍預計,香港市場明年集資額有望達到400億美元,是2009年以來的第二高,而且很多公司都是來自TMT行業。王亞軍稱,希望香港可以抓住機會,制訂詳盡的計畫,看清楚未來,業界對於香港市場成為孕育科技巨頭的發源地抱有很大期望。

改變,任何時刻都不會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公司,更多高市值的公司會選擇香港!

吸引新經濟公司IPO

高盛股票資本部中國區主管王亞軍稱,在過去幾年,香港的IPO集資額連年達到全球最多,但實際上是受益于內地國企改革紛紛赴港上市,而且國企到H股上市的體量也非常大。

與此同時,內地的“新經濟”公司也在孕育發芽。王亞軍稱,這些公司可以選擇去美國,或者在A股上市,香港市場需要與時俱進,修改一些規則來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

王亞軍稱,從明年開始,香港市場不僅要和海外市場競爭,還要面對內地市場的競爭,隨著A股上市排隊等候時間越來越短,一旦A股的上市等候期變成6個月,那麼香港市場的時間優勢就會變得很微弱。有外資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投行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數目,是過去幾年每年平均數的2倍以上,而且有很多“互聯網+”概念的公司。

王亞軍預計,香港市場明年集資額有望達到400億美元,是2009年以來的第二高,而且很多公司都是來自TMT行業。王亞軍稱,希望香港可以抓住機會,制訂詳盡的計畫,看清楚未來,業界對於香港市場成為孕育科技巨頭的發源地抱有很大期望。

改變,任何時刻都不會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公司,更多高市值的公司會選擇香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